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5篇

更新时间:2022-05-19 22:59:2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8年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5篇

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1)

2018年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5篇

假如在东北地区评选清代本土文化名人,辽阳的王尔烈肯定名列其中。

王尔烈是乾隆年间进士,最高官职也只做到大理寺少卿,他既不是身居宰辅的重臣,也不是权重一方的封疆大吏,《清史稿》也没有他的传记。但是,王尔烈在东北却受到传奇式的尊敬。他被视为东北文人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与全国一流才俊比肩。

王尔烈能获此殊荣,原因多多,择其要者有三。

第一,在科举考试中,他创造了东北的第一与唯一。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殿试中,王尔烈拿到二甲第一名。一甲只有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也有名目,叫传胪,这四位,再加上殿试之前全国会试的第一名会元,统称为“科举首选”。从顺治初到光绪末,每三年一次的“正科”,加上不定期的“恩科”,清朝共开科112场,产生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和会元各112名,总计“首选”560名。而整个东北地区,王尔烈是进入“首选”名单的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位。

第二,王尔烈确实才华横溢。王尔烈曾被朝廷任命为“纂修官”,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编纂《四库全书》是乾隆钦定的“国家工程”,“总纂修官”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几十位纂修官皆为“鸿才硕学”之士。纂修官也叫“分纂官”,负责校阅一定范围内的图书,对图书文字、内容进行校正、增删,决定弃取,还要“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写出“提要”。这是编纂工程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此外,王尔烈还“工诗文,善书法”。他的诗文集有《瑶峰集》两卷。王尔烈的诗文不乏江南名士的华丽与新巧,更多几分北方才子的奔放与宏阔。他的书法作品超凡飘逸,落拓不羁,为时人所重。

第三,为官一世,两袖清风。王尔烈从走上仕途到古稀致仕,岗位屡更。但不管在中央还是在地方,不管职掌司法还是管理茶汤,他都秉持祖辈家训,“尽忠于上,尽诚于事”,“抱诚守真,廉而不刿”,严格自律,不贪渎,不谄媚,不慕荣利,生前连一部诗稿都没刻过。为官数十载,回乡时还是“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王尔烈的渊博学识和为官操守赢得一片赞誉。

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2)

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读书,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王尔烈同样重视家教,他为治学之道所作的《学道篇》也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告诫后代不仅要重视学识,还要注重道德,要求“智”和“仁”二者合一并进,这样才算学有所成。

王尔烈临终前还给儿孙留下了这样的家训:“耕田为本,读书为上;居官莫狂,为民莫惘;本事吃粮,筋力求裳;豆腐家长,不可奸商。”要求后人,无论耕田、读书、居官、为民,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张狂,要凭本事吃饭,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夺,毋占他人便宜。处事者以亏己为尚,交友者以憨重为先,教子者以严厉为本,度日者以勤俭为宗。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

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3)

“肩担明月,两袖清风”,人们用这两句来形容一个人为官清正、廉洁。而今天我用这句话来形容心态,形容那种空灵、无执与坦荡的心态。

一个人其实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该有这种心态。

我见过一位这样的人:他身价百万,可是一点架子也没有,与我们这些穷哥们相处得很好。当我们到他家里串门的时候,他都亲自下厨为我们做最拿手的菜。他的为人处世真的是坦坦荡荡、稳稳妥妥,给人以信任。

还有一位穷哥们,他虽然穷,可是实干,因为没有什么手艺,赚的钱也不多。但是他无论做什么都十分认真,老板也很看重他。他从不巴结有钱有势的人,用他的话来说,早已参透一个词——安贫乐道。

他们二人境遇虽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开心、知足。

衡量一个人幸福的因素不全是物质方面,更是心灵和精神方面的。有多少人说:穷的只剩钱了。一个人无论拥有什么也好,不拥有什么也好,就是洒脱的走在人生的大路上!

