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更新时间:2023-11-19 09:20:3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必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必备]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1

  《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作者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是一本教育经典之作。在十几年前作为新教师的我就认真研读过,当时虽然感觉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知识,但是没有相应的教学经验,所以没有真正懂得其中的含义。近来在学校组织的“悦读阅美”双语阅读活动中,我再次拿起了这本教育经典,认认真真地又学习了一遍。做了十几年的英语教师,我带着一些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体会再次读书,对书中写到的100条建议中的几点建议感受颇深。

  第65条.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

  “让学引思”是盐城市教育局在20xx年对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总体要求,这一指导思想与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

  “让学”: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权利让位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创造地学习,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做学习的主人。“引思”的方法在于点拨、引导、启发、唤醒。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课堂教学始终置于积极而和谐、欢愉的气氛之中。

  虽然《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距今已有很多年,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依然是千千万万教育者的追求。教师要运用巧妙、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习得能力。

  第76条.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在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每一届、每个班都有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一定不要轻易放弃。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运用多种方法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发挥出他们的能量小宇宙,相信他们可以克服困难。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会运用“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方法,经实测,效果比较显著。

  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习惯被动,没有主动性。在课堂上被动地听课,老师讲的东西没有真正成为自己的,所以学习效果是很差的。“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把课堂上听到的`知识讲一遍给其他学生听,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第98条.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一节课45分钟里,教师把最精华的知识以最简练的语言教授给学生。但是由于课程容量、课程时间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展开的阅读难以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还需要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一定是相辅相成的。

  课外阅读是指在课堂之外进行的阅读,是在课堂学习时间之外,对教材之外的阅读材料展开的阅读活动。随着阅读考核在高考中的比值越来越大,从老师到学生、家长都极其重视阅读。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进行绘本阅读,学校也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阅读比赛。

  “进德敬业,精益求精”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是学校对每位教师提出的要求。再次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经典之作,让我重新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喜爱之情,对自己说:“加油!徐老师!”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2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本次读书活动期间,我重新又读了这本伟大的教育学著作《给教师的条建议》,就好像面对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耐心向我传授着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

  书中提到的赏识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想,赏识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儿童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活动。缺乏自信心的人,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制约学生的行为,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有始无终。而小学阶段正好是学生树立自信心的有利时期,如果不把握好这个教育的契机,学生日后所面对的困难将束手无策,甚至气馁。为此,我首先从课堂中入手,为学生创设被赏识的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学生说得结结巴巴,我都给予肯定的赞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如在教完《小珊迪》后,我让学生尝试当一回慈善机构里的一员,让他们把小珊迪那催人泪下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所听者感怀身世,予以援助……一方面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有感情地叙述,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多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

  在学习生字新词时,我采用请学生当“小老师”的`做法,让他们领读、为同学改正错别字等等。这些做法都为学生创设了不少被赏识的环境。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全方位地受到赏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信心。

  而平时,我又从课外作业着眼,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滋味。“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动力。”因此,在每一个环节中,我都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尝试成功的滋味。

  总而言之,与大师对话,让我受益匪浅。书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启示,令我如获至宝。如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到的“阅读”理念,至今还闪耀着迷人的光辉,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里,我们可以看到大师这一理念的再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再如“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想克服负担过重的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才会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3

  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家对后进生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说: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咱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所以,我们要从小学阶段开始,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并且,把阅读当作作业来布置。这也正应了一句话:读书能治“愚”。

  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有时会被上课调皮,做小动作的孩子弄得心情焦躁、筋疲力尽,不得不拿出很多精力来管理他们,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我们说:只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教师就不必紧张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不必监视那些由于无事可做而用调皮行为来“招待”老师的机灵而坐立不稳的孩子,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勤奋地、专心致志的学习啊!要想让学生愿意听我们的课,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改变我们的课堂。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4

  何为“幸福”?这是一个既现实又颇俱浪漫色彩的词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老人的幸福来自四世同堂、子孙绕膝;父母的幸福来自子女的孝顺、孩子的懂事;恋人的幸福来自彼此的相偎相依,孩子的幸福来自童年的天真烂漫。而作为人民教师,我们的幸福又将来自哪里?是“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与自豪?还是“带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公无私?亦或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催人泪下……

