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读书心得

更新时间:2023-02-19 12:15: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教师的读书心得(1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的读书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的读书心得(15篇)

教师的读书心得1

  自09年成为教师以来,教师这个职业带给我是快乐的,但我也时不时地会抱怨,抱怨收入低,抱怨工作压力大,抱怨学生不听话等等,有幸,在假期里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压力也是巨大的。作为一名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满意度,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更需要具备一种育人的智慧。在工作中,我们如果对学生放任不管任其自由发展的话,学生们便会逐渐失去笑容。就像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就会被老师批评;下课同学之间的小摩擦会被认为打架。如果这些问题仔细想想的话,一堂课也只不过45分钟,谁又能保证一动不动呢?只要学生知错就改不就行了吗。学生之间的`小摩擦、小误会都是正常现象,学生们在摩擦中学会了相互包容、相互团结、相互信任......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摩擦中锻炼自己,才能成长起来,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经常也会抱怨学生不听话、坐不住、难教、不爱学习、......其实,仔细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学生犯了错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该有耐心、去包容,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时间和机会。当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时,我们教师要选择相信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倾听他们的想法,这样,学生也会愿意和老师沟通,面对的各种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同时,学生从其中也明白了道理。

  学生在各成长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需求,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并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我们应该更用良好的心态的去教育好学生。去感受教师这一职业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

  我很喜欢这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我们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教师的读书心得2

  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后所引发的一系类感想,关心、关注、关怀每一个学生,是每位教师应该保持的工作作风。

  读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后所引发的一系类感想。关心、关注、关怀每一个学生,是每位教师应该保持的工作作风。但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做到。应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享受到教师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师应该一视同仁。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看待学生总有不同的态度和心情,他们总是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好”学生犯错老师总为其开脱,“差”学生犯错老师们总认为是学生的不对。因为,成绩好的'学生能给教师带来成功的喜悦,教育的希望,职业的幸福感,而纪律差成绩差的学生总是让教师花更多的时间而没有得到半点的快乐和安慰,他们总是让教师操心,让教师失去职业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看待每一个学生,说来容易做到难。

  只有公正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我们才会赢得学生的心,我们的教育才会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到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呢?

  首先,要一视同仁,正视差异。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不足,不要轻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学生,今天学生学习不行并不代表明天他不行,我们的学生几年后发展的差异是很大的,当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公平公正的待遇。

  第二,要学会体谅和宽容。学生的身心正处于一个成长的时期,教师需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和行为,要体谅学生,同时对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要给予宽容。

  第三,要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结构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好坏、高低、贵贱之间的差异,而是多样化的表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承认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尽可能的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机会,保证学生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

  第四,要多鼓励少批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当教师的都想得到领导的表扬,何况我们的学生呢?学生经常性地得到教师的表扬,就会充满激情去争取更大的进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认和肯定,就会丧失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作为教师不仅要表扬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创造机会表扬平时表现不好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的进步更难,他们的一点点小进步教师就要敏锐地去发现并加以表扬与肯定,这样长期加以关注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习惯,各方面的表现就会不断地好起来。

教师的读书心得3

  我是怀着一名初中老师的情绪看完《这就是教师》的。这不是一本书,是篇文章,但我把它当书一样的看了一篇又一篇。

  本书的核心思想:

  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初中教师用自己的心态写出了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一点写出了初中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写不完的案头工作;

  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

  3、工作时刻长,报酬少;

  4、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

  5、初中老师的安全职责大;

  6、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初中老师;

  7、每一天都在初中的吵嚷声中度过;

  8、每一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

  9、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

  10、家长工作有难度;

  11、当孩子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老师几乎是零等等

  几点心得:

  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初中教师的伟大。初中老师虽然在一些人的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初中才入园时,二三直个孩子一齐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

  于是大人小孩一齐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此刻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好上初中园,因此老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初中老师的不一样一般。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老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几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初中老师的不简单!我做为一名普通初中教师感到真快乐。正因我看到了我们的伟大,正因我看到了我们的.高尚,正因我看到了我们初中老师在人家眼里的不一样。虽没有初中老师、中学老师、初中老师那么的高级,但我们却能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儿学会懂事,未来的才子们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起步的!

