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06-25 12:16:20 心得体会范文 我要投稿
觉醒年代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觉醒年代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觉醒年代观后感1
《觉醒年代》是好看的,这几集,断断续续出场了好一些学术大师,钱玄同、刘半农、刘师培、鲁迅、胡适……,还有一些现在在台词中可能之后会出场的,梁漱溟、吴虞、杨昌济、蒋梦麟、徐悲鸿……那些学术名人们,一个一个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们或英姿焕发,或朝气蓬勃,或傲骨凛然,就算是顽固派辜鸿铭,也有着自己的学术风骨。
“青年要为世界播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是27岁的李大钊为再造青春之中华而发出的殷切呐喊。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剧中太多的人物一出场便让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角。有故事,有启蒙,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我们只有看清历史,才能放眼未来,更加坚定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该怎么好地爱自己的国与家。
觉醒年代观后感2
《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的故事。描述了当时吃人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介绍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最后分手,各自走向各自认为可以拯救中国的道路。中间还穿插了一些如陈延年、陈乔年、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激情澎湃的岁月,深刻提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在这部电视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就是陈独秀先生。他的一生一心为公,光明磊落,丝毫不搞阴谋诡计。在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他被无数人唾弃、甚至有许多人在北大的'校园里进行游行,希望将陈独秀赶出北大,当时正好被陈独秀先生碰到,大家本以为他会大发雷霆,但他却一笑致之。他那比海还宽广的胸怀难道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他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也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了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坚决地揭露和批判旧社会腐朽的制度、旧思想、旧文化等种种弊病,代表了社会良心,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看完这部电视剧,我感受颇深。我们当今美好的社会不就是像他们那样的人拼搏出来的吗?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负他们对我们的期望。
觉醒年代观后感3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共广播电视台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了一部反映建党历程的电视剧——《觉醒年代》。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的《青年杂志》,以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认识到走上不同人生道路,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建党的历史。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还将他们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整个中国为之一振;《新青年》实行同人编辑,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在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日新月异,之后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也相继问世;在这之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打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此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普遍传播开来。
在五四运动时,为支持学生运动,陈独秀和李大钊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学生、商人,工人等,以直接行动对社会实行根本改造,并亲自上街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陈独秀在散发宣言时被捕,五四运动风靡全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代表拒绝签巴黎和约,取得巨大成果。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完成了它的思想启蒙任务。
整部剧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形象,让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又一次出现了人们眼前,表达了对事物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寻。
觉醒年代观后感4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题记
在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封建复古的思想充斥着整个中国,毒害着人们的灵魂,束缚着人们精神上的解放。
就在这种腐朽思想大肆蔓延的时候,《新青年》像黑暗中的一束火光,冲破了旧思想的罗网,从而开始了一场历史意义深远的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的主办人独秀在第一卷第一期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说,“中国社会到处充满了黑暗,首先觉悟、勇于奋斗的青年,必须用快刀斩乱麻的精神,同陈旧腐败的思想决裂,推动社会的前进。”这种思想犹如漫漫黑夜里迸发出的火花,所以《新青年》一出版,就受到进步青年的追捧。
