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更新时间:2023-03-24 12:32:50 挺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1篇)
为了确保活动能无误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篇1
一、学习主题:
传统节日与班队会扩展活动课
本课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在第一课时完成的基础上,开展一节扩展活动课。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地去认识端午节。同时也为了营造一个健康、向上、活泼的节日氛围,丰富班级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制定如下方案。
二、教学目标:
1、语文: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节日氛围。
2、美术学科:画鸡蛋、训练学生动手操作与绘画的能力,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
3、劳动学科:制作龙舟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
4、信息技术学科:利用PPT向学生展示成果。
三、活动过程:
(一)介绍端午节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二)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1、看龙舟视频
主持人:同学们,你看过 “ 龙舟 竞赛 ” 吗?端午节 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 , 也是一项体坛盛事 ! 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 , 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 锣鼓声 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 粽子 抛进江中喂鱼虾 , 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2、谈谈感受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三)制作龙舟
现在就有请我们敬爱王老师教我们制作会动的龙舟吧!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看谁的手最巧,做的.最漂亮。将自己做好的龙舟送给妈妈或长辈。
1 、拿出材料包:硬纸板、彩纸、木棒、剪刀、胶棒。
2、将碎龙舟首尾剪裁好,备用。
3 、剪下相对彩纸做龙舟身体。折叠彩纸。
4、将龙舟身体和首尾连接起来
5、学生动手做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展示作品
(四)蛋蛋节
主持人:同学们动手能力真强!今天我们除了庆祝端午节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那就是“蛋蛋节”!
1、画彩蛋
2、展示彩蛋:把彩蛋摆成心形。
3、撞蛋大赛:评选出鸡蛋王,鸭蛋王和鹅蛋王
(五)趣味过龙门
主持人:同学们。看看我们班级的门,今天有什么不一样?
班级前门事先布置成了龙门的样子。在门框上绑一个粽子。取寓意“龙门高中”。现在请同学们排好队。依次通过前门,并高高跳起,摸一下门上的粽子,讨个好彩头。并从后门再回到班级就座。
四、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相信他们在今后的每一个端午节都会过得特别有意义。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篇2
一、主题:
古诗《春晓》
二、学习标:
1、语学科:鉴赏古诗,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与意境。能恰当的声朗诵古诗。
2、乐学科:运柯尔势语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体验两声部合唱的乐趣。
3、美术学科:运络信息技术,查找符合中春天的景,并画出来。
三、学习对象:
九年级学生
四、活动流程
同学们,说到春天,你能想到什么呢?各种景、诗歌。提到诗歌我们定都能想到《春晓》这诗吧?
1、鉴赏古诗:《春晓》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诗词,出我国唐代诗孟浩然之。这诗是诗隐居时所作,意境分优美。诗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动的表达了诗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2、导歌词: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声,花某某知多少。插图和频为学创设春天的真实情境,激起学学习的兴趣。学传统语课的古诗朗诵的形式,朗诵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情绪情感。
3、组讨论:四组,讨论什么样的节奏和声才能表达出诗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两种情感?
