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范文精选

更新时间:2022-05-19 22:59:3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8年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范文精选

2016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范文(1)

2018年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范文精选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别名仲方,字君武,号瑶峰,辽阳县贾家堡子人。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是乾隆、嘉庆年间有名的“关东才子”。他有才而廉明,博得“双肩明月”的美誉,嘉庆帝称他为“老实王”。

少时聪颖才志过人。王尔烈父亲王缙学识渊博,王尔烈幼年在其父熏陶下开始了启蒙教育。王家家风朴厚,家教严正,王缙虽常年不在家,但为其子积存下两室图书。所以王尔烈精深于文字,更酷好诗词。据史料记载,王缙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私交深厚,曹家藏历代典籍甚丰,也为王尔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之源。王尔烈幼年塾师崔璨,拔贡出身,学富五车,为王尔烈幼年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传崔璨在授课中曾出过一联:“天作棋盘星作子,朗朗乾坤谁个敢下?”联出后众学子无人敢对。唯幼小的王尔烈站起朗声应答:“地为琵琶路为弦,煌煌世界孰家能弹!”老师随口又出一联:“野外黄花好似金钉钉地。”王尔烈沉思片刻,忽然看见窗外辽阳城里的白塔,顿时文思泉涌,答道:“城内白塔犹如玉钻钻天。”大家听了,都为王尔烈的过人才华而折服。由此,王尔烈被誉为“辽阳神童”。

为民育君用心良苦。乾隆有17个儿子,最看重的是15子颙琰。颙琰14岁被秘定为太子,王尔烈被钦点为老师。

他不是“拴住”皇子耳提面命,生吞活剥那些经、史、子、集,而是给予皇子极大的自由。有一日,王尔烈给颙琰布置一道作业,文题是《敲木鱼石》。颙琰一看,马上反问道,“老师,木鱼怎能和石头混为一谈呢?”王尔烈说:“我不是让你纸上谈兵,而是要你到大自然中寻找答案。”为了交上满意的答卷,颙琰便带着仆人出宫寻找。但是他走遍了千山万水,也没有找到这个“木鱼石”。整整三年仍然交不了答卷,颙琰回到宫中很是烦恼。于是,他便到乾隆面前说王尔烈有意刁难他。乾隆想了想说,你的老师既然出了此题,必然有他的道理。你应该尽力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后来,颙琰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山上找到了这块木鱼石,并在寺庙住持的指点之下终于敲响了木鱼石。王尔烈启发颙琰说:“这块山石,其实一文不值,但不登泰山,不知山高;不涉沧海,不知水深;不于民间苦行,怎能分辨忠奸善恶。”有了寻找木鱼石这样千辛万苦的经历,颙琰成为皇帝之后,对治理江山社稷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铸钱三年两袖清风。有一年,王尔烈从江南主考回京,嘉庆问:“老爱卿家境如何?”他答道:“臣家有茅屋三间,里面半藏农器半藏书;还有薄田数亩,那是一望春风一望雨啊!”嘉庆欢喜地说:“老爱卿为官清廉,朕是知道的。这样吧,你去安徽铜山掌管铸钱,在那里任职三年,也许你就富有了。”历朝历代,掌管铸钱最是肥缺。王尔烈上任一晃三年,任满回京。嘉庆问:“老爱卿,这回可度余年了吧?”王尔烈笑笑说:“臣依旧一无所有。”嘉庆说:“此言未必是真吧?”王尔烈也不争辩,当即从袖筒里甩出三枚铜大钱,个个磨得锃亮。原来这是铸钱的样钱,他每天拿着它们去检查铸钱质量,时间久了,都磨得溜光。嘉庆见状,称赞说:“老爱卿清廉如此,真可谓老实王啊!”王尔烈告老还乡后,嘉庆下令在辽阳为他建了一座翰林府,但他把正厅作了义学,自己只住偏房。数年后,他的一位学生从京城来看望他,见他的夫人尤氏正在织布,又见室内空无长物,便问:“我老师家境为何如此寒酸呢?”尤氏答道:“你老师一生非法不为,非义不取。他那点俸禄不够用,所以我就得织布,自食其力。”嘉庆得知后,降旨拨钱让他赡养晚年,但他用这些钱办了义学,直到去世。