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心念无着,自在洒脱。哪怕你坐宝马,哪怕你当总统,心念如此,拥有却不看重,失去也不伤心。在内心中永远保持那种清心的纯净,那种美好的向往,多好呀!

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4)

王尔烈,祖籍河南,明代移住扬州之江都县(今扬州市),明朝末年,其四世祖王行焉任辽东都司指挥,于是“定居于辽阳城南三十里风水沟”(见金毓黻《静晤室日记》)。辽阳城南风水沟就是今天的辽阳市兰家乡风水沟村。清康熙初年,其曾祖王三益又迁居辽阳城内,从此世居辽阳。

王尔烈家学深厚。据辽阳王尔烈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辽阳有一个传说,王尔烈的曾祖在修魁星楼时,特意把魁星的笔尖对准了家乡风水沟的方向,想在族人中点出个状元来。天遂人愿,据记载,历史上王尔烈家族先后共出了30多名进士。

大清王朝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二十三,过年的喜庆还在辽阳城中弥漫,王缙家中又传喜讯:喜添贵子——王尔烈诞生。出身书香门第、宦官人家的王尔烈,天资聪颖,在其父熏陶下很早就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六岁入私塾,塾师崔璨拔贡出身,学富五车,为王尔烈幼年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岁,入辽阳中心庙塾馆读书。王家家风朴厚,家教严正,王缙虽常年不在家,但为其子积存下两室图书。据史料记载,王缙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私交深厚,曹家藏历代典籍甚丰,也为王尔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之源。王尔烈从小就喜爱读书和研习书法,且勤奋好学,学识日渐渊博。

相传崔璨在授课中曾出过一联:“天作棋盘星作子,朗朗乾坤谁个敢下?”联出后众学子无人敢对。唯幼小的王尔烈站起朗声应答:“地为琵琶路为弦,煌煌世界孰家能弹!”老师随口又出一联:“野外黄花好似金钉钉地。”王尔烈沉思片刻,忽然看见窗外辽阳城里的白塔,顿时文思泉涌,答道:“城内白塔犹如玉钻钻天。”大家听了,都为王尔烈的过人才华而折服。由此,王尔烈被誉为“辽阳神童”。王尔烈十六岁时,诗文、书法就已经蜚声遐迩了。

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5)

担双肩明月挥两袖清风感悟:10月14日的共产党员公众平台推介了《为官必读经典:<禁止馈送檄>》一文,读之发人深省。所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已脍炙人口,然古往今来有多少官吏口中朗朗念着此话,却未曾放在心上。“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虽将此话放在心上,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能亲力躬行、善始善终者又有几何?“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既有心独善其身,奈何众人昏昏我独昭昭,怎敌世之浊泥尘埃,如何激浊扬清!

《禁止馈送檄》的作者,是清康熙年间的著名清官张伯行。他在福建巡抚任上时撰写了此文,用以警醒自身,警告妄图走后门、攀关系的送礼者,其事迹在民间广为传颂,被百姓誉为“金绳铁矩”。全文虽然仅有56字,却道出为官当“担双肩明月,挥两袖清风”的道理。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事物的腐败往往是从心里开始的。有了贪腐的念头、奢靡的想法,离自身的腐败和毁灭便也不远了。张伯行清廉为官的现实意义,在于教育为官者一是要有担当,要双肩担着明月,一心想着百姓;在于告诫为官者要清廉,要两袖挥过清风,半点不争私利。然而正如文中所言,世风对“交际之常”、“不义之财”已见怪不怪,如何能够把持自己、坚持自我成为一道难关。

所以我们说,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敌人”比我们想象的强大、狡猾、顽固,它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存在于日积月累的世俗风气。我们不能因一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一时的困难望而却步,要在目前取得的成果上逆水行舟、攻坚克难,以身体力行的毅力和慎初慎微的态度,以滴水穿石的信念和乘风破浪的勇气,持续努力地建好每一条战壕,打好每一场战役,步步为营、久久为功,打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官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