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同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3-02 09:58:34 心得体会范文 我要投稿

三同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同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同心得体会

三同心得体会1

  绵绵细雨,洋洋洒洒已近数日,骤降的气温,寒流来袭。相比夏日骄阳的燥热,时至今日已凭添了些许萧条的景象。灰暗的天空,让周围的景色都黯然失色。工作和生活中的琐屑,自己杂乱无章的处理方式,让本已昏暗的季节的心绪也增添了丝丝神伤之感。

  回想近两日的下村生活,真的是让自己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回,做官难的感觉。作为村支部副书记这个职务,直到近日我才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个职务的工作实质。

  “走家串户”的开展工作,是群众真正需要的,坐在干净明亮的办公室里,我们只能“纸上谈兵”,唯有实践,才是我们基层工作最需要的。脱下漂亮的高跟鞋,穿上雨靴,冒着小雨,和村干部徒步进村入户,往返于村路,田间,山路,小径之间,踏踏实实的感受村干部的职责和工作方式。一路的经历,一路的听闻,让我真正了解了部分群众的生活条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由于此次进村工作,主要围绕低保问题开展,而我们工作中也发现,低保分配平均是很难的,太多的群众的条件几乎相当。群众中太多的人,对于此项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质疑,如“部分干部私心”、“情况调查不准确”、“漏报”等等,群众也确实需要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一路走过,农户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此次进村的良好效果,对于我们的进村调查工作,群众表示满意并欢迎,对于他们而言,在某些工作开展中,就需要我们这样的走访方式。从群众那里,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所需,所急,所盼,这些生活总的问题,确实让我们觉得作为村干部,我们肩上的担子很沉重,我们做的确实太少了。工作一年以来,下村的经历很少,而且下村也多是因为计划生育问题,所以在一些接触过的人的眼中,我是一名计生专干。而此次我是以村支部副书记的名义走访,下村的第一天,听到群众热情的喊我为“支书”时,心里的感觉很踏实。确实感觉到了群众的那份淳朴的感情,很温暖。

  而在两天的进村工作中,对于我最切实的感受:

  1、过去比富,如今比穷。我们经常用淳朴形容辛勤耕作的农民,但由于近些年,农村现状的改变,让一些农村淳朴的风气,受到了不良的影响。以往的农村生活,群众间喜欢比勤快、比哪个家里先致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一些优抚政策出台,本意是想扶助一些发展较缓慢的地区以及生活条件落后的群众。由于私心作祟,在现今的农村中出现了一种“比穷”的态势,一些农户家中楼房宽敞明亮,家庭用品现代化,衣着光鲜,但调查问及“那家比较穷困”时,他首先就说自己,问及“比他还穷困的有没有”时,他会毫不羞涩的说:没有。听了这样的言语不得不令人汗颜!人有私心不为过,人可以自私,但怎么能这么自私!还存在一部分人,他会协助调查说出一些他了解的贫困农户,但是三句话不理本体,总要把自己放在里面,头痛、感冒、发烧,也能堂而皇之的说成自己是长期服药。这样的情况,不得不让人很无奈。

  2、老党员需要关爱。对于党龄几十年的老党员,在当时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并且大部分都担任过村里的干部,而今他们已年迈体弱,对于他们以前的贡献,是永远都不可能否定的,所以作为后来人的我们,需要给予这些老党员关爱,让他们体会到党组织没有忘记他们。走访中,村干部带我去了一位老支部书记家中,观其生活状况,简陋的木房,房内漆黑,角落里老支书孤独的坐着,而今他已是九旬老人,家中唯有老伴相伴,儿女为了家庭生计外出务工。老支书如今已双目失明,双腿高位截肢。当我们与其攀谈时,他一直在表示对党组织的感谢,并表示他对于担任几十年的村干部无怨无悔。从他微弱颤抖的声音中,我读懂了他那颗为群众服务的心。当我们表明我们此行,也因为低保问题,考虑到他的家境,经党员会决定为其家庭的两位老人解决低保,而当老支书听到时,他却极力推辞,他说他的.儿女都在外面务工,家庭生活可以正常维持,他建议我们把这样的名额分配更需要的人。面对这样一个老人、老党员、老支部书记,对于我们在场的人员,听了不得不为之感动。与那些年纪尚轻,自私自利的人,老支书显得那么的高尚。对于这样的一位老党员,他不是一个特例,而是老党员精神的体现者。而他们年迈,如今已经算是一个弱势群体,所以需要我们给予一定的关爱,让他们在这样的年纪也能体会到党组织对他们的关爱。

  这些就是近日进出入户中的点滴体验,走访工作暂时结束。到这里,我也可以暂时的放下手中冰冷的键盘,偷个懒,给自己的心情放个短暂的假期,不能晒一晒发霉的心情,总还可以让风吹一吹,吹去浮躁和烦乱。为自己准备一份杂志,一杯散出微微热气的水,让自己的心态像杯中的睡一样纯净,散尽心绪中的伤,牢固心中的责任。再去体会书中铿锵的词语、柔美的诗句、唯美的篇章,体会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故事情节。

三同心得体会2

  按照县局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 5月24日——5月30日我与所里其他同事在所长带领下,来到光明村与基层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多次深入走访、自觉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作息,深刻地了解到农民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了农民生活。给我的触动很大,有了一些肤浅的想法:

  第一,勤字当头,勤劳致富。

  我们住在光明村村长家,在向村长了解了光明村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村的幅源状况)后,经过一周翻山越岭的走访,感觉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已经远去,绝大多数农民都是勤劳的,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通过勤劳的双手,一家人日子过得还很实在。该村村民杜正龙几年前还住在邻近一个偏远的山凹里,家里十分贫寒,经常为生计而愁。如今的杜正龙举家搬迁出深山,不等不靠,来到交通和取水较为方便的光明村,办起了一个仔猪养殖场,年纯收入达到2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难能可贵的是杜正龙的猪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用猪粪生产沼气,沼气池沼渣种蔬菜,蔬菜除向市场销售外,部分粗菜叶用于养猪,实行了良性的循环生产。现在杜正龙已盖起了一座小别墅,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杜正龙侃侃而谈:还准备向农民租更多的土地,发展大棚蔬菜;还要走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子拟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农作物运输合作社,带动周边的农户一起发展共同致富……

  杜正龙为何能够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实现由穷到富的转变,成为农村小康路上的致富带头人?最为主要的是杜正龙意志坚强,凭自己的勤劳,用好党的富民政策,不怕穷,不怕累,不怕脏,白天跑市场,转猪场,晚上自已专研养猪技术。很快从一名养猪“门外汉”成为了“行家里手”。

