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培训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4-30 16:19:58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1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进行,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在面向21世纪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引发了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行为、学习方式以及教育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地理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地理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起色。但是由于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各有千秋,过于追求形式或角色定位模糊不清等因素的影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时难免会走入走入一些教学的误区,给新课改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有的老师甚至已经有了困惑,课改到底在改什么?课改是不是失败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通过几位专家的讲课,和对课标的解读和教材的阅读,以及学友们的聊天,略有收获。
一、课标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总目标。
新基础教育强调从培养21世纪现代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启度来确立教学思想,诚心诚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十分明确。因此新课改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作
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从而使课程实施体现出“参与、合作、体验、探究”为特征的发展性特点。
但是得注意不要盲目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因为为了体现“参与、合作、体验、探究”的精神,许多教师会自然的把小组合作学习用于课堂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经常看到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在不需合作的时候来个同学间的“合作”,不需要自主探究的时候也来个“自主探究”,在听课者看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活动也许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气氛也比较活跃,但实际上这是种“做秀”,完全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只是盲目地迎合了一种新的理论,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本身。在崔准老师给我们播放的案例中,我们就找不到“作秀”的味道。因为新课改并不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也不是多上几节活动课。不能认为要将知识点的落实与过关就是穿新鞋走老路。
二、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强调教师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在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得出有关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愿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实现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但
是要注意新课改并不是完全摒弃讲授法,讲授法中教师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当然,新课改下课堂教学中的“讲”和过去应试教育下课堂教学中的“讲”相比起来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角色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权威,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递者,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再是权威、知识的垄断者,而是一个和所教的学生同样水平、同样无知、同样充满了好奇心和创造心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学生们最好的朋友、合作者。
二是内容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重的是结果,所讲给学生的是生硬的知识,是“其 然”,而不是“其所以然”。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向大家讲 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在讲的内容上,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
三、课程在教材编写上,试图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精神的课程新体系。
在地理新课改中紧跟时代的节拍,利用现代的媒体与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教材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高度重视多媒体网络地理专业教室的建设。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把一般教学手段不好表现的内容开发为地理课件,不仅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动画、录像。但是要避免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形式而忽略“三板”教学的独特功能。
因为在使用电脑时,传统的教学手段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发课件时,对简单知识的制作,也会浪费教师的时间。在学生学习简单的知识时,充分利用“三板”教学的灵活性,留一些空间给学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因知识形象化而忽视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
板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师运用书面语言进行教学的有效方式。经过精心设计的地理板书,是地理教学内容的精华,是构成地理知识的骨架。板图是教师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熟练的技巧,用简单的工具和简炼的笔法在黑板上边讲边绘制成的略图或示意图,只要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即可。因此板图具有简便省时、随用随绘、形象生动等特点,恰当运用板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与学友们交流过程中,大家都感觉课改的配套辅助资料太少,课程资源开发无从下手,但是从崔准老师给我们播放的案例中可以发现,课程资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那位老师并没有象我们那样从网上四处收集资料,而是就教材图、阅读材料,利用学生已有的相关学科知识等来完成教学任务与课标要求。每个学生其实就是我们的课改辅助资料与课程资源。
总之,作为本次课改的一线老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即将给我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我相信:沐浴着课改的春风,我一定会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2
10月31日、11月1日,大连市地理教师进行了为期2天的学习培训,聆听了大家之言,专家教诲,受益匪浅。对于今后教学,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具体操作上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现把收获总结如下。
一、地理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包括:
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技能、方法、视角、观念等掌握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运用其描述、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阐释地理联系和影响,论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的敏感度、科学逻辑性和思维逻辑性。
