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科学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3-17 09:22:4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触摸科学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触摸科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触摸科学读后感1
最好的老师不是书本,而是实践。这是我读完《触摸科学》一书后最大的感触。
宋朝大诗人陆游曾经在《冬夜示子聿》中这样教导自己的儿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二字,就很好的诠释了《触摸科学》这本书所要传递给我们的方法和精神。现如今的学生越来越依赖所谓权威的书籍和便捷的网络。遇到不清楚的问题就只会到书上或网上找现成的答案,而不是通过自己亲手实践来寻找答案。这一有几分“拿来主义”味道的现象值得引发我们的深层思考。
《触摸科学》一书介绍了许多小实验的方法,本书旨在让我们自己动手,了解自然现象。这样既增加了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我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做到了学习玩乐两不误。读完这本书,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在世界上独占鳌头,但动手能力却名落孙山呢?其实细想一下也不难发现,这和一定的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忆往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说,致使多少青年才俊一心一意舞文弄墨,渴望靠自己所学的知识来个“咸鱼翻身”,从此万事亨通。望今朝,每年成千上万的高考考生渴望用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换来一张薄如蝉翼的录取通知书,走进心驰神往的象牙塔。在“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这些强有力的口号的号召下,人们逐渐淡忘了触摸科学,而盲目地追求书本上的知识。
要做到触摸科学,其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就是实践精神。纵观古今中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烙印的人,哪一个是靠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而获得成功的呢?他们都是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爬滚打才会有令人瞩目的成就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固然不失为一个取得成功的好方法,但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要学会向前看,而不是向下看。要将历史的车轮向前推进,而不是原地打转。
实践需要有正确的指导。并不是我们想了解一个实验现象就可以随随便便进行实验的。我们最起码要知道所需的实验材料,正确的实验步骤。有时还应该有适当的老师加以指导。只有实验的方法对了,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才能真正领略到触摸科学的.意义所在,才能达到实践出真知这一目的。
实践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我们要敢于向权威发出挑战。曾经看过一本揭露学术界存在的恶疮的书,叫做《诺贝尔的囚徒》,作者卡尔·杰拉西自身在成为一名作家之前就是一位名震全球的科学家,但他在名利双收时却毅然决然的打破了原来宁静的生活,从事了写作这一行业。他在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在科学研究中,不可能有完美的犯罪,没有永远无法侦破的谋杀。因为凡是重大课题,或迟或早,其实验都会被重复,其理论必定会被其他人检验或论证。”这句话并不难懂,一方面,它是告诫科学家要有严肃认真的科研精神,另一方面,它也告诉了我们质疑精神是推动人类进步所不可或缺的。当然,这种质疑精神是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并不是靠我们的凭空想象就可以产生的,真理往往是在反复的实践中获得的。
实践时要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勇气,假如伽利略不勇敢地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不利用自制的望远镜将人类的视野扩展到茫茫宇宙,他如何证明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的正确性?假如普朗克不大胆地提出量子假说,那19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又会花落谁家?假如新中国在前苏联撤走驻华专家时停止对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那又何来今日我国空间技术的这等辉煌成就呢?
