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桌的你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2-01-20 08:30:3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同桌的你观后感3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同桌的你观后感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同桌的你观后感3篇

同桌的你观后感3篇1

  当年一首歌曲同桌的你,唱出多少正直青春年少以及奋斗青年和有所成中年的真实的内心告白,今年,一部同名影片《同桌的你》把青春懵懂,高中的热情以及最扣人心弦的甜蜜爱情演到了每一个从青春年少走过来人的心里,每一个男孩青春里心里都有一个周小栀;每一个女孩青春年少时都拥有一个林一,在电影院里,只是透过屏幕我们好像也触摸到了自己的青春,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影子以及熟悉的爱情,同桌的你,青春的回忆,我们是不是也笑着笑着就哭了。

  此片影片采用倒叙,回忆和想象的方式完结,倒叙的`开始就让人觉得伤感,回忆的片段让人觉得心里暖暖但有时又夹杂泪水,想象的尺度让人觉得好笑,但又回归于影片的灵魂——回忆,感伤,青春。

  同桌的你,十年后的相聚都已物是人非,周小栀问林一,如果当初你知道我去不了美国,那你还去不去,林一的回答让我心凉了一刹那,去!因为我不是当年的林一,你也不是当初的周小栀,此时的影院是毅然安静的,女主角诉说着男主角在美国的一切,包括生活习惯,日程安排,以及接二连三的换房子等等,我没去美国,我真的没去美国。

  而这些了解,这些话语我听见了影院人们的流涕声,这流涕声是共鸣吗?我不晓得了。以致最后在周小栀的婚礼上,有一段假想,林一抢新娘的桥段,最开始,我以为是真的——林一和曾经一个宿舍的兄弟,再次一起为爱而战!看到这儿,最开始还不知道是假想的时候,我还真在想:“这,现实吗?”事实证明,我已经不再年轻了;电影导演和编剧也不再年轻了,他们最终选择了用最残酷的现实,去告诉观众:“你们,已经不可能再一起了;你们,再也不复当年为爱的勇气。”没人会认为林一很怂,因为很怂的另一个替代词就是成熟的理智,那个一起为爱而奔的年纪,早已离林一、离我们远去。

  所有的青春,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感情,和那些所有刻骨铭心的爱,都伴随着女主角的一句:我愿意而终结,没有深刻,这并不是一部要讲深刻的电影。看了这部电影,你要是还能想起自己的青春,要是还能想起自己的爱情,也就够了。

  整部影片中有那么多值得玩味的话,又有多少戳穿了现实人想保护自己的心,同桌的你,你还好吗?

  只愿时光如初,岁月安好。原谅青春岁月中的一切。

同桌的你观后感3篇2

  今天和高中一直以来的同桌小圆子一起去看了《同桌的你》,未观影前,笑称为《同桌的狗》,观影期间多次轻抚同桌狗毛,导致她多次想要愤然离场。 之所以想去看这种青春片一是为了放松一下,而是感觉一种关系要靠一些标志性事件来记录。这样在很多年后,及时世事变迁,也能在再见时一瞬,过往一起经历的种种都浮现脑海,比如和同桌一起去看《同桌的你》。再比如开通博客也是为了将自己用时间换取的经历记录在册,以防日后还要靠别人提醒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感悟。

  对于记录而言,照片直观而清晰,文字则细腻而绵长。

  虽对这种类型的片子期望不是很高,好在跟着适合的人去看了适合的电影,前半部分信息量过大,可以看出导演很想竭尽全力把那个年代的元素融入电影,但这种过于拥挤的信息量已经不是融入,而是给人硬塞进去的感觉,开篇男主的自述给人无比高大上的感觉,我在心里不禁吐槽,这真的不是小时代?后来证明这只是为男主悲惨的生活形成对比,埋下伏笔。事实证明,美利坚不是那么好混的'。