  这一切,似乎为我们每一位教师所熟悉和了解,也成为很多教师梦寐追求的远大目标。但事实上,有多少老师能成为人人皆知的名师,又有多少老师能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达到这样的境界。忙忙碌碌的教师生活,依然那么平凡,依然有太多我们想要追求但又追求不到的东西。于是,我们不禁思考——“什么才是教师真正的幸福?”作为一名工作才两年的年轻教师,我总感到非常地迷茫;直到有幸拜读 郑杰 老师的`《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我恍然顿悟于身边的平凡,一种释然的感觉让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郑老师的叙述平和但又不乏幽默色彩,每一篇文章,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每一段叙述,都讲出了许多工作在一线上的老师最大的心声。尤其是《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文中讲到,幸福的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有保障。 郑 老师告戒我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要有限度,否则人将迷失自我;也就是要谨记“知足常乐”的道理。

  幸福的第二层楼是艺术生活。文中说:“人解决物质基础问题后,就能生存了,活着了;但怎么活得更好,一直是人们思索的一个大问题。”不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会很是深刻的就是,当我们邀上几个好朋友,唱唱歌、听听音乐、看看电影,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很开心、很满足。我想这大概就是艺术的作用了吧。因为“艺术能净化心灵,释放心中的郁闷,排遣生活中的不如意,达到精神自由的境地。”

  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 郑 老师在文中告诉我们:“自由一向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人不得不为了物质生活或为了生存而丧失一部分自由。艺术能实现人的一部分解放 ,但迄今为止艺术还要受到物质的限制。”“因此,完全幸福的人在前两层楼里几乎没有,惟有思想、独立而自由的思想才能让人完全自由”, 从而得到最高层次的幸福。也许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得到充足的金钱和财富,也许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给自己真正地放假,从而去享受艺术带给我们的快乐;但那些都并不要紧,只要我们心中有一份爱,有一份理想,我们就会勇敢地走在人生幸福的三层楼上——那就是我们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能经常思考教育的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

  总而言之,以上讲到的人生的三层楼,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教师类型。第一类将工作仅仅当成是必须应付的工作,这类教师不可能有大的长进,因为他的精神生活这二、三层楼没有建立起来,所以特们活着未必真正幸福。第二类老师以教师工作为乐趣,他们觉得教书是一种艺术;他们在孩子的身上倾注了很多的感情,因为爱而无比幸福。第三类教师将教育工作当成思想的起点,在一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不停地追问自己;教书对他而言简直就是对生命的一次次体验,他很满足和幸福。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成为一名称职以至于优秀的好老师,显得颇为困难;而要登上人生的这三层楼,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我在想,我们可不可以换一种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大家都看到,如今教师的物质待遇正在改善,应该说“第一层楼”已不需要我们再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苦苦追求啦;而关于“第二和第三层楼”的“幸福”,我们教师可以将教育过程当艺术创新过程,当然也可以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用这样一种崭新的方式去重新整理我们的思绪,去更好地诠释这一份生命中特殊的“幸福”。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5

  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其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这一条建议中所阐述的观点就是如果要想让儿童好好地学习,首先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劳动的自豪感,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是低人一等。

  这段话不由让我联想到,在一次批改学生日记时,一个女孩写的是“妈妈,我这次考试的不好,我不想让您知道,我特别害怕您打我,但是这张卷子老师让家长看后签字,我不得不让您看,没想到这次您看完后没有打骂我,我非常感动,我决心好好学习,下一次争取考出好成绩,让您满意。”我把她的这些话画了出来,并在旁边写上,加油吧!懂事的、不服输的孩子,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这是一个插班生,学习底子薄,很自卑。)

  从此,我对这个孩子倍加关注,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让她多发言,可在下一个单元考试中她的成绩依然不及格,为了让孩子兑现自己的承诺,我破例给她多加了10分,并当着全班学生表扬她,对她付出的努力进行肯定。也就是一次破格给这个孩子打了及格分,她变得爱学习了,爱说笑了。在后来的考试中再也没有不及格的`现象了,而且到中年级有时还能考八十多分。

  对于学生我采取多样化的评价。作业方面学生只要按照我的要求做,不管最后的效果如何,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在批改作业时,我也会不时的翻看每位学生之前的作业,看到有进步的学生我都会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有进步”三个红字,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所谓的后进生也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很差劲,作为一名老师要的就是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每位学生都不缺少优点,而是缺少发现他们优点的眼睛。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6