4、制作图谱:请学利络信息技术查找符合中春天的画,将讨论的结果以画图的式展出来。
5、节奏处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声,花落/知/多少。
6、嗓处理:前两句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表现见到春天的喜景象;后两句可重读“落”字,表达对落花的`惋惜之情。 表情朗诵:结合制图谱,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7、感知旋律:学双打开,按四拍韵律左右摇摆,两个拍后,播放歌曲《春晓》主旋律为其伴奏。
8、哼唱旋律:教师采逐句弹唱的法,引导学逐句哼唱,体态保持前的状态。
9、辅以势:使柯尔势语,逐句哼唱。
10、学唱歌曲:学习适中的度、速度,连贯、柔和的息流动式唱前两句,适中的度,较快的速度,有弹性、更短促的声演唱后两句。注意装饰和休符的唱法。
五、学习资源:
机、电脑,多媒体,黑板
六、学习评价: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更好的发展综合能力,语文古诗鉴赏能力,音乐美的学习以及美术的结合,更能深刻的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小组合作展示中,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达到预定学习目标。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大概”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美术教学目标:
1、会依据课文语句描述,准确画出主人公的活动路线。
2、绘制科学调查《蜜蜂认得回家路》手抄报。
科学教学目标:
查找出蜜蜂真正能够认得回家路线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1、我们同学都特别喜欢小动物?你知道小动物其他本领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
语文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的世界,探究一下蜜蜂的奥秘。
1、板书课题
刚才我们课前交流时,所说的关于蜜蜂的情况,大都通过阅读得到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亲手做的,亲身经历的一次真实的试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生字表,纠正错误
3、教学生字词
第一组:闷了好久、几乎、尽管(多音字,重点点拨“尽”的读音)
第二组:推测、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出词语的温度)
第三组:大概、减少、阻力(由词到句)——
(1)对比读,理解“大概”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这样可以减少阻力。(课件隐去“大概”)
(2)学法渗透:瞧,看似不起眼的一个词语,在句子中却能向我们传达那么多的信息,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多么神奇呀!
(3)教写“概”
同学们再看这个词,“概”字还是我们今天要写的字呢!仔细看这个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生练写
4、轮读课文,理清脉络
下面我找几位同学来轮读课文,谁愿意站起来读书?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咱们边听他们读得对不对,边开动脑筋想一想,尽量弄明白每个部分大概的意思?
第1段——
(1)这一段是在告诉我们什么?生接:原因,也就是说试验的目的(CAI:目的)
(2)谁来说说,作者做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点拨“听说”,(CAI:“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管听谁说过,也不管“听说”过多少次,法布尔一定亲自来证明,多认真啊!
第2、3、4、5段:个别读(随机正音,评价语过渡)
第6段:齐读
(1)刚才我们齐读的这一段又是在说什么的?(CAI:结论)
(2)目的有了,结论出来了,那刚才中间的几位同学读的部分就是整个试验的——过程(CAI:过程)
学法渗透:这么长的课文,我们边听、边想,就初步弄懂了每一个部分的意思,让这篇课文的内容变得这么清晰。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学习方法呀,希望同学们把这种方法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三、朗读感悟,明确试验过程
1、教学第二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CAI: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3)隐去CAI内容,试着积累
(4)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2、教学第三段
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是啊,(引读:“在回家的路上”)——生接读第一句“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评价:我听出来了,你有些担心小蜜蜂,谁能读得更担心一些?
听得出,你真是一个又同情心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
(3)生齐读。
(4)教写“推测”
在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推测”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5)“推测、猜测”换词比较