公元1796年,乾隆皇帝让位给十五皇子嘉亲王颙炎,委任王尔烈为内阁侍读学士,并恩赐他千叟宴,御赐诗、《集古三星图》、如意鸠枝等。清颙炎嘉庆四年王尔烈72岁时,官至大理寺少卿,因到了耄耋之年,卸任回到辽东,在盛京掌教沈阳书院。74岁(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病逝,葬于家乡辽阳县风水沟村的南山山麓。

2016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范文(2)

王尔烈(1727-1801),字君武,一字仲方,号瑶峰,清代奉天府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中殿试二甲一名,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通政使司参议、鸿胪寺少卿、吏科给事中、光禄寺少卿、顺天府府丞、大理寺少卿、太仆寺少卿等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任四库全书纂修官并三通馆纂修官,参与编纂《四库全书》。

王尔烈工诗文,善书法,以词翰书法闻名于乾隆嘉庆年间,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

王尔烈纪念馆

王尔烈纪念馆坐落在辽阳老城西门里翰林府胡同,是在王尔烈故居--原翰林府旧址上修建的,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清代平房建筑32间。

王尔烈纪念馆

目前,纪念馆有三个展区对外开放,其一是王尔烈生平事迹展。这部分通过《王尔烈家族世袭表》、《王尔烈履历木雕版》、“王尔烈母亲刘氏九十寿屏”、“王尔烈七十寿屏”等陈列,介绍关东才子王尔烈的家世出身、求学科考以及入仕为官等生平事迹;其二为“王尔烈诗书艺术展”,通过王尔烈不同时期的书法、诗文、匾额等展现他的卓越文采和超群翰墨,让观者领略到“芙蕖出水,祥云捧日”的境界;其三为王尔烈故居陈列,这部分通过书屋、卧室、客厅等陈列,体现王尔烈通晓“琴棋书画”,并力求再现清代中期官宦家庭住宅和起居习俗。

王尔烈家训

王尔烈家族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世代一直秉承着“谨言慎行、宽厚忍让、抱诚守真、廉而不刿”的门风。先后有30多人考取了进士功名,多人入仕为官。

王尔烈从小就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滋养和严格的家庭伦理教育。他的祖父王天禄精通儒史与医道,不仅以妙手仁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以儒家文化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父亲王缙学识渊博,酷爱读书,历来遵循“训士有道,虑事有方”,讲求“尽孝于家,尽敬于师,尽忠于上,尽诚于事”。良好的家风使王尔烈养成了淳朴笃静的禀赋,铸就了纯正廉明的品格,为其清正的一生打下了深刻的思想烙印。

王尔烈同样重视家教,他为治学之道所作的《学道篇》也用来教育子孙勤勉学习。“学道者譬如游山,必上绝顶……是故智仁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告诫后代不仅要重视学识,还要注重道德,要求“智”和“仁”二者合一并进,这样才算学有所成。

王尔烈临终前还给儿孙留下了这样的家训:“耕田为本,读书为上;居官莫狂,为民莫惘;本事吃粮,筋力求裳;豆腐家长,不可奸商。”要求后人,无论耕田、读书、居官、为民,都不能气馁,也不能张狂,要凭本事吃饭,靠筋力所得,不可巧取豪夺,毋占他人便宜。处事者以亏己为尚,交友者以憨重为先,教子者以严厉为本,度日者以勤俭为宗。时至今日,这些名言仍在关东土地上广为传颂。

2016王尔烈家训双肩明月两袖清风观后感范文(3)

嘉庆三年(1798年)正月二十三日,王尔烈70大寿,翰林院为其办寿庆,赠《百寿图》屏风。寿屏为九扇组合屏风,集当时翰林院及朝廷的达官显宦和学界名流一百二十五人,书画一百二十六“寿”字志贺(其中有一人赠两幅),其中有礼部尚书、《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的“水墨仙鹤图”,有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刘墉的楷书“寿”字,有《红楼梦》的印行者程伟元的“水墨双松图”等。在这125人中,仅状元、榜眼、探花就有88人。可见王尔列当时名气和影响之大。寿屏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辽阳博物馆。此寿屏对研究清代政治、礼仪、书法、绘画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