教师的读书心得4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是在长春的联合书城。当时和好朋友一齐去买书,为了凑够买300元钱的书就能够办一张会员卡,我就毫不犹豫的听了书店工作人员的介绍买了这本书,理由是这本书书是师大附小的教师推荐给家长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潜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齐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思考的。

  此书让我的收获颇丰,此刻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让孩子泡在书海中。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其实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引导的方法。首先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齐读书,这一点和我校的`亲子共读是一致的。让孩子读感兴趣的书,哪怕开始的时候和学习的书并没关,可是当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后,他就会不知不觉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书,这是名著和文学书籍就会走近孩子的视野中。从我儿子的身上我就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以前的儿子从来不读课外书,是一本学校文学书《淘气包马小跳》让他爱上了学校文学。那次我和他一齐去书店买学习用品,儿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气包马小跳》。回到家后,我陪儿子一齐看,儿子一看就上瘾了,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看,看完后,又央求我给他买另一本。

  看到儿子有主动读书的愿望,我没有吝啬钱,在网上给儿子买了全套的《淘气包马小跳》共20本。看到儿子捧着新爱的书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的由衷的高兴,当儿子读完这一套之后,又读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全套16册和《漂亮教师和坏小子》系列。此刻每当我和儿子去吉林或者长春的时候,孩子最爱去的地方不是游乐园,而是书店。我们母子都喜欢在书海中漫步,畅游。如今,儿子读完的书已经有几十本了。这中间包括学校文学、四大名著、科普知识等等,只要是儿子买书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觉到儿子写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样“词穷”了。书读多了,他的想象力也丰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觉前都会看到我和儿子各持一本书在床头品读,虽然是个读个的,但孩子真的是爱上了阅读。

  二、爱在自由里。孩子不是机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教育不仅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做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绩方面和别人攀比,在孩子小学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学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他把各方面基础都打扎实了,正如厚积而勃发。在给孩子学习时间的同时更就应给孩子玩的时间,有的时候,玩中也是一种学习。让孩子在欢乐中成长,相信是每个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声。

  读完此书,收获还不仅仅仅是这些,我会把我学到的教育理念不单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也会用在我的学生身上,让我的学生们也在陪伴与自由中欢乐成长。

教师的读书心得5

  《人因思而变》,篇幅并不长,然而文中所阐发的问题却极有现实价值,表达的视角也颇为独特,富有新意。真没想到,一篇理论文章,居然让我看了又看,一方面折服于文章观点的正确,另一方面,作者阐述观点所展露的严密的逻辑,更是让人羡煞。

  作者开篇即指出:教师思考起来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接着,从“为什么要思想”“思想什么”“如何思想”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论述了“如何思想”。作者为一线教师如何思考提供了四个参照系:1。经验之思,2。反思之思,3。教育哲学之思,4。类比之思。阐述“反思之思”“教育哲学之思”这两个方面时,思路独特,观点精深独到,直抵人心。

  何谓“反思之思”?作者是这样论述的:

  “经验是基础,经验是重要的,但未经反思的经验可能是肤浅、狭隘甚至是错误的。如果说经验的对象是行动和行动的结果,经验的目的在于认识其间的关系、获得初步的经验的话,反思的对象则是经验,反思的目的在于审视和批判经验,使经验变得合理和有效。我们可以把改造经验的思考看成是反思经验之思。”

  换句话说,反思之思是对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既有经验的重新思考。为了进一步说明反思经验之思之必要,作者拿“坐井观天”这个众所周知的寓言作了类比说明,形象而深刻:

  “如果我们把‘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看成青蛙的经验,要改造这一经验,从井里跳出来观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现在的问题是,青蛙何以想到跳出自己的井?在这里,小鸟就成了推动者,是小鸟的‘天大得很’引起青蛙对‘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的原有经验的怀疑。我们不要把小鸟看成正确意见的提供者,因为小鸟也未必知道真正的‘天’,这里的小鸟只是不同于青蛙原有经验的新经验的提供者。由此看反思的条件,反思需要‘小鸟’提供不同的经验刺激和对照。定位不同经验的提供者,可以说,书本是‘小鸟’,周遭世界的新事件是‘小鸟’,周围他人的不同意见也是‘小鸟’,自我的批判意识带来的不同发现也是‘小鸟’要改造我们的经验,需要寻找自己的‘小鸟’。要促进他人进行经验改造,我们又要成为他人反思的‘小鸟’。