A、在这句话中,“推测”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猜测。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完全一样吗?谁来说一说?
(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像不知道的事情,是有依据的想象。猜测:完全凭自己的想像估计。)
B、用哪个更好一些?
瞧,法布尔做事严谨,用词也十分准确。
C、请联系上文,找一找作者推测的依据。
D、法布尔的推测跟结果一样吗?请联系下文看一看。
——同学们,“推测”这个词就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才能真正读懂它。
(6)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7)作者的小女儿呢?我找人来读一读后面的部分。(个别读—范读—齐读)
四、回扣第一段,体会试验的意义
1、同学们,仅仅只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吗?学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
2、创设情境读
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法布尔从试验中还得出了什么结论?咱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积累好词佳句
课后习题第三题,把你喜欢的好词佳句写到自己的本子上。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自然界还有许多奥秘,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你们就会有很多的新发现。因此,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留心观察的人。
科学教学流程:
探寻蜜蜂能正确辨别方向的原因:
1、蜜蜂自身正确探寻方向的能力有哪些:
(1)蜜蜂能够在老远的地方嗅到一种气味,辨别其方位;
(2)蜜蜂会借助太阳的位置和地表特征作为定位标志;
①蜜蜂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
②蜜蜂传递信息就是靠自己身体的摆动,形象点说是“跳舞”,可以给同伴传递哪里有蜜源,外来入侵等各种信息;蜜蜂还会利用翅膀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2、探寻蜜蜂8字舞的具体意思:
①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这些“侦察员”一旦发现了有利的采蜜地点或新的优质蜜源植物,它们就会变成采集蜂,并飞回蜂巢跳上一支圆圈舞蹈或“8”字形舞蹈来指出食物的所在地,并以舞蹈的速度表示蜂巢到蜜源之间的距离,还以附在身上的花粉的味道告知食物的种类,通知大家一块儿去采蜜。侦察蜂找到距蜂箱100米以内的蜜源时,即回巢报信,除留有追踪信息外,还在蜂巢上交替性地向左或向右转着小圆圈,以“圆舞”的方式爬行。
②如果蜜源在距蜂箱百米以外,侦察蜂便改变舞姿,呈“∞”字,所以也叫“8字舞”或“摆尾舞”。如果将全部爬行路线相连,直线爬行的时间越长,表示距离蜜源越远。直线爬行持续1秒钟,表示距离蜜源约500米;持续2秒,则约l000米。
③蜜源与蜂巢的距离和舞蹈动作的快慢有直接关系。距离越近,舞蹈过程中转弯越急、爬行越快;距离越远,转弯越缓,动作也慢。蜜蜂的舞蹈动作,不仅能报告花蜜距巢远近,还能指示花蜜所在的方向。如果跳摇摆舞时,蜜蜂头朝上,则是说:“朝太阳的方向飞去,能找到花粉。”反之,则是报告:“在背向太阳的地方可以找到食物。”
美术教学流程:
A:同学们,我们阅读了课文,明白了法布尔做这个实验是按照一步一步的步骤进行的。那么,我们一起动手画一画法布尔的实验步骤吧!
1、按照实验步骤分小组,每个组员根据本组分到的实验步骤独立完成绘画;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绘画成果,选出最符合课文语句描述的绘画作品;
3、全班交流各个小组的优秀绘画作品,重温课文内有关实验步骤的语句。
B:依据科学解释的8字舞,动手制作制作《蜜蜂认得回家路》手抄报。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篇4
一、主题:
歌曲《春晓》
二、学习目标:
1.语文学科:鉴赏古诗,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与意境。能用恰当的声音朗诵古诗。
2.音乐学科:运用柯尔文手势语学习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体验两声部合唱的乐趣。
3.美术学科: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查找符合自己心中春天的景色,并画出来。
三.学习对象:
xx级艺术专业学生
四.活动流程
同学们,说到春天,你能想到什么呢?各种景色、诗歌。提到诗歌我们一定都能想到《春晓》这首诗吧?
1.鉴赏古诗:《春晓》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中国古诗词,出自我国唐代诗人孟浩然之手。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时所作,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的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导入歌词: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某某知多少。插入图片和音频为学生创设春天的真实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用传统语文课的古诗朗诵的形式,朗诵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情绪情感。
小组讨论:四人一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才能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两种情感?
