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调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2-06-08 16:59:52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高中生调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生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调查报告

高中生调查报告1

一、内容提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高中学生的消费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追求名牌、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买奢侈品、花钱大手大脚等问题层出不穷,为此,我们做了一次高中在校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分析高中学生现在消费观的弊端及原因并提出正确的消费观念。

  二、研究背景

  现在高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时代,他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有放松的现象:独生子女比较多,改善生活、穿戴好点不足为怪,给学生数额不等的零花钱也是正常的事情。因此,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掘金的必争之地。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出现盲目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露这一现象,警示有这种行为的人,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又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改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所以高中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更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学生在消费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这次调查研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课外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增广学生见闻,可以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研究的过程

   1、与指导老师共同探讨,确定研究课题。

  2、再确定问卷调查表的问题。有自家月收入、主要的消费、每月的零花钱多少、一天大概消费多少、平均每月花在衣着上是多少、买东西时是不是倾向于名牌、买东西较注重什么、拥有那些物品、每月的手机费用、装饰品购买、化妆品购买、是否有计划的消费等问题。

  问卷如下:

  1):你是 a:男生 b:女生

  2):每月可供自由支配的rmb有

  a:不到200 b:200-400 c:401-600 d:601-800 e:801以上

  3):你认为每月的钱 a:完全够用,还有节余 b:勉强够用,每月无剩余 c: 经常不够用

  4):你大部分钱会花在 a:饮食 b:书籍杂志 c:服饰 d:玩 e:其他

  5):你认为高中生消费名牌 a:条件允许的话,无可厚非 b:纯属浪费 c:没什么感觉

  6):每当有消费欲望时,你会

  a:坚决消费 b:克制,放弃 c: 想克制,但做不到 d:三思而行,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3、调查完之后,将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调查情况写一篇调查报告总结。

  五、 分析结论

   经调查所得,70%的学生家庭收入都是一般,10%的家庭收入较差,20%家庭收入较高。10%学生月消费在200-300元之间,70%的学生月消费在300—400元之间,10%的学生月消费在500—700元之间。大部分学生一天的消费都是10元以下,高中生主要的消费是服饰、零食、话费等消费。30%的学生经常买名牌鞋和化妆品。80%的同学认为买衣服时应注重款式。现在不少学生有手机、名牌自行车或电动车、mp机等物品。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到有计划的消费,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则存在乱消费的现象。引起学生乱消费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青少年自尊心强.主要表现在:注重外表,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现在许多学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裤子、鞋子,甚至袜子都要名牌,平时用的,吃的,喝的都要买好的,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

  (2)父母对儿女的溺爱。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诸如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钱用光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给,便发脾气……如此下去,轻则更加助长了他们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处境。

  (3)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这里不一一列举。

  六、建议

   既然外界的环境不易改变,那么要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只有从自身做起: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钱,不大手大脚,应用则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当自己买的东西不如别人好的时候,不必理会别人是怎样看你的,只要自己坚信这样做是对的;自己更加要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得来不易的,我们应该学会节俭,用得合理,这样才会使父母感到放心。

  七、感受和体验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我们逐步学会了与陌生人的沟通,怎样对不认识的人进行调查访问,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勤俭节约的意识有所增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在调查过程中也得到了教育,也让我们改掉了不好的消费习惯。

  1、对学校学生消费行为的了解:

  学校中有许多学生是很节俭的。据了解,一般一顿饭超过2元的比较少,大部分是1块五毛。家庭富裕的学生消费相对比较大,比如手机消费、服装消费等。学生之间消费差异比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差别的现状存在,所以这种差异也比较合理,而学生应结合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合理消费,因为学生是依靠家庭经济的消费者,自己并不能赚钱供自己花。

  2、对于上网消费:

  关于上网消费,假如是上网学习电脑等知识,查阅资料,搜索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等,是很正常的消费,而且也不需浪费很多钱和时间,是比较合理、适度的消费。但是,少数学生沉溺于网吧,玩游戏、聊天、上一些不良网站等,浪费了时间、精力、金钱,这是不好的现象,应该坚决反对。

