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更新时间:2023-11-01 07:50:50 活动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感恩母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恩母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恩母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一、高职院校“90后”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

  “90后”高职院校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在“421”(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的家庭结构中长大,他们从小衣食无忧,但心理上普遍不太成熟,自我意识更强,行为特点往往表现在个性张扬、特立独行、随心所欲、浮躁自私、承受挫折能力弱等。

  并且其中有一些学生对感恩的忽视满不在乎,对父母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对老师教育的淡薄,对社会帮助的漠视等。因为“90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成熟度较低,很容易互相影响,所以这些感恩意识的缺失已经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百善孝为先,孝为天下先,孝顺父母,尊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建设成果显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上升,在父母家人的溺爱下,孩子衣食无忧,娇生惯养,一大部分的家长仅仅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但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得过且过,从而造成了现在“90后”的大学生一切事情都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把父母对他们的好看成是理所当然,对父母的管教不理不睬,把父母的养育之情抛在脑后。温州日报一名记者曾经在某大学校园内进行了一份关于感恩的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不尽如人意,60%的大学生表示并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或者只知道父亲的生日或者是母亲的生日,80%的大学生从不给父母过生日,1%的大学生在家从不干活。

  (二)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民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同思想的互相冲击,导致社会的主旋律越来越淡薄,道德意识下降,社会上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90后”大学生比以往的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体验社会,但因其心理上的不成熟,道德教育的缺失,使其很容易受到外界社会上不好的风气的侵蚀,造成“90后”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将国家、社会、家人给予自己的帮助视作是当然的、必须的,对社会的关怀表现的十分淡漠,丝毫没有任何感激及感恩之情。例如已经去世的“感动中国人物”,深圳歌手丛飞出资几百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达到近200个,一些学生在顺利毕业后来到了深圳工作,但在他重病住院期间,却没有一人前往医院探望。

  (三)高职院校对“90后”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偏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但对于学生感恩方面的教育却没有系统的组织、管理,系统的研究规范,还没有确实实用的教育方式。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相关的课程是很缺乏的,而且形式死板教条,仍然主要通过事迹报告会、相关讲座等进行,内容老旧,缺乏时代感,新鲜感,无法引起“90后”高职院校学生的共鸣,老师课下备课辛苦,但是课堂上学生却没有兴趣,心早就飞到课堂外了。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还容易引起学生们的逆反情绪,造成相反的结果。

  2.高职院校普遍认为只有思政教学部门是进行感恩教育的,领导的不重视,导致感恩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能力,没有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各专业的学习中,没有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感恩教育工作格局。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主要通过课堂说教的方式予以实施,对学生们的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并没有认真组织开展,错失了通过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来配合和提升感恩教育。

  二、“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感恩教育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04年八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曾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一)科学的实施感恩教育

  高职院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们的道德楷模,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义务,先正己、后育人,必须有一个更高的道德标准和教育技能,把感恩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深入挖掘感恩教育需要的隐性资源,通过课堂实验,协同合作,完成课题等活动,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在感恩教育中与学生做朋友,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沟通与交流,善于把握教育目的,让学生认同你,使学生在内心深处体会感恩是一种力量和行动,而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要让学生自己认为感恩是一件很重要并需要马上付诸行动的事情。

  最有效的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的方法和手段就是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接触不同人群,了解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存状况,使学生们体会到自身价值的满足和服务奉献的愉悦,积极带领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做奉献,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将感恩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引导学生们在父母生日时、节假日中,给家里打个电话,主动向父母汇报近期的生活情况,与父母多聊天,回家后多为父母做家务,关心、理解父母,以回馈父母的养育之情。想要改变“90后”高职院校学生对感恩的想法,需要在教育的形式和教育的方法上改变,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根本,什么才是本源,使之成为学生们生活中的自然之举。

  (二)创造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

  好的感恩教育氛围,可以带领学生向健康、美好、乐观、向上的生活迈进,让同学和同学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很好的影响;好的感恩教育氛围,能够在各方面很好的引导学生,也能加深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让老师的管理更加得心应手。因此营造一个好的感恩教育环境对高职院校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为营造好的感恩教育环境,高职院校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从中潜移默化的加深感恩教育,如开展感恩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组织征文赛、评选感恩模范等一系列活动,发挥网络、电视和杂志的舆论导向作用,对忘恩负义、知恩不报等行为进行批判,对知恩报恩的行为的加以赞赏和肯定,让“90后”高职院校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感恩,知道感恩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三)建造全面的感恩教育规范

  高职院校想要做好“90后”学生的感恩教育,那么需要一个由父母、学校、社会组织起来的全方位立体的感恩教育系统是相当重要的,这之中环环相扣,密不可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恩的教育。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会对孩子日后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感恩教育中有着最重要的位置,父母应该要重视孩子在家里的一言一行,不要放纵,自己也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其次,学校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地方,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场所,因此,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言传身教,把感恩教育融入的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其明白其中的真正要义所在。

  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这其中由以各种媒体对学生的影响最深,所以社会可借助媒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出“知恩报德”、“感恩图报”的感恩氛围。

  因此,为了保证“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和谐环境中健康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打造全方位的感恩教育系统,只有这个教育系统形成了,完善了,才能全方位、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才能让其充分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社会支持之恩,学校的教育之恩,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王明阳先生曾经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感恩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可以感恩知恩,以实际行动来向父母、老师、社会报恩,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徐徐渐进的事情,需要父母、学校、社会不断的总结教育经验,创新教育理念,但不可操之过急,那样只会起到反作用,是不可能把感恩融入到学生心理的。感恩教育只有在方式方法上改进了,才能让学生理解父母,爱护父母,心疼父母,懂得父母的不易,学会感恩,才会让他们有一个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从而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崇高的理想理念,因此家庭、学校乃至社会要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全方位的感恩教育系统,为“90”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感恩的文化氛围,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提高道德修养,造福自己,造福社会。

【感恩母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感恩母校活动总结03-05

感恩母校行的活动总结03-24

感恩母校社会实践报告09-02

感恩母校行活动总结(通用6篇)06-16

感恩母校活动策划书03-17

母校行活动总结02-15

感恩母校活动方案(通用7篇)06-30

大学生感恩母校活动方案05-29

感恩母校标语12-07

感恩母校的标语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