 第二,以穷吃穷,只会更穷。

  公允地讲光明村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我们注意到该村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阔,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村极少数村民坐地等花开的思想比较严重,近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送来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来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以穷吃穷,只会更穷。

  第三,大实话的我们不是“扶贫专业户”

  按该村村长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震撼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经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第四,不容忽视的贫富差距问题。

  贫富差距问题依然存在,在村里我们还走访了一些农户,但总体感觉是贫富差距比较大。富裕的一些农户有的住别墅,开小车,资产可上百万。但一些贫困的农户还存在吃饭、住房、看病、上学、饮水、交通等一系列的困难。

  光明村的贫富差距也许只是我们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罢了。作为一名不怎么懂农村工作的国税新进人员,确实也无力解决这个重大问题。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今后的国税工作中,我会更认真履行职责,竭诚为纳税人服务,宣传好税法,用好税收的优惠政策,同时认真搞好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为国家聚集更多的财力,使国家能有更充足的财力投入到农村养老、医疗保险、救济等民生工程保障中,为实现共同富裕、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同心得体会3

  20xx年9月9日,我满怀激动的心情,非常荣幸的与众位同事一起参加了“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当捐赠的物品交付到孩子手上,他们满心欢喜的微笑,让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活动开展之前,我先去帮扶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详细的了解和走访了五户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困难学生。五名学生的家庭生活水平都较为困难,家长的文化水平也很低,大多数家长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教育,在思想上对于孩子的教育不太重视,对于孩子的上学也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如此,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孩子们小小年纪就知道好好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只有刻苦学习才能走出大山,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的机会,埋头苦学、扎实上进,用自己端正的学习态度,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每一位关心他们的人。

  实地考察完,我就和村小负责人取得联系,进一步确定帮扶事宜,保证此次帮扶活动落实到位。用我自己有限的爱心和能力,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感受到祖国对关心下一代的付出。

  活动开展之际,我们将帮扶的学习用品亲自送到孩子们手中,认真听取他们对今后学习生活的规划。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上开心的笑容,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

  活动开展之后,我觉得尽管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爱心是无限的,只有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奉献出我们的一点爱心,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满美丽。

三同心得体会4

  按照涪陵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20xx年第一期处干班学员赴大顺乡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安排,我于5月5日进驻大顺乡柏坪村进行为期一周的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当天下午,在村民刘贵福家放下背包就到附近农户家开展社情民意调查。了解当前他们的生产、生活等情况,收集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盼望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对我的思想教育启发很大,收获很多,将终身受益。

  一、柏坪村基本情况

  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果林有板粟、柿子、桃子、红橘等,占退耕还林面积的20%,水库淹没面积耕地723亩,林地1000亩,涉及10个村民小组。

  二、学员的工作生活

  三、教育感受深刻,收获受益匪浅

  1.农民群众淳朴,感情真挚。

  虽然我们住的农户家条件较差,但他们都从生活上给予我们尽心的照顾,担心我们床上的被子薄受凉,下田被虫咬,总是叮呤再叮呤。例如5月6日上午的走访群众时,突遇大雨,带的雨伞根本遮挡不住,全身被淋透,回到住户家后,刘贵福的老母亲连忙找出他儿子的衣服、鞋子给我换上,并煮了一碗热腾腾的姜汤鸡蛋端到我的手上,让我感动不已,真正体会到农民群众对干部的那一份真挚感情!

  2.基层干部务实,真心办实事。

  3.开展“三进三同”是机关干部受教育的鲜活教材

  这次党校处干班到大顺柏坪村扎实开展“三进三同”,绝大多数都是从事乡镇工作的领导,像我这样从未到农村锻炼,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并不多,因此对我个人的教育影响可谓更加直接,更具教育意义。从与我一起参加“三进三同”的乡镇领导身上也学到了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的好作风,许多事例都记忆深刻,时刻感动着、感触着……。例如,为解决农网改造纠纷,不畏山高路陡,亲自到现场查看,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晚上打着手电返回住户已近凌晨;为调解王大华婆媳矛盾三次上门做劝解工作;为意外事件受伤人员的医疗赔付问题,忍受不明真向群众的嘲讽、漫骂,直至协商达成一致,双方握手言欢。这些都是机关干部值得大力倡导的好作风,鲜活事例的教育引导往往好于传统的说教,也会对机关干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我们工作思路和方式的转变,改进机关干部的作风。

  我们将把这次到大顺乡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的收获带回单位,带到机关党支部的生活会上,讲给党员干部听,教育激励大家,并在适当时机邀请柏坪村的老支书走进机关上党课,开展城乡支部共建,结对互帮,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双赢!

三同心得体会5

  按照上级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及我校安排,从21到27日,我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开展“三进三同结穷亲”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锤炼了为人民服务的意志,砺炼了品格,收获很大,特别是在思想上产生极大的震撼。

  这次活动,我走村入户,和村民交情谈心,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许多问题,例如,为了帮助穷亲脱贫致富,我给他家送去农技及现金,同时帮助陈桂芝老人写申请、写证明等。通过这次活动,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内心境界得到升华。我到村后,住在农户家,同他们一起参加田间地里的劳动,同时还和村组干部和农户一起商议如何抓好本地发展和家庭经济增收问题。我感到:同在蓝天下,人民群众与共产党人血肉相连,农村的脱贫与发展致富太需要党员干部的帮助了。

  二是深入基层,甘当“学生”不当“先生”,自觉求智于民、问计于民;当好“主人”不当“客人”,仔细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求,以“主人翁”精神,解民难、帮民困、助民富;发扬以民为本的风气,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三是为民服务的信心得到增强。当前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仍存在交通不畅、信息不灵等生存障碍,但他们并没有埋怨情绪,更不向政府伸手,只说现在党的政策好,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党员干部没有理由不感到自足,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工作和生活,更没有理由不去为群众办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可以这样说,这次“三进三同”党风煅炼活动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与一名合格党员的差距。让我对我群众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如何搞好当前工作有了科学的认识,让我尽快弥补贴近群众的重要一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对党忠心,对人民诚心。时刻保持一种高昂的工作劲头,坚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与民为友,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尽力为群众做好事。对于群众来访,热情接待,倾听其诉求,解决其困难。始终坚持“努力创新、勇争一流”的工作状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全力为基层服好务。

三同心得体会6

  按照县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我到文化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活动,透过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社干部、群众代表一齐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还结合开展了“结穷亲”活动,到“亲戚”家走访、慰问。活动中,我深入到农村一线,了解民情,使自己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使我对“三进三同”活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与群众之间的感情,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党性观念及党性修养,改善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潜力。

