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3-02-01 17:06:2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深海观后感7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海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深海观后感1
就在那天晚上,我和我的弟弟和同班同学郭舜出去看了一场3D电影!他的题目就叫做《深海探秘》!
我们早早的就到了电影院,家长已经早早离开,我们三个人按电影票上的位置坐电梯来到了四楼三厅,然后一个人拿了一个塑料3D电影眼睛,然后我们就进场了!进去之后我们就开始吃我们自己的东西了!过了一会一个阿姨讲了一下该怎么使用3D眼睛然后又说了一句请收看,我们还以为这个电影马上就会开始的呢!但怎么也没有想到接下来的是一串广告!
终于开始了,演的是一只小海龟出世了再往海里面跑,接着水把他冲没了!这只小海龟一路碰到了好多动物有:水母、海藻、海豚、珊瑚、章鱼、乌贼、海蛇、海鳗、海马、海龙、乌龟、小丑鱼、鲸鱼、海狮、灰色礁鲨、鲨鱼、牛鲨、虎鲨、锤头鲨、蓝鲸、虎鲸、魔鬼鱼、蝎子鱼等多种鱼类!最后这只乌龟上岸了,用笨拙的身躯挖了一个大洞,然后他一共产进去一百颗卵,然后它就跑回了我属于自己的海里!
演完后,接着演了海底的动植物大图鉴,但是这时已经开灯,我们就看的.不清楚了,所以我们只好出去,一出去,自己的家长都躲了起来,我第一个发现了他们,最后我们又看好了一个电影,准备以后我们再接着来看其他更好看的电影哦!
深海观后感2
这篇文章讲述了科利特潜水的故事。
开头是科力特有一次和三个朋友一起租了一条船,去捕鱼的地方。之前科利特下潜到水的浅滩,不小心撞到了一块很大的石头。看到了一只大鲨鱼——大白鲨,大白鲨一口咬住他的'一只手,再一口咬住他的一只脚。科利特开始摆脱大白鲨攻击。
后来他停止了挣扎,大白鲨也停止了攻击。船上的人把科利特救了上来,然后对他的手和脚进行治疗。
里面还讲了,曾经有一艘小艇在深海上开过。艇上有五个人,是三男两女。一只大白鲨正悄悄向其小艇逼近。挺像的人把小艇停掉了,这时有两位女子一起被大白鲨拖下了小艇,有一位立刻逃脱了,还有一位却被大白鲨吃掉了。
我的观后感是:要是被鲨鱼攻击时,人类有时会奋起反击。可是人类的攻击会让鲨鱼发怒,鲨鱼就会开始咬人。
要是你遇到鲨鱼,它攻击你的话,你一定不要挣扎,可以装死逃脱。
深海观后感3
从题材到中文片名,太容易让人联想起那些B级特效片,比如《不惧风暴》《海啸奇迹》《庞贝末日》《末日崩塌》……而且作为周二上映,又没做特供3D(原计划是有,后来被憋回去了)的引进片,到周末排片占比就剩7%了,真是眨眼就在中国市场被人错过了。
《深海》确实是部特效灾难片,可跟上面说的那些又挺不一样。
影片取材自真实事件,20xx年4月20日晚,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附近海域作业的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事故造成11人死亡,17人受伤,多数工作人员经营救逃生。36小时后,钻井平台彻底坍塌沉入海下,并由此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深海》的英文片名叫DeepwaterHorizon,深水地平线,就是发生事故的这个钻井平台,专业术语叫MODU——半潜式移动近海钻井装置。在维基百科上,与DeepwaterHorizon事故有关的词条有十几个,包括爆炸、调查、诉讼、时间线等。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更是旷日持久,除了持续87天的`补救行动(永久封闭减压井要5个月),还有长达5年的诉讼、处罚、调节等法律程序,而其泄漏量超过56万顿,仅次于1991年的海湾战争,对环境、生态、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无法计量。
面对这样一个巨无霸型的公众事件题材,电影是如何进行取舍的呢?这得从项目的开发说起。