  作者由寓言中的小鸟,联想到教师日常实践中得经常有“小鸟”提供新经验,促成教师对对实践与既有经验持续不断的'反思,并列举了这样的“小鸟”是些什么,这样的表达逻辑具有多强的说服力,让一线实践者如我等,深以为然并被其观点完全俘虏。

  作者的思考并未到此止步,接着再向深处探求:即使“小鸟”经常撞击我们的思想,如果教师缺少了开放接纳的心态,死守成见不放,也不能促成经验的有效提升――

  “仅有‘小鸟’的新经验远远不够,在小鸟的‘天大得很’面前,如果青蛙坚持‘我坐在井里,天天看到天,我是不会错的’,它就不会跳出自己的‘井’,也就难以对原有经验保持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要反思,就需要想一想‘我天天坐在井里,会不会错’。和老师交流时,我们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这么教?’一些老师的答案是‘我们一直这样教’、‘教参上就建议这样教,’对于这样的回答,同样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一直都这样教,就一定合理吗?’‘教参上的教法就没有问题吗?’这告诉我们,要改造自己的经验,还需要对原有的经验保持开放的心态。”

  以上所摘,只是作者从“反思之思”这一维度所展开的论述。在“教育哲学之思”这个标题下,作者提出的关于教育原点的哲学命题,有如当头棒喝。令天天沉浸于事务圈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我者猛醒,觉察到,教育者或说一切人,要有经常跳出自我的圈子审视自我的思维方式,让自己的工作更清醒,更富理性也更有成效。

  “反思之思固然重要,但对为什么要运用这些经验,如何统率自己的经验的思考更为根本。我把对教育根本问题进行终极的价值追问看成教育哲学之思。比如,天天和学生打交道,我们不妨问一问什么是学生?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

  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我找到了这样的答案:狭义的学生是在学校里,在成人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人;学生到学校里来是学‘生’的,而不是学‘考’的;教育是‘育人’的,而不是‘育分’的。想清楚这样的问题,教师就找到了教什么和学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内在依据,从此开始了脚下有根、心中有魂的教师生活,也使自己找到了统领各种经验和各种方法技术的‘帅’。”

教师的读书心得6

  在《我的教学生涯》一书的扉页上,诗人臧克家为斯霞题诗一首:“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齐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这是斯霞教师忠诚教育事业,是她“童心母爱”的真实写照。

  斯霞教师从事教学72载,包括解放前20多年和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她所走过的是一条很不平坦的道路。在旧社会里被人嘲笑、瞧不起,受尽贫苦的折磨,在新中国成立后又曾被打压和评判,但即使是在这样的逆境中她都不悔做一名小学教师。有人说过:“信念是人生征途中的一颗明珠,既能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也能在黑夜里闪闪发光。”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撑着她的行为,又是什么让她身处逆境却对教育事业义无反顾在书中我找到了这样的答案:“关于信念,斯霞自己也是说过的。‘当我在教育下,逐步树立了一切为着孩子的成长,一切为着祖国的未来这样的信念时,我感到我是幸福的。……有了对所从事的工作执着的热爱,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够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正像苏霍姆林斯基以往说过的:“信念仅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斯霞教师正是如此,她没有让自己的信念成为“花瓶”,而是用她的实际行动丰富了她的信念,让它看起来是有血有肉的。她用她的信念和行为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正含义。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什么是爱岗敬业呢,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二条是这样说明的“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它是一个标准更像是一个方向标。这让我想起了一则故事:有人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做什么呢”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嘀咕:“你没看见吗,我正在砌墙啊。”第二个工人有气无力地说:“嗨,我正在做一项每小时9美元的工作呢。”第三个工人哼着小调,欢快地说:“你问我啊朋友,我不妨坦白告诉你,我正在建造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这也许就是问题的症结。有些人,不明白尊重自己的.工作。他们把工作视作取得面包、衣服、房子的一种厌恶的“需要”,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而在一个人将他的工作视为苦役与痛苦时,他是决不能在工作上竭尽所能的。爱眼下的工作吧,选择了做教师,就努力做一名像斯霞一样的人民教师。也许不能像她一样成功,但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不愧教师这个称谓了。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我们的工作,就是我们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与丑、可爱与可憎,全操纵于我们的手中。人们常说:教师是红烛,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人梯,让别人踩着自己的肩头攀登辉煌;教师是艄公,把一批批的学生送达梦想的彼岸。这些都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赞许,但同时也强调了教师的平凡。教师这个岗位是平凡的,一个人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同时也就选择了平凡和奉献,在芸芸众生中,他平凡得像银河里的一颗星,大海里的一滴水。在他的一生中,也许不会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然而,只在真正做过教师的人,仅有把自己热情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教师的读书心得7