  一、“三进三同”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三进三同”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群干群关系的“推进剂”、“润滑剂”。

  透过深入花溪街道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与群众“零距离”的交流沟通中,深刻感受到了群众的淳朴与善良,深切体会到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与厚望,进一步推动了干部群众心与心的交流和融合,唤醒了我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强化了党性修养。透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感情,了解了群众期望,体察了民心民情,进一步增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坚定了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在“三进三同”中,协助乡村制定发展规划、帮忙农户制定增收计划,化解农村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发展。实践证明,“三进三同”不但是历练党员干部的良好平台,更是党员干部落实科学发展、推动农村礼貌进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透过与群众之间亲切攀谈,群众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们当成自己人,让我深刻感受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持续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党群干群关系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党的事业和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三进三同”活动是改善工作作风的“传家宝”“三进三同”活动是我们不断改善工作作风的“传家宝”。

  透过开展“三进三同”活动,使我对基层村社干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基层村社干部最朴实,也最辛苦,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各项工作任务重、头绪多,纷繁复杂。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状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在与村支部书记的交谈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反躬自省,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经意间反而养成我们时不时坐在车里“察”民情,会议室里“搞”调研的不实作风。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潜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持续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应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群众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党员领导干部都应改变关门坐堂式、走马观花式工作作风,每月抽出必须时间,走访1-2个院落或村(社区),深入基层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真正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状况。同时,透过向群众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切实帮忙他们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三、“三进三同”活动是提升工作潜力的“助推器”作为一名信访部门的领导干部,“三进三同”活动无疑是我们提升做群众工作潜力的“助推器”。

  现实工作中,一些干部职工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认为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方方面面都比群众强,没必要深入群众、没必要向群众学习。部分领导干部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起办法,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开展慎密的调查研究,没有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信访工作是长期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工作,当前,交通出行、城市拆迁、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农村产业发展等诸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需要亟需解决。我们信访干部只有“扑下身子”、“放下架子”,真心与群众交流,拉家常,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和困难,才能真正了解一些长期上访群众的真实诉求,才能真实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才能真正不断提高我们做群众工作的潜力。因此,要做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谋福利的信访干部,不仅仅要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群众的

  真实情感,具备扎实做群众工作的实际潜力。我们信访干部要以“三进三同”活动为契机,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不断提升我们与群众打交道、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潜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同心得体会7

  我是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为了解民情长才干,感知“三农”促医德,特于20xx年7月15日与几名同学一起前往重庆市万州区云阳县故陵镇开展“三进三同”的活动,我们主要是走访当地居民,以各种方式进行,如实践,调查,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生活状况。

  当天我们一大早就从万州市区出发,由于路程比较远,坐了两个小时的客车才到达目的地。云阳是个很小的乡镇,只有一两条街道,能够供给人们日需品的商店也很少,只有两三个。有一个乡卫生院,里面有5-10名医生,学历都不高,大多都是专科毕业,而且医疗设施简陋,卫生条件也很差,挺多垃圾与积水。当天没碰上赶集,行人很少,只有少数从村里赶来买东西的村民和小孩的疯闹,所以街道显得更加的冷清。

  可是,虽然没有城市中奢华享受的东西,不方便也不发达,可是大家依然很开心,互相认识的开着玩笑,小孩开心地打闹,买了东西的满意地回家。或许在城市里住惯了的我们,可以时不时地放下紧张快捷的工作,体会一下这些简单的快乐,而且从这些切身感受中去发现我们能够为他们改善条件做些什么。

  7月17日,我们集中安排到她们自家的一片玉米地去进行一项劳动-掰玉米。虽说看过别人干过一点农活,但真正到了自己动手的时候,还真有些无从下手。不过好在同学手把手的教我们,下力的点,力应该落在什么位置。之后我再去掰玉米的时候,就是得心应手了。看着满满一大箩筐的玉米,自己的辛勤劳动,无 比的欣慰。虽然双脚沾满了泥浆,双手打磨出了泡,但切实体会了农村生活,也拉近了我们与农民的感情。

  拜访中遇到了几个很热情的乡亲,在他们做问卷的空闲时间邀请我们吃他们自己包的汤圆,留我们吃家里的水果,带我们参观家里的牲畜、菜地等等,那些都是他们进步富裕的自豪,我们也都由衷地为他们感到开心。但是乡里的卫生条件真的有待进一步改善,吃东西的碗筷留有一些没洗的污垢,如果这些入口的卫生能够改善的话,农村的手足口病也会越来越少。村里的儿童玩起来显得很和谐,以前那些留守儿童的自闭症或者脾气不好的方面在他们的身上已经在城乡教育逐渐和谐的发展中少了很多,我们看到的是大家的欢笑、大家的积极乐观,与对生活的相信;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小孩显得比较呆滞,怯生很明显,他们,正是现在社会需要更多保护的一群人。可是现在有些地方出台了村里学生无法读市区里的学校的政策,这给儿童的教育发展以及乡镇的发展带来了比较大的阻碍。通过与这些小孩的接触,我认为政府需要更加关注城乡的弱势群体,因为每个人都是中国未来的发展。

  不得不说下过雨的乡间小路真的很泥泞,可是听当地的村民说起很多小孩每天都要走这些路去上学,而现在城里很多学生却不珍惜条件、不想学习之类的,如果能让他们也多接触接触乡村,多感触贫穷,那么城里的教育应该也会有所提高,所以在某一程度上我挺佩服这些一年四季走乡间小路的人,至少他们不觉得这些是困难。走在这些地方,心情很好,离开了城市的浮躁与污染,云阳显得很清新,我们都很喜欢感受这里的味道;途经村社的住户时看到一家人在门前烘烤猪头来团年,我们趁着热闹还去看了一下他们自家喂养的猪,过年的气氛不和城

  里一样是在饭店里大家团聚,带着另一种别具风情的其乐融融;有些条件好的居民还在自家楼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卫星信号接收器收看更多的电视频道,代表着乡村的发展进步。

  在七天的时间里,通过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农民朋友的真情实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农民朋友对惠农政策真心拥护。与驻点村民“摆龙门阵”,他们总是满怀欣喜地谈起新“农合”、新“五保”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变化;“家电下乡”、“汽摩下乡”等新政策为他们带来的不少好处。因此,党的惠农政策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从心眼里是赞成和拥护的。

