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奇特的一生》有感

更新时间:2023-03-07 16:32:2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奇特的一生》有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奇特的一生》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奇特的一生》有感1

  改变自己的拖延症大概是好多人的梦想。自从前几年高大上的知乎出名以来,我在上面存了很多问题和答案--如何改掉自己拖延症,有哪些值得读的书,有哪些应该去的地方,怎样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

  有趣的是,刷知乎成了时间的一大杀手。两年后,终于把知乎删了,反而觉得自己的时间得到些许利用。

  开始读书!

  最初也是从知乎上知道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知道了李笑来等推崇的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机缘巧合,八月读了此书。

  如部分评论所说,这本书前两章真的比较无聊;还有许多评论说文章充满了作者自己的碎碎念。

  然而这本书并不像各种宣传的那样是本工具书。看许多微信读书评论就能知道大家急不可耐想通过学习时间记录法改善生活的想法。

  不过看了附录作者自己的描述,本书属于纪实文学,偏向散文文体--作者是完全明白自己在干嘛。

  反而是抱着急于改变自己的人读错了这本书!

  柳比歇夫几十年如一日得记录和统计自己花费的时间。我认为这种生活并不适用大部分普通人。但这并不是本书的重点。作者在描述柳比歇夫生活的.时候提了很多自己的思考,这些反而是最重要的。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是否问过自己:时间都去哪了?回首过去,我们是否能做到“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柳比歇夫是幸福的,他很早就明白自己要什么。他统计每一天时间的花费,他关心自己每一天如何度过。他比一般人读过更多的书、看过更多的戏、写过更多信。他珍惜自己的时间。他爱自己。

  我们是否关心过自己呢?我们最宝贵的就是时间,然而时间却最易被我们忽略的。

  令我感动的是,柳比歇夫坚持每天专注工作几个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竟保持了五十几年。这需要多强大的自制力!他需要对工作保持多大的热忱!贵在坚持,这正是我所缺少的品质。

  柳比歇夫的人生是单纯却又丰富的,简朴却又幸福的,看似枯燥其实非常充实。愿我也能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另外评一评作者。我觉得作者刻画出了一个立体的柳比歇夫。虽然文字略有些啰嗦,但他的反思也启发了我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这是一本好书,五星推荐。

读《奇特的一生》有感2

  罗胖在深圳做了跨年演讲,他一直提倡做“时间的朋友”。的确,既然战胜不了时间,那不如与之和解,做它的朋友最为明智。

  关于时光飞逝,朱自清的《匆匆》写得生动:“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又轻盈又沉重。

  年少时有大把时间挥霍,不太在意,如今渐渐觉得时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所做之事,如何分配时间?不是说要做到苛尽完美,可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时间真的浪费不起。所以开始留意到这本书。

  《奇特的一生》的作者,是俄罗斯著名作家格拉宁,讲述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怎样用自己发明的时间统计法,高效高产而且开心满足的过完一生。

  作者开篇介绍自己花很多时间研究柳比歇夫的日记和文档,从而参透了他最大的秘密:如何生活得更好。

  柳比歇夫是令人惊叹的专家和杂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我对这类达芬奇式的人物总是很着迷。二十多岁时他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践行时间统计法至八十多岁去世。

  如同会计记账一样,他坚持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日记,五十多年从不间断,他的`格式是:日期+事件+花费的时间,每天5至7行,并做月度点结和年度总结。干巴巴的统计,没有细节,没有个人情感,通过这个方法,他获得了精确感知时间的能力,不用看表,他感觉得到时针在表盘上的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急流中,感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有句谚语说,不看表的人是幸福的。问题是,你是不需要看表,还是看不看表都一样?

  如何与时间相处?1916年1月1日他26岁时,开始记录时间,时逢元旦,人们总是在这一天发誓许愿:要告别这个,又要计划做那个。柳比歇夫也是在这一天起的誓。从此他一丝不苟地计算起时间成本,以至于能准确估算出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从而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当我们在问,时间都去哪了的时候,柳比歇夫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消失,它去哪了,总是有迹可寻。他非常善于利用碎片时间,散步时,昆虫学家趁机捕捉昆虫,废话连篇的会议上,数学家在演算习题,旅途是看书的好时机,排队时可以学习外语,与此同时,看戏剧电影、音乐会、旅行全年也近百次。

