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范文

更新时间:2022-05-18 04:57:5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范文

篇一:《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范文

龙应台的大名早有听说,最近的关注源于朋友圈里看到的她在台湾大学的演讲,主旨大约是讲和“人文素养”有关,尤其是作为一个政客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她也倡导每个人都应该多读点“文哲史”方面的书;另一篇是她在北大的演讲,也谈中国梦,再次提到了管仲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并希望下一代的中国人不再有恐惧,而享有充分的自由。作为一个独立学者和“马政府”的前文化部长,我有理由相信龙应台显然是一个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人,也因此带有鲜明的现实批判主义的文化人。

读到龙应台,第一本便是她的《孩子你慢慢来》,让我大跌眼睛,这是一个霸气的,有强烈批判主义的作者吗?就像书的扉页所介绍的那样:“作为华人世界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着万丈豪情,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这本书是龙应台从一个母亲的角度,用娓娓道来,饱含深情的文字,展现出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也再次让我觉得不管一个外表再强悍的女汉子,作为母亲,她也唯有柔软。

这本书并不厚,或许是因为我尚没有孩子的缘故,却读得比较慢,我需要用心去感悟每一篇零碎文字背后所表达出来的含义以及用力去想象那种画面感,如婴儿般的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书中的小人物,小故事以及婴儿般的思想,我都得用力去揣测,去想象。读此书我似乎也有种在努力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从小多由奶奶带大,母亲也并非如龙应台那般有文化,或因为儿时记忆断线的缘故,我已记不起什么蝴蝶结,也想不起多少儿时的故事,还有什么洋娃娃,但这已不重要,因为我依然健康快乐的长大,依然具有独立人格,依然爱知求真,善良本真。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每个人的故事,龙应台笔下的安德烈是幸福的,他可以从小接触到三四种语言,可以听一个有文化的妈妈讲各种故事,可以打小就能用平等的心态和妈妈对话。但想必在安德烈的心里,这个妈妈既聪明严厉,又有一个母亲柔情般的呵护,我也相信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每位家长也都尽自己所能,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了我们。

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人,柔情背后依然免不了龙应台对社会,家庭的思考,比如谈到台湾,她说到:“台湾不能只靠钱,还要有内涵,要有自己的世界观,用中国人的观点独立地了解世界”。关于婚姻她也说到:“婚姻,和民主制度一样,只是人类在诸多制度中权衡利弊不得已的抉择;婚姻幸福的另一面无可避免的是个人自由意志的消减”。这些,她又如何对一个两岁半的小孩去解释?我最新的领悟是婚姻与家庭本无所谓完美,所谓完美或就是在分歧时,双方能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沟通面对,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寻找共通点;婚姻家庭也就是在相互欣赏中让彼此成长。如此生活的意义就是学会欣赏,懂得感恩,保持好奇,有所期待。

篇二:《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

第一次读《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宝宝只有几个月大。那时我急需从各种育儿书,成长书中寻找知识、积累信心、增强力量,可是这本受很多人追捧的《孩子,你慢慢来》却没有给予我心灵的支撑,我觉得它温馨但不够强悍。第二次翻开这本书,我突然比之前更加感动于书中生活的瞬间,也比之前更懂得孩子对于母亲的意义,这些看似细微细碎细小的时刻,组成了孩子与母亲的整个世界,就像湖水上的粼粼微光,闪闪发亮。对于母亲来说,这些就是记忆中最珍贵的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

在序篇《蝴蝶结》中有一个小孩子系蝴蝶结,那一句“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体贴的母性关怀温暖心扉。而与之对比的是,因为交不起补习费而挨老师鞭子,最终带着弟妹自杀的王爱莲。开篇便用这样的对比与警示引起思考,一个温柔的世界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孩子的世界有单纯又宽广,孩子的善良令人动容,孩子的真实让人反思,孩子的敏感让人热泪盈眶。学会说话的华安,观察世界的华安,听故事的华安,看小鸟的华安,说四种语言的华安,失落的华安……孩子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充满欣喜的世界,清晰又新鲜,同时他们也展现给我们一个无助的世界,柔弱又敏感,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慢慢的陪她长大,直到她准备好独自前行。

妈妈的世界温柔又多情,她忍不住与孩子亲吻,她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她有自己的事业理想却心甘情愿的放下,面对好友的询问“你后悔吗?”,她说:“还好。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她有时也心烦,但是看到亮晶晶的纯真眼睛,她的心里无比柔软。她思考三岁的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她安慰孩子的失落,她有时也会像很多中国妈妈一样要求孩子写字规范,但是面对孩子的愤怒她又坦然接受。妈妈相信孩子的诚实,在意孩子的自尊心,面对偷东西的小孩没有责骂。这些让人禁不住思考,对孩子来说,妈妈的耐心与信任是多么重要。