误区:传统地理素养培养以大量的地理知识为依托,关注对'学过的'内容的再现和运用能力。这种思路导致老师以'掌握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而学生以'学过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地理素养。体现在地理学习过程以从老师处获得多少知识为主要目的,相对而言,学生的自主学习被轻视了。结果,如果都是'好学生',地理素养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老师'讲的多少',而与学生自身的能力差异关系较弱。
二、课标对地理素养的要求
1、在知识与方法之间,课改更强调方法,追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3、在学习目标上,重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不关注知识量和知识系统,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为终极目标。
5、不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大量采用案例学习的方式,许多传统被认为是必学的知识,现在成为学习的材料。
6、降低对知识深、广度的要求,强调可以归纳和分析出来的内容。
7、大量删除一些知识(如大气垂直分层、城市区位因素)。
三、教学中地理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过多关注知识而忽视能力和观念培养
2、将教材内容机械化
3、大量超标扩展知识内容
4、对一些自然地理内容无谓加深
5、对一些人文地理内容僵化处理
6、缺乏对逻辑思维的培养
7、答题模板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
8、大量做题,学生越做越疑惑
四、新课程地理素养培养的建议
1、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课标为依据,在课标规定的内容范围内重新构建知识结构,形成概念图,课标之外的内容不必加量,程度也不必加深。可将初中和高中(必修)标准综合,逐'标准'
要求达成方法目标和行为目标。将课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解、细化,并与相关'标准'内容结合,形成每课的教学目标且予以落实。
2、用教材教,用好教材
理解教材的功能,用教材教,跳出教材掌握(如案例类内容),对有争议的内容,按教材讲,但要理解其实质,而非机械记其结论(如人口增长类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一些表述、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以参照教材。可适当补充实际材料或热点问题,关键让学生掌握分析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材料本身。充分利用教材关于能力、观念培养的内容。
3、强化对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地理观念(如整体性和差异性、典型性和过渡性等),地理视角(如时间视角、空间视角、运动变化的视角、比较的视角、联系的视角等),推理、判断、迁移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一:强化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
将纬度位置与纬度地域分异规律相联系,将经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及经度地域分异规律相联系,将地理事象与普遍规律相对应,若不符合普遍规律,则从非地带性因素考虑。例二:特殊地理事象的原因分析
不符合普遍规律的为特殊,既然是特殊,则影响因素为非地带性因素,多数情况下都与地形或下垫面有关。地形或下垫面影响气流(风)、气压、气温、降水(湿度)、光照等。分析特殊地理事象,应放在普遍规律背景下分析,以说明其之所以特殊。例三:把握空间尺度
课标和教材初中和高中的区域案例学习都注意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区域空间尺度的地理意义。空间尺度认知需注意以下问题:
(1)、引导学生将区域内要素的分布规律或特征与更大或更小的区域同一主题建立联系,从而能将区域的学习放到统一规律和区域差异的大背景之中(如我国的地形特征和新疆的地形特征)。
(2)、当提供案例或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某区域相关规律或特征时,一定要明确给出区域尺度,用经纬网表示的图上至少要有两条经(纬)线,否则会得不出想要的结论;小区域应有比例尺。
(3)、当遇到小区域时,一要关注其空间背景,二要注意其关注的问题和描述的方法。
(4)、要引导学生关注某自然现象所占有的或某要素影响的区域空间尺度的大小,从而能在适度的空间尺度范围研究相应的`问题。前者如台风,后者如洋流、地形影响降水的空间尺度。
(5)、当研究的是局地小区域时,在没有资料支撑的前提下,不能以大区域的规律来说明小区域的特征(如南昌的降水季节分配)。
例四: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
人文地理方面,教材所述为一般原理,由于教材编写和使用有一定时间,且发展变化较快,因而,不可机械、绝对化地将教材所述应用到现实案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材所述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根据所给案例的实际条件,按教材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原理,得出相应的结论。
例五:关注地理逻辑
地理之理,即有逻辑,地理因素多,各因素相互影响,但是,当分析或表述时,应有层次并展示逻辑关系,教材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作参照。学生需自己思考,进行表述,并逐渐培养其分析、表述的地理逻辑,答题模板或分点限制了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例六:模型(式)化处理
这是地理思维的高级形式,将地理原理或地理事象就相互关系或因果分析等,抓住主要方面,进行假设,而凸显其核心之理,原理的模型(式)化如工业区位三角、农业区位环型结构、中心地六边型结构等,地理事象的模型(式)化如俄罗斯河流和地形的分布格局、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等。
4、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地理强化对基础知识(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理解和基本技能(如读图能力、脑中有图等)的熟练掌握,建立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概念图,提供一些有趣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尝试解释或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社会上或国际上有趣的地理现象,尝试自主或合作思考和分析。思考或分析步骤是提出问题或质疑,给出自己的初步思考,求证验证,最终得出结论。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文中写到教师有三重境界,第一层:谋生境界把教师当成谋生的手段;第二层:道德境界认为教不好会对不起学生,对不起自己;第三层:生命境界他们会把教育当成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在教育的过程中感受职业幸福。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3
这一次我很荣兴参加了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学习,感受颇深。我作为刚使用新教材的老师,通过这次的学习,在专家们的引领下回顾了自己一年来的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时刻铭记虚心向老教师请教,不断积累经验和反思。我的'心得如下:
1、更新教育观念
中学地理课程目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它会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重视对现代公民地理素养的培养”是国际地理教育改革的新特点、新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动向,拓宽学科视野,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向。
2、转变教师角色
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不断提高,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
3、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习惯上被称为教书匠,但实际上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人”,因此教学策略应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方向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4、改变工作方式,充实专业素养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合作,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册地理教学参考等教材,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模型、演示仪器等各种地理教具以及校内外学习场所,等等。