  3、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在这方面学校对学生的引导力度还待加强,现在主要靠政治课上老师给学生讲解相关消费知识的内容,让学生多了解有关正确消费的知识。

  ②同学之间的消费观相互影响的作用是很大的。如果周围的同学都比较节俭的话,那么这位花钱比较大手大脚的同学很容易受到影响,慢慢改掉乱花钱的习惯。

  ③家庭因素对学生的消费观的影响尤其重要。家庭可以采取相对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适当减少他们的零花钱,切实地控制学生的消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对于学生开party聚会等:

  学生生日聚会现在也有少数搞得轰轰烈烈,如赠贵重礼物、开party大幅度的消费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互送礼物是友谊的表现,其实真正的友谊应体现在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关心、体谅上,而不是看礼物是否贵重。

  5、对于开庆功会,请客的问题:

  为了庆祝某位同学的成功,让同学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庆祝会和请客也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铺张浪费是不行的,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举例:××同学获得歌手赛奖项后,买了苹果请客。苹果价格不太高,是比较合适的方式。有时学生中也有互请饮料或其他的现象。由于一些风俗习惯,这样的现象基本上是正常的。

  高一《十二》班同学心声

  1、一半以上的同学表示自己家里有许多买后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部分同学表示会想办法去利用这些不再用的东西。

  3、对于大手大脚花钱的看法:潇洒后的狼狈。

  4、许多同学表示对自己花钱的方式觉得不太浪费,而且,几乎全班同学都会在买东西时讨价还价。

  5、大家都认为以后买东西时,应参考价钱再作决定,若真的很需要,就必须自己有能力去买才行,而且最好不要向别人借,一天之内不要消费太多(同学中赞成居多,说以后能够做到的却很少)。

  6、10位左右的同学对自己的钱进行合理的计划。

  7、买东西的经历:买书时,也是不加考虑,买了又没看。很多的同学也表示曾经买东西时很多时候都不加考虑。

  8、一位同学的消费经历:买衣服买鞋,货比三家,觉得款式心仪再讨价还价

  9、对于手机、随身听,有同学表示不羡慕拥有这些东西,因为买了以后用处不大,没必要去追求时尚。而许多同学表示有机会还是会买的。

  ——20xx年1月27日

高中生调查报告2

  摘要:健康的一半是心理上的健康,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中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健康将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让孩子们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中学生

  一、 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9月份,对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第四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

  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

  (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 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

  1.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89%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的艰难性。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

  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 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四、中学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如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 一)教师自身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言行、举止都会给学生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要求教师不但要拥有较高业务知识,还应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时刻以“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行教育。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学生只有在教师真心、真情、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

  (二) 关注学生心理,营造一个良好课堂心理环境

  作为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虽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但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心理,大多数教师认为中学生心理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迎刃而解。其实,中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特殊心理,他们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问题移交给家长,而不是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这样往往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信,变得沉默、孤僻,从而直接导致学生心理出现问题。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但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学生主动走近老师,和老师成为朋友,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 满足学生合理需要,树立正确人生观念

  合理满足学生正当需要,是中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中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中学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尽可能地为中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需要,在中学生满足需要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基本能对事物的善恶、美丑、是非进行判断、甄别。中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治疗和引导,让学生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长。

  (四)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教师要尊重学生。

  “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1、 教师不可有私心。

  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2、 教师要讲诚信。

  “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这意味着,老师不仅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还应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高中生调查报告3

  本学期恋爱观讨论课程完毕,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进行一下汇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时代发展了,同学们的恋爱观也有了较大的不同。三年前的调查对象是90年出生的同学,而且是文科班。本次调查对象是93年左右出生的同学,而且是理科班,有的班级甚至30多名男生只有4名女生。所以和上次的调查的确有很大不同,课堂讨论气氛上比女同学多的班级更有幽默感。

  调查主题:恋爱观及恋爱状况

  调查方式:课堂演讲

  调查对象:大一。12级机械装备系,12级建筑系部分同学。(男生占90%)

  调查结果及分析建议:

  1、什么是恋爱?

