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个人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1-04 08:30:35 心得体会范文 我要投稿
- 学前教育个人心得体会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学前教育个人心得体会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前教育个人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前教育个人心得体会1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幼儿园健康教育作为课程领域之一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生理的健康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机结合的。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提高幼儿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各种有益于个人、社会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培养幼儿树立乐观自信坚强的'品格,引导幼儿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而言之,“幼儿园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全面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将为幼儿的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笔者所在的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艺术学院,其附属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不断进行探索研究,使幼儿园健康教育一直走在西南地区各幼儿园的前列,受到多方好评。多年来我们已经形成自己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特色: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齐头并进;艺术和游戏使健康教育活泼清新;电教媒体使健康教育直观动情。现在就把我园进行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齐头并进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健康水平。
我园将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归纳为三条:
(1)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
(2)帮助幼儿获得基本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和能力。
(3)紧密结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合作开放等心理品质。
如何选择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针对幼儿的健康现状及其趋势选择教育内容,与幼儿的身心发展及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例如:幼儿中存在肥胖、消瘦、爱哭、胆小等现象,就可以选择有关的资料,进行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育。
2、与幼儿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在幼儿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内容的深浅应符合幼儿的理解接受能力,将必要的内容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我们要求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实际上要说明“膳食均衡”有利于健康,但我们不能直接对幼儿讲“膳食均衡”的大道理,只能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食物,让幼儿了解到每一种食物的主要特点,从而感受到只有样样食物都吃才会身体健康。
学前教育个人心得体会2
学前教育是指出生至六、七岁儿童的教育,包括学前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它的教育任务和要求是: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个性发展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重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和入小学的准备。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这时期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喜欢发问,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天才儿童的诞生无不与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当然,学前教育也是1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不仅注重智力教育,更加关心幼儿的心理健康。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有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极重要性。在国内,不少教育家也指出:“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学前教育不能只注重儿童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他人相处。幼儿时期容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形成积极的现代儿童观,因材施教。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天赋,不能以1种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说:“有1个小朋友很调皮,每天上课不认真,还经常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让他有种成就感,让他当1个小组长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他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所以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发挥孩子们各自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1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1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只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现代儿童观,不仅要重视对儿童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即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并且把两者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有个美好的“乐园”,可以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
二、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实现自我突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是没有1个良好的学习计划,花再多的努力也会事倍功半。做什么事有了计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反之则不然。有没有学习计划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正确利用好每天、每时、每刻的学习时间。平时,学会要养成这样1种习惯,每天早上起来就对一天的学习作个大致的安排: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复习和做作业,什么时候阅读课外书籍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一件一件按时完成。一般来说,早晨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精神饱满,这是的学习时间。下午较为疲劳,应以复习旧课练习为主。晚上外界干扰少,注意力容易集中,这时应抓紧时间做作业。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养成科学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零星时间看似很少,利用价值很小,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将零星时间集合起来,就是宝贵的整段时间。学会利用在等待中浪费的时间。等公交车、等人的这些等待的时间加起来其实是很可观的。只是因为它们单独时间都比较短,所以容易被大家忽视掉。其实5分钟也可以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说温习随身的笔记,看看学前教育的课外书。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边角料”时间,经过一定的量的积累,就会产生质的飞跃,就一定会收到绝对想不到的效果,实现自我突破。
三、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只要我喜欢当老师,喜欢教孩子,我就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愿意去学,喜欢去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相辅相成。
学习态度是内因,学习习惯是外因,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1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自身终身受益。学习态度是内因,学习习惯是外因,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多做笔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考前复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做笔记的过程就是将书本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的过程。内容要少而精,且条理清晰,看后很容易记住,比抱着厚厚的课本复习要轻松许多,不会造成大的.心理压力。最后复习时,笔记就是自己建的1个知识体系,把知识点串起来记就很容易了。多做笔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加强记忆,还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
学前教育不能单纯作为知识进行学习,还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当中,同时在教学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所谓“温故而知新”,我们要对自己平时学习的成果和心得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只有静下心来,我们才能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做到及时的发现,然后进行及时的补救。古人云:“思己之过方成才”。反思,不可不做的一件事。反思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的弱点,要害,不足之处在那里。加以改正,加以完善,不断地进步,进取,成功就会指日可待。人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与改正中才能成长。我每天下班都养成1个良好习惯,首先是打开计算机,把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后。开始自我反思,并且写反思日记。把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总结,能够总结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警惕自己的懒惰,如果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发布到网路平台,让家人和朋友同学来督促我改正,这样,在不断的总结中,我的专业水平提升很快。
通过这两年的学习,使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在整个实习教学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这些理论知识将会给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我知道自己不能松懈,人活到老学到老。我还需要不断补充知识,充实自己,在实践教育中创新改进方法,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幼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学前教育个人心得体会3
首先,导语设计中,我们坚持设计原则,力争在每节课的备课中都体现这一原则。从实践看,学生感觉新奇,他们有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知识探讨环节,并且克服了以往教学中的无所谓习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结束语教研活动中,老师紧扣教学内容,或进行总结,或延展拓展,或引入下节课内容,或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总之,学生对单调的历史课有了重新的认识,部分学生在课后还能向老师继续请教一下课外知识,这让老师非常欣慰。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来自于导语或结束语中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兴趣较大,他们或评说,或探究,或用于其他课的学习中,或将语文中的知识用于历史课的学习中。如此,学生们真正的学起来了。
通过这个活动,参与研究的老师们也感到了学生的变化,大家一致认为,教学比以前有意思了,学生重视了。虽说以前的教学活动中也有类似的环节,可是没有做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而没有这样强烈感悟。当然,对老师的个人能力、素质各方面都有提高,教学理念也有提升,也了解了更多的史学前沿动态,开阔了眼界,站的角度也会更高,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
最后,我们要感谢x市教育科学研究室,x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x市未央区教育局教研室,以及x市东元路学校所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还要感谢闫瓃老师的指点,谢谢大家了。
一个幼儿从入园开始,他的一天时间多数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如何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这是每一个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幼儿园的孩子们游戏生活中,他们是自主的,充满幻想的,轻松愉快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灵体验非常重要,给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对孩子的发展有很重要的辅助作用。
在环境创设中,多数老师都存在几个误区。首先,我们在环境的布置装饰中,需要很多的材料,这就需要经济的投入,对于一个幼儿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很难实现环境布置时时更新。往往老师花时间布置的环境短则一学期,长则一年才会更换。
其次,在环境布置的过程中,很多老师会认为这是自己的事,与孩子无关,在布置的时候老师一手包办。什么都自己做好,最后的结果就是环境布置就成了老师的.作品展示。孩子没有参与就没有成就感、归属感。环境布置的再漂亮,孩子们也感受不到小主人公的心情。
再次,很多老师认为,孩子的环境只要布置得充满童真、五彩斑斓就可以了。实际上,如果将环境创设的主题与孩子的课题内容相结合,根据课程的内容来布置孩子的环境,这样,既能带给孩子美的感受,也能让孩子所学的课程内容有一个更立体的体会,记忆更深刻,想象更深远。
在环境创设中,我们要能与时俱进,时时更新环境的布置,做到让孩子参与进来,与所学所得相结合的基本理念,那么环境的创设才能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人景和谐。
【学前教育个人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个人心得体会6篇04-28
学前教育心得体会05-27
《学前教育》心得体会11-16
学前教育心得体会12-10
学前教育的心得体会10-14
学前教育心得体会范文01-17
学前教育培训心得体会04-05
学前教育的培训心得体会05-02
学前教育心得体会范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