总之,每位教师都应当树立课改新理念,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教育观、学生观,深入钻研新教材。以上是我有关于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几点粗浅的体会,也许不够全面,还请诸位多多谅解。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4
俗话说“越珍贵的东西,总是越容易流逝”,转眼间,20多天的陕师大培训之行已近尾声。意味着我将离开这科学和艺术的海洋——陕西师范大学,回到我的工作岗位上去。回顾这短暂而丰富的习过程,使我的思想和情感有太多的触动。下面我把我的一些感悟分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第一,我对陕西师范大学培训之行的情感。
很幸运,我能到陕师大培训,这是我第一次来西安,一切都是新鲜的。来西安之前,西安对我而言是一个梦、一段神话。最吸引我的 是故都西安深厚而辉煌的文化积淀,美丽而感人的历史和神话故事。来到西安之后,闲暇之余,我领略了西安的一些景点。如陕西省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大唐芙蓉园、鼓楼等。这一切让我留恋忘返,兴奋之余,也为先人之智慧深深折服和敬佩,同时也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骄傲。
从报到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学习,培训过程分别在陕师大雁塔校区、西安文景中学、西安第九十九中学、陕师大附中进行了学习。培训过程中给我影响最深的是各位老师的博学和他们对人对科学的态度。每一位老师都是被精选的相关学科的名师,他们知识渊博,授课内容丰富而独到,授课方法灵活多样。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他们又是那么的温文尔雅,那么谦虚真诚。他们都能如此,我怎么能不深深自省呢?这一切让我感到深深的感激,也许只有自己认真学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我的工作之中,才是对这一路的良苦用心最好的报答吧。
第二,我对培训课程的简单回顾和感受。
学习过程中对不同方面的知识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了学习。例如苏争艳老师的《初中核心素养漫谈》、“麻辣教授”王国杰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岳大鹏老师的《自然地理前沿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延军平老师的《人文地理前沿问题与地理教育》、何军科老师的《中学地理有效教学设计》、薛东前老师的《地理学研究进展、前沿领域与地理教育》、张立昌老师的《有效教师与有效教学》、王用钊老师的《现代地理教师素养与有效教学》、李铁老师的《常见地理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王炎老师的《初中地理教学常见问题与对策》等20多场次的集体培训让我们耳目一新,纠正了很多认识方面的误区,深化了教学理论水平。这次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体会到新课程教学应该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目的。通过收看教学视频,我感到自己的确长了不少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要力求新颖,要能抓住学生的心,要讲求实效性,不能为了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不能是课堂热闹而学生却一无所获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尊重学生,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要做学生学习上的老师生活中的朋友。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教师唱主角,学生作配角。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充实自己的头脑,要有过硬的基本功。通过本次培训,我还感受到:地理学科是一门专业很强的学科,地理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才能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初次任教地理的老师来说心中要装着目标,手中要拿着课本,眼睛要盯着学生,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变化,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问题。在实践中锻炼教育的智慧,提升教育的视野于境界。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哲学在信息社会中已显得底气不足。如果是死水一潭,不仅一桶水不够,十桶、百桶也不够。教师需要的是长流常新的活水和学生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共同学习,这才是适应新时代的基本的要求。
第三,我对我的教学之路的简单想法。
学习结束之时,我对自己的教学之路也有了一些想法。
首先,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我该深深自省,认真而努力的向他们学习。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持续不断的学习,正所谓学海无涯,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教学水平。主动的找先进的资源进行学习,做好教学反思。
第三,未来的教育教学之路对我而言还很漫长,我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积极争取考研,深造学习。
第四,要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端正态度,坚持崇高目标,守住自己的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培训的简单心得,在此我感谢在这次培训学习过程中给予我帮助领导和老师们,真诚的给你们说声谢谢您,您辛苦了。最后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格言勉励自己吧。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5
我认真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积极参与同行们的交流讨论。感到耳目一新,收获很大。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优秀课例,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
教学,从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和教学策略。对新课改由陌生变得逐渐熟悉,了解了一些新变化,学习了一些新理论,但对具体教学,还是首次,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因为这毕竟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关系到学生的前程,关系到三年后的高考,也关系到我校的发展。新课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但是在高考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下,在千军万马争度独木桥的背景下,怎样平衡传统教学与新课改教学,怎样在新课改教学中,既落实了新课改的精神,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提高三年后高考升学率,这都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观念的的转变。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重新认识高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和定位。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教师以讲授为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
二、角色的转变
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6
20x年暑假期间,本人有幸参加了地理新教材的培训,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收获也不少。特别是各位专家在谈到经过课改的结果看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带来了无限生机,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中小师生的积极性,培训中,众多的新的观念和知识一下子扑面而来,脑子里装了很多的感想,下面就简单谈一下我的感想: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
通过参加这次地理远程研修培训,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课程设置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课程建构的主导,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这种课程理念,并非否定学科知识在教学中存在的必要性,而是给它以新的内涵:不再把知识和技能视为仅供记忆和存储的定论,而认为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不再认为知识只有确定的意义和客观的尺度而认为它还具有不确定的意义和主观的创意,基本质在于运用它进行创造性思维,并由此构建出新的意义,不再把知识的呈现视为唯一的任务,而要以提高学生素质的观点来把握学生的发展,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判断王动选择的能力和品质,由此可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教材从结构设计到内容表述,都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向学生生活的世界回归。
