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更新时间:2022-06-16 15:30:42 规章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一章总则
一条为进一步促使各级领导者全面、认真、合法履行岗位职责,加强各级领导队伍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二条责任追究是领导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失职、渎职、失误或其他个人原因,对公司发展或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时对领导的追究与处理。
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党政副职以上、各部室(车间、分公司)负责人。
四条责任追究坚持下列原则: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原则
、惩前毖后、有错必究原则
、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过错与责任相适应原则
二章追究范围
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追究班子成员责任:
、违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发生政策性偏差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违反公司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的;
、违反公司人事制度、财务制度、采购制度等制度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的;
、擅自更改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或其他领导小组会议决议造成不良后果的;
、失职造成公司生产经营、重大项目投资发生决策失误的;若属方案错误诱导造成的,主要追究方案制定人的责任;
、失职造成公司财产被诈骗、盗窃、浪费,损失在XX元以上的;
、连续三个月内因疏于对部下的管理教育,使其发生三次以上严重工作失误的;
、一般文件送达后.个工作日、急件.个工作日不批阅,影响后续工作正常开展的;
、对下属的请示、报告无故三日不答复,影响工作开展每月次以上的;
、以权谋私、接受他人财物损害公司利益的。
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追究各部室(车间、分公司)负责人责任
、工作中以权谋私、吃请受贿、接受他人财物、回扣损害公司利益的;
、顶撞上级领导、不服从管理两次(含)以上的;
、工作中虚报冒领、弄虚作假的;
、工作不配合、不协调或推诿、扯皮造成不良影响的;
、工作中拒不执行领导签批或工作安排两次(含)以上的;
、工作中不及时沟通、汇报造成失误或重大损失的;
、工作中不能顾全大局、谋取小团体利益的;
、工作中不按程序办事且造成失误的;
、遇到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件,不能及时制止,致使事态扩大的;
、对到其部门(车间、分公司)办事的人员,态度恶劣、拖延服务或拒绝为其服务;
、一季度内本职工作或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次(含)以上未能按时完成,或重大工作任务(一次)未能完成造成不良影响的;
、越级请示、汇报且不符合事实的;
、对各类文件不及时传达、执行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
、不能搞好本部门内部团结,形成帮派影响正常工作的;
、将工作或其他争执发展为吵架、骂人或发生打架的;
、违反公司其他规定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七条对安全事故及工作责任事故的追究,按公司相关事故认定和追究办法执行。
三章责任承担
八条承办人失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造成损失的,追究承办人责任。 ,
九条审核人、批准人应发现而没发现、应纠正而没纠正问题,追究审核人、批准人责任,同时追究承办人责任。
十条领导者不负责、故意或指令做出的错误决定,追究领导责任。
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
、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
、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纠正的;
、确因意外和自然因素造成的;
、非主观因素经济损失在元以下且未造成重大影响的;
、因行政干预或当事人确已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议而未被采纳的,不追究当事人责任,追究上级领导责任。
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从严或加重处罚;
、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确系个人主观因素所致的;
、屡教不改且拒不承认错误的;
、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
、经济损失在XX元以上且无法补救的;
四章追究的种类
十三条种类
、责令改正并作检讨;
、通报批评;
、留用察看;
、调离岗位、停职、降职、撤职;
、开除;
以上行政处罚的同时可附带经济处罚进行。造成经济损失在以上的,主要责任人视情节和态度承担损失总额的%--%,并承担法律责任,次要责任人或连带或领导责任按损失总额的%给予经济处罚;损失在元以下的,主要责任人承担%,次要责任人或连带或领导责任的,按损失总额的%给予经济处罚。
十四条违反国家法律的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五条因故意造成经济损失的,被追究人承担全部经济责任。
十六条因过失造成经济损失的,视情节按比例承担经济责任。
五章追究程序
十七条责任追究可由人力资源部、纪委(监察室)提出,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室)调查核实。也可根据举报调查后提出。处理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落实。处理意见报批前应向处理对象核实。
十八条处理意见根据被追究者职务、事件性质、损失程度、影响大小等因素,报董事长或总经理审批。
十九条被追究人对处理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意见申诉。申诉期间不影响处理决定的执行。经调查确属处理错误的,应予纠正。
六章附则
二十条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二十一条非领导人员责任追究,在本办法制定后,可参考本办法执行。
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
十条 领导者不负责、故意或指令做出的错误决定,追究领导责任。
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
、情节轻微,没有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
、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纠正的;
、确因意外和自然因素造成的;
、非主观因素经济损失在元以下且未造成重大影响的;
、因行政干预或当事人确已向上级领导提出建议而未被采纳的,不追究当事人责任,追究上级领导责任。
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从严或加重处罚;
、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事故原因确系个人主观因素所致的;
、屡教不改且拒不承认错误的;
、事故发生后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
、经济损失在XX元以上且无法补救的;
四章 追究的种类
十三条 种类
、责令改正并作检讨;
、通报批评;
、留用察看;
、调离岗位、停职、降职、撤职;
、开除;
以上行政处罚的同时可附带经济处罚进行。造成经济损失在以上的,主要责任人视情节和态度承担损失总额的%--%,并
承担法律责任,次要责任人或连带或领导责任按损失总额的%给予经济处罚;损失在元以下的,主要责任人承担%,次要责任人或连带或领导责任的,按损失总额的%给予经济处罚。
十四条 违反国家法律的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五条 因故意造成经济损失的,被追究人承担全部经济责任。
十六条 因过失造成经济损失的,视情节按比例承担经济责任。
五章 追究程序
十七条 责任追究可由人力资源部、纪委(监察室)提出,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室)调查核实。也可根据举报调查后提出。处理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落实。处理意见报批前应向处理对象核实。
十八条 处理意见根据被追究者职务、事件性质、损失程度、影响大小等因素,报董事长或总经理审批。
十九条 被追究人对处理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意见申诉。申诉期间不影响处理决定的执行。经调查确属处理错误的,应予纠正。
六章 附则
二十条 本办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二十一条 非领导人员责任追究,在本办法制定后,可参考本办法执行。
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
【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相关文章:
平安校园领导责任书01-12
平安校园领导责任书(通用10篇)01-12
平安校园领导责任书范本(精选10篇)12-27
制度管理规章制度03-09
酒店制度规章制度03-30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什么制度什么制度06-25
制度管理规章制度15篇03-09
制度管理规章制度(15篇)03-09
规章制度管理制度04-04
酒店制度规章制度15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