20xx年3月,顶峰娱乐(SummitEntertainment)、参与者传媒(ParticipantMedia)宣布,他们获得了《纽约时报》特稿《深水地平线的最后时刻》的电影改编权。这篇文章刊发于20xx年圣诞节,参与采写的三位记者DavidBarstow、DavidRohde和StephanieSaul都曾是普利策奖得主。没错,用中国电影界理解的概念来说,《深海》是一个非虚构写作开发出的IP。
基于《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深海》聚焦于深水地平线爆炸,故事集中在事故当天,主要场景就是钻井平台,很符合传统戏剧的三一律。
以我对类型片的认知,本以为导演会简化人物关系,突出英雄式的主人公,加快叙事节奏,再下力气弄好后面的特效场面就够了。但是没想到,《深海》并不是这样的`行货。
事故发生之前,电影用了很大篇幅来交代事件背景和人物,片中出现的公司、个人全都真名实姓,没进行杜撰或回避。非虚构题材电影有一个长项,在讲明白故事外,还可以把一个行业的.运作情况交代清楚。比如《聚焦》能让你知道报纸上的调查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大空头》能讲明白次贷危机的成因,《深海》在这上面也用了心思。
事发油井位于墨西哥湾的马孔多探区,距最近的美国海岸线约48英里。英国石油公司,也就是广告里说他们不仅贡献石油的BP,从20xx年承租开发这一区域,租期为10年。众所周知,BP是那种超大型跨国企业,截至20xx年底,该公司员工近8万人,覆盖超过70个国家。约翰·马尔科维奇在片中扮演的DonaldVidrine就是BP驻在钻井平台上的代表。
深水地平线属于泛洋钻探设备公司(Transocean)——全球最大的油气钻井承包商。20xx年10月,BP雇佣泛洋的平台和团队到马孔多探区开始进行钻井作业,原先启用的Marianas遭台风受损,到20xx年2月才替换成深水地平线继续开工。电影里的主要矛盾双方就是BP代表和深水地平线员工,有人说这是劳资冲突,估计是阶级斗争看多了,其实是甲方乙方的关系。
深水地平线造价3.5亿美元,每天的作业费约为50万美元。马尔科维奇在片中反复强调,钻井作业已经超期43天,意味着BP光平台租赁费就要多花2150万美元,而不顾测试指标异常的赶工正是引发事故的首要原因。
《深海》的主体人物都是深水地平线的工作人员,留意一下细节,他们都身着泛洋LOGO的工装。科特·罗素演的是平台负责人(OIM,海上装置经理),马克·沃尔伯格是电气工程师,还有安全员、钻台作业工人……
电影还有个细节,沃尔伯格和罗素一拨人坐直升机飞到深水地平线上班,刚好碰到一队穿蓝色工装的人离开。他们是斯伦贝谢(Schlumberger)的工作人员,这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服务商,在地层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在真实的钻井过程中,BP确曾邀请这家公司进行检测,又临时决定取消,但是在事故发生的前两天,而非电影里描绘的当天。
《深海》还用了不少笔墨来解释海上石油作业的技术环节,比如事发前进行的两次固井正负压测试。我是从高中开始就没及过格的物理苦手(偏偏还学了理科),在这儿就不多显眼了,知乎上有专业人士详解,有兴趣可以搜搜看。
深海观后感4
影片取材于真实事件:
20xx年4月20日晚,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个石油钻井平台起火爆炸,造成7人重伤、11人死亡,以当时油价81美金一桶来计算,一共烧损了3亿9770万美金,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堪称“惊世之难”。
把真实的灾难事件改编成电影,如果过分戏剧化,会引发诸如“不尊重事实”、“消费苦难”等争议。
导演彼得博格为影片设定的写实基调显得非常严谨。
全片采用了手持式摄影,带来强烈的不安定感,身临其境。
他的意图不是要让观众去享受灾难,而是要大家去反思为什么会发生灾难,以及在发生灾难的时候人们能够做些什么。
在登上钻井平台之前,爆涨的可乐瓶、坏掉的汽车、调侃英国石油公司领导的紫色领带会带来厄运,突然撞上直升机的小鸟...这几组镜头对灾难即将发生做了足够的心理暗示。
登上钻井平台之后,影片开始突出美国的石油雇佣工人与资方英国BP石油公司之间的矛盾。