二、自主学习、授之以渔。
向往自由、当家作主是每个人的天性。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填鸭式”、“满堂灌”只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限制他们的自由发挥,同学们学到知识但不会学习。与之相反,启发式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老师只是把学生领入知识的大门。学不学和怎样学都是学生自己的事。这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的空间。
三、联系生活、回归自然。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理念。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在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中,有许多“生活地理”的内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地理内容,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例如,夏季的白天,站在海滩上的人感觉地面“好烫”而水中的人则感觉“水里还是凉的”,晚上情况相反;冬季感受与夏季相反。
四、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实施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的设置,课堂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传统的地理教学偏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变革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中心”的地理教学,努力创设贴近现实生活,切合学生实际,注重人文关怀的全新地理教学。在教学中着眼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五、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
在这次远程研修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对教学的指导和解读。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老师们进行了探讨,同时按时完成了作业。积极参与交流,广泛阅读了老师们提交的作业及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认真阅读了每一期班级简报。反复研究了各个专题中的每一个案例,对案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授课形式都作了认真的记录。大量的视频片断,很符合我们的课堂教学。通过与老师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使自己转变了观念,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培训才会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我要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我的教学生活中。六、转变自己的角色
这次培训使我懂得: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应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七、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我们老师不要吝啬你的表场,学生的心灵是纯洁透明的,天真烂漫的,十分在乎老师那本来就不多的表扬,而伤心于老师的批评与指责。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努力作学生智能的催化剂。八、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照片、统计图表、统计数据以及进行各种社会调查,课外观察所得到的资料来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进而阐明和研究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学习和思考并没有停止。我将不辜负学校领导的关心帮助和悉心指导,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善自身,勇敢迎接更多挑战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7
第一次听到地理学科教育要践行立德树人,是20xx年在南昌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当时段XX秘书长提出地理要践行立德树人,天津钟XX教授宣布下一届年会探讨主题地理课程价值(立德树人)和课程标准修订。
接下来的两年,在地理研讨群参与群友关于地理课程标准的问卷调查,在《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和《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看到多为专家关于我国教材、课程标准演变研究文章,随后又有关于地理学科核心价值的探究。作为一名普通地理教师,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自然十分关注。但是对于诸多变革的关联并不了解和理解。对于各部分变革只是简单的、碎片化的认知。今天听朱XX司长的讲座,是我对中学课改的顶层设计有了清晰的认识。
基于我国教育现存问题,在党的十八会议上,党的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背景下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可见《课程标准》目的是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战略目标落到实处。这涉及的各个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提炼学科核心素养;研制学业质量标准。从这三大重任看,改革大于修订。
课题组比较研究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理清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思路,包括课程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目前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一、提炼学科核心素养,以核心素养为纲,选择、构建课程内容、创建新的课程标准
二、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三、适应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突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课程标准要为教学服务,为评价服务、为编写教材服务、为高考服务。
朱教授的讲座让我对当前的课改有了整体的系统的认识,对课改的顶层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课改的终极价值在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在此框架下各学科探求本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本学科培养人的目标。当然,要使这一目标顺利实现配套改革中高考的改革势在必行。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8
20xx年11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了“新修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专题培训。本次培训地点设在二中五楼报告厅,上午九点三十分,培训准时开始,历时三个小时,到中午十二点半结束。下午从四点开始,到5点半结束。
上午进行培训的是老师,宋老师以“高考新政和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为培训主题,从“关于课程标准”、“关于核心素养”、“关于海洋地理”三个维度,与大家分享了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修订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深邃内涵。关于课程标准,宋老师讲了四个问题,即发展历程、修订原因、研制路径和课程改革背景。讲到“核心素养”这部分内容时,王老师详细介绍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确立方法、学科表现及水平划分。对于新修订课标中增加的“海洋地理内容”,王老师从“为什么增加”、“增加了什么”、“讲授时应如何把握”等三个方面做了细致的说明,让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茅塞顿开。
