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2-06-18 20:37:20 职业规划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

  在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各方都在积极探索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迫切需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和创新就业指导工作。

中国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后,大学生就业实现了向市场化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说明某些环节存在问题。究其原因,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不到位是其中之一。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缺乏系统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仍陷于事务中,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局限在就业政策的宣讲上,与学生的需求反差明显。二是缺乏针对性。学校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就业指导脱离实际。三是缺乏时效性。大部分学校的就业指导只是在毕业以前进行,满足于解决就业率问题,从社会需求、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指导重视不够。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除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外,必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化培训,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和劳动者。同时,要大力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为此,除了要加强就业指导力量、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外,还必须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实际需要的就业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指为使学生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的有关职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进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职业素质培养以及就业技能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对学生进行的职业环境认识、职业见习、职业探索等方面活动的引导和组织。

作用和效果初步显现

  近年来,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一些具有先见之明和高度责任感的高校率先推出,并得到快速推广,为就业指导工作创新做出了贡献。

  职业生涯教育在高校的推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提高人力资源开发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职业生涯教育项目组于2006年3月23日组织召开了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座谈会。与会代表围绕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基础教育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最新进展;国内企业、社会及相关领域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测评及培训工作的进展状况;部分国家职业生涯教育的模式与经验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高等院校有关专家、劳动部门和企业界相关人士、部分新闻媒体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职业生涯教育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至关重要

  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与会者普遍表示认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蔡克勇教授认为,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很重要,它是在以人为本科学观的指导下,从职业生涯教育的角度研究学生成才的问题,这不仅仅关系到学生个人,也关系到落实人才战略问题、社会多种需求问题和国家发展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劳动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陈宇主任认为,职业生涯教育特别重要,应贯穿到整个教育活动中。我国2003年以后每年有大量应届毕业生不能就业,说明学校活动中需要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教育部学生司王辉处长介绍,现在政府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着力点主要在宏观政策设计,下一步政府会对职业生涯教育这样微观的东西关注得更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曹志祥副主任认为,大学生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应该将工作做在前面,如果初、高中课程中涉及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我们各部门的压力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大,职业指导应定位在意识、能力和发展前景等方面。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叶之红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报告的一组数字,从青年就业率、就业状况改善趋势、劳动者劳动努力程度、劳动态度及职业价值观与提高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分析了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关系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意义。叶之红指出,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终将迈入劳动世界,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岗位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必然成为其生存发展的立身之本、幸福之源。面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要求,我们应当坚持就业导向教育的改革方向。大力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应当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重要教育教学任务。

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情况与经验

  针对我国不同教育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状况,国内企业、社会及相关领域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测评及培训工作的实践探索,国外职业生涯教育的经验与启示等问题,与会专家主要有以下观点。

  1.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实施状况也有着很大差异,但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孙仪主任认为,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是起步晚、发展快、任务重。无论从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的建设,还是工作场地与经费,乃至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等任何一个角度看,目前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虽有需求拉动,但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余祖光副所长介绍了职业教育领域的职业指导实施情况。他指出,在职教领域,职业指导一直很受重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都有重点课题研究有关问题,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也有明确要求。当前的问题是,社会劳动政策、劳动力转移情况、劳动组织形态、劳动者就业形式都在快速变化,原有的职业指导教育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加以提升。因此,韦伯的人职匹配理论怎么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如何应用、学会做事的理念如何实践、职业心理辅导如何引进等,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研究。学校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基础、适应为标准、发展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适应、职业转换和创新创业的价值理念与能力。

  

评活动。二是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和团体辅导。三是设立职业咨询室,通过面谈、邮件、电话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职业规划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职业困惑和难题。四是组织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许多职业生涯教育活动。五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积极吸收和消化西方职业发展理论,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创新研究取得许多的理论成果。这些工作促进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问题的思考,强化了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2008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这标志着职业生涯教育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融为一体,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推进。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指导工作在许多学生的就业和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效果已经开始显现。概括来说有四大功效:一是短线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困惑、择业技巧等就业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就业效率和成功率;二是中线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实力,提高就业质量;三是长线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四是有助于高校做好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学风校风。