在《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中,我还看到了友善细心的'李大钊、朝气蓬勃的毛泽东、正直的陈乔年和陈延年等等许多人物。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不为名不为利而活,也不甘平凡一生,他们的一生,不是为了存在,而是为了燃烧,愈是黑暗,他们燃烧的愈加猛烈,于是变成了火炬,点亮了一个时代的夜空。
曾在《新京报》中看到过一段话,我想引用这段话作为我今天习作的结尾。
“我们深信,世界必然向好,今天所有的混乱与芜杂,努力与精进,都将在进步中变得更加清晰。时光漫长,道路宽广,我们仍旧拥有理想,拥有未来。”
觉醒年代观后感5
《觉醒年代》光听名字就使我很有感触,觉醒年代并非高层官员的觉醒,而是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对于救中国,使国民觉醒是当代新青年的责任。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有无数爱国青年,比如留学日本的李大钊,他是一位彻底的反封建斗士,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常以笔代情,以文带心,把自己的思想融在白纸黑字之间。他虽然身在日本,深知国内形势严峻,而自己的手稿又常常面临日本学生的撕毁,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大钊仍心系祖国,坚守自己的爱国信念,还不断呼吁身边的爱国青年觉醒,正所谓:国之兴亡,匹夫有责。
一直在国外研究新思想的仲甫先生——陈独秀,回国后却遭到自己儿子的'厌恶。误以为他是贪生怕死,甚至要与他断绝了父子关系,但陈独秀却始终坚持,从表象抓住事情的本质,化悲为乐,换角度思考,不畏坎坷坚守信念倡导新思想运动,让国民觉醒。
“改造中国,首先要改造国人的思想,提高国人的素质,要想光复中华。昔日之辉煌,首当其冲的要造就一代新人,”这是陈独秀先生的一句话,我认为也是觉醒年代的目标,陈独秀先生等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管形势有多么严峻与复杂,用《觉醒年代》里的一句话说就是“不敢担当,就是失职”。
觉醒年代观后感6
《觉醒年代》是一部庆祝党成立一百年的优秀电视剧。
《觉醒年代》整个剧情都很精彩,将新文化运动以及党的成立等事件,以生动的剧情展示出来,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书本上无聊的知识,而是活灵活现的人物故事。
我最喜欢《觉醒年代》中演张丰载和刘一品的两位演员。因为演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其实相对于演张丰载他们这些守旧的人来说简单。演员本人并不是复古派,而是当代中国的青年,是嘴里说着,手上写着白话文的新青年。可这样的一些人,却要去饰演守旧派、复古派的人物,谈何容易。但他们做到了,他们把这些活在历史上的人物演的活灵活现,给人感觉就像他们又活了。每次看到他们在做坏事,我就想冲上去揍他们一顿,,让他们的脑袋清醒一下,看清历史发展潮流,不要再阻挡新文化前进的步伐。演员脸上的每一个表情,都控制得相当好,都很到位,让人不得不称赞他们。
《觉醒年代》中所给的一些特殊的'景物的镜头,都蕴含着深意,比如李大钊到上海逃难时,有一个镜头是桥边将木桩连起来的铁链。我就在想,为什么特意给了铁链一个镜头呢?是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后来突然想到了前面的穷苦人民,就幡然醒悟了,原来这些铁链,便意味着被困在各种帝国实力,官僚资本主义势力中的中国。意味着别囚禁在乱世中找不到出路的中国人,更意味着枷锁!
《觉醒年代》让我们了解到乱世中的中国,让我们知道了当时的中国人是如何冲破枷锁,找到救中国的一剂良药。
觉醒年代观后感7
最近,我观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我感慨万千。
新生的中华民国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不甘沉沦,一心想着救国,他们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并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才能使中国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才能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彻底消灭旧中国,建设新中国。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史上一段广为传颂的佳话。那么“南陈”与“北李”是如何认识,并走到一起的呢?他们的第一次交手,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剧中一开篇,就展现了陈独秀与李大钊相识的过程。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看历史,年代感、画面感极强。剧情清晰勾勒出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风貌。剧中的人物刻画非常生动和形象,往往一出场,便令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谁才是主角。有故事,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的担当。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勇敢地追求真理,以自己的一腔热血和理想抱负,积极投身于革新运动中,着实令人敬佩不已。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奋发有为,积极探索,刻苦学习,争做国家栋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觉醒年代观后感8
电视剧《觉醒年代》主要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一段历史展开的叙述。
剧情开篇,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消息引起国民哄动,让在国外留学的一部分有志者青年李大钊等人愤愤不平,他们纷纷回国寻求一条救国之路。李大钊说:“我们必须要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主精神”。同时陈独秀也创办了《青年杂志》宣传新思想,倡导白话文,为寻找一条救国之路打开了新思想涌流的闸门。
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北京大学”里,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三顾茅庐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随后又在民巷建立起“新青年编辑部”。此时北京大学的一些顽固的保皇党也与新青年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这些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不断进化。