其中宋老师讲到的高考新政改革的背景——四个增强给我留下印象极为深刻,这四个增强的.内容是:
第一,高考命题要增强基础性,考察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第二,高考命题要增强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不是考“大杂烩”,而是考查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间联系的把握。第三,高考命题要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高考命题不能理论空对空,而要考察解决现实问题。第四,高考命题要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那么如何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呢?他指出:
(1)重视探究真实的现实生活问题,基于问题或项目的学习方法。完整的现实性任务、对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现实情境、强调对某个主题思考的深度而非广度,体验、合作、探究(2)加强地理实践,比如研学。
(3)注意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地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开放空间,促进地理学习的拓展和深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必将影响今后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午的讲座是胡老师从从对地理学科本质和价值认识的变化、地理课程目标的变化、地理课程结构的变化、地理课程内容的变化、地理课程实施的变化等5大变化、11个方面出发,对地理课程标准的重要调整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解析与阐释,让老师们看到了实施新课改、践行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地理教育的正确方向。
通过两位老师深入浅出的解析,与会人员对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为广大地理教师信心满满地迎接20xx年的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下一步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拓展了思路,通过这次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在地理新课程标用方面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教育理念上有了很大转变。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9
19日以来,我参与了地理科培训,培训中,众多的新的观念和知识一下子扑面而来,脑子里装了很多的感想,下面就简单谈一下我的感想:
一、实实在在的培训,真正吸引一线教师的培训。
在参加工作来的9年里,我参加过很多的培训,不虚言,很多时候我们的培训是让人昏昏欲睡的。我也观察过参加培训的老师们的表现,聊天者有之,睡觉者有之,这一方面和老师们本身学习的愿望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培训的内容和兴趣性、实用性有关。而这次的培训,深深吸引了我,也许是我正好对这方面内容感兴趣吧,从开始的挂机完成任务的意识到被吸引,专心坐到电脑面前听完讲座,感觉收获很大,为以后我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发展思路。
二、主持人风格平易近人、谈话式讲座新颖别致。
三个主持人谈话式讲座,风格平易近人,很多观念在对话中就自然涌现出来,一切的感觉都是水到渠成,虽然明知道这个讲座耗费了主持人大量的心血和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但过程中却全然没有造作的痕迹,听这样的讲座,很难昏昏欲睡很难开小差,自始至终我的注意力都在讲座中,一节50分钟左右的讲座,感觉很快就结束了,听完有还想听的感觉!听讲座过程中,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历,往往会蹦出思维的火花,有豁然开朗云开日出的感觉,有时又感觉没有体会深刻,还需要复习需要咀嚼需要长时间实践!这也许是因为时间太紧,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只能够一个接一个地看下去,有点囫囵吞枣的缘故吧!即便如此,我的分数也不高,但我个人认为,分数并不代表能力,那么多讲座,真正听进去了且对自己的教学有指导和启发作用了,才是这个培训的目的吧!
三、培训内容全面细致,短时间高效完成
培训时间紧任务重。对于在家的老师而言,不可避免有一些私事会耽误培训,那样一来时间就更紧了。培训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侧重方法和能力,从教学目标制订、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到中学地理教师基本教学技能。后一部分侧重具体内容,主要是培训初中地理教学四个部分的教学策略,即地球地图教学策略、乡土地理教学策略、中国地理教学策略和世界地理教学策略。从理论到实践,从方法能力到具体实践策略,全面到位的讲座可以说让老师们在短短8天时间内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和提升,同时期间穿插学员之间的讨论、专家答疑和提交学员思考实践的结果——作业——的形式,使培训多姿多彩,远程培训加上网络互动,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不仅在培训内容上有所突破,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能力进行培训,而且在培训方式上也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采用参与式的方法,引导学员在研讨、活动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和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提高自己的认识,并落实到教学实施的层面上。短时间全方位高效率的培训,是以往任何培训包括我专升本进修培训都没有作到过的也不可能作到的,所以说在我看来,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培训,必将使学员包括我的理论教学实践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10
雏鹰放弃了妈妈的怀抱,拥有了翱翔的自由;幼苗放弃了温室的呵护,拥有了参天大树的体魄;我们放弃了与家人的欢聚,放弃了轻松惬意的假期,拥有了沉甸甸的收获。在盘点收获的同时还有些意犹未尽,甚至已经在翘首期盼下次集中培训的到来。
一、环环相扣精彩纷呈
在教研室王凤翠老师的精心筹划下,在实验中学周到细致的后勤服务下,在常绪兰、韩霞、于红英、牟秀霞四位老师的精彩主持下,在全县六十多位地理教师的密切配合下,这两天的全县集中培训分三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首先是教材梳理,明确目标这一环节主要是把前两天在镇校级培训时进行的七年级上下册教材的梳理情况进行抽签展示。不管是整册教材的分析梳理还是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老师们都讲解得非常细致,层次分明,深入浅出。老师们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把握,对教法独到的见解,对教材重难点的处理都让我受益匪浅。展示结束后指导教师及时给予了恰到好处的点评,真是精辟深刻,一语中的。
第二个环节是资源共享,精彩再现在这一环节,以学校为代表把我们最成功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展示出来和大家共享。我首先代表实验中学展示发言,把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拿出来和大家共享,随后老师们都争先恐后,踊跃发言,纷纷毫不保留把自己成功的经验说给大家听,甚至为了解决一个难题我们总结了近十种方法,最后找出最直观、最能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于超老师还结合其它优秀的课例把参加省优质课的优质教学资源给大家进行了展示,更让我们耳目一新,感受到全省较高水平的课例和全新的教学理念。
第三个环节是分组讨论,释疑解惑指导教师事先把各学校老师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收集、整理、归类,然后把问题分到四个小组进行讨论,人人发言,人人参与,小组长做好评价纪录、汇总,再次集合后负责把老师们的意见和方法向所有老师展示讨论的结果。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老师们感到困惑的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另外,为了调节老师们紧张的心情和使后面的培训更有效率,我们还在每天培训的中间和最后设置了快乐驿站和培训建议两个小栏目,更具人性化。
二、盘点收获,受益匪浅
从教学中独到的经验精彩展示到教学中疑难问题的争先发言,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到指导教师的精彩点评,无不显示了老师们积极探讨的学习热情,毫无保留的奉献精神。每一个环节我也参与着,思考着,并快乐着。我感觉,这是一次思维碰撞的'精神盛宴,行走于一个个独特的领悟、一个个独到的观点中,汲取和品尝着大家共同酿造的玉露琼浆,不再为“独学而无友”苦恼。我惊讶于每一个人都在认真地思考,真诚地交流,我们分享着智慧,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在这里,我们获得一个个的灵感,视野开阔了,见识深广了,思想活跃了。这些教学方法和技巧,有些是我以前曾思考过的,有些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通过这两天的分组讨论精彩展示让我茅塞顿开,大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我忽然庆幸,多亏了各位同仁,多亏了这些独特的观点,不然自己在今后教学中不知还要走多少弯路。