应完善相应的指导工作体系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为高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应在现有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水平。

  加强载体建设,进一步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围绕课程体系、辅导体系和活动体系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加强工作载体的建设,贴近学生要求,贴近社会实际组织教学工作,使之成为指导性、实用强的精品课程。继续开设一些辅助的系列讲座、视频课程、社会人士的报告等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完善职业测评工具,设立职业咨询室,建立职业咨询制度。聘请经过训练的职业指导专家任职业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职业指导和咨询,逐步深入到学生当中开展团体职业辅导。充分利用好现代物质、技术条件和手段,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推广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搭建校内校外两个平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必须与社会相衔接,让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职业环境和职业信息。因此,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搭建校内平台外,还必须搭建校外平台。高校应根据各自的特点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践基地、职业见习基地,成立联合就业指导委员会,形成多种形式的具有职业体验、技能训练和就业指导功能的校外平台。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创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和条件。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国家应出台相应法规和政策,要求用人单位为人才培养承担一定的义务。通过共同努力,完善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开发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体系。

  将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进一步融入大学教育。目前,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招人难。原因在于高校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如果高校能够在专业设置、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上主动寻求变革,在现有通识教育基础上强化就业导向和职业生涯教育理念,主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化教育和相应的职前训练,必定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叶之红研究员认为,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相比,起步不算晚,发展比较慢,任务比较艰巨。由于传统教育中缺乏职业生涯发展意识培养的基本要求,许多青少年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往往经历很长的不适应期。为此,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职业生涯教育项目组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起在7个县级市正式启动了农村中小学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实验。实验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主题性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变迁趋势,体会职业工作意义,认识职业素质要求和有关职业发展的个人兴趣及潜能,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就业创业的思想准备,提高升学与就业选择的主动意识和科学态度,为未来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初步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国内企业、社会及相关领域有关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测评及培训工作正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对于学校教育领域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很多大型企业将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列入企业的战略规划。家和业咨询有限公司戴洁同志认为,企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是有前提条件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一个系统,种子、环境、农民三者缺一不可。种子是指想发展的员工,环境是指企业制度等一整套适合员工发展的文化、制度和流程,农民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有三者形成系统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对于学校引进职业生涯教育同样适用。

  人才测评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的杨开同志介绍了人才测评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作用。她说,通过调查发现,人才测评能够准确地描述个人性格,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深入了解,可以使学生更有意义地度过大学生活,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较好的参考性。

  职业规划辅导人员的素质关系到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效果,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田光哲处长指出,从1999年实施职业指导师资格鉴定以来,已有5万多人参加了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鉴定,约3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职业指导师不足3000人。他认为,职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对职业生涯教育重视不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高端人才匮乏,缺乏更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职业指导人员的能力不高等。

  3.国外职业生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和模式,将为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北京师范大学侯志瑾博士介绍了美国中小学的生涯教育和生涯发展咨询服务方面的经验。在美国,系统的生涯发展项目要由专业工作者、父母和社区代表共同组成团队,所使用的材料和学习经验要与学生的发展阶段相适合;实施该项目的人是能够广泛使用各种资源和策略,达到项目目标的高水平技能的人。

推动职业生涯教育需要科学整体的规划与实施

对于推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与会专家提出了许多建议:

  1.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根据职业生涯教育特点,进行科学整体的规划与实施,进而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蔡克勇教授认为,职业生涯教育需要专业化,包括课程和教师的专业化,职业生涯教育研究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余祖光副所长建议,职业生涯教育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从基础教育开始,整体规划实施。教育要与劳动,学校要与社会、企业协调配合,整合多种资源,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教育部学生司陈瑞武认为,职业生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质量。目前高等学校职业指导发展很快,但职业生涯教育应该将重心放到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指导任务,这需要教育系统整体规划,从一年级开始进行指导,在功能上既包括升学指导也包括就业指导。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还要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形成自己的话语系统,有明确的概念,要进行功能定位和学科定位,有一整套制度设计。希望能看到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在理论上形成自己的学科,在实践上形成自己的体系,指导学生发展,达到自我实现。

  

