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哈姆雷特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2-05-11 09:35:0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精选哈姆雷特读后感
篇一:
最近阅读的经典作品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这本书,这是莎士比亚篇幅最长的一篇剧本,也是他最具盛名的一本。该文主要讲的是叔叔克劳迪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且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而哈姆雷特作为王子,为了父皇向叔叔复仇。
其中有十分多的个性鲜明,影射现实的角色存在。其中主角哈姆雷特作为丹麦的王子,是个充满矛盾的角色,他既有人文主义中对于理想的向往,他内心中充满着许多的疑惑。在面对复仇时,他的内心充满了犹豫与纠结。因此最后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而另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角色,克劳迪斯,他可谓是作恶多端,是社会罪恶的化身他自私自利,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而乔特鲁德,这是一个难以评价好坏的角色,她的性格与处境决定了她的变化,她爱丈夫,但却抵挡不住克劳迪斯的诱惑。她爱孩子,是不是为了孩子喝下毒酒,我们也无从得知。还有很多很多的角色,他们有着自己鲜活的生命,也反映了很多现实人性中存在的问题。
而有人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每个人的背景,成长经历,环境不同,造就的性格,价值观等也存在种种差异,我们在看故事时容易无意识将自己反射于角色身上。并且哈姆雷特这个角色的性格细腻而复杂,有着太多的人类共性,所以不同的行为在不同的人眼中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才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中有许多经典的台词,比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句台词流传千古,是哈姆雷特王子发现叔叔和母亲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两个人奸情的时候,他痛苦并且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他不知道是该继续生存下去还是自杀,读后感.他无法面对生活带来的痛苦,但是对死亡的恐惧也压在心头。他是该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痛苦呢?这句话包含着他当时内心的矛盾不安与痛苦难耐。像这样经典的台词在文中还有很多很多。‘’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葬礼中剩下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宴上的宾客”。
《哈姆雷特》作为古代西方的名作,不仅仅留下了经典的台词,人物更是反映了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的现实。当时的社会混乱,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进行权利的争夺,通过文章,莎士比亚批判了封建势力的罪恶行径。当时也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虽然人们对于人的概念更加重视,但随之而来的也是私欲横流。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产生了这样的《哈姆雷特》。
篇二:
这个故事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就是,丹麦国王被自己的亲兄弟谋杀,他的兄弟又娶自己的妻子为王后,王子得知真相后决心为父报仇。
而通过莎士比亚的戏剧,一个表面装疯卖傻实际却又头脑清晰、坚定信念要为父报仇但关键时刻却又犹豫不决的哈姆雷特跃然纸上,并将贯穿戏剧的矛盾、命运、伦理、死亡一一呈现。
了解哈姆雷特是因为那句著名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直觉得,一个人对一件事的看法不同于其他人,原因来自很多个方面。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有不同的思考结果。因此,在不同的人眼中,哈姆雷特是懦弱无能还是坚强勇敢,是优柔寡断还是纯朴善良,是装疯卖傻还是愤世嫉俗,都有着不同的评判。
小时候,我们总认为自己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无所不能的。长大后才发现我们不过是众多普通人之一。在茫茫人海中回首,也只是留下一个模糊的面孔朦胧的背影而已。磨平了那些棱角分明的个性,学会固执、学会伪装、学会隐忍。不再固守于自己的小小世界,也就意味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去面对未来面对未知。同命运周旋,怎样才可以说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此,当再一次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我们所拥有的,也不过是一个或一些和哈姆雷特性格相似的碎片,拼凑出我们的不同人生。