其实这次培训我的另一大收获,就是惭愧。当我看到别的老师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知识积累实在是浅薄得可怜;当看到别的老师洋洋洒洒,写出妙笔生花的培训感言时,我发现自己的文笔生涩得很;当别的老师激情万丈的时候,我有时却难免会偷偷懒,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惭愧。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这种惭愧将成为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看我们走过的这几天充实的日子,看这些丰厚的收获,那些放弃就显得微不足道。现在我们又坐在了微机桌前……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11
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是我这么多年来感受最深的一次,时间紧、任务重。有的老师笑称,学生还有几个课间休息,我们只有一个;两天“吃透”两本书;形式多样受欢迎,有专家的解读,又有优秀教学成果的分享点评;分组讨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罕见。所以这次的培训是累而快乐着。经过近十年的课改实践,这一次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学习是我们课改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一次质的飞跃,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
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之一淡化死记硬背知识点。突出学生自主活动;突出学生读图、用图、绘图的能力;突出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化之二:淡化知识的系统性,突出区域差异。
二、寻求学生个体对知识的建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教学中,教学是从外部向学生灌输明确的知识,学生无法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无法产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因此,新课标、新教材提出:恢复个人在知识建构中的合法身份。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体会到两者的区别有多么地大。放在假设现在厨房有很多东西要放在柜子里,传统的教学是这样做的:把学生带进厨房,老师根据自己的思维放一遍然后跟学生说:油是放在这里,盐是放在那个位置,你要记住哦;新课标、新教材应该是这样的,老师把学生带进厨房,告诉学生有哪些东西,然后
说你喜欢怎么放就怎么放。这两种教学,哪个学生更能够记住东西放在哪,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我们给学生介绍了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一、位置(经纬度、海陆、半球)和范围;(二)、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三、经济与风俗。教师只需要有侧重的`引导学生学习一个,其它的学生可根据这一知识体系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讲清思路,让学生学到研究、探究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实际是在教师指导下探索、研究客观事物的方法。方法对,就学的好儿快,方法不对就要走弯路。初一学生一接触地理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会分析地图这是学生必备的地理技能,在地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如我们在学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时,教师思路一定要清晰。什么是季风?→引导学生读图说出冬夏季风差异。→启发学生为什么我国季风气候最显著→看图分析季风和非季风区划分→根据演示分析夏季风对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影响→结合海南当地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思路清晰,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地理,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也是有益的。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习了解了新课标、新教材的一些变化,更坚定了自己课改的信心。尽管改革之路不会畅通无阻,新课程改革是挑战,同时改革更意味着机遇,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将满怀信心地投身新课程教学。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12
几天的培训终于告一段落。回顾这几天来的培训学习,我觉得自己深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自已对新课程的理解更深了,新课程培训是务实求真的培训,他符合地理新课程理念为教学服务,为探究如何搞好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寻求如何使地理教学符合高考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使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认真研究考纲和试卷,以及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地理课堂教学计划,明确的提出每一节课教学目标,任务及要求,通过此次培训本人有以下收获:
一、重新认识了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他是由教师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辅助,将教学内容传递、灌输给学生,教师是课堂主体,学生被动接受,媒体辅助教师完成教学,教材是灌输的内容,不管文科、理科,教师为中心的弊病很明显,它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任意扩大,而新课程最大的本质特性是加强了探究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新课程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是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和素材,它不是将结论直接写在教材中,而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教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让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二、探究了新课程教材的内容
1、补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内容,联系实际举出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 国际时事,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进行教学。
2、删减。将教材中主题联系不密切,学生学习有困难,采用暂时不讲或留到以后讲。
3、分解。对难点知识,分层启发,逐部深入,突破难点。
4、重组。教师将教材重新组合,以利知识的系统性,这就需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
三、高中地理新教材方法的探究。
1、地图的使用。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主要工具,在地理教学中广泛而又系统地使用地图,利于开发学生形象思维,我对地图提出以下看法:首先运用地图是要让地图活起来。如讲北半球高空风的形成,洋流形成模式图等可通过版图或多媒体,让地图动起来。其次要把握地图之间的相关性,使地图和知识联系起来。如地面太阳辐射图——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图,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图,大气对地面保温图,让学生知辐射变化。最后应该找出模式图,示意图与分布图的差别性,能够全面地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模式图和示意图反映的.是地理事物的共性,而地理事物的分布是纷繁复杂的,把握共性找出个性,就能够从全局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如将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相比较分析,会发现印度洋,南极外围等海区,存在着差别。