英国石油公司为了利益最大化,决定尽快撤离这口已超期43天的油井,在撤离过程中急于求成,没有按专业的规范流程来操作,结果导致了灾难的发生。
这段内容非常具有批判性,是影片核心主题之一,强调了灾难是人为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利益的驱使。
石油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它就像一头被困在地底的巨兽一般,在被人类利用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争、环境污染等严重恶果。
那些利用石油来榨取金钱的利益集团充满着原罪。
《深海浩劫》以最本真的方式还原了石油业的工作现场。
特别是大量的专业术语,一时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会无形中增加了观众的距离感,但同时也将真实性做到了极致。
前半段的叙事铺陈为这部灾难片增加了较强的情节感与批判色彩。
这就是为什么《深海浩劫》的评分会远高于《世界末日》、《20xx》、《末日崩塌》等传统好莱坞灾难大片的原因。
当然,影片也绝不缺乏震撼的灾难场景,其场面布景和爆破调度堪称完美,近30分钟里高强度完成了各种超级大破坏。
高速膨胀、倾巢而出的泥浆流十分骇人,瞬间喷涌、连环爆裂的油气团非常壮观。
威力巨大的气浪,随时可以将人冲翻天。
大面积火海也是以前灾难片少有亮相的,一片片倾盆火雨燃烧不停,让观众为主角揪心。
本片的临场感不仅体现在影画上,精心调制的音效使得身临其境成为现实。
在油井爆炸时,低音震颤感环绕其中,如同置身于现场;
当爆炸引起物体到处飞转时,那种微震感和方向性,有种你想躲闪的感觉;
全方位、高密集的狂轰乱炸,令其迅速进入到这场事件中。
这也得益于剧组一比一建造了个水箱式的钻井平台:耗时近1年打造,设施设备非常齐全,还聘请了10几位专家和事件经历者做了相当科学的素材考证,这一切都让影片显得无比真实。
影片在批判反思之外的另一个主题是在逃难过程中传递了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不再是传统好莱坞灾难片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强调团结互助。
其中一幕,起重机工人勇敢爬上吊车用吊臂挡住即将垮塌的井架,最后不幸牺牲的场景,令人肃然起敬,人性中伟大的力量被唤醒。
片尾大高潮,男女主角“You Jump,I Jump”的场面有种穿越到《泰坦尼克号》的即视感。
这种美式主旋律来得真切又感人,确实值得国内影人好好学习下。
导演彼得博格,拍过一批商业大片,国内影迷十分熟悉的当属《全民超人汉考克》和《超级战舰》,由于过分强调视觉冲击而饱受北美影评人的诟病。
但近年来,博格似乎从《孤独的幸存者》开始找到了自己拍电影的风格和方向,相对克制的纪实性,在商业与艺术价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博格在突显出其作者化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御用主演―马克沃尔伯格。
之后的《爱国者日》和20xx年的《美国亡命徒》均是两人的合作,也同样取自于真实事件。
《深海浩劫》除了我们熟悉的马克外,还有一干好莱坞大牌。
出演过《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空中监狱》、《赤焰战场》的演技大神约翰马尔科维奇,此番出演利益熏心的石油公司高管,其唯利是图的本性,事件发生后惊慌失措的状态都是奥斯卡级的表演。
好莱坞黄金硬汉库尔特拉塞尔和昔日甜姐凯特哈德森,看见他们都倍感亲切。
《深海浩劫》有一个小遗憾便是没有提及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所造成的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
该事故一共导致了6104只鸟类,609只海龟,100只海豚的死亡,给生态带来的恶劣影响至今都没有消散。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灾难电影,北美9月底上映,内地11月15上映,还算及时,没有网络盗版,推荐观看!
