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领导干部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更新时间:2022-06-29 11:37:43 思想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领导干部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教育引领群众是服务型政党的重要功能,是党开展群众工作必备的首要能力,同时也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在新形势下务实开展群众工作的现实课题。以下是爱扬教育网收集的《领导干部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领导干部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
党员教育治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的教育治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党员教育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建党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熟悉到,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党员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党员教育治理的重要性熟悉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员教育治理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有些基层党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忙,疏于对党员的教育治理。二是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党员,不愿走在群众的前面,热衷于象普通群众那样随大流;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怕得罪人,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党员党性观念淡薄。有的党员消极落后,不愿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交纳党费,不做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有些“党员不像党员”,甚至与党组织讨价还价。四是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少数党员革命意志衰退,信仰动摇,对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有的思想出现庸俗化,混淆了党员和一般群众的区别,党员的先进性无从谈起。五是宗旨意识弱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党员的党性意识淡漠。他们不能很好地践行党的宗旨,嘴上经常说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却不愿为人民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利用共产党员的身份谋私利,捞好处。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员队伍出入不畅,造成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在“入”的方面,一些基层党委对发展党员工作热衷于定指标、下任务,片面追求数量,忽视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出”的方面,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基本流于形式。许多党组织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怕得罪人,不敢进行评议,即使评议出来,对那些“三不”党员和其他不合格党员处理也软弱无力。
(二)党员治理机制滞后,造成对流动党员难于有效治理。一是流动党员的流入地党组织不愿接收,流动党员不愿受治理。二是改制企业、破产倒闭企业党组织不健全,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使下岗职工党员无法过组织生活。三是下岗职工党员返回家乡、外出务工党员不断增多。四是离退休党员逐年增多,退休后返回家乡、居住外地的不少,流动性增强。
(三)党员教育形式单一化,造成党教工作效果削弱。一是组织生活单一化。“三会一课”和组织生活会往往是走形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二是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在党员教育上没有考虑不同党员的年龄、文化、职业的特点,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效果很一般。
(四)党员缺乏有效监督,造成一些党员放任自流,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对党员的监督一般只停留在面上的警示上。党员监督的社会体系也不完善,民主监督气氛不浓。许多人还存在不敢监督的问题。
二、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办法,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党员教育治理工作的实效性
(一)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要从抓源头入手,牢牢把住新发展党员的质量关。一是实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每次公示的时间不少于10天。党委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制。主要看预备发展的党员的程序是否合法,材料是否齐全进行审查,被认定合格后方可吸收入党。三是实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对新发展党员工作实行“谁介绍谁考察,谁审批谁负责”。通过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切实保证新党员质量,实现由追求数量规模向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转变。
(二)创新党员退出机制,保证党员队伍出口畅通。首先,必须明确新形势下不合格党员的标准,准确判别和认定不合格党员。制定的标准要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得到绝大多数
党员和群众的普遍公认。其次,要改进民主评议党员的方式方法。应积极尝试新路子,如实行“两票制”评议,即由党员评议票加上群众评议票来综合评定党员是否合格。还可以实行立体式评议,如机关党员由本单位支部党员和纵、横向有关联的单位党员共同评议,综合评定党员。最后,对评议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要严厉处置。处置的过程及办法必须做到事实清楚、理由充分、程序规范、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三)创新党员教育工作机制,增强党教工作实效性。一要建立党的领导非凡是党的“一把手”抓党教工作的机制。把“一把手”抓党教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二是建立“以块为主”抓党教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教工作主抓责任,并把能否抓好党教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三要建立党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以组织部、宣传部、纪检部门为主体成立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四要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式的教育为形象教育,变单一的理论教育为整体素质教育。同时,要加快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改进党内组织生活的质量。
(四)创新流动党员治理机制,扩大党管工作覆盖面。一是运用网络治理。有条件的基层党委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党建网站,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到网站上接受教育和治理。二是实行专人联系治理。流动党员的各有关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定期与流动党员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三是加强党员组织治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及时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
(五)创新党员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党员的自我约束和荣誉感。一是要建立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在精神上,坚持对优秀党员和党支部进行表彰和在传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并重,激发他们再接再励,永葆先进。在物质上,应建立优秀党员社会保障制度。可考虑设立党员建设基金会,对连续二年被评为优秀的党员,给予一定的物质鼓励。二是要建立党员帮扶制度。对困难党员,建立帮扶工作责任制,由机关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进行帮扶。三要建立和完善党员的有效监督机制。在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的同时,可开设党务公开专栏,以增进对党员监督的透明度。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有关条例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党员的警示教育。