  二是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和支持需要一以贯之,不能搞形式主义和“一阵风”。在与村民“同吃”、“同住”的过程中,看到村民家中破旧的生产生活设施、走着乡间崎岖不平的“马路”,盯着闪烁不定的电视屏幕,我感到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城市相比的确有不小的差距。农业、农村为支持城市的发展做了几十年的贡献,现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全面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长期扶持。同时,这种扶持不能搞“一阵风”式的活动,不能是讲究光鲜漂亮的形式,而必须是能够长期保持、长期执行的政策导向和实际行动。

  三是群众的感情朴实无华、真诚动人。每当农民朋友用自己喂养的鸡、自已做的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我们,还一再劝大家多吃的时候,我认为那种发自他们内心的笑容是最真诚感人的,那是一种劳动收获后的自豪,也是善良好客自然流露的喜悦。每当我们走访了困难群众,告别时,他们总是握着手久久不愿放下;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言,几句话语却在他们的口中不停重复;当我们走过山凹,回

  过头去,他仍在那边山头上挥手“再见”……此情此景,总是令我感动不已。我们的农民群众是善良和淳厚的,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首先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尊重群众,才能在未来为民着想、替民分忧。

  因此,要做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具备扎实做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我们也要以“三进三同”活动为契机,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不断提升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大学生”只能代表我的现在,只有将以往在学校的荣誉与光环放下,才能真正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干好农村工作。是实践将我们与农村联系到了一起,我们只有倍加珍惜组织给予我们的机遇,才不辱当代大学生村官这个称呼。通过此次“三进三同”活动的开展,我们深入到农家,把党和政府的希望洒向农村,与农民为友,以农村为乐。在广袤的农村这片土地上,我洒下青春的汗水,无怨无悔!一次下乡的活动带给了我以上的新感受,虽然现在我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但希望我的体会与建议能够为城乡建设献出一份力,希望乡村建设越来越好,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三同心得体会8

  “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是重庆在新时期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一个创举,对于密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磨炼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丰富工作经验,以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进三同三个一”活动开展以来,我十分珍视此次学习锻炼的机会,先后深入北大桥村钟云木、刘久全、聂兴芝、周玉华等村民家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体会

  很深,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宗旨意识得到强化,增进了与农村群众的感情

  对于我来说,带着感情下乡首先是从适应新的生活习惯做起。从入住北大桥村钟云木家庭开始,我就把农家当成自家,坚持用农家筷、吃农家饭、盖农家被,尊重农户的生活习惯,不在生活条件上提特殊要求。由于我心理准备充分,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一下子拉近了我与农民兄弟之间的距离,使我赢得了认同。我要求自己决不能高高在上,做出一副领导或城里人的样子,而是时时处处平易近人,与他们拉家常,聊农事,谈发展,他们也就随之自然而然敞开心扉、打开话匣把我当成自己人。活动期间,我还在78岁的聂云芝老人家中,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她的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困难。结对办事处和村委会两级组织和干部对这个困难家庭给予了深切、温情的关注,在为其积极争取低保户等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尽可能在生活、劳动等多个方面提供帮助,我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聂云芝满含热泪说到“感谢党和政府关心我们这个困难家庭”时所流露的真情深深地感动了我。由此,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在以前的工作和生活中与弱势人群有所疏远,我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为此感到愧疚。我感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真谛,就是要切切实实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就是要保持与群众血脉相通、心气相连,密切联系群众,多渠道与群众沟通,为群众想问题办事情。只有这样,党群关系才能避免“油”、“水”分离,实现“鱼”、“水”情深,党的事业和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长久支持和拥护。

  二、工作作风得到磨炼,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能力

  我入驻的北大桥村属于永川的城市规划区范围,近年来,是永川实施征地拆迁最多的地方。基层的同志最朴实,也最辛苦,所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既要承担计划生育、合作医疗、调解纠纷等经常性工作,还要负责配合征地拆迁工作等阶段性重点任务。他们与我们的拆迁干部一起,早出晚归,挨家挨户宣传征地拆迁政策,体力上的劳累自不待言,遇到不了解情况、态度不好的群众埋怨怪罪,心里头的辛酸只有自己默默吞咽。在与村支部的干部一起上门动员农户征地拆迁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农村工作的艰苦,亲身感受到基层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反躬自省,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经意间反而养成我们时不时坐在车里“察”民情,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搞”调研,宾馆里面“听”汇报的不实作风。感受胜于说教,农村群众和基层干部身上的优良传统和品格深深地教育了我。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也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求真务实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只有真心贴近群众,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语言,才能不断提高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保持与群众进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才能找准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方法途径,做到真正取信于民。

  三、工作经验得到丰富,深化了对基层群众的认识

  无论在与农民群众摆谈中,还是在与镇村干部交流中,我都深刻感受到他们改变落后状况,谋求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但我也实实在在地体察到科学发展的观念要农村落到实处亦非易事。与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不相匹配。北大桥村未实施拆迁的不少农户通过外出务工或者发展农副产业增加收入之后,纷纷盖起了新房。尽管外墙贴上了瓷砖,屋里配备了各式家电,但室外的环境则天壤有别。两三米之内遍设鸡窝、猪圈,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连通各家水泥院落的共用小道泥泞难行,类似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虽然这些情况在偏远农村司空见惯,大家也变得熟视无睹,但却促使我认真思考。北大桥村的农户过度分散居住状况,不仅限制了土地集约利用,造成有效土地资源浪费,而且大大增加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甚至给农村文化、计生、综治工作带来难度,使得空巢老人无人养、留守儿童无人管、公益事业无力做、农村文化很空虚的情况更加严峻。这样的体验让我坚定地认为,强调科学发展对于目前的农村来说并非超前消费,轻视统筹规划反而会削减农民应当享有的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指数,甚至可能制约农村的长远发展。这样的经验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至关重要。要作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谋福利、求发展的党员干部,不仅要有

  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而且应当具备开展工作的较强能力,不仅要有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应当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

  “三进三同”活动,不仅为我提供了不忘根本,紧密联系广大群众,深刻进行自我反思的好机会,而且也为我创造了以人民群众为师为友,增强切身感受,接受基层实践锻炼的好平台。我将此次活动为新的动力,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发

  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求真务实作风,不断提高能力,真抓实干,为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永川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同心得体会9

  20xx年6月20日,普通教师的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由我校组织的“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使命感和责任感,短短一天的交流、研讨课及捐赠仪式的开展,带给我的感受却是很多很多。