中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长毕结礼建议,应该重视职业生涯教育与现阶段就业问题的衔接,建立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长效机制。教育部学生司王辉处长提出,希望各位专家、一线老师和社会机构能继续关注和研究这一话题,从而建立本土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学科体系。

  2.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陈宇主任表示,职业生涯教育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指导服务处的工作很有借鉴意义,就业指导服务处也要参与其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将企业部门、劳动部门、教育部门进行整合,各部门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只靠单一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提高个体的自我认识是教育部门需要关注的,介绍职业世界是劳动部门需要关注的,而企业侧重介绍不同岗位需要的能力,并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

  3.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需要有力的组织保障。侯志瑾博士认为,专业学会在国外生涯发展与辅导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美国和加拿大的国家生涯发展学会、英国的全国大学生生涯指导协会,为本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与会有关司局领导表示,通过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才能更好地整合各部门的力量,整合国内的资源,更好地为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链接•

国内外人才测评的现状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人才测评在国内开始受到企业和个人的重视,几年的时间内已经有几百家机构开始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人才测评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有不少难尽人意之处,例如很多测评已经过时,不适合现代人的特点,也有一些机构将国外的测评工具进行翻译直接使用,不进行本土化研究。而人们对测评的认识也有一些误解,许多测评机构和媒体在宣传方面有些夸大,导致很多人对测评寄予极高的期望,或者认为测评就是考试,并且希望测评能够做决定,给自己一个结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做人才测评相关工作的公司有近2000家,这些公司分为以软件销售为主的公司和以测评实施服务为主的公司,前者是将软件销售给企业,主要用于人才的招聘、选拔和考核;后者通常并不销售软件,而是利用自己熟悉的测评工具帮助企业招聘的人员进行选拔、考核和开展人力资源普查。大多数公司没有自己的研发力量,也并不希望做研发,他们主要是借助国外的测评工具或者从有研发能力的机构购买测评工具。所有的测评公司中大约有十几家公司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能够独立开发产品,这其中以北森测评技术有限公司实力和规模最强。北森公司立足测评工具的本土化。本土化不仅是北森致力研究的方向,更是决定中国测评发展的宏大命题。一个产品的本土化投入不亚于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公司采取拿来主义的原因。

  国内绝大多数的测评公司以企业服务为主,不提供针对个人的服务。目前也有600家左右的机构从事个人职业规划工作,不过大多是只有2-3人的作坊式小公司,10人左右的公司已经是凤毛麟角。这些机构对测评很重视,但没有自己的研发实力,通常是购买其他公司的测评工具。测评中以兴趣测评、性格测评、技能测评和价值观测评应用最为广泛。

  美国和欧洲的测评发展较早,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应用得比较成熟,分类也非常细,不同的测评会有不同应用要求,如测评应用人员的教育背景、资格等。实际上,测评在西方已经形成产业。拿美国来说,每年人才测评服务的直接收入就达10亿美元以上,如果包括与测评服务相关联的咨询和培训费用,则可多达100多亿美元。对个人来说,不论是升学、就业、跳槽、晋升、考核,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测评。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尝试

  我国教育史上与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格言警语与教育思想之中。近代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就是主张教育要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与独立工作的能力。由于我国曾长时间推行计划就业的政策,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与实践经验较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极大地转变了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为学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991年后,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课题的成员国,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牵头组织了北京、河北、辽宁、四川、湖北、江苏六省市,进行创业教育的布点研究和实验。在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江苏省教委明确提出全省要大面积开展创业教育,分别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领域实施创业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每学期在中学进行8个课时的专题教育,并为此制定了教学大纲,编写了创业教育教材。当时,各实验学校都开设了创业课。例如,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作为创业教育实验校,在高一年级和初一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的创业教育课,学校在实验基础上开发了创业教育校本教材,并通过课外活动小组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到农村集中进行创业教育培训,开展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课外科技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作为国家布点项目,为职业与创业教育积累了局部经验。

【中国职业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相关文章:

萨柏提出的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06-16

什么是教育学理论?03-2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06-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06-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03-24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03-22

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02-07

教育实践活动总结03-08

关于新闻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经验交流上的讲话06-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科学内涵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