制作图谱:请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查找符合自己心中春天的画面,将讨论的结果以画图的方式展示出来。
节奏处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某某/知/多少。
嗓音处理:前两句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表现见到春天的喜人景象;后两句可重读“落”字,表达对落花的惋惜之情。
表情朗诵:结合自制图谱,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感知旋律:学生双手打开,按四拍子韵律左右摇摆,两个八拍后,播放歌曲《春晓》主旋律为其伴奏。
3.哼唱旋律:教师采用逐句弹唱的方法,引导学生逐句哼唱,体态保持前面的状态。
4.辅以手势:使用柯尔文音高手势语,逐句哼唱。
5.学唱歌曲:学习用适中的力度、速度,连贯、柔和的气息流动方式唱前两句,用适中的力度,较快的速度,有弹性、更短促的声音演唱后两句。注意装饰音和休止符的唱法。
6、拓展练习: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两个声部卡农式轮唱。
五.学习资源:
手机、电脑,鸿合白板
六.技术工具及应用策略:
利用互联网查找,通过制作图谱等方式进行展示交流。
七.学习评价:
本活动是一个“本土化”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践,旨在感受中国古诗词与现代音乐、美术的结合,并能用恰当的嗓音朗诵古诗、演唱歌曲。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加,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有条理的分享探究成果,到达了预定学习目标。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篇5
一、比赛方案
1、采用“金山打字通”软件,通过现场指定打字内容进行测试,按软件显示的打字进度与准确率相乘为分数,从高到低排序来计算名次。
2、打字内容为金山打字通中文练习中文章练习的第7课。
3、报名方式:每班选送10人参加校比赛,男女不限。
4、比赛时间:20xx年5月20日中午
二、比赛规则
1、参赛人员提前十分钟进场。
2、比赛时,不得暂停,直至比赛完毕。
3、如果电脑出现了故障,我们会给与重新测试的.机会。
4、因个人操作原因导致成绩出现错误时,将不予重新测试。
5、不按照工作人员指令,提前输入或延长输入时间,将予0分计算。
三、比赛地点:
计算机房
四、计分方式:
分数=打字进度×准确率。
五、评奖方法:
班级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班级获奖者参加年级赛,年级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六、负责老师:
蒋亚芳。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篇6
一、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许多教师的知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学现实需求。另外,新课程“综合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理念倾向也使得部分教师感到不是很适应。所以,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教研活动相继出现。这些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它们多是在同一学科内进行的,缺少学科间的相互融合。这种单科性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成长的作用逐渐趋于弱化。鉴于此,跨学科的教研活动在影响教师成长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谓跨学科教研活动,即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大小不一的灵活的教学研究组,形成新的伙伴关系,围绕某一特定的教学主题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和课后反思研究。在跨学科教研活动中,各学科教师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在对话和交流中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的价值
在始终按常规开展教学活动的学校来说,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有多方面的价值。
(一)建设多元化的教研组
跨学科教研意味着突破学科局限,建立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动态教研机制。首先,它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分科教研组之间建立关联,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创造沟通的机会。其次,它可以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教研组,实现各学科平等、均衡、同步发展。这样,各学科能够相互协调,保持同步,共同达到某一研究高度。
(二)开发多视角的教学设计
跨学科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备课的优越性发挥得更好,由于众多“门外汉”的参与,其视野与思维空间远比同学科的集体备课开阔。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带着新异的目光,从截然不同的`视角去观照和审视所备学科,多个视角的碰撞与交汇会生成创造性的设计,使得集体备课由“取众人之长”上升到“取众科之长”。
(三)实现多渠道的教学资源共享
听课、评课是常规教研活动中最主要的形式。在跨学科听课中,资源的获取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渠道,而可以具有广泛选择性,拥有更多的学科渠道。这样,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远非同学科听课可比。教师通过长期的跨学科听课,能更好地为自己的学科教学积累丰富而全面的资源储备。
(四)实现多内涵的教师专业发展
当前,仅仅追求在某一学科领域成为名师的教师已经不再是优秀的教师,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变——由单一趋向综合。我们应该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多内涵发展,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的个人素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跨学科教研活动的实施
跨学科教研活动的思想精髓就是“跳出学科看学科”。不论是语文、数学、英语、品生品社、信息技术还是体、音、美,都有相互的联系和可以借鉴的事物,即便孩子上了高中,分文科和理科,那么高考文综的历史、政治和地理三门学科有天然融合优势,理综的物理、化学与生物也都有共同的知识要素。鉴于此,学校大胆尝试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
(一)成立跨学科教研共同体
1.跨学科学术团体
在学校层面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从以下两个平台提供跨学科教研机会:学科领导、名师工作室。各学科领导是跨学科的教科研的引领者、组织者、领导者。将他们聚集在一起,时常针对本学科一定的教学疑难问题从学校发展、推进、成长的层面上定期进行跨学科研讨,发挥骨干、生力军的作用,通过思想的碰撞、互相学习,共促发展。
名师工作室的教研对象是我校已被评上的市级、沙区级“三类人”。他们每学期进行教研活动,分享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年轻教师更好地成长。
2、跨学科年级教研组
