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阅读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3-23 12:36:26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资本论阅读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本论阅读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本论阅读心得体会1
曾经在大学图书馆看到整套资本论,落满了灰尘,找了一本简易读本。擦掉灰尘,坐在图书馆书桌上粗略读过。
读马克思资本论,其中主要一个基本理论就是剩余价值路,这也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原创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也有详细阐述,也包括马克思对商品经济的定义,资本主义本质的阐述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也就是剩余价值。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提出剩余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把剩余价值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也可以在政治经济学相关书籍中读到剩余价值理论的有关阐述,很抽象。
举个例子,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所占有的那部分,比如工人用生产劳动工具创造了10元的产品,但是资本家只给了工人7元工资,剩下3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这个理论本质上是尊重劳动和人的劳动产品,体现了以人为本。
马克思以19世纪英国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与人之间生产与分配关系的研究,对劳动者贡献和应得利益做了分析,奠定了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理论是研究人与人的生产和分配关系的社会科学,必然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而逐步发展。
马克思认为,资本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资本,即: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剩余价值要在生产中创造出来,在流通过程中才能实现,通过资本循环和周转,实现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一部分转为投资,成为资本积累,实现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雇佣劳动工人,做两种劳动,一部分工作时间用来偿还资本家所支付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劳动者继续工作,生产出的利润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部分称为资本家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生产。读这部分内容非常抽象,但也可以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对于剩余价值的阐述。
资本论阅读心得体会2
读了四个月,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资本论》看透了社会的真相。这本好书值得读很多遍。如果拿出来再看一遍,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以下是《资本论》的一点心得:
1、提高对时间的感知
自从毕业后开始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一切需要多久就很清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时间比以前更敏感了。而阅读《资本论》强化了我对时间的感知,让我更加珍惜时间。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绝对的时间,没有一定的投入是不可能的。《资本论》对劳动生产中的时间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绝对劳动时间和相对劳动时间,通过挤压时间,资本家获得额外价值,即剩余价值。
就我们而言,一天只有24小时,不能再多了。怎么分配是个问题。除了日常的工作学习之外,是否有意识的计划额外的时间,我觉得这个问题大家都要考虑一下。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课,但是我没怎么听过。这种技巧还不如记录分析并进行调整。
一般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没有完全控制自己的时间,往往是先慢后快。你可以这样做。想做一件事,拿出自己的时间表,评估一下时间消耗,有个大概的值。等你录完了,你就知道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以后做了,可以有个参考。反复多次,你就知道怎么分配时间了。但不要先下手为强,先想好再执行。如果你不停止,你就会完成它。《资本论》 1700页就是这么读的。
2、获得内心的平静
阅读使人在夏天变得安静和凉爽。
20xx年是我认真学习的开始。以前,我试着快速读更多的书。去年买了几百本书,但是看的不多,一直处于无休止的循环中。通过阅读《资本论》,深深感受到读书靠的是读经典。经典书籍经过时间的提炼,能流传后世是有原因的。通过阅读这类书籍,我们可以比从媒体和畅销书中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正如查理芒格所说,我们应该和已经去世的伟人交朋友。多读点经典的书,读点费脑子的书。我觉得这样有助于个人专注力的'提高。读书不是那么着急,也不是那么急,就是静静的看着,边看边想,能看多少看多少,不会为了看最后一页而疯狂翻书(过去的坏习惯),脑子里也留不下读过的东西。这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做,就会有所改善。
3、增加学习的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阅读,我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我有了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本书的翻译有些拐弯抹角,很多内容看完可能就看不懂了。没关系,但是越看越想看懂,越想做点不一样的事。学习能力的提高是要涉及到的,初看能看懂的文章知识密度要比较低,不然就没那么好看了,局限于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我希望通过阅读如此浩如烟海的书籍来提高我的学习动力,我确实做到了。
4、渴望脑力的增长
不知道书是不是有点难,需要提高认识。4个月后,我越想看这种水平的内容。如果很好理解,我真的不想看。在我的认知里,娱乐是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本来时间有限,关键还是消耗在上面。所以我的认知资本很快越来越少。怎么才能提高脑力?