  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一:感谢。

  作为一名承担送教任务的老师,首先我要感谢新营乡二府营小学搭建的平台,感谢他们能给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感谢三年级数学组老师们精心的集体备课,同时还要感谢新营乡二府营小学各位老师的热情招待和孩子们的精彩表现。

  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二:感动

  这次“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根据各科的安排,我们到了新营乡二府营小学,每到一处,那整洁的校园总会吸引我的目光,任路途怎么遥远,走进校园看见笑脸灿烂的孩子们,连同一声声问候"客人好!、老师好!",还有那热情、亲切的校领导、老师,使我们一下子身感轻松心情愉悦,所有疲劳皆抛到九霄云外。不一样的地方,却有着一样的感动:感动的是各学校领导、听课老师们的热情好客和对我们的欢迎;感动的是老师们听课时那专注的眼神,时而思索,时而认真地做着笔记;感动的是在进入课堂的一刹那,孩子们的淳朴、热情、可爱,还有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心得体会之三:收获

  “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应该说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校教师理念的提升、教学经验的借鉴,同时也锻炼了我们如何用教学技能和机智去调动那些不同学情的陌生的学生。为此我们每到一所学校,首先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然后再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的修改,语言的组织,使其更贴切该校的教学,从而达至送教的目的。翟旭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节数学总复习课《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此堂课她大胆尝试,采用魔术的导课方式,幽默诙谐的语言,自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愉快的投入到活动中来,通过与他们的互动,我感觉这里的孩子与我们城里的孩子差别不大,他们有着良好的常规,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围绕老师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学老师与学生配合默契,孩子们大胆动手动脑完成课的任务,将课一次次推向高潮,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玩中学,学中玩的,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是宗旨,展现了科学课的魅力。同学们快乐的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也验证了我们三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创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可谓达到了双赢的最佳目的。

  更让我感动的是听课的老师们,他们都很认真、很用心地听着,时而思索,时而而认真地做着笔记。不仅是本学校的老师听课,其它乡镇的兄弟学校也积极参与,不顾路途遥远,早早的来到课堂,作为曾经在乡村学校工作过的我更是感受颇深,这就是我们农村学校老师的朴实,对工作的热情,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即使工作环境多么艰苦,也坚守着自己的那份责任还有那评课的氛围,课后的说课、评课才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大课堂,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在评课时,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好的地方他们加以高度肯定,不足的地方又给予中肯的建议。还有许多让人深思的话语,使我豁然开朗。细致入微的评课,给老师提出了更具体的做法,更高的要求。说是评课,其实对于送者和接受者,都是收获者。再如,在评课后的"聊课",我们无所不谈,除就课论课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些课外教材的聊课,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都是汇集的教学方法、经验!评课就像照多面镜,让我发现了自己平时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这为以后工作中得到及时改正。如果说教育是一艘船,那么,课程改革就是扬起的风帆,送教下乡就是鼓起帆的风,但愿我们的教育扬起风帆,越走越宽阔!

  总之,通过这次“三同六送六帮实践锻炼活动”,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是一次难得和难忘的经历,一段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过得很充实,只要这些事对他人有用,我就很快乐,这就足够了。从自身专业成长的角度,交给老师们开启教育成功的钥匙,在教学层面上又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当地教师,这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件难得的财宝!乡村学校的学生都很实在,和他们相比我感受到城市的孩子能无忧无虑的学习是多么的幸福。他们和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们一样的可爱,也许更淳朴,更像一张白纸,和世界上所有可爱的孩子们一样,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中来。

  我将吸取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经验,一如继往将明天的科学课教育事业进行到底。

三同心得体会10

  回农村参加“三进三同”活动实践锻炼,是我二十年前离开农村后,在农村呆得最久也是最值得记忆的一次。它如一副信念的强化剂、修养的兴奋剂、心灵的清洗剂,使我感受颇多,感悟颇深。

  艰苦奋斗始终是我们的传家之宝。自己若要出点成绩,务必持续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

  农村自然条件的难言之苦可想而知,生产生活的艰辛程度不言而喻。应对这种环境,农民百姓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沐浴着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用勤劳的双手,艰苦耕作,扒山修路,外出务工,一点一滴改变着落后的面貌。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和党的传家宝,中国是靠这个发展起来的`,党是靠这个壮大起来的,农民朋友也要靠这个逐步摆脱贫困。我在农村长大,感受过农村的伤痛与苦难。我将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根弦绷紧,努力战胜自己和困难,继续努力学习和工作。这次活动,我收获最大的是:“农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重庆的农民正是透过互帮互学、信息互动、团结一心,才找准脱贫致富门路的。我出身在农村,也是农民给了我健壮的身体、健康的智慧。认识农民,也是认识国情;认识农村,也是认识党情。自己有时也在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了,群众反映办事却越来越难了?通讯手段越来越多了,和群众联系却越来越少了?自己也透过书

  报在学习,却越来越不了解基层群众实际了?透过这次活动,最后悟得一个道理:如果始终想着群众并向群众学习就会“心明眼亮”;如果一心只看自己并夜郎自大,就会转成“迷途羔羊”。我从农民中来,我将持续农民的本色不变,怀着对农村、对父老乡亲的敬畏之心与感恩之情,时刻向他们学习,并将所学之得尽可能地报答他们。

  今后,我将尽绵薄之力,用心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与此同时,还将尽可能地帮忙我周边的农民朋友们,一齐去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三同心得体会11

  为期一周的三进三同活动结束了,这一周的时间让我体会到了许多坐在办公室里永远无法体会到的东西。

  这一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吃住在农户家、走访困难群众、看望穷亲戚。提到农村,也许不少人会马上想到无污染、空气清新、绿色蔬菜、土鸡土鸭土鸡蛋等好处,时下更有不少在城市里生活、居住的人利用周末假期等闲瑕时光到农家乐度假。然而,在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却常年背井离乡拼命涌进拥挤而陌生的城市,留下的多是老人、儿童、妇女。是他们不懂得像城里人那样享受生活?还是农村远不如城里人想象的那般好?4月16日,是我们下村的第一天,对于在办公室里坐得太久的我来说能够坐坐车、下下村也是一件开心的事啊。那天阳光明媚,洋槐树被牛奶般白的槐花挂得满满的,淡淡的清香洒满了整条小道,这种久违的清香一点也没变,我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候:摘下槐花,吮吸根部的甜味心情真的很好,原来下村这么幸福。