  这学期,我重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经典。虽然现在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苏霍姆林斯基那闪光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

  苏霍姆林斯基作为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对中小学教育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和与之相符的实例,他主张相信孩子,尊重孩子,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等等,对教师的帮助极大。

  在我所阅读的此书中一篇文章提到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被人们美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真正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大都存在着这样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生活环境、天生的智商等种种原因,使他们的学业不佳,使他们成为校园中不被关心的人,处处矮人一等,而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自然成为老师的宠儿,老师关注的焦点,校园中的一等人,而先前提到的那些人就会遭受教师的另眼相看,沦为弱势群体,没人关注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思想。其实学生再怎么幼稚,他也有他个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灵魂,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笑容,多洒一份阳光,多播一份希望,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吧。看看我们周围的老师,有的人则做到了,而有的人则需打一个“问号”了。不同层次的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

  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试想一下,这样下去,怎么会有个别对待,怎会不产生差生呢?这也难怪常常听到有些教师抱怨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听话,不专心听讲了,做小动作了,课后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了,也难怪苦口婆心地教育起不到多大的成效了。苏霍姆林斯基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中也提到,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走到这些学生的每一个人跟前去,看看每一个人遇到什么困难,给每一个人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好的作业题。有时候在课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给某个学生布置一点家庭作业,那么有经验的教师通常就当堂布置给他。学习较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抄下来。

  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要促使他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好。当学习困难的儿童跟能力较强的儿童在一起上课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他们加以特别的关心和有特别的耐心。不要有一句话,不要有一个手势使得这种儿童感到我们已经对他的前途失掉了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还说,我们当教师的人应当记住:对于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儿童、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教育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只有当教育者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的时候,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无论形势发生多大的变化,苏霍姆林斯基的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都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7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了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让我受益匪浅.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不仅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而且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这些基本上也是我们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因此读着他的'这本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指点迷津.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也常常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总感觉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每天从早忙到晚还是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备课,上课,批改,加上大大小小的活动……我也深知读书有多么重要,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可说是我们一生的收益,可是我们该怎么做呢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时间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我记得上学期我在所执教的班级中就明确的提出"每天读书半小时",我这样要求着学生,可是我自己呢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

  那么什么时候读书呢我曾经提议学生读书可以利用晚上放学完成作业后或者早上起床后.其实这两个时间段也是我们老师读书的好时机.当然每天读书半小时也需要下决心.只要你有了决心,不管多忙,你就一定能找到这半小时.桌子上放一本,沙发上放一本,床头上也放一本,在你有意无意能读书的地方都可以提前放上一本书.

  由此我更想到了学生读书,若是能利用教室的黑板报,墙报等,在其中设"采蜜集","知识角"等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精妙词句,逸闻趣事,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面就大大地提高了.

  当然,平时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故事,其他学生听故事,.这样一方面调动了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就能通过听故事,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人物个性,知道事物善恶,从而产生爱听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

  不过,说说容易做做难,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能做到这一点,反正我觉得我还没有很好地做到.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一张卷子,即使做错后教育的方式也是一样的.虽然有时也想改变,但最终总是不了了之.我想今后我一定要从繁重的教学中抬起头来,多看,多想,多实践,多读书,争取和学生一起爱上读书.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8

  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

  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学生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在一个班级中,有些学生思想觉悟较低,他们认识能力较低,思想基础不牢,容易出现反复。所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上进心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老师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只要我们工作做到家,是完全可以转变的。这些学生也是不甘心走下坡路的。当他们做错了事后,往往会感到懊悔。因此,我们教师对他们的思想反复、动摇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要更加关心他们,克服急躁情绪,不断地从反复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教育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同时,要注意做好巩固工作,防止这些学生思想重新出现反复。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的持久的艰苦的思想工作,应该象对子女一样爱护他们,要求他们,对他们负责任,既要有慈母之心,又要有严父之情,要爱得得体,严得适度,积极为他们创造向进步转化的条件。

  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能教好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耐心,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还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我们不能绝望,要充满希望。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9

  本学期学校为每位老师发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以前常听说这本书,但一直没有看过,这学期能好好读这本书,确实收获很大。

  苏霍林姆斯基在书中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和经验,为教师提出了100条建议,课上的、课下的、数学的、语文的等等,包含了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其中不论针对学困生还是程度号的学生,他都在多处提到了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的问题。