  为了丰富业务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我选择了《走进名师课堂——初中生物》这本书,翻开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吸引了我,一篇篇精彩的教学设计,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新颖的教学方法让人望尘莫及。读着这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她偱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名师们如何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并落实在课堂实践中,展示了他们如何理解、把握和处理生物学科新课程教学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广大初中生物教师提供一个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引领和示范。我如饥似渴,贪婪地读了一篇又一篇,感受颇深。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构建,他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新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对知识的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正体现了新课改的这种新理念。

  一篇篇精彩的教学设计生动的诠释着新课标下的新课型,每一篇又不失个人风格、特色,亮点很多,如繁星闪烁,令我赞叹、钦佩。我的.心中也荡漾着做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呈现出和谐的、焕发生命光彩的课堂,产生着令人震撼的课堂生命力。我深深的感悟到在21世纪要如何做老师,如何做合格的老师,如何做优秀的老师,要走很长的路。

  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没有精心预设的场景演练,没有精美课件的渲染衬托,更没有支离破碎的分析问答,他们大多凭借引导孩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创新精神,从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般来说,一节课中,通常有三个容易走神的“关键时期”:一是刚开始上课时。这时,学生因为课间活动,心理和情绪往往处于兴奋或不稳定状态;二是一堂课大约进行到一半时,学生的神经处于相对抑制状态,注意力难以集中;三是临近下课的几分钟,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比较疲惫。

  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特别注意抓好这三个“关键时期”,设法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每节课前,教师要提前一两分钟在教室门口“候课”,暗示学生马上就要上课了,学生会赶紧进入教室,做好上课的准备;上课开始,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尽量用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的话语导入新课,力争开好头,尽快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当一节课进行到一半时,教师再通过新颖的、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学生处于相对抑制状态的神经再次兴奋起来,从而实现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临近下课的时候,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形成新的刺激,在其大脑中形成新的兴奋点,使教学活动又一次活跃起来。

  有爱才有教育,教育不能没有爱,一个不能去爱自己学生的老师,任其有多么渊博的学识和超强的能力,也不能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好老师的。老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受到无数人的尊敬和爱戴的老师,除了他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精湛的专业水平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老师心中有爱,有着对自己的学生无私而博大的爱,这也是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在。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疑难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从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些新理念都能融入其中。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最后,我要做的就是赶紧行动起来,更认真的搞好教学工作,并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进行教研和教改活动,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会尽我所能,取这些优秀教师之所长,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的读书心得8

  寒假走进苏霍姆林斯基,使我反思语文教师的素养。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踏过教学的脚印,回眸,却发现,当一切的西方“后现代”改革渲染我们的课堂时,蓦然,教师的专业素养却成了我们应对的高山。

  对于语文老师而言,专业素养意味着什么呢?

  我以为,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那里的“语文”应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语文的方式,不仅仅仅指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更是指用语文的方式来思考、来感悟、来表达,叙事、隐喻、抒情、对话,乃至一声问候、一句评价。那课堂上的分分秒秒,语文老师不仅仅仅属于自己,他就应当成为语文。是否还能够这样说,如果以前我们说“我是教语文的”,那么,我们这天应说“我是用语文教人的”。若爬过这座山,到达这境界,语文教师的素养务必提高。

  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知识贫乏,学识单薄、干瘪,以本为本,拘泥教材,搬教参,对答案,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对课文知识进行有效扩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开;底蕴不厚――缺乏见解力和创造性,智慧疲软,人云亦云,教学没有深度和厚度;修养不足――育人乏术,职责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多,自我感觉良好,反思潜力低下;情趣不多――教学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心灵缺乏阳光,难与学生交往沟通。