  到达的第一站是我们小组其中一个人的三进三同户。这家是两层楼的砖房,外墙是砖红色,里墙是泥灰色,地面也是泥灰色。楼房旁边有一间灰白与泥黄相间的用作厨房的土瓦房。堂屋里摆了张没有刷漆的木制饭桌,几张条凳,一张旧的老式凉沙发,沙发对面是一副遮得好好的棺材。村领导把我们的目的介绍清楚后,那家人很痛快地答应了(因为其中一个人这一周晚上都要住在他家里),然后又是泡茶又是拿自家种的橘子,还硬要我们留下吃饭。这户一共有四口人:男户主、妻子、女儿、老母亲。44岁的妻子有腰椎病不能劳动还要买药吃,70多岁的老母亲还能帮忙做点简单的家务,女儿在一中读书今年参加高考,全家的收入来源全靠男主人承包的三亩鱼塘。

  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北组最偏远的一户人家,也是当天访问的最后一站。

  远远的就看到了一座土墙房子,屋顶炊烟袅袅。我们刚走到房子前面的田埂,一条白色土狗就叫着跑到我们面前摇起了尾巴。有人还在开玩笑似地说:“这狗还真是贤惠哦!”(暂叫它小白吧)小白太瘦了,再加上摇尾巴的时候用力太大,整个身子都随着尾巴一晃一晃的。

  刚进坝子,一位70来岁的婆婆就出来了。社里的人跟她讲了我们的来意。婆婆很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里坐。屋里冷冷清清,橘黄色的灯光下,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正在写做业,脸跟花猫似的。婆婆说:她今年72岁了,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女儿嫁到合江去了,儿子儿媳在福建打工。留下她和老伴在家里带孙子。儿子儿媳每个月寄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回来,老两口自己还种点粮食。我们快走的时候,老大爷才挑着粪桶回来。

  走出来的时候,我又回头看了几眼这家人。我小时候也是这样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所以留守儿童的心情我懂:哪个孩子不希望父母在自己身边,哪个孩子不希望被妈妈打扮得干干净净的,哪个孩子不希望在被别的孩子欺负后可以向爸爸妈妈“告状”,哪个孩子不希望家长会父母不再缺席。看着老两口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辛苦,心里酸酸的。

  接下来的访问情况大同小异,贫困程度不尽相同,原因却类似:疾病、上学、五零六零人员找不到工作而庄稼又卖不起钱、年迈无劳动力子女或无力赡养或不愿赡养的老人。

  第二天下起了小雨,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有些户住得比较偏散,但又是走访的重点对象,所以我们只好踏着泥泞小路硬着走过去。路上杂草丛生,不知道是路窄了,还是草把路摭挡了,走的`时候得盯着,一不留神就可能摔个大跟头。这样的路况,他们要出来办点事该不容易吧。

  最后一天上午,在走访的时候社里的梁主任听说上坝发生了一起纠纷,要社里出面去调解。经过一翻颠簸和步行后,我们终于到了上坝。这一湾只有三座陈旧的土墙瓦房,其中两户都关着门,这个时候大概在干农活吧。最左边那家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我们刚到路口的时候有个60多岁的婆婆情绪激动地走向我们嘴里吧叽吧叽反复地念着:她不该打他,要打把他打死算了屋旁一个年纪稍轻一点的婆婆打着光脚挑着粪正准备出门,见我们来了,她放下桶,进屋给我们端凳子。屋里断断续续传来一阵哭声。

  劝了很久,里面那个哭声才出来。原来是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我们都穿得单薄,他却穿了一件秋衣两件外套。

  梁主任让老大爷跟我们说说情况,老大爷像听不见似的仍然伤心地哭着;让挑粪那个婆婆说的时候,另外他和情绪激动那个婆婆却开始说了;老大爷终于开口说话了,但说的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

  最后,我们终于了解了情况:挑粪那位婆婆种的玉米秧不见了,她怀疑是那位大爷给拔了,于是就骂谁偷了她的玉米秧。而老大爷以为她在骂自己也开始骂起来,不但骂了那婆婆,连她女儿也一并骂了。婆婆气不过,端起手里的粪给大爷泼过去,大爷也不甘示弱,扭扯起来。最后大爷跑到她家水缸上坐着,把她的衣服收来穿起,一直坐到我们过来。

  情绪激动那个婆婆和爷爷曾经是夫妻,已离婚多年,她说他自私,谁也吃不到他的东西,他们就分开过了。她一边让她(挑粪婆婆)打死他算了,一边骂他不要哭,一边又去帮他擦眼泪、穿衣服。看得出来,她还是关心大爷的。有一点小小的感动。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再加上我们不熟悉村里的情况,显得有点束手无策。梁主任却很淡然,一边记录一边有条不紊地调解着。出来的时候,他们的邻居说老大爷是五保户,跟情绪激动那个婆婆都不是省油的灯,两个人配合起简直是天下无双。遇到这样的事,又好气又好笑。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村干部真是让人敬佩啊,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啊。

  农村的清新空气、生态食物固然值得羡慕,可农村的落后、贫穷、艰辛又有多少人了解。通过这次走访,我有一个体会:这十年来,城镇发展快速,很难再想到十年前城镇是什么模样,而农村的发展却不明显。十年前我生活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看起来并无多少差异。

  我能为群众做的事真的很少,但从现在起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做,尽量让他们少跑几趟路。

三同心得体会12

  一、主要体会

  1、“三进”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深入到农村一线、深入到农民群众中中,融洽感情,虚心听取村民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推荐,与群众交心谈心,帮忙群众干农活,密切了干群关系。透过在群众家中体验基层生活,自己在思想感情上、实际行动上、生活体会上与群众紧密贴近,干群情谊进一步加深了。

  2、“三同”使自己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与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党员干部向群众缴纳生活费,在群众家中共同劳动,促膝谈心,了解民忧民困,体察群众艰辛。在与群众相处的日子里,感知农村群众那种纯朴、善良、热情、乐观的优秀品格,透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理解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深刻教育。

  3、受感于群众的朴实无华。在与群众共同劳动中,虽然我因很少参加农村劳动而显得笨拙,但从群众真诚的话语和满意的笑容中,我的内心深深受到了冲击。老百姓其实并不看重我们是否能做得来农活,也并不期望干部能为他们做多少事,他们真心期望干部能时常在身边,能与他们应对面的沟通。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

  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我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