这部剧中也有很多风云人物,他们的服饰习惯也反映出当时那个时代的繁杂和混乱。比如留着长辫子端着烟袋讲国学的辜鸿铭教授,张勋的`辫子军领兵复辟及海外留学回来,西装革履的胡适等人,这些极具色彩与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部映入观众眼帘,而且他们的人物特点也十分鲜明。在北大红楼的衬托下,一批批洋溢着爱国热血的青年学子也让我们过目不忘。他们让我们看到当时那个时代有一批爱国人士正在不惧艰难险阻,努力寻找成功之路使中国登上历史舞台。
《觉醒年代》为我们展演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以深刻的历史意义揭示了这条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赞扬了觉醒年代时期一批共产主义者的一颗颗爱国之心。
觉醒年代观后感9
是哪些人创造了中国共产党?他们是怎样成立的?是哪些人为中国的发展寻求道路?马克思主义是从何时源起?《觉醒年代》都会为我们揭开答案。
是在100年前,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和先进知识分子,他们积极地探索,在黑暗中抱团寻求光明,他们进行激烈的交流,思想的交锋,不断追求真理,追求幸福。推动社会的是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他们热情高昂地传播新思想,猛烈地抨击旧文化。摆在众人面前的是人们的愚蠢无知,是社会的腐朽落后,是吃人血馒头的`残忍,而《新青年》则是一颗闪耀的星星将领导人民,启发民智。
剧中的伟人表达着人类的感情,而并非冷漠无言,他们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将他们的故事细细向我们讲来,他们会笑会哭,一个个活灵话现。陈独秀散发着知识的光芒,有着先觉者的超前思想;李大钊为人淳朴善良,关心工人;陈延年,陈乔年坚守原则,真诚且吃苦耐劳;蔡元培,北大校长,决心改革,深沉稳重;鲁迅,沉默寡言却心系人民……还有一些老顽固,如刘申叔,辜鸿铭,但他们也是真真正正地为中国做贡献。如辜鸿铭的《论中国人的精神》则是一响警钟敲响了中国人的心灵,他有着知识分子的高傲,但也有着中国人的风骨。
李大钊先生说过:“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看,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他叫醒了无教青年,也叫醒了时代,我们应从《觉醒年代》中找到觉悟,保持初心,推动中国不断发展。
觉醒年代观后感10
该剧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目,它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之等先驱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演绎出的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一群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屏前,感人至深。
上世纪初,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没有能够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三座大山仍然压在中国人民头上,军阀混战,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站在历史的肩膀上,中国就是一座巨人的摇篮,用江河为乳,以青山为脉,予以青云之志,注以天穹宏伟,赠以大地宽怀。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剧中人大多让人肃然起敬,他们有故事,有思想,有理想,他们忠于人民,热爱国家,追求真理。特别是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缔造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急先锋!
觉醒年代观后感11
终于舍得和友人一起看完了《觉醒年代》。
有很多想说的话,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我曾无数次因为剧中的人物和现实中的他们而流泪。
是他们以笔为刀,通过《新青年》杂志启发民智,让科学与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是他们以身试法,通过联合社会各界逼迫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几年后收回了山东青岛;是他们以命相搏,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以他们当时的学识和地位,在乱世之中也足以衣食无忧,可他们没有。他们为了中国的`人民能够像人一样的活着,能够拥有人的权利、人的快乐、人的尊严,为了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为了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能够当家做主,少有所教,老有所依,为了中华民富国强,为了民族再造复兴,他们披荆斩棘奋斗终生,在黑暗中探索出了一条光明之路。真正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家有你们,何其幸运。
谢谢你们,我真想让你们看看现在的中国
你们做到了!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觉醒年代观后感12
《觉醒年代》剧情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光辉历程,生动再现了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我们为了爱国,必须要救国,倒袁。我们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更必须要救国,倒袁。”李大钊的这一字字,一句句,有理有据,慷慨激昂,直指人心!
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领袖人物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伟大贡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革命者的实践之举,还有陈延年、陈乔年等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妈妈说,剧中不少人物的事迹,她也是第一次知道,在陪我看这部剧的同时,她也在重温历史,接受教育,和我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这些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他们的革命热情和献身精神,使我深深震撼。虽然剧中好多内容我不是很懂,但是他们的爱国情怀,使我深受感动。
《觉醒年代》这部剧给我带来了一场极其盛大的“视听盛宴”,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事件,认识了许多革命先辈,进一步深刻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努力奋斗,时刻牢记:强国有我,请祖国放心!