这里的跨学科教研组已经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单科的行政性范畴。我们开展的教研组跨学科教研活动存在以下两种形式:以年级为单位的教研组和以班级为单位的教研组。
按照年级来划分,就是每个年级形成一个大的综合性跨学科年段教研组。每个年段教研组以年级组长为组织者,各个年级的各门学科。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每个人走向成功和辉煌的惟一途径。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我校少先队通过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劳动节”的由来,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劳模风采,将“劳动最光荣”这个主题思想转化到我们每个少先队员的实际行动中,通过在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培养少先队员积极劳动的热情,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活动主题
劳动最光荣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3日——20xx年5月6日
四、活动内容
低年级(1—2年级):
1、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能做到我的餐桌上没有一粒剩饭(菜);
2、学会自己穿衣服;
3、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4、能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将劳动的场景拍成照片上传到班级主页或张贴在教室)
中年级(3—4年级):
1、知道2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2、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
3、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洗菜、淘米、洗碗、扫地、拖地等;
4、在老师的带领下清理班级绿地的杂草;
5、在父母的协助下学会做一道菜等。(将劳动成果拍成照片上传到班级主页或张贴在教室)
高年级(5年级):
1、知道4个全国劳模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
2、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等);
3、“我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劳动的甘苦,并写一篇作文;
4、在老师的带领下清理班级绿地的杂草;
5、“以劳动者是最光荣的”为主题拍摄一组照片(如:公交车司机、执勤的交警叔叔等)。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篇8
一、开展跨学科活动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和理念提出了新的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许多教师的知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学现实需求。这种单科性的教研活动对于教师成长的作用逐渐趋于弱化。鉴于此,跨学科的教研活动在影响教师成长这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谓跨学科教研活动,即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大小不一的灵活的教学研究组,形成新的伙伴关系,围绕某一特定的教学主题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和课后反思研究。在跨学科教研活动中,各学科教师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在对话和交流中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跨学科活动的价值
(一)建设多元化的.教研组,首先,它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分科教研组之间建立关联,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创造沟通的机会。其次,它可以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教研组,实现各学科平等、均衡、同步发展。这样,各学科能够相互协调,保持同步,共同达到某一研究高度。
(二)开发多视角的教学设计,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带着新异的目光,从截然不同的视角去观照和审视所备学科,心得体会范文多个视角的碰撞与交汇会生成创造性的设计,使得集体备课由“取众人之长”上升到“取众科之长”。
(三)实现多渠道的教学资源共享,听课、评课是常规教研活动中最主要的形式。这样,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远非同学科听课可比。教师通过****的跨学科听课,能更好地为自己的学科教学积累丰富而全面的资源储备。
(四)实现多内涵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变——由单一趋向综合。我们应该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多内涵发展,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的个人素质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篇9
一、主题:
构建计算练习课教学模式。
二、活动的目的和效果:
1、小学数学中的练习课占了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时间的很大比重。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的练习课教学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或变成作业课,或变成满堂讲,或照搬教材,或随意替换。本学年,“3+7”教育联盟数学科教研活动的主题定为如何构建练习课的教学模式。
2、本学期主要探讨计算练习课的教学模式。
3、通过老师们的研讨,展示“3+7”教育联盟内各校老师的.计算练习课的教学模式,在百花齐放的基础上提炼出优秀的计算练习课的教学模式。
4、优秀的计算练习课练习设计到《小学数学教师》期刊投稿。
三、活动的形式:
网络研讨和实地研讨相结合
四、研讨的地点和对象:
(一)网络研讨:
地点:xx部落“3+7”教育联盟博客和“3+7”教育联盟数学学科联盟教师qq群。
人员:“3+7”教育联盟数学学科全体联盟教师。
(二)实地研讨
地点:xx小学、龙洞小学
人员:
1、“3+7”联盟内三年级的全体数学老师
2、“3+7”联盟内3年以下的年青教师
3、“3+7”联盟内教研室中心组成员。
五、活动安排:
1、第7—11周:
(1)“3+7”教育联盟数学学科联盟学校安排2次的教研时间专题研讨计算练习课的教学。
(2)每位联盟内的数学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一节计算练习课的练习设计(所有练习设计请给出设计意图),请放到数学联盟q群共享或xx部落教育联盟博客中让盟内教师分享。
(3)盟内中心组成员推荐出优秀的教学设计。
(4)盟内数学科组把优秀的教学设计装订成册作为我们盟内教师的计算练习教案集。
2、第11---16周:龙洞小学和xx小学将推出两个三年级的计算练习课的教学课例进行实地研讨
3、第11周周一xx小学科组上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课教学设计》,中心组成员网上进行集体备课。第15周周一龙洞小学科组上传《有余数除法练习课》,中心组成员网上进行集体备课。
(1)、两个实地研讨课例提前10天拟定好教学设计第一稿上传到博客或q群,盟内中心组的成员对上传的研讨课例进行网上集体备课,给出修改建议。