  君不见,语文教学的原点不在上课的老师形象怎样的迷人、课件怎样的精彩,甚至也不完全靠教案的'设计多么精彩、教学布局怎样的巧妙,以上这些都能够靠外在的人力、物力辅助加以弥补。然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依我看,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潜力来引导帮忙学生完成,而前者却是前提。

  在清华附小,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简单地概括为两句话:第一、解读教材的功夫,第二、课堂教学的功夫。然而如何培养这素养,让教师所受的专业教育和积累下来的专业经验,溶于教师课堂上的言谈举止之间,成为教育的机智和情怀,为学生的成长引路、照明,成为能够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吸引学生热爱语文的强有力的磁场,这或许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

  于是,每一位立志“用语文教人的”语文教师,是否就应当以一颗为师者应有的良心思考自己的课堂、自己的专业素养?

  专心行走于课堂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直接体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方式莫过于在课堂上的行走。一名语文老师是否至少应当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够有勇气行走于语文的课堂: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从这些年来的成长经验中提炼、总结而成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谈素养的蕴藉和提高。我要求清华附小的语文教师,就从这些最基本的素质谈起,我们的学生从清华附小毕业时也努力要做到这几条。

教师的读书心得9

  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后,对我启示很大,收获很多,这本书从教师人生最需要什么,教师教学最需要什么,教师职业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教师最需要什么?

  首先,教师最需要一份滋润心灵的爱心。“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爱孩子。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是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淘气包,都应一视同仁。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平日里的'点点滴滴中,学生成功时,与他一起开心;学生退步时,与他一起分析;学生气馁时,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我相信对待学生需要无尽而真诚的爱。

  其次,教师更需要一颗能纳百川的宽容心。宽容是一种尊重,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爱,是博大的胸怀。宽容好比是春风,温暖着寸寸心阙。曾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这句话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最形象的诠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圣者,犯错也在所难免。更何况是小学生呢?现今大多数孩子是家里的“独苗苗”,集百般宠爱于一身,从小就养成娇气惯纵。所以,教师更需要一颗能纳百川的宽容心。

教师的读书心得10

  作者肖川教授认为:增强教师幸福感的关键是培养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是专业心态,即人生态度。良好的专业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

  书中对影响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的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指出教师要想追求职业的幸福感和人生的幸福,就得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还有给教师的许多建议,如: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给予学生更多真诚的鼓励;亲密地教,扎实地学……都值得让人细细品味。教师的幸福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自教育教学的工作,来自享受几缕闲暇时的沉淀和宁静观照。

  书中谈到:“共同需要是每个人都一样的需要;特殊需要因为一部分人的特质而产生;个别需要,则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需要。有效的、敏感的、互动的师生关系也是建立教学分层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宽容则是核心中的核心。

  教师的幸福其实很容易实现,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的时候,你会感到幸福;当调皮的学生开始听话、懂事的`时候,你会感到幸福;挡在比赛活动现场,学生开始呐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时候,你会感到幸福……,作为教师,我们很容易从身边的小事上感到幸福的存在。

  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敞开心灵去感受,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是一种充实、闲适、没有空虚感,匮乏感,无聊感,没有内在的紧张、焦虑;幸福就是内在的平安,自由自在。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其实很简单不是很难,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教育事业,自己的学生,用心体会生活,你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

  教师读书心得优秀范文篇二:《做卓越的教师》

  有幸拜读《做卓越的教师》一书,读后感受颇深,这是一本提升教师能力,超越自我的书,是一本受益匪浅,蕴含教育意义的书。此书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方方面面都有启发,读完此书,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以下几点感想:

  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

  我现在所带的班级基础较差,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级时我很沮丧,当我走进教室才发现其实并不是别人想象的那样,于是我便觉得很有希望,对他们要求非常的严格。但是没过多久我发现只有严格还是不行的,还需要爱心,要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们。从此,我不再因为某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取而代之的是,走到他旁边,问他为什么要讲话,此刻讲话合不合适,他也很坦诚地说,他想学习,但是基础太差听不懂。我就对他说,就算听不懂也不能讲话,我们达成了共识。此后他一讲话,我就盯着他,他就不讲了。