  在第89条建议中,提到:教师应当怎样布置家庭作业的问题。课外作业应当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应当让学生在课外去观察自然界的智力需要,不要把课外作业当成课内作业的量的追加,对家庭作业的个别化应当予以特别的重视。如果教师不给某些布置一些个别性的作业,那就说明他没有研究过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可能性和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布置作业时,我们布置的作业,绝大部分都是针对全体学生,并没有差异化的布置,其实,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在学习上并不是一样,有时甚至会相差甚远,越是到了高年级,这样的.情况就越发的明显,也就是我们说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在作业的布置中,布置的内容大部分都是针对中等左右的学生,并没有对于两头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或差异化布置作业,导致“吃不饱”、“吃不了”的两极现象,很多老都应该会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能“一视同仁”,那又如何差异化对待呢?

  1、 简单化

  基本布置作业方法不变,只针对“吃不了”的个别学生差异化布置作业,降低作业难度,巩固基础知识,慢慢提高。

  这种方法实行起来容易,老师任务量相对较小一些,只需要针对个别学生布置作业就好,缺点是差异化还不够精准。

  2、 复杂化

  根据学生程度分三类作业:“吃不饱”“刚刚好”“吃不了”,再根据着三类差异化布置作业,达到每一类都“吃的饱”“吃的好”。

  这种方法实行起来复杂的多,老师的任务量也大的多,首先要先根据孩子程度分类,再布置差异化的作业,批改也会更费时。不过差异化的作业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提高会更有效。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对于孩子的作业,不能“一视同仁”,应该注意个性化、差异化的对待。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10

  前几天刚刚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给新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感触颇深。李镇西老师是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作为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书中李老师用真挚诚恳的言语给我们这些刚刚从事教育职业的新老师提出了许多有用、实用的建议。下面我就自己对这本书的认识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本书总共分为四章,每一章十多个小节,本书从关于给新教师“基本素养”的建议、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关于“修身养性”的建议等方面出发,以新教师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出发点,采取叙述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给出了新教师成长的各种建议。这些建议给那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还处于茫然失措的“菜鸟”教师指明了道路,使得他们逐渐成为一个面对各种教育难题都能得心应手的优秀教师。

  关于“基本素养”的建议方面,这里我从感触最深的两个小节说以下自己的看法:首先是第一节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书中开头就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的.爱好者。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一种情怀、一种追求。”然后通过举例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性,接着给出他自己提倡读的六类书籍:一、名人传记;二、教育家专著及随笔;三、专业书;四、现代科技书;五、当代文学书;六、学习方法书。并且指出了阅读过程中的方法,即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最后给予我们忠告,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完此节,反思自己,多少的时间被花费在了电脑旁,马路旁,于是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多去书店,多读书,读好书。还有一节是“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我非常同意李老师提出的这一点建议。我认为为人师表除了要有优秀的工作能力之外,必须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树立好一个榜样。李老师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像要求学生一样要求自己,你将一定会变得很优秀。”榜样的作用是无穷大的。要律人先律己,我相信只要我们树立好一个好的榜样,学生自然会被我们教好。

  第二章是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首先是第一节“尽快记住孩子的姓名”。李老师这一节通过举了几个教学的实例来充分表明了记住学生姓名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一个刚入学的孩子第一次感到老师在关注他就是在听到老师喊出他名字的时候。同时李老师总结了记住学生姓名的方法:第一,报名的时候,尽可能的跟每一个学生多聊几句。第二,开学第一天,尽可能多点几次名。第三,亲自发作业本和教科书。第四,不断找学生谈心。第五,尽快组织或参加学生的集体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尽快互相认识。除却此五点外,他更推荐我们学习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做法,开学之前对着孩子的照片记住孩子的名字。细想一下,记住学生的名字,虽然简单,但确确实实是跟学生交往的第一步,它不仅反映出老师的记忆能力,更加体现了老师的爱心。再有一个小节是“尽可能让自己富有幽默感”。我个人是非常推崇这一建议的,并且我也极为迫切的想成为这样一位幽默的,有魅力的老师。因为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我就特别喜欢有幽默感的老师。特别愿意上这样的老师的课。幽默是一门智慧,它能让课堂充满了生机,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高亢的兴趣,能迅速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那么怎么培养“幽默感”呢?李镇西老师指出要培养幽默感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自己所学的越多,幽默的触角就会越丰富。其次是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保持乐观。最后是幽默来源于生活,所以平常就应该常听笑话,常开玩笑。同时他还介绍了几种幽默语言的表达方式。读完这一小节,我想成为一名幽默老师的想法更加迫切了。从中吸取到的东西我一定会及时的运用,争取善为人师,为“幽默”人师。

