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年两会工作报告全文解读

更新时间:2022-05-13 15:22:58 梦想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河北省2018年两会工作报告全文解读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打好“精准牌”,破除同质化竞争的羁绊,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河北省2018年两会工作报告全文解读

科学规划产业定位

——打感情牌、拼优惠政策难以取得突破,精准定位才能发挥比较优势

谈起近一年来曹妃甸区的变化,唐山市市长丁绣峰代表喜上眉梢:首钢京唐二期顺利开工,森田(曹妃甸)国际环保科技园项目等15个大项目落户,8大石化重点项目签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曹妃甸区备受京津转移产业的青睐。

受到京津企业的青睐,当然离不开曹妃甸区的诸多优势——港口优势、区位优势、工业用地优势……但在丁绣峰代表看来,这首先得益于曹妃甸区对自身的科学规划与精准定位。

“2015年北京市经信委、河北省工信厅、唐山市政府联合编制了《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丁绣峰代表说,《规划》明确了曹妃甸区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产业定位,主要包括提升基础产业发展质量、推动高端制造业规模发展、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4项内容。

透过每一个受到京津企业青睐的市县、开发区,都能找到一份科学、精准的规划。记者从来自邢台的代表、委员获悉,邢台对适合承接京津哪些转移产业进行了认真梳理,结合自身优势,列出了承接单子,明确着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4+2”新兴主导产业,深入开展招商对接活动。去年以来,邢台吸引了天津天纺集团等一批大企业落户。

与这些定位精准的地方相比,一些定位模糊的地方却停留在打感情牌、拼优惠政策的阶段,囿于同质化竞争的羁绊,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省政府参事、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赶顺委员认为,与盲目哄抢项目相比,补上科学规划、精准定位这一课,已成为一些地方的当务之急。

精准打造承接平台

——加快建设大、中、小类型不一的承接平台,为京津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落户我省质量最高、体量最大的产业协同项目,两会期间,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受到了代表、委员的关注。

“今年10月份,大家就可以开上沧州生产的北汽现代汽车了。”沧州市市长王大虎代表信心十足地说。

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是北京现代首次在北京以外地区投资建设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工厂,因此对项目选址要求很高。为给北京现代打造一个舒适的“家”,沧州市精准打造承接平台和载体,经过多轮筛选、优中选优,最终将厂址协商确定在沧州经济开发区。

王大虎代表说:“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的落地,吸引了一批配套企业跟进。为高标准建设好北京现代汽车产业园区,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大力引进社会资本,为企业量身定做了北京现代汽车产业园PPP模式,完善了配套设施功能,提高了园区承载能力,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精准打造承接平台和载体,是我省高效、顺畅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基础。李赶顺委员认为,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过程中,京津产业转移项目既面临异地安家的需要,又面临改造升级的需求,对落户平台与载体往往有较高的要求。只有为这些项目精准打造一个承接平台,才能让项目顺利落地。如果不肯在这方面下功夫,就只能眼看着机遇白白溜走。

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我省确定40个重点承接转移平台和各设区市的重点园区,作为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主要载体,这些平台将成为我省承接京津产业集群转移的前沿阵地。“但也应该看到,与京津相比,我省在承接平台建设上受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等因素限制,还有提升空间。”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管委会主任郑泉委员认为,我省应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配套等,提升承接平台的承载能力。同时,加快建设大、中、小类型不一的承接平台,为京津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创新破解落地难题

——精准解决落地层面的难题,京津产业项目才能引得来、留得住、活得好

协和、四环、康辰等48家知名药企纷纷落户,项目总投资达15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承接北京医药企业100家,产值达到1000亿元。北京制药企业缘何如此青睐渤海新区?

“新建的北京·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北京医药企业提供了承接平台。”渤海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强代表说。此外,北京和我省有关部门创新模式,打破政策坚冰,成为推动北京制药企业落户渤海新区的重要因素。

刘强代表介绍,按照惯例,北京药企外迁河北,需要在河北重新注册办理繁琐复杂的生产手续,周期较长。为此,我省与北京市进行了深入沟通,探索共建共管共享模式,既解决了新药品落地转化和规模化生产难题,又确保企业能够继续享受北京科技资源优势,保留了“北京药”的品牌效应。同时,在公司注册上采取总公司注册在北京、分公司注册在渤海新区的方式,既保证北京总公司上缴税收不减,又能够实现分公司产生的税收和收益最大限度地向渤海新区倾斜。

2015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支持北京市开展药品跨区域生产试点,允许企业在京津冀地区跨区域设置生产基地,实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政策和管理的新突破,得到了北京制药企业的积极回应,渤海新区成为北京制药企业外迁的首选之地。

事实上,每一个京津产业项目落户我省的背后,都会发现一个类似的故事。

“每一个京津产业转移项目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定州市政协主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业鹏委员认为,这样的一个系统工程往往包括厂区建设、职工安置、产业配套、政策配套等,带来的可能会是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只有创新服务,精准解决京津产业转移项目落地层面的难题,把服务做到企业、项目主体的心坎上,京津产业项目才能引得来、留得住、活得好,从而尽快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河北省2018年两会工作报告全文解读】相关文章:

解读2018年江西两会工作报告全文05-11

解读2018年聊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05-13

2018年河北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05-13

2018年河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05-11

解读2018年常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05-11

2018年云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05-12

2018年新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05-12

2018年河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05-13

解读2018年随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