觉醒年代观后感13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为之感慨,为之激动,为之震撼,心潮难平。
观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一部中国的革命历史。剧中一个个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其中,有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五四”运动领导者陈独秀,有敢为人先、为民发声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有一代国士、北大校长蔡元培,有“科学与民主”运动的旗手、文学巨匠鲁迅等。还有陈独秀的两个儿子、革命烈士陈延年和陈乔年,他们热情满怀,又嫉恶如仇;他们善良厚道,又坚持原则……就是在父亲面前,也是从不认输、从不低头的“刺猬孩子”,最后,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的生命。
观看《觉醒年代》,我一次次感动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100年来,我们的`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史上写下了壮丽篇章。10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
站在100年后的今天,我们是生于盛世、重任在肩的新一代。一定要牢记历史使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先锋,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的坚定信念。
觉醒年代观后感14
在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寒假,我观看了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使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想到里面的人物我就感到回味无穷。
《觉醒年代》讲述了新文化所处的那段时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该剧展示了100年起中国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的不断追求真理并且慢慢摸索,摸索着就中国的道路。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五四运动拯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这是一条当时中国唯一的道路,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不懈努力和奋斗。
在这部剧中,我最喜欢陈独秀这个人物。因为他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发表:“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无自觉心者,其国必殆。二者无惧,国必不国。”所以青年人要把“爱国”二字镌刻在心间,流淌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报效国家。
作为21世纪的新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培养自己报效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其境中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五四运动的精神绽放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让复兴之路在新的无数青年脚下越走越长。
觉醒年代观后感15
最近迷上了一部剧,觉醒年代,电视剧里的每一个历史性画面,背景音乐一出,眼泪就不自主的留了出来。
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赞美这些历史人物,原来历史书上那短短的一段话,记录的是这些人的一生,在许多年前,有那么一群人,为了拯救水深火热的中国,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
每次看到各位先生站在北大的讲台发言,不由得崇拜,心里在想,先生们,你们都是我的男神,革命的道路上你们一往无前,披荆斩棘,从未有过一丝退缩。
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看完这部电视剧的激动之情,在看的过程中,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激动了多少次,这些历史人物,可爱,可敬,值得名垂千古,万人敬仰。
电视剧的每一个人物性格鲜明,做到了与历史人物贴合,值得一看。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蔡元培校长刚接手北大的一段发言: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这段话非常有纪念意义,与诸君共勉!
觉醒年代观后感16
昨夜,观《觉醒年代》一剧,闻蔡元培先生在任职北大校长时的演讲,五感有发,心情激荡不能寐,真悔未将即时所思所想略于纸上,止于今晨在一众排练《唱支山歌给党听》嘈杂声中慢慢忆之。
蔡元培先生在任职北大校长时以“三事”为诸君告。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此三事,言简意赅,孩童可解,放置于今,方可亦必可。20xx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观今日之荣耀,皆为革命先烈以鲜活生命绘就的锦绣之途,你我均为光辉照耀的受惠者。生而为人,自以入华夏为荣,当以再造盛世为责,或文或武,传承一脉红色血液的.流淌。观今日,我思想之匮乏,言语之有限,庸庸碌碌而为之,一个思想中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罢了。反观在那个跌宕起伏的年代,前途不明,一个个先驱者以革新为己任,生死远在大道之外,求知求学之心远在穷困之外,皆因其爱惜光阴,孜孜求学,抱定宗旨,为其砥砺奋斗。德性根基稳固,就做新时代新青年,纵有思想涩塞,可与师与友相互勉励,易通经络。宗旨既定,日趋正轨。泱泱华夏,入目皆是信仰,切莫使光阴虚度,初心与现实大相背驰。
有感而发,诸君粗略观之。若诸君近日思想略有匮乏,可借《觉醒年代》一观。
觉醒年代观后感17
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这部剧讲的是中国人的觉醒,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关键,我们如今生活背后的腥风血雨。我认为它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去观看、学习。
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郭心刚,他是本剧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人。一战后,中国弱无外交,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本应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主权,可这时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却不乐意了,说德国应将山东交给日本。被人们简称为“巴黎和约”。这件事像一导火索,引燃了整个中国,陈独秀先生在文章里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的十四条宣言,全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得知此事的.郭心刚竟一夜白头。在陈独秀和李大钊安慰下,郭心刚立即加入了由此次巴黎和约事件挑起的“五四运动”,却在游行时发病去世。临死前,郭心刚让他的好友等到山东回来,到他的坟前告诉他和他父亲。
其实当时有一点他们没注意到,当时中国95%以上都是农民,可他们的注意都是在工人阶级,这是很片面的。不过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认识到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最后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进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他们是中国最早觉醒的人,他们当中有的也是觉醒后最先死去的人。但是他们却唤醒了更多的人,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奋斗,最后获得了革命胜利。
觉醒年代观后感18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李鸿章苦心筹办洋务运动,创建海军,然而,甲午海战一战便全面崩溃。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终因封建势力的挤压而惨遭失败。
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创造了共和。没想到袁世凯叛变革命,,复辟帝制,推翻共和。向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中的大部分内容。中国岌岌可危啊!