  尽管很多人不认同他高度的自律,时间统计法为他带来理智和健康的生活却是有目共睹的,他如此繁忙紧凑,很容易忽视日常饮食起居的不利条件,大度容忍人们所做的蠢事以及工作中的例行公事和杂乱无章。这就是自由,无拘无束的自由。杨绛也说过,大多数生活中的烦恼,都是因为我们读书太少,而又想得太多。

  有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没有时间守恒定律呢?柳比歇夫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过着刻板的苦行僧生活,他睡眠不低于10小时,不用开夜车赶路,经常体育锻练,走遍大好河山,在数十个领域颇有建树,光外语就精通4门。

  时间管理带来的改变,是时间的质量而非数量,时间并不会多出来,但证明了高效工作学习和享受生活是可以并存的。如果在变成一个更符合自己内心期待的人的同时,还能浪费点时间做些无用之事,而且没有负罪感,那该多么幸运。

  书中还附送了一本小册子,记载了一些读者的心得,其中几位详细举例了一天的时间记录,他们在多年实践并结合自己情况改进后,都受益匪浅,扩充了生活的容量。

  一个人放弃了自己,往往是从生活上失去自律性开始的。做为普通人,当然难以复制柳比歇夫的人生,也有千百种理由为自己开脱。幸好,还有柳比歇夫这样的人存在,象灯塔在暗夜中闪闪发光。

  他完全拥有向我们心灵发出号召的权利。

读《奇特的一生》有感3

  没有点想法前段时间发现自己年近三十,生活却乏善可陈,想要拥有更多的可能、更好的生活和更饱满的状态。于是,我给自己提了三个问题:你想要拥有什么?你现在拥有什么?缺少的怎么达成?在找寻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时,我愈发感受到世界的恶意。有人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那么,事实上,生活一直在欺骗你,你也一直在欺骗自己。

  然后给自己草草准备了一个书单,作为自己20xx年的读书计划,并且特别荣幸——是的,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的我此刻正感觉到无比的庆幸——我的第一本书就是它。

  《奇特的一生》是由苏联作家格拉宁所著的传记类著作,主要描述了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的传奇多产的一生,这本书因为向人们介绍了一种管理时间的工具“时间统计法”而为人所熟知,柳比歇夫也被捧上了时间管理大师的神坛。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累积起来的。没人能预计他在下一分钟里能发生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记得前一分钟我们做过什么。

  这里是要讲述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确无疑。

  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感叹自己因能力有限而导致一事无成。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怪物。柳比歇夫到底有多牛,我不想在这里罗列。我愿意我的读者朋友们,对这样的怪物产生兴趣,然后自己去寻找他的“牛”,顺便也和最初的我一样发出惊叹,他怎么能完成的了这么多的事,取得这么多的“成果”?为什么我不可以?

  是的是的,在记忆深处的那些真正的大拿,他们获得了多少的成就。在多少看起来截然不同的领域取得名留史册的.“功名”!我们当然可以自我安慰,在科学发展的初期,理解已知的界限相对更加的容易,而如今世界大社会化,分工之细之深,让“精”已然不易——何况“通”呼?但是我要告诉你的是,时间是公平的。

  物理学上把测不准的物理概念称之为“不存在”。我恍惚记得,在时间刻度小到一个程度之下,时间的数值不再有规律的变化——时间不再能被测量和记录。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时间是“不存在”的。

  也因此,科学发展的如此之快,我们上天入地下海登月——几乎征服了空间,对于时间却依旧无能为力。甚至没有办法证明那些或美妙或绝望或虚无的关于时间的猜想是否为真——有时候我们消磨时间,有时候我们觉得时间尤其的紧迫,如果可以把时间存起来就好了。

  如果我告诉你,这本书里主人公柳比歇夫,这个怪物的时间仿佛物质一般遵守某种守恒的定律——输入输出的某种平衡。你会不会迫不及待的,入手这本书呢,如果你认为我值得信任的话。它可以告诉你,你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想用最节省的词句来说说柳比歇夫是怎么做的。他运用统计和分类的方法,把自己每天工作、家庭或是其他的时间记录下来,精确而且记录的是“纯时间”——我或许写这篇文章花了三个半小时,其中列大纲花了二十分钟,寻找图片等素材花了十分钟,写花了一个小时十分钟(事实上现在只花了二十九分钟),然后摸摸头看看时间喝喝水接接电话揉揉酸了的胳膊关掉弹出的广告伸伸懒腰上洗手间……纯时间只有一小时四十分钟,而指缝间溜走的时间一共一小时五十分钟。

  之后,“纯时间”的概念和对于“纯时间”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自然会让你感到恐惧。你已经自诩非常努力了,可是你每天的工作时间“纯”度有多少呢?