而了解奥菲利娅这个名字却是因为米切尔恩德的童话——《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一个有着和哈姆雷特王子美丽的未婚妻一样的名字的老小姐,卑微的躲在小房子里做提词员,失业后的她收留了各种各样的影子,并让影子们学会了世界上所有伟大的悲剧和喜剧。
面对人生中的那么多光明与黑暗,有孤独,也有空虚。老小姐奥菲利娅,和影子为伴,到了天堂以后她们的表演有上帝来观看。因为童话,不仅安抚了疲惫的灵魂,也安慰了孩子的心灵。而年轻的奥菲利娅呢?鲁迅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美丽的爱情沦为权利的工具,美好的恋人失手变成了杀父仇人。可是,她没有办法报仇,甚至没有办法反抗。Ophelia,在词典中有着“援助者”的含义,可是在这里,她却只是楚楚可怜的等待着别人帮助和关怀的女孩子而已。
奥菲利娅,她的犹豫不决,是小女孩般的骄傲,默默喜欢着被年轻的王子哈姆雷特喜欢的感觉,接受着那么多名媛小姐们的羡慕。在爱情的水边矜持的提起裙摆伸出脚轻轻试探着。
她的左右为难,哥哥离开前的劝告,父亲反复的提醒,国王和王后的要求。纵然手中紧紧握着哈姆雷特所写的那一纸书信,当听着那么残忍的言语,一颗脆弱的心忘记了跳动,像被浸入了冰冷的水中一样,沉重,窒息。
她的悲伤逝去,蓬松的衣裙漂浮在水面,像极绚烂的莲花。散落着记忆的迷迭香和思想的三色堇,哼着哀婉无名的曲调,直至沉没直至消失。如果她可以是那美丽的小人鱼,就让她在水中化作点点泡沫吧。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哈姆雷特,忍辱负重还是毅然反抗?同样也是一个问题。
忍辱负重保持现状,凭借前王之子今王之侄的身份,是王位的直接继承人,同时深受国民爱戴,并且在威登堡求学接受着高等教育……他需要做的只是等待,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王位、权利,最终也是唾手可得的。
毅然反抗,肩负使命、杀死仇人、夺回王位,选择这条路,却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这条路,所要面对的,是仇恨、是杀戮、是无法逆转的深渊。不能将自己的决定告诉母亲,也不能把自己的选择告诉自己的恋人。只能自己承担一切,只能像受伤的幼兽一般,把自己蜷缩起来,在黑暗中舔舐伤口。
此刻,命运,用一只手将他牵引至抉择的十字路口;而性格,用另一只手在迷途中为他指引出一个方向。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父亲被人惨杀,母亲被人侮辱;父亲的葬礼,母亲的婚礼。父亲尸骨未寒,母亲就急切的拥入他人的怀抱。哈姆雷特在短暂的几个月中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超出了曾经那么多年所能承受的底线,没有预兆措手不及。他曾经以为,身边有忠实的朋友,漂亮乖顺的恋人,有英勇的父亲,高雅的母亲,生活将是风平浪静,他把自己父亲作为榜样,向往着有一天自己和奥菲利娅可以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幸福。
可是,愤愤不安和种种怀疑都在他心中冉冉升起,随后鬼魂事情的真相揭露出来。于是报仇不再是一句口说无凭的空话,而将要付诸实践的严密计划。
可是,年轻的哈姆雷特未曾经历过勾心斗角的争夺、腥风血雨的杀戮,他只想通过演绎出情节相仿的戏剧,得到一些更切实的证据,让自己在举剑的时候,双手不会颤抖,内心不会犹疑。
可是,当天时地利只差动手结束国王性命的时候,他犹豫了,看似虔诚的祈祷阻挡了他利刃刺下去的决心,刹那的慈悲只会让复仇之路沦陷的更深。
可是,在墓地决定与自己满心只剩下仇恨的朋友决斗,这一切从一开始就构建在倾斜不安的天平上。剑上涂有毒药,杯中也盛有毒酒,看似万无一失的弑杀却变成一柄无情的双刃剑,伤人于无形。误换剑,诡计毒害了莱蒂斯自己;替喝酒,误会毒害了不知情的王后。
如果说,曾经的哈姆雷特是温室中未经历过风雨的花朵,胆小,怯懦。那么当他杀死国王为父报仇之后,他已然是一株可以巍然屹立在天地间的苍茫大树,无畏,无惧。只是,这一路的代价太过沉重,已经不能用简单的输赢来评价了。
先王死了,波洛涅斯死了,奥菲利娅死了,王后死了,莱蒂斯死了,国王死了,罗森克兰茨死了,吉尔德斯特恩死了。最终哈姆雷特也死了。
先王的死,是死于权利争夺死于暗杀,牵扯出了这场悲剧的帷幕;波洛涅斯的死,无心之失错杀了一只替罪羊却最终埋葬了一份萌芽中相互试探的爱情;莱蒂斯的死,朋友反目、毒剑相逼,在权利和阴谋的面前一切都显得不堪一击。
哈姆雷特的死,是他自己选择的毒酒,宁愿面对死神,再也不愿意去承担和背负更多,那惊心动魄的屠杀,那沾满亲人鲜血的皇冠和王位。他是丹麦的王子,他的世界里却没有童话般美好的王国;他是复仇者,仇恨的使命掩盖了他曾经清澈的双眼;他是英雄,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为自己的国家找到新的出路;他也是罪人,因为鲜血浸染了皇宫的圣洁使得无辜的人也因受牵连而至死。
如果哈姆雷特没有死,故事会不会就不一样了呢?一个经历了这么多变故的王子,他会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王呢?可是,没有这么多如果不是么?从踏上复仇之路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不断向前推动,就没有办法回头了。虽然他犹豫过、痛苦过。最终,放下了他的爱和恨,告别了他的爱情和亲情,毅然赴死,让血腥和暴力、残忍与无情沉淀入坟墓的黑色泥土。
从王子到复仇者的蜕变,死亡,让一切定格在他生命最绚烂的瞬间。
再见,王子。
【图片源于网络,本文由爱扬教育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精选哈姆雷特读后感】相关文章:
《哈姆雷特》读后感12-14
哈姆雷特读后感12-12
哈姆雷特的读后感03-10
《哈姆雷特》读后感精选05-01
《哈姆雷特》的读后感03-26
哈姆雷特读后感05-25
《哈姆雷特》读后感06-06
哈姆雷特读后感【热】02-11
【荐】哈姆雷特读后感02-11
哈姆雷特读后感【热门】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