深海观后感5
这是一部20xx发生在美国的真实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些公司内部高层不作为不严谨的'态度致使公司发生严重灾难并造成公司员工死伤灿烈的事儿。海下石油勘探公司由于内部失误造成整个海上石油基地坍塌爆炸并且石油连续泄露一段时间,所有基地设施毁于一旦。从故事层面讲,他尊重事实,胡编乱造成分小,体现了对当事人的同情整个事件的惋惜。但是。。。从电影层面讲,这就只是一个纪录片啊。。。整场电影平淡无奇,感觉男主过于淡定了。当我看到半小时的时候就有人走出了电影院,我当时在想,这看题目就知道是个灾难片,灾难啥时候发生啊。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会发生灾难,剧情也就按照我们的想法合理发生了,毫无悬念,从开头就知道结尾,每一步都知道下一步要发生什么。就后来爆炸的时候一切看起来还是挺真实的。爆炸时候的画面感还不错。他完全可以多讲述一点甲板上的事,但是甲板上的演员又感觉不那么敬业,年纪轻轻,帅帅痞痞。主要就是感觉电影无悬念,平淡无奇,就是在还原一个真实的事,就像速度与激情7一样,远远没有前几部好看,他只是在追忆死去的赛车手。
深海观后感6
昨天带儿子看了这部动画电影,除去中间几个有点吓人的镜头,儿子还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
一开始我是不喜欢深深这个小章鱼的,觉得他太冲动好奇心太强且听不进旁人的劝告,一心只认为自己全是对的,结果给海底洞穴带来了灾难。
后来在去找南鲸的路上他和同伴遇到了很多危险,经历了很多,也认识了新的海底生物。他开始表现出勇敢有责任的一面,同伴们也在历险中锻炼了自己,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最后一次大危机当中,深深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同伴们已经忍受不了它了,直接告诉他他忽略了团队,忽视了同伴,才造成现在的局面。深深开始反省后,开始改变自己,也学会正视团队每个人的长处了。
最后的最后,他和同伴们终于和南鲸一起回到海底洞穴,救回了家,弥补了自己犯下的错。
这是一个还不错的动画电影。希望动画电影越来越好,孩子们能有更多更好的动画电影看
深海观后感7
今天,我看了《深海历险记》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十分有趣的书,到了现在我还念念不忘。
一开始我是不喜欢深深这个小章鱼的,觉得他太冲动好奇心太强且听不进旁人的劝告,一心只认为自己全是对的,结果给海底洞穴带来了灾难。后来在去找南鲸的路上他和同伴遇到了很多危险,经历了很多,也认识了新的海底生物。他开始表现出勇敢有责任的一面,同伴们也在历险中锻炼了自己,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最后一次大危机当中,深深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而同伴们已经忍受不了它了,直接告诉他他忽略了团队,忽视了同伴,才造成现在的局面。深深开始反省后,开始改变自己,也学会正视团队每个人的长处了。最后的.最后,他和同伴们终于和南鲸一起回到海底洞穴,救回了家,弥补了自己犯下的错。
我觉得这部电影给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它让我们认识到团结力量之大,他也让我们认识到更多的海洋生物,这篇电影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
【深海观后感】相关文章:
深海观后感01-31
《深海》观后感02-01
深海的观后感02-01
《深海》的观后感02-01
电影《深海》观后感01-31
2023年《深海》观后感02-01
2023年深海的观后感02-01
2023年深海观后感02-01
《深海》观后感14篇02-01
深海观后感12篇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