领导干部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二: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简言之,就是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学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对现实中各种事物、现象进行评价、决定取舍的基本思想观点,它支配、影响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向。价值观教育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随时随地进行的。
一、最好的教育是引领和影响
如何进行价值观教育?笔者思考了很久,直到有一天,看到不少学生在读《平凡的世界》《看见》等书籍,起因只是课堂上老师说自己在读这些书。突然明白,价值观教育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引领和影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说:“人是在观察中确立自己行为的观念的。社会媒体褒奖的,人们生活中崇尚的,将通过学习过程转化为行为。”
何谓引领?何谓影响?汉语词典的解释:引领就是带动事物跟随他或他们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影响则是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
好的教育是正面的引领,而不是简单的否定。肯定和鼓励就是正面的引领,发现学生有一些好习惯、好苗头,就应该及时表扬和强化。希望学生具备怎样的优点,可以当作他已具备了这样的品质去肯定和鼓励,这就是正面引领。这样做,既肯定了学生,给了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人都是需要肯定的,同时也传递了我们的希望,人都愿意成为他喜欢的人希望的样子,这就是价值观的引领。反之,如果我们发现学生有了什么不好的习惯,除了指出,千万不能去强化,强化除了让学生难堪,对价值观的培养毫无益处。《鲸鱼哲学》告诉我们,越注意某种行为,这种行为就越有可能被重复。注意力就像阳光,我们注意什么,什么就会生长,我们忽略什么,什么就会枯萎。
好的教育是积极的影响,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影响体现为一种表达方式。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一书中说,“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被提出来时,要是方法得当,那么人们的反应就会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笔者的理解是,当我们说“这件事我会怎样做”,是影响,说“这件事你要怎样做”,就是说教。当我们对学生说“你要怎样做”的时候,他会本能地抵触。当我们说“我会怎样做”的时候,学生的状态是放松的。潜意识里,他会觉得我也可以这样做。希望学生去看某一本书,老师可以先去读,然后告诉他们,“我在读这本书”或者“我读了这本书”,甚至老师可以买一本书,选择一个特殊的日子,作为礼物送给学生。
价值观教育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正如老子所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二、引领和影响的运用策略
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主渠道应该是课堂。首先,课堂教学的内容承载着价值观,可以利用文本内容进行正面的引领。如语文课本中的童话故事,本质上都是一种价值观的外化体现,都用最简单的故事教给学生人世间最基本的准则,传递给孩子们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让他们懂得爱、温暖、责任与感恩。譬如,在《灰姑娘》的故事中,她母亲那句“勇敢而坚强、仁慈而善良”,成为灰姑娘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观。正是这种信念使得灰姑娘与王子相遇并得到王子的青睐,到最后华丽转身,有了美好的结局。
一位语文老师在给学生讲解朱自清先生写父子之情的经典篇目《背影》时,讲到父亲历尽艰辛给儿子买橘子那一段时,播放了一首由背影改编的歌曲,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让人感动的气息。听着抒情歌曲,老师问同学们:“你注意到生活中父亲为你所做的事了吗?此时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许多同学都低下了头。老师又在黑板上写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孩子问这是什么意思,老师说给他们听后,大家纷纷起来诉说父亲的好,并表示以后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多理解他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感染,既加深了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又领会到了亲情的珍贵,这就是很好的价值引领。其实,不仅语文、政治学科可以传承价值观,数学、历史、体育、音乐等都或凸显或隐含着相应的价值观,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引领,让课堂成为人的社会素质的“第一炉灶”。
其次,课堂教学的形式也承载着价值观,可以通过教学形式实现积极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中对待学生的方式会影响学生对待他人的方式,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的人格产生持久的影响。老师严谨专业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课堂上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可以传递平等、尊重、合作、互助的价值观,融洽、愉快、紧张有序的教学气氛,可以传递和谐、民主的价值观……这些有形与无形的传递,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讲台上,更在办公室、在校园、在其他一切没有老师出现的场合,在生活的各种细节中。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一些专题教育,如主题班会、专题报告、校会等,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就专题教育而言,首先要有旗帜鲜明的观点,这是一种正确的引领。如,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了母亲的微笑、每天进步一点点等都很好地体现了价值观的引领。与此同时,专题教育选择的典型的事例,可以很好地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一堂班会、一场报告,一次讲话结束,学生最容易记住的,除了明确的主题,就是期间穿插的有趣的例子,因为例子经常是生动的、具体的,也是轻松的。举例不留痕迹,却是效果最好的教育。
三、引领和影响要注意的问题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因此,要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校、教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反思我们的一些教育口号,在价值观方面是值得商榷的。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上人”的导向与平等的价值观如何协调?还有,在引导孩子参加公益活动的时候,告诉孩子这样可以加分;鼓励孩子加入党组织的时候,对孩子说,以后找工作有利;甚至在帮助困难学生的时候,也强调优秀的困难学生……这样的教育,会给学生怎样的价值观呢?
笔者曾经听过一节思想政治课,老师在讲“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这个问题时,设计了一些情景,表达了情景中不同劳动者的不同希望和需求,然后问学生,作为做出最多贡献的那个人,如果按需分配,你干不干?如果平均分配,你干不干?内容没有科学性、方向性错误,但这样的表达却是值得商榷的。平均主义确实是一种落后的观念,按需分配在现在的生产力条件下也是不可能的,但按劳分配并不是最先进最公平的分配方式,只是从现阶段生产力条件出发作出的实事求是的选择。老师这样的提法,在强调按劳分配必然性的同时,过分强化了付出与回报的对应,就让学生觉得该我的就是我的,而过分在乎和计较这一点,就很难成为一个大气的人。这样的价值观,不应该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
最后,想说一个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小故事:一位母亲带着三岁大的孩子,从正在进行水管作业的工人们身边路过。她边走边告诉孩子:“多亏叔叔们辛苦地劳动,宝宝才能喝上甘甜的水。来跟叔叔说句谢谢再走吧!”又一位母亲带着小孩,从同一个地方经过。她这样对孩子说:“宝宝要是不学习,长大就只能干这种活。”价值观就是这样教给孩子的。第一位母亲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的,是人与人需要相互扶持、对劳动心存感激的观念。而第二位母亲则给予孩子对职业的偏见,以及以学历论高低的价值观。这就是价值观教育,这就是引领和影响,很简单,又无处不在。
【关于领导干部在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相关文章:
关于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03-31
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01-13
党员个人政治合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02-23
加强党的领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05-05
在加强党的领导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05-05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存在的问题05-06
党员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05-03
关于工作作风方面问题及整改措施03-24
关于执行党的政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