实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更是要培养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要能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科学研究需要实践精神。实践并不难,一举手、一投足间就可以完成一次实践,完成一次对科学的探究。实践却又很难,它是对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双重考察。它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求我们秉着公平、公正的态度认真对待。实践是出真知的一种途径,对实践持认真贯彻的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才会有应有的收获。
用心触摸科学,科学研究就像一片浩瀚的海,只有掌握好实践这把舵,才能走在真知的正确航迹上。
触摸科学读后感2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是没有注意罢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哪里也离不开科学,至于生产,劳动,体育,卫生,军事,更是需要科学。”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在日常生活中流传着许多约定俗成的生活常识,它们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于是我们机械地认为这些生活常识理所当然的是正确的和有益的,往往不假思索地照做。久而久之成为习惯,也让你的生活麻烦不断,因为这些所谓的”经验”、”常识”恰恰是与生活常理相违背的,而要相信科学,只有尊重科学,才有可能规避禁忌,少受其麻烦困扰。
冬天,天气寒冷,玻璃瓶盖往往拧不开,怎么用力也不能奏效,有经验的人只要把瓶盖放在火上烤烤。就能轻而易举的拧开。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就是热胀冷缩的道理。天气寒冷时,瓶盖收缩,紧紧咬住瓶口,就不容易拧开,烤火受热膨胀后,瓶盖就松了,于是不费多大的力就能打开了。当老人家穿针费力时,她就把针放在头发上擦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其实是在润滑减少摩擦呢。人的头发里含有油脂,针在擦头发时就等于加了润滑油,因此就能减少摩擦,就能很容易的穿针了。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
科学就是反映自然、社会、思想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表弟的时候。路上,只见一群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凑在一起不知道在干什么。我挺好奇的,便也凑了过去。他们见到我后,有礼貌地向我打了一个招呼后,便问起我知不知道聋人也能听音乐?我一时大吃了惊,等我要回答时,坐在我旁边的小女孩便插嘴了。只见她胸有成竹地对大家说:“我知道聋人也能听音乐。最近,日本科学家专为耳聋的设计出一种新式录音机。这种录音机没有喇叭,取而代之的是两块手掌大小的特殊金属。
耳聋的人听音乐时,只要把金属板握在手中,录音机就会将细微的声波振动'推入'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神经,并沿神经通道传播到大脑,使耳聋的人也能欣赏到动听的音乐。”听了小女孩的一番话后,我豁然开朗。这时,我对面的小男孩便开始问我为了司机们的安全,人们研制了那些制瞌睡的.机器?我想了一下早上看到的材料,便义正辞严地说:“为了司机们的安全,人们大力开发研制瞌睡报警器。有的用摄像机拍摄司机眼珠移动情况,对拍摄图像分析。要是发现眼珠移动变慢,就知道司机打瞌睡了;有的用“感觉装置”监视司机脉搏跳动的次数和方向盘操纵情况,检测司机是否瞌睡;有的监测心肺和皮肤等电生物信号变化,分析司机是否打瞌睡了。
发现司机打瞌睡了,报警器就会自动显示并发出声响,同时使汽车的警灯发光、司机的坐位产生振动。若是司机还没有清醒,必要时会发出强烈的警笛声。”我的话说完后,他们热烈的鼓掌。接着,女孩们说:“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名字叫发明接龙。意思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发明东西。”他们拥护我让我先说,我便义不容辞。我分析的说:“现在我们的时钟太麻烦了,还要装电池。长大后,我要发明一种靠太阳光走的时钟,冬天靠冷气走的时钟,名字叫'不用电池的时钟'。”等我说完后,旁边的小男孩便迫不及待地说:“长大后,我发明一种冰箱能使腐化的食物变得新鲜。而且功能还不止这些,它还可以使水快速结冰、还能使已经煮熟的食物变得跟原先一样。它的名字叫'万能冰箱'。”小男孩一说完,女孩们也毫不示弱,我旁边的小女孩便想了一个金点子。
只见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长大后,我要一种清洁器,这种清洁器能使污水变得跟自来水一样干净。不管是多肮脏的水,都能变得清澈见底,还可以照到人的脸。他的名字叫'污水清洁器'。经过两轮这样的发明接龙游戏,我和他们共讲了30多种的发明,分别是不用电池的时钟、万能冰箱、污水清洁器、万能床……天不只不觉地黑了,我和他们告别后。一路上心想:科学真奇妙啊!科技确实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触摸科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触摸春天读后感01-30
《触摸春天》读后感02-15
触摸春天的读后感10-01
触摸春天读后感05-26
课文触摸春天读后感02-17
触摸春天读后感2篇02-17
触摸春天读后感400字02-17
《触摸春天》读后感(15篇)03-14
《触摸春天》读后感15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