  教师要很细心,很有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我现在的班级基础普遍不好,于是我每次先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再设计有坡度题目,先运用基础知识再稍微提高能力,最后出一个中档题目做思考题,题目做完后,让学生自己演排。我也趁机表扬他们,鼓励他们,同时也纠出他们在习惯上和规范解题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还有不懂的,我再给他们讲解,一遍不懂,二遍、三遍。下次上课时,我针对上次讲课的重点内容出一个题目,让他们当场练习,既巩固了知识点,又提升了他们的解题速度。

  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上课谋福利

  通过下课和学生聊天,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性格喜好都有所了解,我发现其实他们也有可爱之处,有同学字写得漂亮,但是不喜欢学习,我就让他到黑板上抄题目,并且表扬他的字写得好。有些同学自制力差,一不小心就走神了,或是搞其他事情去了,我抓住他想搞学习,追求更高分数的心理,不断提醒他,督促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学习上。还有部分同学追求进步,由于基础差,学习相对来说也有些吃力。于是我上课下课不断地鼓励他们,提醒他们要坚持,有时给他们布置任务,并且还要检查。一旦有进步,就表扬他们,并且还给他们订立更高一点的目标。

  当你一心只想着付出的时候,你会收获更多。我没想过我会有多么大的成就,而事实上,我班的学生却给了我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让我觉得付出没有白费。

  捧读彭兴顺老师的《做卓越的教师》一书,走近智者,聆听教导,在思想的交汇、碰撞中荡涤心灵。

  《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以例举鲜活的事例,引用哲理小故事的形式,引发对教师和教育工作的深入思考。全书行文洒脱地叙述了八个专题,即做卓越的、幸福的、会育人的、会上课的、会当家长的、会培训教师的教师和卓越教师的培训,涵盖了教师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研修组织、家庭教育、魅力师训等,读来受益匪浅。

  第一章《做卓越的教师》,主要讲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分别是教育情怀、爱岗敬业、实践积累、博览群书、善于反思、勤于写作方面。掩卷沉思,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方面。

  一、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

  “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这个写在最前面的话语,旗帜鲜明地指出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切感悟,是作者震人耳聩的呼喊,“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高瞻远瞩看教育,长远规划做教育,如果教师没有这样的思想意识,又怎能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怎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

  松下幸之助有一句话,听了着实让人感动,他在为松下公司定位时曾说,松下公司主要是制造人才,兼而制造电器。在这样的一家“主要是制造人才”的公司里,还有谁能心有旁骛呢?正是松下对员工的一片赤诚,才最终把松下公司做成了全球顶尖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大哥大”。同样,教育发展,教师先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李希贵说:“学生第二,教师第一。”追求卓越应是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境界。

  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做最优秀的自己

  澳柯玛空调的精彩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风光之极,撼动着一颗颗跃动的心。“最好”是相对的,是永无止境的,“更好”却是可以追求的,比昨天有进步的。

  央视新锐主持人欧阳夏丹的经历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曾经在上海卫视主播《夜间新闻》的欧阳夏丹,干得是有声有色。20xx年,在继续留任上海还是到北京重新开创事业的艰难选择中纠结着矛盾着,最终她听从导师的话:“如果想过安逸的生活,就留在上海;如果想挑战自己,想看看自己有多少未知的潜力,那就去北京。”她的抉择无疑是正确的,20xx年9月25日,欧阳夏丹终于坐在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上。

  凡夫俗子的我们没有出类拔萃的才华,有的只是平平常常和平淡如水的生活,虽然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样可以做最优秀的自己。

教师的读书心得11

  最近,王晓春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当教师》吸引了我,虽然书中的100个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学校园,然而却关系到所有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教师?正像书中所言: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要当好教师,就要爱学生,如果有人问我:“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在没有看书之前,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我会爱我每一个学生。可是面对案例中这个学习成绩差且没有兴趣的孩子,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师那样帮助他培养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呢?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师那样耐心呢?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成绩优秀同学那一字不差的作业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同学那满是狼籍的作业时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

  细细品位王老师的点评,不禁让我感触颇深,她说:“要区分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书中说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因为任何一个人爱的付出,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私人的爱是无法强求的。教师就必须用教师的职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孩子有困难时,在孩子做错事时,在孩子得到进步时,作为教师才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教师的爱就是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在平凡的工作中付出自己的爱,这就是我们教师必须做到的职业的爱。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为良师者,必具一颗博爱心、平淡心、细心、耐心、恒心!