  二、主要收获

  1、工作作风得到了转变。深入基层,甘当“学生”不当“先生”,自觉求智于民、问计于民;当好“主人”不当“客人”,仔细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所求;以“主人翁”精神,解民难,帮民困,助民富,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2、为群众服务的信心得到增强。物质上的帮忙,精神上的安慰,思想上的理解,观念上的认同,每一次听到群众感谢的话语,都让我深深地感叹。一桩桩看似小事,事实上都是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大事,群众觉得这些都是为他们解决了天大的事。当前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仍存在付出多,收入少,生活条件、医疗保障有待改善等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埋怨情绪,更不向政府伸手,只说此刻党的政策好,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明白了这些,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更没有理由不去为群众办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3、工作任务和目标更明确了。一是要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为此,要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规,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二是要精心做事。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都要以高度的职责心认真对待。因此,要立足本职,改善工作作风,认

  认真真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三是要当好群众公仆。做任何事情,都务必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思考,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三同心得体会13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要求,作为中青班一员,我到了××市××镇茶新村河麓组 ×××家,进行为期十天的“三同”蹲点调研活动。这次调研,与平时自己在工作中经常下村所作的检查工作式的调研有所不同,这次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民实现了“亲密接触”,在这次蹲点调研中,通过走访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党员、退伍军人、困难户,进行拉家常倾谈,与帮扶户边喂猪边倾谈,11月15日还参加了茶新村召开的各届人士座谈会,宣传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分析农村的发展形势,也对农村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稳定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虽然我也在基层工作多年来,但这次“三同”蹲点调研,对我来说是一次情感的震撼,一次生动的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启示很多。

  一、总的感受

  群众路线,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基层领导干部要敢于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勇于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善于与群众“心连心”解困。这十天时间中,我所到之处,都感受到村民的热情和渴望,他们都很乐意与我交谈,从家庭事到村里事,从生活到生产,从现在到将来,无所不谈,这说明群众是渴望领导干部能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和困难。深入一线是“发现问题、寻求对策”的最佳途径。作为领导干部,特别乡镇的干部,要做好民生工作,只有走群众路线,直面群众,真正沉下去,做到“零距离”、“面对面”、“心连心”,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才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心声,才会真实的了解民情、民意、民忧、民困,也才能使我们能真实地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帮助我们理清工作思想,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这次驻村使我深刻认识到,思路源于基层,活力来于一线,也使我们领导干部赢得了民心、接住了“地气”。

  为民服务,是群众拥护支持的根本。当前群众在生活生产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有待我们帮助他们去克服、去解决。帮助群众脱贫致富,重在理念上的引导,重在发展路子、发展方向的选择。也就是要把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基层干部要做好宏观的指导和微观的服务,既要进行政策上的引导和鼓励,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给予指导,为群众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更要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帮助和扶持。只有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实惠,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更多支持。从茶新村要搞村办公楼建设得到群众和各届人士的支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农村要稳定、要发展,除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指导、关心、支持、帮助外,关键还得靠最基层的组织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要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关键又是靠领头雁。一位德才兼备的村支书,就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维护稳定,加快发展。茶新村的社会能够这样和谐稳定,对换届后的村发展思路那么明确,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归根结底是该村有李福志这样乐意服务群众、甘于服务村民的能人当村支书,有坚强有力的村支部、村委会。一个好支书、强支书能带出一支好队伍,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就可以带出全村新面貌。

  二、几点思考

  思考一:根据实际促进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市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民培训工程,强化农民转岗就业服务,农民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xx年的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302元。但茶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是4504元,为全市平均水平的85%,远低于全市水平。农民收入包括纯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就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引导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业效益和附加值让农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努力为农民增加就业打工收入。再有,就是做好农村贫困户的帮扶,对生活确有困难,入不敷出严重,要采取相应的帮困政策,促使他们加快脱贫。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不可缺少。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雄厚物质基础。茶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微小,如道路硬化、修建水利等公益事业,都是通过向群众集资、募捐和争取上级支持来筹集资金,无形中增加了农民收入。

  思考二:民生问题要始终放在工作首位。

  无论是在走访、还是在座谈中,群众讲的最多的还是民生问题。诸如看病问题,文化生活等问题。农民就是怕生大病,一旦生了大病,高额医疗费会把一个小康之家迅即拖入贫困,造成“因病返贫”。茶新村的最困难的几户家庭都是因病致贫的。

  关注民生,就要从老百姓的所思所盼着手,从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着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重点是要让农村实现“四个好”:一要让农民身体素质好,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搞好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让农民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看得起”。二要让农村环境卫生好,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搞好农村人饮工程,解决农民吃水问题。三要让农村社会治安好,加大对农村治安治理力度,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使群众真正安居乐业。四要让农村出行交通好,“吃穿住行”是生活必须,吃的穿的住的,是群众自己就能解决的事情,可出行是大家的事,一个有是解决不了的,修建好道路是公益事业。因此,要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特别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

  思考三:农村发展关键要有一个好的班子、好的领头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茶新村在今年村“两委”换届后,构思了村发展目标,将建设人饮工程、硬化道路和村办公楼,并得到群众的支持,硬化村道和建设村办公楼工程已经开始筹款,归根结底因为换届后的支部书记 ×××既有能冲能闯的本事,又有善思善行的头脑,能够团结和带领村民。

  总的来看,这次蹲点调研,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得益匪浅,倍感自己作为乡镇书记的责任重大。这次“三同”蹲点的经历和体会,将在我完成这次学习结束,回到工作岗位后,对于抓好各项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和帮助。

三同心得体会14

  按照市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和院里安排,于今年10月12日与院里其他同志一道,到**县赵家乡香炉社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多次次的深入走访活动中,我们采取以俏俏的进城,打枪的不要的方式,临时到农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真实地感受群众生活,达到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通过此次活动,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其一,突出一个勤字,不伸不要,

  我住在香炉社熊支书(村总.支.书.记)家,在向书记了解了香炉社的大致情况(包括生产、生活、全年人均收入、该社的幅源状况)后,经过几天翻山越嶺的走访,深刻的体会到群众处在交通不便、山高路险的`艰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艰辛。如,我们在走访该社一农户了看到,房屋较宽,破烂不堪,四面透风,屋内除了一张床和日常用具外,别无一件象样的东西。该农户一家两口,丈夫60多岁,其妻年龄大致相同,丈夫在70年代修建该乡公路时,双腿残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但该农户户主身残志不残,凭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夫妻俩互警互爱,共同劳做,响应镇府号召,种植烟叶,发展养殖,间做其它一些手工活有一点微薄收入,尽管生活处在贫困线上,但从不向国家伸手,从不叫穷,凭自己的勤劳,维持一家的生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在他的身上就充分体现了一个勤字。