我们常常在说,教育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好的教育给予孩子信心,坏的教育摧毁孩子的自尊。耐心的等待是大人能给予孩子的最温柔的拥抱,而我们常常忘记这一点。我们催促孩子,因为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我们嘲笑孩子,因为他们做的不够快不够好;我们嫌孩子笨拙,完全忘记他们还只是孩子。无形当中,我们替孩子做了很多,而最终我们抱怨,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做。

生命很长,成长不易。还记得书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外出的六个小时的妈妈回来了,她问:“妈妈不在的时候,你做了什么?”这小孩平静地回答:“我想事情。”妈妈忍住笑问他:“你想什么事情?”“嗯——”小男孩庄重地回答:“我想,没有妈妈,怎么办。”看到这里,心柔软了,眼睛模糊了,在孩子的童年里,妈妈就像是天空,笼罩着一切,没有妈妈该怎么办?男孩平常地说出这句话,妈妈们看了却心中激起千层浪。如果孩子这样需要你,你是否愿意慢慢地陪伴他长大,让他慢慢地向前走?

篇三:《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

关于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乐学会之读书,已经分享了一篇读后感,但是笔者后来发现,此书的很多观点中,不但是一位妈妈对孩子的期待与爱,更是融合了许多对于孩子的教育观与教育方法,所以从今天开始,乐学会将此书分出七个观点,与大家一起探讨教育这个话题之一,关于孕期妈妈

书中,有一个篇章,是作者的一封信,写给一位即将生产的准妈妈,信的内容很短,也很简单,但是却谈到了关于夫妻,母子,父子,婆媳,婴儿养育,乃至中西方关于坐月子这件事的不同。

孩子是两个人的事,这是我们很多爸爸妈妈,和准爸爸准妈妈的共同认识,那么生孩子这件事,是不是也属于两个人呢?当护士小姐为了那个即将成为母亲的人,为了那个即将出生的小生命跑进跑出的时候,能且只能握着你的手,陪你度过这人生特殊时刻的人,只能是准爸爸,你的丈夫。作者说,这是夫妻真正同舟共济的时刻,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时候了。两个人,先共患难,痛苦之后,在享受喜悦。

有很多妈妈告诉我,她们在产房的时候,有些是自己不愿意让丈夫进产房,有些是丈夫不愿意进产房,所以陪在她们身边的不是妈妈,就是医生护士,既然孩子是两个人的事,那是不是也间接剥夺了准爸爸们那第一次的权利呢?至于后者,不论是什么原因,迷信也好,自我的承受能力也罢,当作为爸爸的你,第一次亲手接触孩子那个滑溜溜的身体时,是不是你对孩子的爱的开始,并且这种爱永无止境,只会越来越深。还有很多爸爸甚至在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很难接受孩子这个活物的事实,如果你在他一出生的时候,亲手抱过他,你,还会这么想吗?

一个孩子的到来,除了带来喜悦,同时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多第一次和烦恼,比如,第一次坐月子,第一次当妈妈,第一次当奶奶,当外婆等等。因为上一代和下一代的经验不同,观念也不同,加上客观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对于孩子的教育,大部分是不一样的,两代人往往会为了对于孩子的教养,而产生“主权”问题,那么这个主权应该给谁?给妈妈?给爸爸?还是奶奶?

在中国,婆婆在家里的地位是比较尊贵的,即使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因为中国男人,首先是儿子,之后才是别人的丈夫,最后才是孩子的爸爸,所以新生儿,往往属于大家庭,不单纯的属于某个女人。我们生了孩子,不是为了革命,更不是为了宣誓你的主权,而是用来爱的,我们爱孩子,婆婆也爱孩子,因为那是她的孙子孙女啊,所以,这个世界上,所有关于爱的事,都是好事,都会好办一点,是吗?

准妈妈们,不管未来会怎么样,等待你的是风和日丽,还是风雨飘渺,请首先,享受好你的孕期生活,体验一下那种期待新生命的美好,希望你们的宝宝在爱中成长,给你带来忍不住的欣喜。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范文】相关文章:

鼓励孩子你慢慢来经典句子06-16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写作你慢慢来06-19

孩子你慢慢来心得体会05-10

孩子你慢慢来1000字读书笔记06-19

《孩子你慢慢来》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2篇)02-07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02-16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02-16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07-20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09-02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