(2)、执教教师根据大家的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优习]撰写出第二稿,再上传到博客或q群共享给参与听课的教师及其他年级的老师参考或思考。
4、第12周和第16周实地活动:
第一次
xx小学
(第12周周四下午)2:30--5:00课例研讨:执教者王x老师
执教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
互动交流:专家点评及听课教师交流
专家报告:《如何设计计算练习课》
第二次
龙洞小学
(第16周周四下午)2:30-5:00课例研讨:执教者谢x
执教内容有余数除法练习课
互动交流:专家课例点评及教师与专家对话
专家报告:《如何上好计算练习课》
5、执教学校的数学科组长负责做好参加人员的考勤和活动的过程记录,(特别是专家和骨干教师的点评记录)连同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起上传到xx部落联盟博客的数学学科资源库里作为资料保存。
6、请各联盟学校的主管领导或数学科组长安排全体数学老师加入“3+7”联盟数学组,便于大家在日常教学中交流活动。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丰富小学生的暑假生活,重在过程,贵在参与。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小学生的创造才能,张扬个性,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主题
探索与创新
三、活动内容
1、小学生创造活动
2、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3、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4、开展读书(名著、科普书籍等)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各校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科技节活动,通过各种形成进行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小学科技教育的浓厚氛围,掀起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高潮,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围绕“探索、创新”的主题,发动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
在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暑假时间,做好活动部署安排,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小学生扎实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
1、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要通过办黑板报、科技画廊、科普知识讲座和向学生推荐科普书籍等形式宣传科普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史和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有关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了解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在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包括:科学发展史(古代、近代、现代科技)、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知识和各年级教科书中的知识。中心校届时将组织“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
2、小学生创造活动。
主要包括四类:
1)发明创造类:指小学生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做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
(2)创意设计类:指小学生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发明创造的实物,但根据科学原理和发明创造方法完成的创新设计。
(3)科学幻想画类:指小学生着眼于新世纪人类生产、生活因科技的发展可能呈现的巨大变化,通过科学幻想,绘出未来科技、生活的美丽画卷。作品要求:作品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等绘画技巧、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不包括非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作品规格一律为400mm×600mm,横竖均可;要求装镜框或装裱,便于现场展示。
(4)科学论文类:指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3、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主要包括五类:
(1)电脑绘画:运用各种绘画软件或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统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或者是针对一定目的和用途制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美术作品。单纯的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2)电脑动画:运用各类动画软件,通过角色(鼓励原创角色)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完成的二维或三维的电脑动画作品。作品可以是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小品,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动画节目。作品容量应不大于20MB(非压缩文件)。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写实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3)电子报刊:运用各类文字、动画、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刊物。电子报应该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最少在4个版面以上)、导读栏等报纸类刊物所包含的要素。在导读栏中应设置超级连接。电子刊物应有刊物封面、封底、目录页、(真实或虚拟的)刊名、刊号、主办单位、主编和编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包含的要素。除封面和封底外应有4页以上正文页,在目录页应设置超级链接。
(4)网页:使用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述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信息的作品。作品容量应不大于50MB(非压缩文件)。
以上各类作品制作,要求小学生独立进行创意、设计并自己动手实现创作,指导老师可以给予指导,但不能直接参加制作。
4、开展读书活动
要充分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以“读名著、颂名诗、看名片、学名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读书活动,以强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科学态度,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掌握科学知识。各校自行组织,并将组织情况书面报告中心校。