嘉庆四年(1799年),七十三岁的王尔烈以大理寺少卿(正四品)告老还乡,回到辽东,在盛京掌教沈阳书院。二年后的嘉庆六年(1801年),王尔烈病逝,享年七十四岁。葬于家乡辽阳县风水沟村的南山山麓。

压倒三江,词翰传世名四海

王尔烈以诗文书法闻名于乾隆、嘉庆年间,但其作品大多散佚。著名学者金毓黻苦心搜集,编《瑶峰集》,并收入《辽海丛书》之中,使得王尔烈的诗文作品得以传世。《瑶峰集》二卷,载录诗七十四首(其中包括友人唱和之作),文九篇,绝大部分都是在故乡之作,尤其是诗作都是游千山时所写。

他写于乾隆四十二年的《自隆阜岭至七岭》,诗中有“二十余年成阔别,漫将尘事述山灵”之句,说明此时他离开千山已经二十多年了。功成名就的他故地重游,不禁慷慨万千,诗兴大发:

《龙泉寺》

旧踏龙泉有屐痕,今来西阁阅朝昏。

层轩历落峰峰入,垒障森严日日吞。

瀑水时飞岩际雨,怪松皆走石间根。

幽奇两擅应雄长,一字为褒须更论。

龙泉寺西阁是他当年读书的地方,触景生情,借诗述怀,诗作格调高雅清新,笔意幽深,技巧娴熟。一斑窥全豹。王尔烈留下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思想性、艺术性非常高,堪称佳作。

他的书法师宗王羲之王献之,造诣也十分深厚。民国年间白永贞修《辽阳乡土志》称其“尤工书法,至今推为辽城第一书家”。《辽阳县志》赞誉其为“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

王尔烈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清史稿》列传就达三百一十六卷,却无王尔烈传,《辽阳县志》也仅有几段记载,但有关他的故事却广泛流传。仅白希智搜集整理的《关东才子王尔烈》一书刊载王尔烈故事传说就多达35篇。

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是“压倒三江王尔烈”,即他主持三江(江苏、浙江、江西)会试时的故事。当时,三江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有许多江南的才子盛气凌人,往往使考官难堪。王尔烈到三江地区后,以“学而时习之”为题,命众考生按八股文形式连作三篇,众考生皆为所难,勉强应试,第一场尚可力成一章,第二场则文不成章,到第三场众考生自叹才尽,面面相觑,尽难泼墨。

考试之后,众考生皆不服气,便请王尔烈自作三篇以难之,哪知王尔烈文不加点,挥毫而就,字字珠玉,郎若晨星,而且立意新颖,众人为之倾倒。有一考生认为王尔烈的文章必是事先有备而作,不足以证其才,于是他写了一上联贴在王尔烈居所的楹柱上:“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王尔烈一看便知其意,笔走龙蛇,马上对出下联:“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此联一天指皇帝,一地指皇后,圣人乃孔子也。那位才子见状脱口又吟:“江南乌纱气流暖”,王尔烈应声而对:“塞北锦袍风无寒”。考生们无不叹服,七嘴八舌问:“王大人学识如此渊博,敢问尊师为谁?”王尔烈笑容可掬地回答:“天下才子数三江,三江不如我家乡。吾乡才子数吾弟,吾为吾弟改文章”。江南考生们一看在王尔烈面前占不着便宜,都讪讪地离开了。

虽然“压倒三江”的故事是后人演绎的,但却充分显示了人们对这位关东才子的喜爱。他的故事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电视连续剧《木鱼石的传说》,描写的就是关于他的事迹和传说。

王尔烈的文采、名气及威望,在当时的京城,与刘墉、纪昀并驾齐驱,史称三人为清中叶“三奇才”。其实,“宰相刘罗锅”刘墉赠王尔烈的楹联最能概括王尔烈的人品与文品:“骨气乃有老松格,声名须共古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