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古诗带拼音版

回答
爱扬教育

2022-10-07

  • 相关推荐
niàn nú jiāo guò dòng tíng
念奴娇过洞庭
dòng tíng qīng cǎo ,jìn zhōng qiū 、gèng wú yī diǎn fēng sè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yù jiàn qióng tián sān wàn qǐng ,zhù wǒ biǎn zhōu yī yè 。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扩展资料

  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古诗带拼音版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古诗带拼音版

  niàn nú jiāo guò dòng tíng

  念奴娇过洞庭

  zhāng xiào xiáng

  张孝祥

  dòng tíng qīng cǎo ,jìn zhōng qiū 、gèng wú yī diǎn fēng sè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yù jiàn qióng tián sān wàn qǐng ,zhù wǒ biǎn zhōu yī yè 。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sù yuè fèn huī ,míng hé gòng yǐng ,biǎo lǐ jù chéng chè 。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yōu rán xīn huì ,miào chù nán yǔ jūn shuō 。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yīng niàn lǐng hǎi jīng nián ,gū guāng zì zhào ,gān fèi jiē bīng xuě 。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duǎn fà xiāo sāo jīn xiù lěng ,wěn fàn cāng làng kōng kuò 。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jìn xī xī jiāng ,xì zhēn běi dǒu ,wàn xiàng wéi bīn kè 。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kòu xián dú xiào ,bù zhī jīn xī hé xī 。

  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2、念奴娇过洞庭翻译及赏析

  翻译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赏析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3、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1)古人诗咏洞庭,有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名句,张孝祥的这首词与上述名句在意境上是否有一致之处?

  (2)这首词是词人罢官北归过洞庭时所作,词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迹?

  (3)“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可谓神来之笔,其妙处何在?

  参考答案

  (1)词的上片所绘洞庭月色,是静谧、皎洁而辽阔的。这里洁净的世界“更无一点风色”,洁净得连一丝风都没有,更无纤尘,也无纤云,呈现在眼前的,只是一望无际,“表里俱澄澈”的“玉鉴琼田”。诗人荡着一叶扁舟置身其中,从而写出了洞庭某一方面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可以和孟浩然、杜甫等人咏洞庭的名句比美。

  (2)张孝祥之罢官,原因不明,但应是蒙冤。他过洞庭时,看到皎洁的月色,触发情怀。“表里俱澄澈”一句,是写月夜洞庭,亦是词人心迹的写照。所以,“表里俱澄澈”的情怀和洞庭皎洁的月色融为一体,成为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一个特色。“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是词人对美景的称赏,也是情难自禁的终得知己般的感受。下片“肝胆皆冰雪”回应“表里俱澄澈”,更加表明自己“冰雪”般晶莹无邪的心志。

  (3)这几句是词人面对波息恬静的洞庭月色,忽发奇想,欲邀朋畅饮。然酒席间,所饮之酒是长江之水,用来斟酒的是天上北斗,而满座宾朋是宇宙万象。这种豪情是宠辱皆忘之豪情,这种境界是物我两忘之境界。如此大胆的想像,如此胸怀坦荡的表述,怎能不以“神来之笔”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