五、几点要求
1、坚持普及,注重实效,扎实开展好学校各项科技活动。各中小学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与实施课程改革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节活动方案的设计也要突出创新。学校对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发明创造、优秀的创意设计和科技论文,要及时发现、重点引导,提高科技活动的质量。要以科技节活动为契机,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科技节,促进科普知识的长期推广,形成浓厚的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科技节期间可以组织发动学生自选科技内容、制作科技展板,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举办一次由学生设计、制作的科技展览。
一、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
(一)科技活动方案的重要性
1、科技活动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活动方案是科技活动的蓝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科技活动方案要体现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科技活动的原则、科技活动的内容安排。
科技活动方案一般有以下两种:
①整体科技活动方案:一所小学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计划,一般是一个学年有个大体的计划,一个学期有一个详细的科技活动计划;一个科技社团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每个学期要有具体的科技活动的方案;一个年级活动课程要有整体计划,每个学期要有整体科技活动方案。
②一次科技活动的方案:每次科技活动都要有科技活动方案,这个方案要十分具体。
2、科技活动方案是人类科技活动和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证了小学科技活动是人类科技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科技活动要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传播当代科技信息。怎样把当代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技活动,是编制科技活动方案中的一大难题。
当代高科技有哪些?一般认为,当代科学前沿有:揭示物质之谜、宇宙探索、地球科学、生命和智力起源、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当代技术发展的主要前沿有:电脑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航天和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人体工程技术和新医药技术等等。
科学就是探索未知,科学前沿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前沿,要不要让学生知道?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没有定论的假说是不能上教材的。对此,不少教育家提出过质疑。科学是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是人类探索未知的过程,在科学的道路上,人们要前赴后继,为什么不把科学前沿的信息及时地告诉学生;为什么不把科学的猜想、科学的幻想、科学的疑问告诉学生;在制定科技活动方案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把科学前沿信息编进去,而且要通过有趣的活动进行。
例如,要学生看一个打了小眼的纸箱子,学生都说什么也没看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打开箱子怎样探索“黑箱”的真相。让学生查找“黑箱系统”这个科学词汇,“黑箱”这个词汇,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前沿的兴趣。
对于类似这种科学上无定论的现象,要不要告诉下一代呢?当然要告诉学生,问题是怎样设计科技活动方案、怎样激发小学生去探索。如怎样探索飞碟之谜,切实的一种方法就是先研究一下碟状飞行物能不能飞。在科学探索中,就是先做一个模型。科技辅导员通过半年的研究,利用简单的方法在卡片纸上画出图,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剪剪贴贴,做个模型,看看飞碟能不能飞。
接着就让学生讨论,如果遇到飞碟应该怎么办?宇宙人来了怎么办?这个科技活动的设计难点就在于怎样设计出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以制作的飞碟模型,而且要90%的学生可以制作成功。这就要求科技活动的设计者既要深刻理解碟状飞行物飞行物,又要十分了解小学生。
3、科技活动方案是教育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首先,要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在科技活动中有所体会,要搜集大量的科技资料获取知识背景材料。这是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科技活动的指导者要亲自参与科技活动,成为科技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无疑,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其次,要深入研究小学生,深入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他们的心理情况,研究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现状,研究他们的个性特长??无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科技活动方案的'体现,也就是劳动成果的表现,包括科技活动方案、科技活动教材、科技活动器材、科技活动电脑软件、科技活动场所设计等等。
(二)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
1、整体活动目标的确立
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是确立科技活动的目标,科技活动的目标要符合总的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又要具体可行。
整体科技活动的目标,一般以这项活动的教育结果——小学生在这项活动里的收获来表示。
例一某小学天文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激发组员对天文的兴趣,扩大知识面,参与天文探索,培养探索精神、观察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例二某农村小学饲养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结合本村养猪的实际情况,激发组员对参与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的兴趣,要组员在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2、整体知识背景的研究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就要对相关的知识背景材料进行研究,例如,要编写计算机科技活动的设计方案,就要搜集计算机科技资料、研究本校的计算机设备情况,选择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情况??
