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预计500万人报考,该如何择校?
更新时间:2024-05-03 11:31:16 会议相关 我要投稿
作者:胡向东,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近有人感叹考研是为了那根求学或者就业的“稻草”,令笔者想起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大家考研都是奔向录取,但如何考取的道路却大有不同。
2023年研考报名即将开始,早已过了讨论要不要报考的时间,因此这篇短文的阅读对象,是那些铁了心要考研的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们。基于笔者供职的华中师范大学——这所被列为2022年考研最难录取10所学校之一的大学,2022年报考人数再次超过3万人,而录取人数不过4千余人,面对年年上升的考研“烈度”,笔者就更想讨论一下,考研的你该如何择校。
即使迫于就业压力,短安排也要以长规划为基础前些年有人总结出不同求学阶段报考学校的秘诀:报本科看学校,考硕士挑专业,读博士看导师。这个总结虽然不无片面,却也反映出不同学段的选择重点以及教育的部分规律性事实。笔者在这里更看重它的视角——立足一生成长,确立学业规划,不断追求卓越。当下就业岗位稀缺,学位供应不丰,但竞争再激烈,也不能“拣到篮里都是菜”,不能只找报考人少和录取率高的学校考,先上岸再说,忘记了自己的人生规划、职业向往以及学业的终极追求。
考生应从长远计,对目标院校和专业做综合的考量,想清楚自己为何选择目前的院校和专业,你所选择的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在这个专业,专硕和学硕的差异有多大,对你又意味着什么?等等。笔者建议,即使迫于就业压力,也应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做到“三看”:一看是否符合自己人生追求、职业发展的初心;二看报考专业是否与自己兴趣和学业基础相匹配;三看是否有利于后续的学业追求(如继续读博)和职业规划。
否则,也许一个好端端的学术苗子,因考研竞争加剧选择跨专业报考先上岸再说,结果即使录取了也因始终提不起兴趣而陷入“苦学”境地;或者因选择易考取的专业而“误入”某职业领域,毕业时即使就业岗位充裕也兴味索然。以合适自己为第一要义,了解政策明了学校要求有机构已发出2023年考研人数将超过520万精准预测,如果录取130万人的话,将使硕士研究生的录取比达到4:1.跟高考本科录取率不足50%、211高校录取率不足5%、985高校录取率不足2%相比(大约),考研的难度看起来似乎没有超过高考。但得出这个结论的,往往并不了解研究生是按学校的专业来考试和录取的,虽然也有统考科目打底可进行粗略的比较,更重要的却是每个学校、各个专业的研考试题和录取要求大不相同。
同样的道理,即使明确了学业规划,确定了专业方向,也要多多了解考研政策、学校要求,如拟招生计划总数、推免录取数、统考录取数、初试分数线、初试进复试最高和最低成绩、进复试比例、最终统考考生录取比例等重要信息。将之进行汇总,进一步将不同学校、不同年份信息进行对比,将之与自己的情况相匹配,再做出报考选择。
因此,最重要的莫过于记住择校要合适自己,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意愿选择。不要因为别人选了“211”,就觉得你还考本校就丢人;更不要随波逐流,因为好几个伙伴报了某校就跟着报。其次,充分考虑自己能力。人人都知名校好,都指望考研“改换门庭”,让自己的履历上个台阶,但大家都是这样考虑时,就要多想想自己的基础和“爆发力”能否支撑你达到目标。
第三,充分了解政策,明确学校要求。要弄清楚你心仪的“双一流”的专业,究竟将多大比例用于录取推免生。如某校热门的学科教学专业招生计划40人,看似招的挺多,却拿出80%的计划录取了32个推免生,由于报名时推免生录取尚未完成,报名统考的学生知道此情为时已晚,无法更改志愿,只得和全国的900多个同志者一起竞争那8个名额,生生被逼进了注定有90%被淘汰的群体之中。
离报考还有十来天,考生朋友在充分了解学校录取政策和惯常做法的基础上,可将自己拟报考学校分出高中低三档,最低为最有把握考取的学校,中间为认真刻苦加把劲就可以达到的目标,最高的则为投尽全力才能考上的高校,细细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即使已准备“二战”,也要慎重择校不随便“练手”由于考研越来越卷,一次不第来年“二战”甚至“三战”的考生似乎正越来越多,考研场域中奇特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从考场里情况看,总体缺考率走高,中途退考的也较多;还有人第一次报考竟然只是为了“练手”;再比如,有人说第一次既为“练手”,不妨报高一点,与高手一起过招,不行再换学校。我们赞赏锲而不舍的进取之心,却不主张盲目练手。因为既为练手,就包含着利用重复努力熟悉内容和方式,从而提升成功率的意思,报考太随意,一击不中换个学校再考,前面的经验也就难以起到启示后来的作用了。
在前两条建议基础上,笔者建议信心坚定的你,即使已准备好“二战”,也要慎重择校,即使“练手”也要达到应有效果。具体说也有三点:一是不赶热门。有媒体总结出2022年考研最难的10所大学是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这十校所以难考,原因不外两个:师范类太热,最难考的学校中师范大学十居其七;统考报名者众多,而这些学校招推免生的比例大都不低。知难而上当然可贵,懂得避开锋芒也不失为人生智慧。报考人数越多的学校专业,你充当陪跑者的概率就越高。报得“太高”,即使有调剂机会,也往往十分被动,能去的比目标校低好几个档次,不如直接报竞争略为平和的学校。第二点还是强调挑选适合自己能力的学校,不要只盯着“双一流”(这不是让你降低目标),相同专业还有科研院所可以选择,而且后者还具备报考相对人少、奖助学金较高、科研氛围更浓等优势。第三,一旦选定则坚定目标,争取一击即中;即使“二战”,不妨找熟悉的战场和对手,或许更容易成功。毕竟人生短暂,二十来岁的年华会发生许多美好的事情,不只有考研。祝考研的青年朋友们,报的好,考的好,录的好!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考研预计将有500万人报考。由于考研的竞争日趋激烈,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成为了许多考生心中的难题。那么,在如此众多的考生中,我们应该如何择校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考研是为了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职业发展。因此,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职业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与自己专业方向相关的学校,这样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学术研究。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各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可以通过查看学校的官方网站、相关新闻报道等渠道,了解学校的师资结构、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目标学校的在校学生或毕业生进行交流,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体验,以便做出更准确的选择。
第三,我们需要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不仅要考虑学术因素,还要考虑生活和环境因素。例如,一些人喜欢大城市的繁华和多样性,而另一些人则更喜欢小城镇的宁静和舒适。因此,在选择学校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个人喜好和适应能力。
此外,还可以考虑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学术资源。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科研平台等硬件设施以及学校与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都会对我们的学习和科研带来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选择学校时,我们也要多方了解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学术资源。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学校的选择不仅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和目标,还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例如,经济条件、家庭背景、个人能力等都会对学校的选择产生影响。因此,在做出决策之前,我们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综上所述,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是考研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定位,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关注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学术资源,同时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做出更准确、合理的选择,为自己的考研之路铺就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
"【2023考研预计500万人报考,该如何择校?】相关文章:
2022年内蒙古考研成绩查询官方入2024-05-03
2019年福建莆田市中考中招政策八2024-05-01
山南中考录取分数线公布 山南中2024-04-30
鹤壁市中考录取分数线查询,鹤壁2024-04-27
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2024-04-27
图文并茂教您如何打印身份证实际2024-04-24
科技与狠活什么意思?来历是什么2024-04-24
发改委与澳门政府签署《关于支持2024-04-21
坚决防止滥用“一带一路”概念聚2024-04-21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文范文推荐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