教师的读书心得12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老师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给我们介绍了几本关于生物学方面的书,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经常阅读有关生物学科的书籍是十分必要的,除了专业书籍外,看一些杂志报刊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报刊会有关于生物学科方面的最新成果,或是其他一些老师专家对于生物教学方面的一些新的见解,这对于我们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以后出去的教学工作等都是很重要的。在老师介绍的书中,《中学生物学》是其中的一本。最近,我在图书馆翻阅了《中学生物学》第29卷第10期,其中介绍了许多关于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看完之后我有很大的收获。在这一期报刊中有几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第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高中生物学科易混淆名词之辨析》。文章作者陆新华辨析了高中生物学科中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名词,如:蛋白质与蛋白,着丝点与着丝粒,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逆转录和反转录等,看完这些名词辨析,我们会发现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经常会忽略对那些概念比较接近的.名词的辨析,有些名词虽然我们知道两者之间有所不同,但要我们仔细辨析我们一时之间会说不出来,甚至有时会把两者混为一谈。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认为着丝点和着丝粒是同一个概念。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讲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均用“着丝点”,而在细胞生物学教材中讲解染色体结构或细胞分裂时,又常出现“着丝粒”,我一直以为两者为同一结构,之前也没有仔细去探究两者是否不同,但看了这篇文章后才分辨清了两者之间的区别。染色体主缢痕处的特殊分化区域由富含重复碱基序列的DNA异染色质区组成,称为着丝粒,将染色体分成二臂。在细胞分裂前期和中期,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着丝粒是一种高度有序的整合结构,在结构和组成上都是非均一的,包括三种不同的结构域。着丝点就位于着丝粒的其中一个结构域—着丝点结构域中,是着丝粒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的盘状或球状结构。着丝点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在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纺锤体忽的纺锤丝(或星射线)直接附着在着丝点上而不是附着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上,没有着丝点,染色体不能由纺锤丝牵引移动。因此,着丝点和着丝粒并非同一结构,它们的动能也不同,但它们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由于着丝点与着丝粒联系密切,结构成分互穿插,功能方面联系紧密,两者常合称为着丝粒-动粒复合体。

  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专有名词很多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及范围。但在平时我们常把相近的名词混为一谈,甚至有人完全分辨不清,曲解其意,如果教师的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将会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会带来相当大的阻碍。这篇文章也给我们敲了个警钟,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师范生,不能很好的分辨这些名词,甚至有时把两个名词混为一谈,说明我们的专业知识学得不扎实,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时候就多注意这些意思相近的名词之间的辨析,只有我们把专业知识学扎实,注意把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分辨清,在以后的教学中才不会误导学生,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讲解,而且我们应注意在以后为学生讲解到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时我们应特别强调。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另外一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是《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教学的思考》。该文章中提到一个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有些知识明明在课堂上已经强调多次了,可是还是有部分学生记不清楚,经常弄错。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原因往往会被教师忽略的,就是学生的前概念在作祟。文章结合《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节课的教学从前概念的产生,如何发现学生的前概念及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前概念等方面讲述如何让前概念为生物教学服务。

教师的读书心得13

  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们有着朝气,有着向前冲的力量,唯一不足的就是教学经验,而经验获得的最快以及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吸取其他优秀教师的长处,让自己有更大更快的进步,而《最牛的教师》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好的见解与思路。

  这里有身为校长而继续不停研究学问的陈垣老师,他的学习精神与不断的反思值得我们学习;也有讲台上的幽默大师林语堂老师,他的课,形象生动,诙谐有趣,给世人留下了许多雅致隽永的佳话;有能让一个被众多老师拒绝、家长放弃、自己堕落沉沦、成绩全部倒数第一的学生考上北京大学的“高考战神”王金战老师……有太多的教师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我们去细细推敲最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

  读这本书,看看教育大师们的故事,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同时也让我明白,教师,是一种极具魅力和境界的职业。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才会愿意多亲近你,才会聆听你的教诲。