当时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还有救吗?
国难当头,中国出现了一批先进人士:陈独秀、李大钊、章士钊、蔡元培等。他们主张启发人民的心智,塑造一批新青年。于是,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创办《新青年》杂志,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进行思想改革,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科学与民主的洗礼,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给中国带来了一缕明媚的'曙光,给身处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一线希望。
观看《觉醒年代》,使我认识到:当时中国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武器装备落后于列强,而是封建制度与封建守旧思想的腐败与落后。同时,革命的道路漫长而又艰难。我们的稳定而又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革命先辈用汗与血而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当下,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秒。
同学们,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更需要努力学习,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与尊严,为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觉醒年代观后感19
花了大概一个多月时间吧,正好在五四青年节,把《觉醒年代》看完了,也算是头一次完完整整地把一部历史剧看完。
说实话,在以前看这种历史剧的时候内心没什么波动,也就是仅能感受到革命的血腥与艰难,先驱们、战士们的不畏牺牲的精神,不会像今日一般内心特别有触动从而反思当今的人们,当今的社会。以前我是特别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国家会拍那么多的历史剧,不论是古代的封建的各种朝代还是晚清、民国时期,抑或抗日、国共相抗时期,感觉拍来拍去全是拍的.历史剧,对未来的憧憬与想象的电视剧、电影鲜有所闻。但是现在终于是能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我们的历史,就是我们的文化积淀。正是因为这些历史与文化积淀,才使得我们民族与国家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不同于他族、他国。
《觉醒年代》这部剧展示的是1915年《青年杂志》建刊到年我党成立时期,虽然短短只有6年,但是这6年无疑是近代以来我国最为重要的6年,这一时期是我国找到了正确方向的探索时期,这6年也发生了一系列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进中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几大事件是相辅相成的,是衔接酝酿按照发展进程应运而生的,是中国人民共同选择出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自然而必要的。
觉醒年代观后感20
最近观看《觉醒年代》真的是让我感慨万千,现在回想先烈们慷慨激昂的讲话,依然让我热血沸腾。
《觉醒年代》以陈独秀先生,胡适先生,李大钊先生的相识到相知,再到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开始各自的理想追求为基础,又以毛泽东,周恩来等热血青年在追求真理艰苦奋斗的过程为铺垫、生动形象的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一批有理想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追求真理,激情燃烧的岁月。
剧中还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使得中华民族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必然原因。
李大钊先生,陈独秀先生等中共早期领导人,为了自己如宗教一般的.信仰,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在困境中,有锋芒,有探索的进行着他们的革命斗争生涯。向我们传递出了深刻的爱国情怀,传递出了中华儿女不达目的不罢休,越是在艰苦环境中越是努力奋斗的优良品格。中国正是有了这些能人志士为国家命运而忘乎自我,置之生死,前赴后继的奋斗,才使得我中国必不会亡国。
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蔡元培、李大钊、毛泽东这样的英雄,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才得以被唤醒。中华民族正是有了这些不求回报,不怕牺牲,只为救国的共产党人,中国才能在困境中走出来,从而立足于世界竞争之林,历史必将会铭记先烈们的卓越功勋,我们必将会传承他们的优良品格,担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觉醒年代观后感21
中国,这只雄狮在封建礼教的“催眠”下逐渐沉睡过去。而在那个年代,有一批人义不容辞、奋不顾身的将这头雄狮唤醒,那是一个觉醒的年代,伟大的年代。
二十世纪初,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眼看就要有亡国灭种的危险。这时的中国需要有一条正确的道路引领它走下去。而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带来了新文化,给当时的社会打了一剂强心针。此时的社会,犹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般,各种救亡图存的方法层出不穷,大家在黑暗中摸索着那一条正确的道路。但这样的社会,正是中国需要的社会。