2、举例的方法。为了深化地理概念,或者为了说明地理现象,或者为了揭示地理规律,举例成为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认真研究例举,巧妙运用例子,做到直观,形象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如果能够在教学中例举一些当地的或者与生活实际更贴近的例子,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辩论和演讲的应用。辩论和演讲是集文化知识,逻辑思维,语言艺术和心理素质于一体的综合素质挑战,在教学中引入课堂小辩论和演讲的形式,既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和观点,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收集整理资料,语言表达和团结协作等各方面的能力。
4、与政治历史等学科的渗透。从这几年进行的"3+综合"文理科综合高考的试验中表明今后的高考将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考查学生能力的同时,更注重考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这也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高考制度的改革对中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在传授本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从政史地三科综合的角度去上课和进行辅导。
5、学生参与课堂设计在新教材的教与学中,尤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最主要的是,参与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动手的过程,一个提高的过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模型图,在这种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之中是如何变化。
探究学习,"事事探究"是既重视过程又重视结果,"探究到哪里"由教师来把握。教学应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学习能力,但不是"天马行空"的教学,教师在进行开放性课堂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应该有利师生在课堂实践中与教学内容发生深层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13
说实在的,地理对于我来说永远是那么的难。我地理的基础很差,但我并不认为这是造成我高中地理差的原因。高一、高二,这两年里,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认真地听过一节地理课。那时的我,完全对地理没有半点兴趣。并不是说不喜欢地理,而是没有融入到地理的世界。直到高三,多次的考试让我意识到,我地理成绩实在是差。那时,心开始慌了。渐渐的开始要去学地理,但荒废了两年的地理,让我无从下手。我一心只想那种速成的方法,寻找了好久,却没有半点功效。我根本不知道学习地理的方法,问别人,却发现那些方法不适合我。就这样,带着想读的心情,却没有方法的无奈,我度过了一段时间。
在一次调查中,我意识到,我想学地理的想法并没有付诸行动。我只是心里说着想学,却没有花时间去学。那次调查中,我发现,我花在地理上的时间是那么的少,是少得可怜的`那种。那时,老师应该已经放弃我了吧。因为我的态度。
我是那种不会主动去学习的人,即使有问题,也不想去问老师。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且,如果哪个老师说了什么我不喜欢听的话,我就会再也不想听那个老师讲课,连他的科目都会放弃。由于我的态度,渐渐的,发现老师们都在冷淡我。
后来,年段开始文综考试。我越考越烂。到最后考了个125。一个出乎我意料的分数。就是那个数字,让我几乎崩溃。可在别人看来,我还是那么的懒散。以至于,在多次会议中,我都是处于被批评的立场。或许,在老师们看来,我不会伤心吧。可我内心所想的,他们是否能明白。在一次会议中,老师又在批评我,或许批评的话听多了,身体会开始麻木吧,可那时我的心还没麻木。听到那些话还是会很难过。这时,听到了“你们也不用再说她了,其实,现在心里最难受的是她本人吧,最不希望考这个分数的是她自己吧。”就是这句话,让我下定决心学地理。因为这是地理老师说的。会后,找老师谈。老师了解到我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是那么的寥寥无几。老师说我要还高一、高二年的债。而后,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复习中国地理,虽然进度很慢,却很有收获。这之后,我也开始认真做笔记。把老师写到的知识点整理在一起,做题方法也写在一起。然后,偶尔拿出来看一下,或者在考试之前拿出来看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答题的方向。虽然还是经常答错,但有了方向,也不失为一种进步啊。
后来,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的慢慢的把地理知识的空缺,填补起来。
我真正的开始在学地理。结合第一轮复习的材料,我边看中国地理的知识,边结合地图来看,在脑中形成了一种框图。而后又开始看书,把书里的内容看一遍。接着,又开始学习世界地理。把材料与地图结合起来,在脑海里构成了一幅世界地图。随着我脑海中地理知识的积累,我越来越喜欢地理了。慢慢的,对地理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使我的地理取得了进步。
在这个从几乎不了解地理发展到喜欢上地理的过程中,我个人觉得各个方面都很重要。如果没有考试成绩的刺激,我想,我也不会下决心。如果没有老师的支持、安慰和指导,我想,我也不会取得进步。当然,如果不是我心理承受能力强,我想,我早已经放弃了吧。呵呵。
所以,我认为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坚强的信念,有坚决的决心,有不怕失败的勇气,还应脚踏实地,不要像我一心想速成,最后导致失败。作为老师,应该有能看穿学生想法的慧眼,要时时刻刻了解学生的想法,不要一味的批评,要适当的做学生的后盾,要默默的支持学生,要适当的给予安慰,要有心理医生的基本。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14
通过参加省普通高中新课改学科通识网络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位高中地理教师。对课改我充满了信心和憧憬。现将自己的感想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新课程观念教法有所转变
面对新课改,首先应具备新理念。通过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培训,以及校本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的学习,新课标的研究,加上自己努力学习和刻苦实践,自己“操纵”课堂能力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得以升华。在教学过程中需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等环节,使课改和素质教育相辅相成,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素质教育则是课改的灵魂和引路人。
二提高了教材的宏观把握能力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要严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对课标内涵进行细致的解读,对知识点进行合理的整合、处理,明确重点、难点,讲解时就会心中有数。
此次高中地理培训系统的分析了高中地理教材,使我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初中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部分的重难点有了宏观的把握。建设“探究课堂”是推进课改的有效途径。
(1)“探究”理念贯穿于高中教学。从自然到人文到区域至到地理信息技术,每一堂课都存在着不同的探究方式,渗透着探究的影子。
(2)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也可以成功开展“探究教学”。自然地理的教学案例丰富了我的教学素材,探究活动的设计丰富了课堂教学,使学生从枯燥的课本内容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人文地理部分有更大的探究空间,只是这些潜在的教学资源有待于我去开发。
三注重情感教育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教”的成效,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兴趣,并上升为动机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方向,也是地理教育工作者行动的方向。由于地理学科较其它学科相比,重注实际生活与生产,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创设各种机会,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展示自我,体验到地理学习的成功喜悦。在教学内容上添加有思考性的内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获取成就感,达到兴趣—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目标。
四教学手段的变化,改进教学方法。
