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雪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3-04-29 16:58:04 字数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精选神奇的雪作文300字4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神奇的雪作文300字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神奇的雪作文300字4篇

神奇的雪作文300字 篇1

  我喜欢吃的水果有很多,如酸酸的桔子、甜甜的西瓜,但我最喜欢的是清凉可口的雪莲果。

  上课了,老师说要观察雪莲果,同学们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同学说我吃过,有的同学说雪莲果是长在雪山上,还有的同学说雪莲果是雪白的。接着老师拿出来了雪莲果,它土里土气的,颜色是棕褐色的,像一个小娃娃在泥塘里打过滚一样,它的身上还有许多裂纹,奇丑无比。用手摸起来硬硬的,好像一块石头一样,凉凉的。

  雪莲果削去皮后黄里透着红比刚才好看一些了,我用鼻子一闻,有一点淡淡的清香。我小心翼翼的地拿到嘴边,轻轻的咬了一口,它很脆,多汁可口,凉凉的,带有一点苦。雪莲果不但好吃,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可以抗癌还能帮助消化,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我们做人要像雪莲果一样不要只注重外表,心灵美才是最好的。

神奇的雪作文300字 篇2

  一片晶莹的雪花悄悄地来飘落在我脸上,我那冻得发紫的脸上瞬间多了一份洁白。“下雪了?”我自言自语的说道。过了一会儿后,一眼望去,空中随处可见随风飘荡的雪花,犹如一片片羽毛飘落,慢慢悠悠的落下,落到地上便化成一滩水,不见了。

  我在路边感受着雪中漫步,只觉着一阵光照在我身上,仿佛柔和了一些,我抬头一看太阳出来了,这就是让我最为惊叹不已的一点——太阳雪。太阳雪可是最为神奇的一点,可在冬天,为什么会有太阳雪呢?这一疑惑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于是我去问了爸爸。

  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那还不是因为人们过于污染,那些工业污染的有害气体破坏了大气层,太阳光便照了进来。太阳的紫外线照到地上,把地烤热,就形成了上空冷,地下热,便有太阳雪了!”哦!原来是这样!

  看来工业污染问题还存在大大的隐患,我们不能忽略。就像去年的雾霾问题,在了全国旅游了一圈,这也是因为空气中有污染物,和今年冬天温度持续升高是一样的呢!

  我们要好好保护环境,明年的今天我们在那白雪皑皑的.天里打雪仗,让明年的冬天来的更冷些吧!

神奇的雪作文300字 篇3

  雪一直带给人纯洁美好的印象。我一直认为只有冬天才能见到真正的.雪,没想到会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这样的实验。

  今天作文课,老师带我们做实验。“大家看这是什么"老师举着一个小杯子神秘的笑了一笑。“咦,不就是一次性小杯子吗,有什么好稀奇,“那你们看这又是什么,”老师手拿一袋沙粒状的物体,同学们疑惑:“是面粉?奶粉?还是食盐?”"哈哈,看好了"只见老师将粉末倒入杯中,只不过0。5厘米大。她又把水倒入其中。

  发生了什么?只见那不明物体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把水吸过后,竟开始扩大。变成细小颗粒,摸上去,软绵绵,凉丝丝,像极了雪。

  随着老师一次又一次倒入纯净水。那雪一样的物体,一次又一次的扩散,后来竟装满了饭盒。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啊!

  实验结束了,老师让同学们回到座位。语重心长的说:"同学们,这是“人造雪粉”。每加一次水,每个颗粒都会增大一百倍!

  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科学的力量真是神奇。

神奇的雪作文300字 篇4

  炎热的夏天到了,雪糕成了我们嘴上的“常客”可我偏偏就不能吃,因为我吃得雪糕会消化不良,扁桃体会发炎,每次看到别人在那里滋滋的吃雪糕时,我就直流口水,就在这时用的小脑袋瓜里蹦出了一个奇妙的想法,要是有一种雪糕吃了不会生病,一年四季都能吃,那该有多好啊,我继续幻想着他,体内有一种微型温度计,能测出实时温度,冷则热,热则冷,比如现在32度,它就会变成零下三度,现在零下五度它就会变成31度,而且微型温度计不仅不会危害到人体健康还美味可口,能吃进肚子里呢,更神的是,这种雪糕还能治病呢,不管什么病,只一要你对她说,我生了什么什么病,他就会立刻变成药物雪糕,并启动感应装置,你吃完后使用,等上一分钟,所有的病立刻就痊愈了,这种雪糕的形状有很多,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就更别提颜色和味道了,紫色的是葡萄味,蓝色的`是蓝莓味,红色的是草莓味……

  这种雪糕是不是很神奇呀?你们想不想赶紧把它吃进肚子里试试呢?未来梦想一定会实现的哦!

【神奇的雪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神奇的礼物作文02-09

雪的作文05-21

神奇的“老”字作文03-05

雪话题作文09-16

神奇的汉字的作文4篇02-24

神奇的汉字作文15篇03-09

神奇的汉字的作文9篇03-14

神奇的汉字作文(15篇)05-01

关于雪描写雪的诗句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