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20 09:21:16 节日习俗 我要投稿
春节的习俗作文8篇【热门】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习俗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1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拜年的“包装”日渐更新换代,但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拜年的习俗和在这传统与习俗中蕴含的对亲友的祝福、对新年的期望,并未随着公元纪年数字的增加而减少、淡化。
在道贺中丰富春节习俗
“拜年”是通俗的讲法,此外尚有“见节”、“贺正”、“贺岁”等雅称。“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人们外出相遇时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若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拜年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的春节习俗。在过去,家庭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一般大年初一晚辈给长辈拜年,祝愿长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在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宋岁朝图:这幅宋人绘的.岁朝图,重在显示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动。主人送往迎来,家中设酒待客,儿童在园内燃放鞭炮烟花,大门上贴着门神,构成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在礼规中实现人文教化
仪式所强调的是对同一血亲的认同,而拜年正是从此开始。给家人拜年,对于重构家族或家庭成员内部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给亲朋好友、同事领导等拜年,显然是在重新梳理亲朋好友间的人际关系,增强亲密程度;还有些地区在正月初八之后要耍社火,人们都会扭着秧歌,踩着鼓点,到附近的村寨拜年,而这些活动的真正意图,就是重建一个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民国春节拜年祭祖。正月初一清早,穿戴一新的晚辈要给家中的长辈(如父母、祖父母等)叩首拜年,以尽孝礼;长辈则端坐受礼,对未成年的晚辈还要给一些“压岁钱”。
旧时,拜年是老北京人过春节很重要的一项活动。除自家庆贺外,亲戚、朋友、同事、邻里等从这一天起要互相拜年。
过去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一是走亲戚。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到了年禧,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民俗专家沈萍认为,年的文化属性,除了辞旧迎新外,就是通过各种仪式重构人际关系。晚辈给长辈拜年还包含着“感恩”意识的培养。长辈对晚辈的爱通常是自然而然地传递,而晚辈缺乏回报长辈的人性自觉。拜年不但是提升亲情密切度的民间礼规,也是民间社会精神操练、人文教化、道德修养的自治活动。
在现代社会实现文化归属
辞旧迎新始终是过年也是拜年的主题、核心。拜年说的话、送的礼,甚至吃的东西,无不体现出对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此时人们心中充满对未来的希望,对过往的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摩擦、不悦等,多会采取一种宽容、化解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拜年的现实意义集中地体现在调适人际关系方面。可以说,中国人凭借着新年中的各种拜年仪式,建立了友谊,增强了互信,完成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祈庆富认为,中国文化推崇含蓄,有些平日不便表达或不好意思表达的情感,均可借拜年之机抒发一下。人们抱一抱拳、拱一拱手、道一句“给您拜年”,一切都很简单,事实上却是一种仪式。在这种简单的仪式中,平日里的误会、不满化作祝福、赞美,舒缓过往的矛盾,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时人们更看重的是“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萧放认为,人是群居的社会动物,寻求文化的归属与心灵的安顿。奉祀家族祖先,亲人聚会欢乐,人们的精神在亲情的浸润交融之中得以升华。今天是网络化时代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2
宜昌,古称夷陵,为湖北近代三大城市之一,地 处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交界点。其春节礼俗融汇 了东部和西部的地方气息,特别是19世纪下半叶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以来,各地商贾云集于此,以致春节习俗内外交流,形成了既与各地大致相同但又有地方特点的格局。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 “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 的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 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 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 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 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农历年的 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 “除夕”。 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 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本年的最后一 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腊月28日中午,周家的团年饭菜端上餐桌后,罗婆婆给饭碗里添一点点米饭,将一双筷子搁在饭碗上,在酒杯里酙了 一口酒,这些是供一房的长辈亡人灵魂回来团圆过年的`食物。
传说这些叫了阴间列祖列宗吃过的饭菜禁止给人吃,忌给狗猫吃,如果吃了将会失去部分记性。
收拾好这些废物后,一家人就可以上餐桌吃团年饭。春节吃饺子是一项传统, 吃饺子取“更岁交子” 之意,“子”为“子 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祝大家度过一个快乐的春节。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3
春节快要到了,家家户户的门上大多数都贴上了“福”字和春联,有一些人家连窗户上也贴上了美丽的窗花。可我们家还没有贴,我就要在今天把“福”字贴到自家门上。
在晴朗的一天早上,我正在做作业。忽然,我听见大门“咔喳——”响了一声,原来爷爷买了一个大红色的“福”字回来了。他在客厅里正想在“福”字的背后粘上双面胶,把它贴到大门上去呢!
“爷爷!”我拿着一圈厚厚的双面胶,走出了房间,来到了客厅,“我来贴吧!”我这个“热心肠”可不能错过了这个能在自家大门上贴“福”字的好机会。
爷爷慢悠悠地说“哦——好呀!”
我急急忙忙拿起双面胶和剪刀,看了看那个“福”字,它可真漂亮呀!一个端正大方的“福”字在中间,两条红鲤鱼一起用嘴捧着一颗晶莹的珍珠,在下方。一些荷花、金银元宝散落在字的两旁,衬托着正中的“福”字。还有小小的.四个金字“四季平安”嵌在方格里,在上方。
我左手按住纸,右手沿水平方向拉双面胶,粘好后再用剪刀把它剪断,最后用双手用力地压一压它,以免掉落。按照上面的方法,我粘了四条双面胶在纸的背面,再一一撕去它的表层,便拿起它走到了大门前。我努力踮起脚尖,双手分别拿着纸的两个角,双臂伸直,先把两个角固定住了,再向后退一步,看一看是否贴歪了。幸好没贴歪,我心想,不然就前功尽弃了。我又踮起脚尖,把四条边也压了一遍,就贴好“福”字了。
这一张精美的“福”字高高地挂在大门上,我十分开心。因为那是我贴上去的,我也为美化家园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4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与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与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与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与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有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与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与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哦!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5
春节来了,到处都是一派喜庆的气氛,在这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有许许多多的春节的习俗,蔽日放鞭炮,穿新衣,给压岁钱……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的,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的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可是两位天神和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贴门神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春节的习俗非常多,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而春节的习俗也是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6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
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7
春节到了,每个地方的习俗又都不同。现在我就讲一下我们老家的春节习俗吧。
我们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与元宵节为高潮。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按风俗应该吃饺子。除此之外,在这一天我们还要吃灶糖。
而对于除夕,我们要在家门旁贴对联,有时还会贴门神。到了晚上,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之后,除了小孩子与老人之外,我们都要守岁。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我们就要去拜年。对于同辈,我们要说“新年快乐”之类祝福的话语;而对于长辈,我们就应依次跪拜。拜年之后,也就是我们小孩子最爱的——发压岁钱。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之后,可以在此逗留、玩耍。
接下来的几天就不算高潮了,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便是春节的最后高潮,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天了。在这一天,我们可以聚在一起看灯会,吃元宵。而这元宵的寓意就是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这就是我们的春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作文 篇8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与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非常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非常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非常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与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与漏壶亭,并且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后,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知道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后来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春节的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04-24
春节习俗的作文04-19
春节习俗作文05-26
春节习俗的作文12-13
(经典)春节的习俗的作文08-01
(精选)春节习俗的作文08-02
(经典)春节习俗作文08-02
(精选)春节的习俗作文08-14
(经典)春节的习俗作文08-14
《春节习俗》作文(精选)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