  柳比歇夫坚持这样的记录和统计分析,然后了解自己的能力所在,对自己未来一段时间(一月、一年、五年、一生)进行规划以便通向自己的目标。而这一坚持就是56年,或许后面就已经不是方法而是生活了。

  所以他年均工作20xx个小时,对,纯时间,或者叫做有效工作时间。所以他的高产和他知识的广博好像就有了理由。他不是天才,一定不是,那么,他的方法和生活是不是可以参考呢?

  是的,终于到了主题了,我想认识时间,我迫切的想要认识时间。我喜悦精神的丰富和精力的充沛,我想要成为我理想的状态,我渴望有更多的可能——那来自基因深处,从孩提时代就天然有价值的好奇和追寻。

  如果问我从这本书里得到的,我大概会说三个词语:“方法”、“标准”、“理想”。倒过来慢慢说。

  “理想”,你一定有你想成为的样子。或许是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哪怕是“一万个小时”的那种专家好了;或许是环游世界;或许是简单的但是幸福的家庭生活。不论是什么,你一定有,但可能没有那么明确。甚至在别人的“关心下”,忽视自己的理想。没有“理想”这个目标,大概是坚持不了柳比歇夫这样的生活的,因为这意味足够的规律、理智,意味着“突发情况”造成的影响必须足够小,而且你必须在这其中得到幸福找寻到价值。不然,背负着这样的“十字架”,岂不是活成了苦行僧,而你并不渴望来到上帝脚跟前。

  “标准”,对于我来说,标准或许比理想更重要。书中有很多的柳比歇夫的经历引起我其他的一些联想,老实说,客观本身也只是一个“概念”,是在“事件”基础上的某些选择和分析。那么,“幸福”、“理想”这样的概念且不必说,只说我如今的工作,也常常叫着“标准”困扰。制度本身,如果没有标准,就没有执行的意义。正如书中用的“缺乏水平”这个词一样,是一个笑话。“想当然”和“出发点是好的”导致了现今工作的许多尴尬。或许用三十年来改变这个状态是合适的。但是对于“我”这个存在,同样亟待标准。“你是你自己最高的审判者——来自柳比歇夫”。如果你不属神,那么,你应当定义自己的价值——并且,请注意,给自己一个评分标准吧。(这里我想多说两句闲话,有一个人曾制作了一个数学模型,按照里面的评分标准,这个人说“你一辈子都到达不了90分”。事实上,如果以这个数模的评价体系,除了无法改变的过去,这里头的“90分”对我来说太难太难,极有可能是终身不能企及的。但是,在我深入学习这本书里的方法之后,我脑中好像一下子清晰了,我知道怎样可以拿到那“90分”。也就在同时,我知道了,我不要这个标准——无论多少分。)

  “方法”,合适自己的时间管理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我只简单说说我打算怎么去做。首先,通过最细致的记录统计分析,培养对时间的敏感和对自己现状的了解。其次,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做比较,分类、分析和合并自己的各种时间“开支”。再次,进行每日的工作计划,寻找高效的生理时间规律。最后,延长再延长自己的人生规划,达到与自己的和谐共处,了解最真实的自己,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方法。

  剩下的事,就可以交给时间。

  与其说,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生活。认识时间就是认识你自己,认识理想、极限、真理和一切真实的美好。

  这本书,254页(随书还有一本《如何阅读奇特的一生》的小册子),按照我的速度,我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读完。我花了四个小时的有效时间。而这篇文章,有效时间是一小时四十四分。

  如果生命属灵,那就传扬“福音”;如果人间属世,那就家庭成就。不可贪心,可以广博。书中,有记录的柳比歇夫开始时间统计是在28岁,如今我也在28岁的最后一个月。书看慢了,慢下来快速前进,当然,这意味着舍弃、极简、激情、理性、感恩而幸福。

  所以,不想当厨子的司机不是好裁缝是对的,是吧?

【读《奇特的一生》有感】相关文章:

奇特的一生读后感02-17

柳比歇夫奇特的一生读后感02-17

读《借我一生》有感04-04

读《你一生的故事》有感04-12

奇特的近义词是什么09-16

读父母是如何毁了我的一生有感02-17

《一生》读后感03-19

一生读后感04-24

杨柳与水莲想象奇特的地方在哪里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