  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是文章中的重要部分,这一章印象比较深的是“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这一节,李老师从备教材,写教案,等方面阐释了备课的重要性。著名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不备课,或者备的不充分,我是不敢进课堂的。”我认为备课对于一堂课来说至关重要。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同时新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还要进行思考钻研,得出自己的领悟,避免照本宣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享受课堂,享受教学,享受教育。

  最后一部分最令我难忘的是“善待周围的人”小节。这一节李老师主要是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善待周围的人的重要性,其中李老师跟他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小凯的事情让我记忆犹新,小凯不听老师话,不配合戴校牌,跟老师顶嘴,李老师处理的时候始终保持语重心长的态度。语气和善,最终感化了那个学生。试想一下,我们现在都这么年轻,年轻肯定就会气盛,以后踏上了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后难免不会碰到这种棘手的情况。大动肝火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只有善待周围的人才能将事情处理好,才能教会学生善待他人,用尊重与交流来解决问题。

  读过了《给新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对自己今后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将时刻谨记书中李老师的教诲,并把它们一一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去,争取成为一名能力出众,魅力出众的优秀老师,与学生一同成长,让幸福与我同行。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11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第一印象”很重要,而且第一印象形成后,很难改变。其实,孩子们的学习也是如此,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效果,直接决定着学生日后的成绩,这是我们教学多年不难发现的一个事实。第一次学习新韭菜,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了解事实现象到理解事物特征本质而迈出的重要的一步。

  怎样才能让学生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保证质量呢?做教师的我们得考虑到学习新教材的特点。首先,要有明确性。我们要在第一次教授时,看到学生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效果,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以较多的事实思考和较长的时间消化。其次就是注意针对性。

  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不同的学生差异很大,要针对“慢热”型的学生进行针对及时的辅导,可通过个性化的练习和作业辅助进行。决不能让他们抄现成答案,死记硬背。再次,就是要及时反馈查漏补缺,通过练习、检测、作业发现的`问题,教师反馈必须及时,尽量不让学生犯错,这样才能保证他读写无误。当堂学会了,课后作业巩固了,检测及时反馈了。那么第一次学习新教材就算是保质保量了。

  希望我们对自身和对学生的要求一样,一定要使课堂上没有错误,养成准确无误的习惯,做一个严谨治学的人。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12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把教育好孩子的建议向我们娓娓道来,不仅给我排解烦恼,为我指点迷津,还给我教育教学的好方法,受益颇丰。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历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一、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

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他告诫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人,要从繁重的教学中抬起头来,多看,多想,多实践。

  二、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怎样从“三人”中学习他们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条建议里为新教师提出了几点经验,这些经验同样值得我这个工作二十年的“老”教师借鉴。怎么确定该向哪位老教师学习?苏氏的方法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那就是“看学生的练习本”。原来学习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幸好平时我改作业还算认真,但以后还得得加倍认真了。明确了学习对象后,就要走进他们的课堂去听课。因为一个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关。从课堂上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学生的表现思考教师是如何引导的,再和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对比,想想他取得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切不可照搬别人的经验,不能把名师的经验当作“放之四海”的标准,我们要学的应该是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这样你就不会为自己明明按照名师课堂实录上课却达不到人家的课堂效果而惶惑了。在学习别人的经验的同时,我们就会越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种认识必将推动我们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到那时,你也许就会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了。其实不光是老教师的经验值得学习,年轻教师一样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的。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同时他还提出:“直观性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来说,具有广泛的含义。但如果把直观教具仅仅看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那么这不仅仅对教学,特别是对智育,都是很有害的。”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很形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比作一根丝线。他在带领孩子们上完一堂有趣的植物课后这样写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围拢来看这些植物,我就得用注意力这根很细的丝线把孩子们都栓在我的身边来,这就好比是一根无形的缰绳,只要一个儿童的注意力转到一件有趣的事物上,那根丝线就断了,于是我给他讲的和所指给他要看的东西,他就再也不看,不听了——思想开了小差。”教师这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持续稳定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仅要连通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这根“丝线”,使用好这根“缰绳”,而且要在课堂内外连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根“丝线”,通过这根“丝线”来培养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在亲切、和谐、彼此信任的氛围中教学相长。