  看剧多年,虽受很多挑剔的影友影响对男女主的颜有些要求,但我对颜的要求一向不高,当然俊男美女的确看得养眼,但最重要的还是符合剧情,而林更新和周冬雨纯得恰到好处,周冬雨也看得比在宫里面顺眼多了。不过除了初中那段,这剧基本就和同桌没啥关系了,到了大学阶段,纯粹当做喜剧片看了,对于这种轻喜剧,我一向都是看配角比看主角真实而顺眼,可能主角往往都是大明星,再演一些普通的角色总是感觉不那么天然,而很多眼生的配角则一口方言,吊儿郎当,哪怕是丑角,也自然可爱,比如这部里男主的舍友们,寡言又恐高的呆子,蜂学专业的beeman,还有后来当上小城管的广播员,这些人往往是我们身边人的写照。

  从小学上到大学,个子从小到大,微妙而不己知的变化在悄悄滋芽,从我们身边经过的每个人都可能塑造了今天的自己,曾经罚我们抄作业站讲台的老师,曾经可能现在连相貌名字都不记得的同学,曾经和我们上课说话被老师抓的同桌前桌后桌周围桌。我想在很多青春电影里,除了青春,都是成长,蓬勃的成长,撕裂的成长,不忍回眸的成长,自以为傲的成长……

  剩下的,是长大后的一声长叹,怀念,和想当初……

同桌的你观后感3篇3

  电影《同桌的你》观后感

  今天,本来应与我最好的同桌去看《同桌的你》的,但他因故临时缺席了。好吧,还是来谈谈观感吧。

  一开始,似乎看到了曾经那个同桌的影子:用纸阻着流鼻血的鼻子,从理科生转文科生,甚至突如其来为配合剧情的'大雨。

  可是,越看到后面,我越觉得好似《致青春》及《中国合伙人》的影子。

  “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为什么总和美国扯上关系,你的同桌里去美国的是多数还是少数。为什么分手总在大学毕业,既然要残酷现实,那可知真正的现实是,不是每一次久别重聚双方都可以把之前的每一次误会,错过的真正原因说的一清二楚。也许用镜头语言表达要比从嘴里说出更有感染力吧。另一个让我感觉这三部片子像的原因可能是音乐。怀旧歌曲再次被滥用。如果说开头用口琴吹奏《同桌的你》让人倍感贴切和亲近,那后来的《Champion》就显得太过矫情,最后又来一遍《Champion》更是让人鸡皮疙瘩。中国电影人,可否用心原创电影音乐,当这些怀旧老歌都被用过来时,你们还有什么借口打怀旧牌呢?胡夏注定要走“青春之歌”路线了吗。其实我觉得采用原版也未尝不可。你想怀旧,又想创新,结果搞的不痛不痒。当然我也相信,喜欢费翔的那个年代,或说南斯拉夫的大使馆被炸的时代,还没有“我靠”“苦逼”这些词汇。更别提借反话“后浪”“校外”替“新浪”“校内”打软性广告及硬说“Facebook”是中国人的Idea。

  当然,在“周小栀”酒后吐真言一段,我周围有女性抽泣的声音,导演的目的达到了,他就指着这儿狠煽下情呢。可在我看来,就像前文所述,一,不是每一种误会都有机会说清道明,用镜头拍出事件过程远比用一张嘴讲来的张力更大。二,人生中,正是因为有很多无法说清楚的事情,才成为人心上永远的一颗朱砂痣,一种残缺的遗憾之美。

  现在想想,如果让我自己去拍一部致敬自己青春的电影,或者拍自己当年经历的与同桌故事的电影,我肯定不会这么拍。

  最惊喜的是看到王啸坤在里面的演唱,哎呀,多年不见,瘦了啊。但是很放得开,很好,加油,啸坤!希望以后电影主题曲是你唱。哈哈。

【同桌的你观后感】相关文章:

同桌的你作文600字02-09

同桌的你观后感12-05

同桌的你观后感9篇12-22

《同桌的你》观后感(通用12篇)11-10

《你的》观后感02-17

《你的名字》观后感09-04

《少年的你》观后感09-01

少年的你观后感11-03

《可爱的你》观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