5、对深度沟通的热爱
读书,交友,交流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碰巧在国家博物馆有一个关于马克思的展览。想去的话可以看看。
《资本论》三卷摘要
第一卷讲商品货币,讲什么是商品,交换过程和商品货币流通,货币资本化,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薪酬及其积累过程等。这一部分学生也学过,比如商品的概念和二重性,货币的作用,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劳动分工和大规模机械生产中的相对剩余价值,计件工资和小时工资,资本的原始积累等。由此可见,资本是逐利的,它是以血腥暴力的方式开始的,就像英国的圈地运动,“吃人的羊”形象地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以及殖民活动。
第二卷讲的是资本的变化和流通,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如何流通,资本周转,最后是社会总资本的生产和流通。因为它的逐利性,资本会不断投入再生产,获得更多的价值,就像我们大多数人想用同样的钱做更多的事情一样。资本可以通过提高周转率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就我们而言,我们应该使用我们购买的东西,如电子产品、锅碗瓢盆,但我们不应该让它们填满我们家的空闲时间,使用我们手头上所有可以使用的东西,出售我们不需要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扭转自己的资本,如果我们形成良好的现金流,我们就不怕事情。
第三卷讲的是利润和利润率,平均利润,生息资本,地租等等。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它的最大限度是全部剩余价值。因此,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小于剥削程度率
资本论阅读心得体会3
资本论中诠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关系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产生这样关系的深刻历史原因。放在当下的社会现实,资本的生长繁荣也同样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纪录片《华尔街》中有一句话提到资本的力量:人类需要休息放松,然而金钱永不眠。资本自身所蕴含的无尽能量,让一代代的淘金客们费尽心机想要驾驭这种令人沉迷的魔力。显而易见,大多数人终究被金钱所反噬,唯有极少数的幸存者找到了资本的密码。
如何实现货币到商品再到货币(G—W—G)为卖而买的飞越?而不是日复一日的走商品货币再到商品(W—G—W)为买而卖的低层次被动的行为模式。出卖劳动时间赚取劳动报酬,进而再次消费得到满足的恶性循环,始终要投入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有限的几乎是一刀切的报酬,并且会遭受剩余价值的剥削。两种循环切换唯一不同的在于W的性质,看其属于消费品或是投资品,某种意义上W的属性决定了G的长远价值。
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性商品的购买,提升货币G的未来现金流,如此才可实现货币滚雪球般增长。投资就是一个G—G‘的货币增长模式,也是效率最高门槛最低却成功率极低的`商业行为。
跟从事任何行业一样,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物需要的不仅仅是全力以赴那么简单,还需要机遇与运气的不可控成分。然而能否登顶这样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做到超脱物外,不计成本和时间潇洒的沉浸在其中。
如同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一般,在他生命中40年的光阴里纵然穷困潦倒,艰难度日,但为了揭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他站在人类社会全局的角度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现有生产力主导下的赤裸裸的生产关系。带着这样伟大使命,马克思终于写出了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著名著作《资本论》。
社会便是如此残酷,狂热沉迷之徒终将会被沉静强大的个体碾压。试着想象一下亚马逊森林里潜伏数天的巨蟒吞食猎物的耐心与不留余地,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社会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资本论阅读心得体会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许多非产业部门的收入也是由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转化来的,并且认为只有产业工人的活劳动才能创造新价值,其他生产要素以及商业、服务业等非生产性行业的职工都不能创造新价值。但是在现代看来,随着社会分工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劳动概念内涵的`扩大,原来一些被认为不创造价值的众多行业和职业的劳动者都开始发生变化,例如,第三产业经研究被认为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范围由原来的体力劳动创造剩余价值逐步向体力、脑力劳动者共同创造价值方向发展,并且脑力劳动者由于从事的是一种高级的复杂劳动所以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分配方式是社会总产品的分配,社会主义对社会总产品进行的各项扣除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目的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被分割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二者截然不同。因此,不能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点来掩盖分配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在现代,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开始趋于多样化。资本主义社会,在承认剩余价值率就是剥削率的前提下,也必须看到有些职工在取得劳动收入即工资的同时,通过剩余价值的再分配,取得一部分存款利息,或购买股票的股息收入。这些收入虽然是他们的非劳动收入,但不能说是剥削收入。
尽管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在科学技术方面,第三产业方面的理论存在了一些滞后性,但是剩余价值理论仍不失为一个优秀的理论指导我国社会建设,因为剩余价值理论是应社会历史条件产生的,也必须随社会发展而发展。
仔细研读《资本论》使人获益匪,感触良多。《资本论》深入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理论及流通理论,为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流通方式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也为提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及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有益借鉴。《资本论》虽然论断了资本主义必将衰落而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终极结论,但在当今世界中,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仍然被认为是最科学最有效率的配置方式。但毋庸置疑,资本主义制度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来到这个世界,必将为更科学、更人本的制度所取代,为共产主义制度所取代。
【资本论阅读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06-22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06-19
资本论讲的是什么06-24
阅读心得体会12-09
经典阅读心得体会01-08
阅读的心得体会10-27
对阅读的心得体会02-12
(荐)阅读的心得体会08-17
语文阅读心得体会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