  这种魅力是自己所独特的品格、修养,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与在教学中的不断发现所积累起来的。

  教师的魅力源于境界,而教师的境界当是秉承光大文化之精神,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不断学习充实自我,乐读书、善读书,以“书”之精华夯实自然之道,以“德”之品行涵养浩然之气,以广博的知识从教,以宽厚的胸襟育人。不管是魅力与境界都离不开学习、发现、反思以及反思后的实际行动,只要把这几点中都不辞辛苦的做好,那么你就已经成为了一位极具魅力的教师。

  身为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我们需要教育的“活水”,而“活水”就在书海之间。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教育智慧;读书,能使独创的方法闪耀睿智的光芒、充满创造的快乐;读书,能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教师的读书心得14

  《做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一书由里面一共收录了16个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案例。每个成长案例都是由档案、成长、随笔、我最爱读的书、推荐给小学数学老师的书这五个部分组成,全面展示了16位名师的专业成长路径,我们可以从中探寻名师们成长的轨迹。

  成长贯穿于我们的整个人生,每个人都需要成长,生命的每个时段都需要成长,只有成长才能让我们的生命开出幸福之花。书里记录着16位名师的成长故事。读着他们的故事,品味着他们的人生智慧,并时时反观自己的轨迹,才发现,要学还很多,要下的工夫也很多。

  仔细品味每一位教育家的成长故事,无不都透露着一个美丽的字“爱”。书中的名师都爱学生,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爱是成就他们事业的根基。正因为心中充满着对学生的爱,他们才会视学生如己出,才会尊重每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因为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爱,他们才会甘于清苦,埋头苦干,更有激情去努力探索。因为热爱,才会把工作当做一种愉快的带薪学习。才会觉的工作着才是美丽的。才会把讲台当作自己解不开的情怀。___老师说:朋友,不管是事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自己的事业,我们都应当无怨无悔。当我们用爱心呵护自己的事业时,你会发现平凡的工作中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当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自己的事业时,你会看到生命之树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当我们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经营自己的学校时,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是那样富有魅力!

  硕果累累的名师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仍在努力的探索着、前进着,在他们眼中对教育的追求永无止境。名师们尚且如此,而作为普通一线教师的我们,在如今有着这样先进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有什么理由不进步,有什么理由不成长呢!

  爱,人世间最美好的'字眼,人世间最动人的字眼,人世间最伟大的字眼,它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一个人生命中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生命是悲哀的。诠释生命的教育中不能没有爱,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所以,我们要付出真心爱学生,这样学生才会爱我们,听我们的。

教师的读书心得15

  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综合起来讲,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书中谈到首先要有效备课

  。备课中讲到三种计划的制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能力。具体到日计划的制定,也提出要考虑三个要素(1)学习者,包括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及学生需要(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在这里指出教师的责任,尽管教科书中规定了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再度开发。还提出了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3)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目标既不至于太抽象而令学生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太具体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具体教学目标应该以激励学生热情的学习为标准;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考虑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组合,很轻松地指出教师是一个象受欢迎的男女演员一样的复合型的`天才。

  其次,有效指导 。主要讲了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与倾听。在有效讲授的论述中教了我们三种技巧,感觉很亲切,很实用。象一位长者在循循教导,我浏览了刘教授的博客,其中对加入的条件有几条要求很耐人寻味。这样写:接受我的新生活建议,1、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 2、把体育锻炼当成头等大事 3、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4、不破坏、不挥霍自然资源 5、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文化多样性 6、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感觉刘教授更加有血有肉,读起文章来更感觉亲切,似乎再听报告一样的感受,仿佛看到教授写书是的情景。文中关于保持节奏的策略也讲的很细致。如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教学环节的过度及不同 主题间的过度要重视,要保证过度数量不多,尽可能有条理,简洁等。

  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简单语文不简单》读书笔记:

  三维教学目标、合作、探究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必须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因此,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老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应该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应该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平淡中体现神奇。

【教师的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教师的读书心得12-23

教师读书心得03-29

教师读书心得10-14

教师个人读书心得02-22

中班教师读书心得11-06

初中教师读书心得01-13

教师数学读书心得01-12

教师读书心得【热门】01-09

【荐】教师读书心得12-31

【热】教师读书心得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