昔日的京师大学堂,也改头换面,成为了今日的北京大学,成为了新文化的主要阵地。而这里,也像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新旧文化冲突不断救亡图存从未停下。这里,也为之后中华民族的翻身奠定了基础。新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民众的`思想,坚定了民众的信念,这象征着中国慢慢的开始从泥泞中脱身。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亦是如此。要想成功,就要培养好习惯,若是有坏习惯在身,那就要尽快改正它,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读历史,就是要我们以史为鉴,完善自己。中国之所以一天天昌盛起来,与在那段黑暗中人们的不断摸索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因初次涉及某方面而畏手畏脚,也不能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只有大胆尝试、越挫越勇才能取得成就。
以史为鉴,不仅可以知兴替,更能完善一个人。一部历史剧,一本历史书,在被我们津津乐道的同时,也让我们变得更加完美。
觉醒年代观后感22
《觉醒年代》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核心时间,聚集建党风云人物,突出展现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历史贡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陈延年、陈乔等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
此外,鲁迅、胡适、蔡元培、辜鸿铭、钱玄同等新旧文化阵营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观点也在《觉醒年代》中形成交锋,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人物群像。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锋芒有理想、有困境有探究,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爱国情怀,传播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正能量。
五四运动中,无数青年学子以国之运为己之担当,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青年创办杂志《新青年》引革命洪流;抗战革命中,青年毛泽东投笔从戎,秉心中之担当义无返顾投身革命。正值青春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不同于战乱年代,不必颠沛流离,但我们仍身兼重大使命,不能懈怠,争做永做时代的奋进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修身立德,明辨是非,认清世界变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树一身正气。
每个时代都是一场长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的接班人,在这跨世纪的接力中,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永葆五四精神火炬生生不息,风雨兼程地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觉醒年代观后感23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当大多数人还在沉睡时,有一些人已经觉醒,也正是他们,才使中国翻天覆地!
我观看了一部名为《觉醒年代》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在民国时期,当全国人民都沉寂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中时,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领导着《新青年》和北大的诸多学子,开展了改变中国历史的“新文化运动“。
这部电视剧还原了许多当时的情景,如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北大“红楼”的修筑,还有袁世凯,张勋的两次复辟帝制......可以说常常使人浮想连翩,惊喜连连。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国革命大家,文学泰斗鲁迅先生所写《狂人日记》时的情景,这本书是以一个疯子为第一人称所写,它讲述了在一个疯子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以一个疯子的言语讽刺了封建的“吃人礼教”。人们迷信,古板,缠足互相欺诈,一个毫无生气的黑暗社会表现地淋滴尽致。
还有李大钊与工人们互帮互助,纯朴真切的友情更是让我感叹,记得在剧中有这样一段情节;李大钊先生听说自己的工友朋友们没有领到工钱,便大过年的用自己的薪水买了好多年货,带给工人们,还亲自和他们包饺子。号外,他还给工人们讲了马克思主义,让工人们重新对新生活燃起了希望……
这部影视作品展现了一个黑暗无光的封建社会,但又塑造了陈独秀等一群为祖国带来希望光芒的人。
感谢《觉醒年代》,它让我见识了先烈们是怎样为了今天的新生活而奋斗,也让我明白,唯有拥有知识和胆魄,才能改变命运,改变时代!
觉醒年代观后感24
《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而作。
从新文化运动讲起,陈独秀历尽艰辛从日本回国之后,以文学为基,创办《青年杂志》,力求从思想上改变中国新青年,进行讨袁运动。新一代有思想的人不畏压力将自己的考量,思路说与人们,中国的思想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人的努力下不断发展。片中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陈独秀由《国际歌》歌词有感说出的话:大到国家,小到个体,自己的命运自己争取。当初的中国刚刚推翻几千年的帝制,新制度正在萌芽阶段,袁世凯却到处借款,依托外国支持,打击新思想,新制度,这是不可取的。中国要想发展,独立是必须的,必须有骨气有方向,自己的命运自己争取,不管是对国家还是个人。这句话一律适用,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独立之心,没了前行道路,说句不好听的,这样活着和等死没有区别。天下的路是给天下人走的,有志者事竟成。当时的中国需要一条独立,民主,科学的道路,陈独秀他们便将民主科学的道路展示给众人看。
由人推己,当代中国新青年是否有这样的路?其实心中有路的.人不多,我们现在吃穿住行都发展到更好的阶段,混吃等死要不得。一个国家,青年是力量,条件变好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比前辈们做的更好,我们要争取自己的命运,有志者事竟成,中国的未来是我们的,我们必须扛起父辈们肩上的大旗,有骨气,有实力,有方向,中国才能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