地理教学的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与教材内容,它更要求深入到教学活动之中,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拓宽,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已提到日程上,触及到每位教师习以为常或行之有效的教学行为中,打破“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在“满足学习需要的有意识的交流活动”中下功夫,使学习过程成为启发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愉快的活动,改变了那种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扭转“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像、重积累轻运用”的地理教学活动。
五可持续发展是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
地理教学要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作出的贡献,教育学生理解、接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自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实施21世纪议程作好准备。具体要求是:①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树立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为人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②正确理解根除贫困与满足广大人民需要的关系,增强扶贫和人类平等发展的观念。③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互补和对环境负责的观念,作自觉的环境卫士。④了解21世纪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策略和行动,增强参与实施观念和历史使命感,自觉作好实施21世纪议程的知识、思想和参与能力的准备。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有扎实的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学科化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例如:地理基本知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基本问题及以谋求经济、社会、生态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内容为核心等地理知识,特别是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基本过程、地理基本原理、地理基本规律)、地理基本技能(地理观测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阅读分析绘制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地理基本能力(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地图和地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地理判断、解释、预测与评价能力,地理表述能力)、地理研究基本方法(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地理情感(地理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文化情操、地理审美情趣等)、地理态度(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地理意识(空间意识、环境意识、全球意识等)与地理价值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
2.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知识与技能体现了课标的双基要求,过程与方法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未来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教学应在充分体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同时,保证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体验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通过学习后我收获很多。对于新课改有了一定的了解,课改后怎么教心里也有底了。在与广大同仁们的交流、讨论中,使我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观念更新了。虽然我们地处边疆,经济又落后,从教这么多年,很少有机会到校外培训。即使有这样的机会,能走出去的名额也非常有限。单纯的看看书又觉得视野终究打不开,二十多年来都是在闭门造车。现在国家教育部以这样的形式来推进新课改,总觉得只是时间太短了,今后利用假期再好好钻研。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15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在暑期参加为期10天的省级地理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回顾这些天的培训学习,我觉得自己深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自已对新课程的理解更深了,新课程培训是务实求真的培训,他符合地理新课程理念为教学服务,为探究如何搞好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寻求如何使地理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使地理教学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通过此次培训我的收获如下:
一、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地理素养形成和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论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素养。”这个“素养”是一个崭新概念。教学课堂评价中,专家教给了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培育学生热爱地理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
二、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专家说:“把学习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不是教师一味地教,学生绝对服从老师,也不是教师只能造就学生,围着学生转,而是师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三、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师,传授地理知识不再作为地理教师的全部职责。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习地理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要把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培植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无论是条件好或差的学校,处处有课程资源,时时有课程资源是可以利用的,尤其是新教材的实施中,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升自己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四、教师要端正态度,虽然地理在初中阶段不参加中考,但是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所传授的地理思想会影响学生的终身。所以我们要端正态度,不能自己不重视地理学科。在教学中应做一名专业、时尚、精彩、合格的地理老师。
通过本次学习,我的感受是地理学科是一门专业很强的学科,地理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才能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初次教地理的老师来说心中要装着目标,手中要拿着课本,眼睛要盯着学生,学生越来越难教,面对学生的变化和问题,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变化,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问题。在实践中锻炼教
育的智慧,提升教育的视野于境界。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哲学在信息社会中已显得底气不足。如果是死水一潭,不仅一桶水不够,十桶、百桶也不够。教师需要的是长流常新的活水和学生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共同学习,是适应新时代的基本的要求。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05-21
初中地理培训心得体会11-19
地理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5-15
地理培训学习心得体会03-21
地理培训心得05-27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2-01
高中地理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03-20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