  四、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学习困难儿童有了新的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6条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曾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我对这段话的记忆非常深刻,在我们的身边不乏“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明显比普通学生差。我总认为对这些“学困生”不能要求太高,要把他们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认为这些学生连教材上的内容都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去读其他的书籍,就是增加他们的负担,也会浪费时间。在数学教学中我仅仅希望“学困生”先能够把基础知识掌握好,如:把书中的几个公式记住,把几个概念背熟,把一些计算过程搞清楚,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我也发现了——这些“学困生”对于一些需要动脑分析的题目就变得束手无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这一点想法确实新颖,我们以前做的方法也确实值得思考:把学习仅仅局限于必修的基础这种做法是否会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看来我们数学教学同样值得考虑——如何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不断增加信息量,提高分析能力。看来我们到了不妨尝试一下苏霍姆林斯基用“阅读、阅读、再阅读”的方式来补补差的时候了。它可能难收立竿见影般的急功近利,可一年,三年,五年后,你说不定就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啦!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百条“建议”,我不能一一列举,这些建议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所接触的一个个话题。这些建议的背后所展示的或是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建议也是我们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实践和思考的。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体会和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教育思想,从中得到许多启迪和教育,让自己的思想与灵性飞舞,使自己的教育品质得以有效地提升。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篇13

  “苏霍姆林斯基”对于任何一个教书先生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而真正接触到他的著作还是第一次,以前总是流连于他的片语只言之间。从翻开书本的那一刻起,我就被他的质朴与真实,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而吸引并且由衷地折服。这是一位来自于一线的教师的手记,这是一位有思想有探索精神的教师之作,这是一本一线教师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在这本教育著作中,学困生并没有被刻意遮掩,相反提及更多的却是学困生问题。教学困生是任何一个老师最感头疼的事,把学困生的成绩搞到及格那恐怕是让老师们一筹莫展的大难题。很自然的学困生在成绩面前就成了老师最不待见的人,最不给笑脸的人,学困生总是生活在心灵的角落里,在学习上他们无法抬起头,是差啊,是慢啊,是没别人好呀,时间久了,他们也就破罐子破摔了,不爱写作业,不去思考,厌学,其实这是教育的一种失败,然而在这失败面前我们更多的是去抱怨学生不好,智力不行,却很少有人去反思我们的教育。

  在这本书中,差生的问题得到了关注并且得到改善与解决,这本书为我们提供的是改变他们的渠道和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看到并且明白写字慢的孩子他的问题根源何在,他为我们提供的解决办法是为孩子创造动手的机会,活动他们的手部小肌肉,让肌肉的发达来促进动作的加快,这是一个全新的方法,以前看到的很多著作里大多是从兴趣入手去督促动作慢的孩子,而忽略了他慢的根本原因。就像一部发动机出现故障的汽车,再多的人去推它,都只是从外部给了它动力,一旦外力停下来,那么接下来的结果自然是抛锚。我们为他们制造各种诱因,就相当于给了他们外力,而没有根治发动机的毛病。

  教数学的老师大概都身有同感,愈是往高年级走,应用题越是吃力,对于那些硬是不开窍的学生大都是束手无策,责任心强的老师会反复搞题海战术,而稍逊一点的'老师则会选择放弃。在这本书中,对于这个问题同样有指导性的建议,他建议我们从课外书的选择上入手,让那些对数学有诚见的学生阅读有关数学知识与数学家故事的书籍,让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因为数学本身的魅力而首先吸引学生。有一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谁会舍得半途而废呢?谁不会废寝忘食呢?再说在学习了多种思维后,一些课本上的问题应该不会太折磨人吧。

  人的认知特点是由直观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因此,这本书中建议我们带学生亲近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去学会观察,学生自然地理科学的知识,而这些的获得都是学生自己获得的,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学会了观察和学习的本领。我很欣赏这种做法,尤其是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教育,从自然科学开始,从观察入手,我觉得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启蒙。只可惜我们的教育一直没有实现这种理念。

  《给老师的建议》是一本好书,是一本一线教师的指导守则,因此我爱不释手,也是一件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