  其二,心中有个懒字,导致一个穷字。在我们所住的社的交通相对不便,山高路险,耕地偏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该社尽管条件如此,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发展希望,如,该社多数农户房前屋后空地较多,草丛较阔,且不适宜耕种,作为发展养殖业是有较好条件的,但该社部分社员坐地等花开的思想忧为严重,近几年,相关单位为扶贫,为其该乡村、社送去部分雏鸡,为支援生产送去化肥,而部分农户不去领来喂养,即是领来喂养,也任其自由生长,不对其防病治病,精心喂养,导致80%左右的雏鸡死亡。对支援的化肥领了后,当场买掉,以得现钱为乐。我认为,在这一部分农户中,就体现了一个懒字。

  其三,按该村熊支书的说法“你们不是扶贫专业户,要致富,还要靠我们自己”,他一句朴实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的确对我们而言,对他们的落后、对他们经后的发展,我们的确爱慕能助。我们带去的一点救助金和一点点日用品,对他们的整个贫穷、落后而言,当然是杯水车薪。我们听到熊支书的一席话后,深受感动,相信他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应的时间内,基本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

  其四,我们经过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刻的体会到,在赵家乡的绝大多数农户并无多大收益的农作物和畜禽种养殖,农村群众却不懈努力地渴求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依然在那微薄的土地上一锄一锄的不断耕耘着,依然围着并不成规模畜禽一勺一勺地喂养着,为了什么?当你围座在农户餐桌上就知道答案了,他们用自己喂养的鸡、老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你,还会给你介绍,这些都是地道的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这是一种劳动收获后自然流露的喜悦,也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你真会为这种淳厚的民情和朴素的民风所感动,也会真切地感受到分享劳动果实的快乐。其实,这一锄锄、一勺一勺的平凡举动中不正体现了踏踏实实、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吗?不正是我们工作、学习所必须的精神吗?我认为,用这种精神指导我们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用这种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即便在自己有限的工作历程和天地里,即便是成功失败,只要不懈地努力去做了,相信总会体会到播种和收获的喜悦。

  其五,几点建议,1、扶贫,要以精神力量、科学知识为主,金钱为辅。2、重点解决交通、发展经济战略决策的支援。

三同心得体会15

  20xx年8月10到16日,照学校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磨炼勾当的要求,我在巫溪县尖山镇尖山村集中开展了“三进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我的活动目标即:片访一次群众,建立一个民情信息库,为贫困群众制定一个脱贫计划。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调查了解农户家中劳动力数量、主要经济来源、参加养老保险、计生政策等基本情况,并将这些基本情况录入电脑,系统形成白鹤村民情信息库。同时,我们还收集群众的反映意见,把群众平时想对党和政府说的知心话都收集起来。

  8月10日,我来到尖山村去进行一项劳动—挖红薯。虽说看过别人干过一点农活,但真正到了自己要挥动锄头的时候,还真有些无从下手。不过好在社长手把手的教我们,下力的点,锄头应该落在什么位置。之后我再去挖红薯的时候,就是得心应手了。看着满满一大箩筐的红薯,自己的辛勤劳动,无比的欣慰。虽然双脚沾满了泥浆,双手磨出了水泡,但切实体会了农村生活,也拉近了我们与农民的感情。

  在七天的时间里,通过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零距离地感受到了农村的巨大变化、农民朋友的真情实感,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农民朋友对惠农政策真心拥护。与驻点村民“摆龙门阵”,他们总是满怀欣喜地谈起新“农合”、新“五保”等农村社会保障措施给农村生活带来的变化;“家电下乡”、“汽摩下乡”等新政策为他们带来的不少好处。因此,党的惠农政策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从心眼里是赞成和拥护的。

  二是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对农业农村的关注和支持需要一以贯之,不能搞形式主义和“一阵风”。在与村民“同吃”、“同住”的过程中,看到村民家中破旧的生产生活设施、走着乡间崎岖不平的“马路”,盯着闪烁不定的电视屏幕,我感到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城市相比的确有不小的差距。农业、农村为支持城市的发展做了几十年的贡献,现在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全面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长期扶持。同时,这种扶持不能搞“一阵风”式的活动,不能是讲究光鲜漂亮的形式,而必须是能够长期保持、长期执行的政策导向和实际行动。

  三是群众的感情朴实无华、真诚动人。每当农民朋友用自己喂养的鸡、自已做的腊肉、自己种的小菜招待我们,还一再劝大家多吃的时候,我认为那种发自他们内心的笑容是最真诚感人的,那是一种劳动收获后的.自豪,也是善良好客自然流露的喜悦。每当我们走访了困难群众,告别时,他们总是握着手久久不愿放下;没有更多华丽的词言,几句“感谢党、感谢政府”却在他们的口中不停重复;当我们走过山凹,回过头去,他仍在那边山头上挥手“再见”……此情此景,总是令我感动不已。我们的农民群众是善良和淳厚的,作为机关干部,必须首先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尊重群众,才能在工作中为民着想、替民分忧。

  “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一名机关干部如果没有群众观点,不仅会滋生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还会成为破坏党风、政风和民风的害群之马。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生命线”,警醒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工作中,我们也能看到干部脱离群众的一些现象:一是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私下把群众称为“刁民”;二是不愿接触群众,认为我是干部,只管端坐“衙门”,但求相安无事;三是不善于听取意见,认为群众关注的问题都是个别问题,都是打自己的“小九九”,对工作没有指导性,因此不必重视;四是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做的是官样文章,讲的是大话、空话、套话,甚至是主观主义的假话,对于是否能办成实事毫不在意。种种脱离群众的倾向,如果不加以扭转,必将使群众对干部失去信心,干群关系失去和谐。

  因此,要做一名真正为群众办事情的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指导工作的理论武器,奉献群众的满腔热情,而且要有服务群众的真实情感,具备扎实做群众工作的实际能力。我们也要以“三进三同”活动为契机,并将其作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不断提升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的能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大学生”只能代表我的现在,只有将以往在学校的荣誉与光环放下,才能真正走进农村、贴近农民、干好农村工作。是实践将我们与农村联系到了一起,我们只有倍加珍惜组织给予我们的机遇,才不辱当代大学生村官这个称呼。通过此次“三进三同”活动的开展,我们深入到农家,把党和政府的希望洒向农村,与农民为友,以农村为乐。在广袤的农村这片土地上,我洒下青春的汗水,无怨无悔!

【三同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关于三进三同心得体会范文精选04-27

关于“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精选04-27

高三同桌的毕业寄语201804-22

高三同学聚会倡议书06-17

新初三同学这些需要提前懂得06-18

机关干部三进三同党性分析报告06-16

高三同学聚会致辞06-17

解读《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05-02

军训心得体会军训心得体会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