3、整体小学生情况的调查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就要对整体小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
例一,某小学对学生科学素质进行调查的结果是操作能力比较差,该校就把本学年的科技活动重点确定为培养操作能力,并且拟定了一系列的活动措施。
例二,某科技活动站计算机活动小组对组员情况的调查结果是,大部分组员已经掌握了WPS的基本操作,但是对Word不大熟悉、对计算机的结构不大熟悉,他们就把活动方案的重点放在Word上。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篇11
一、班级基本情况
丽水市特殊教育听障部601班,本班共有8位学生,其中A组的6位学生总体学习能力比较好,上课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环节,B组的2位学生平时去三年级走读。
教学地点在:五楼录播教室
教学资源:课件科学器材实物道具
教学人员:朱君斐
二、学习主题和内容
学习主题:数学与科学的跨学科整合学习
涉及学科:基础学科为数学,其他学科为科学。
学习内容及组合方式: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十二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容积和容积单位,以基本的数学知识点为主,借助科学器材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以助于直观感知抽象的数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学生起点行为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体积的相关知识,动手操作及理解能力都比较好,能准确接受老师的任务信息。
个别化学习目标:
A组:
1.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认识测量工具量筒和量杯。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等探究活动,建立容积的概念,建立1毫升和1升的表象。
3.培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B组: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认识升和毫升,初步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尝试读取具体的容量。
教学重点:
理解容积的概念和建立1升、1毫升的表象。
教学难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
学习环境支持:希沃白板5科学用具:量筒和量杯针筒调羹水实物教具
四、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一瓶药及用法用量,引出容积单位毫升。
出示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容积的概念
1.了解容器
课件出示一些物品图片,请生按照能否装东西的标准分成两类。请一生上台进行操作。师小结:能容纳别的物品的物体,就叫做容器。
2.容积的概念
课件出示: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3.巩固容积的概念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呢?出示一些物品,请生分类哪些有容积?根据学生回答师强调: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物品的物体,才有容积。
(2)认识容积单位
1.介绍容积单位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用字母表示就是L、ml,带领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容积单位。
2.联系实际,深入了解容积单位
请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和毫升,师再出示一部分实物上标有升和毫升单位的物品,请生进行认读。
3.认识测量工具
出示量筒和量杯,通过课件介绍名称及读取刻度的方法。
4.观察操作建立1ml和1l的表象
师先示范通过针筒抽取1毫升放入调羹再指着水量带领学生读1毫升。再同桌互助装取1毫升的水量,直观感知1毫升。
活动:每组借助量筒拿取10毫升的水量,再倒入调羹进行观察。
出示量杯装1000毫升的水,指出1000毫升=1升。
5.探究升与立方分米、毫升与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把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刚好倒满,得出结论1升=1立方分米。师再带领学生推出1毫升=1立方厘米。
三、解决问题
过渡:谁知道一个人每天要喝多少水才合适才健康吗?课件出示喝水小贴士。提问:如果老师的杯子是500毫升的,那我一天要喝几杯才健康呢?
追问:每次喝200ml,你们能用一次性杯子取出200ml吗?请生挑战再集中验证,比一比谁取得最接近200ml。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分层作业
1.一课一练第一课时(AB组)
2.调查作业:一大桶约5升的矿泉水和一瓶500毫升矿泉水的单价,算一算,一大桶矿泉水相当于几瓶这样的小瓶矿泉水,怎么买比较合算?(A组)
五、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本次教学内容是容积和容积单位,在理解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过程中借助科学用具量筒和量杯,带领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容积单位的具体量,帮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建立抽象的概念,同时选取了很多生活中的实际物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际运用的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每天要喝多少水以及每次喝多少水的情境,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会显得单调,增加了趣味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知识点也会掌握的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