  9成同学回答恋爱就是两情相悦,在一起有个伴。幽默的同学回答,恋爱就是萝卜遇见白菜,王八看见绿豆。

  教师观点:也差不多少。爱情的定义举不胜举,但是爱情的感觉都是一样的。大学生的爱情,还是最看重感觉。

  2、你愿意为恋人做些什么?

  6成同学回答,在不触犯法律底线的情况下什么都可以为恋人做。3成同学回答,在非常爱对方的情况下,或者是根据实际需要的条件下什么都愿意做。1成同学回答,男人有男人的尊严,洗衣做饭家务活等是女人的事,自己不会做。幽默的同学回答,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包括吟诗作对,吹拉弹唱,足疗保健,买菜做饭逛街。

  教师观点:不触犯法律道德底线,做与不做看个人性格和喜好了,没有标准。

  3、你希望恋人为你做些什么?

  7成同学回答,在我伤心的时候安慰我,在我生病的时候照顾我,在我失意的时候鼓励我,在我受挫折时候陪伴我。3成同学回答,我愿意为恋爱人做什么,就希望恋人为我做什么。幽默的同学回答,希望恋人为我守身如玉,纯洁就够了。

  教师观点:这些应该都是恋人之间最基本的关怀了。同学们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

  4、如何看待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8成同学表示赞同,1成同学表示自己不会这么做,但不反对别人这么做,1成同学坚决反对。幽默的同学说支持,但是不能造人,做好防护措施。

  教师观点:记得3年前的那份恋爱观调查报告,同学们一半以上都是反对大学生性行为的。但是时代发展了,同学们也开放了,现在好像无论男生女生都支持这么做。我的观点还是很保守的,但同学们一定要坚持这么做,那么我只能建议大家多了解一些生理卫生健康知识,毕竟大学没有性教育课。另外注意场合和地点,注意脸面和道德。

  5、如何看待网恋/微信恋?

  在同学们说网恋已经过时的情况下,在议题里加入了“微信恋”这个今年新概念。6成同学反对网恋微信恋,理由是网络骗子太多,案例恒河沙数。3成同学表示如果真的遇见了纯真的就支持,不被骗就好。1成同学支持,说这是认识朋友的方式,还可以排解寂寞。幽默的同学说,自己每天晚上都要“摇一摇”,空虚寂寞冷。

  教师观点:历来我都坚决反对网恋。网恋即使有纯真的,但是不一定合适。而且以大家的年龄和阅历,是无法分辨经验丰富的骗子的。所以同学们对待网恋不是慎重,而且坚决要远离。至于每天“摇一摇”,距离只是本校学生而不是社会上那些不知名的人,受伤害的概率能大大降低。我可以睁眼闭眼不置可否。

  6、如何看待嫁个有钱人/娶个有钱人?

  5成同学回答人品感情是首要的,有没有钱无所谓。4成同学回答,有钱当然好了,不作为首选但作为重要参考因素。1成同学回答,有钱可以少奋斗30年,这是很现实的选择。幽默的同学回答有钱能使磨推鬼,最好自己能遇见一个年纪很大快死的富婆。另有幽默同学回答,娶个有钱的姐姐会让自己很有压力,自己不想做小白脸。

  教师观点: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可以作为重要参考,但不要为了钱卖了自己的青春和人格。恋爱和婚姻,人品是首位的,般配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起奋斗可以让你们的感情更加牢固,还记得李嘉诚的例子吗。

  7、是否看重门当户对?

  7成同学回答不看重,因为是新社会了,父母之命只会参考,但相信父母不会逼迫自己的。3成同学回答门当户对可以更加合适,自己会考虑。

  教师观点:现在同学们都不看重,是因为还年轻,是因为仅仅是恋爱。等工作几年之后真正涉及到婚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没有什么比是否门当户对更让你纠结了。毕竟门当户对的两个人会十分般配,而般配的婚姻可以更加经得起时间考验,尤其经得起父母和社会的.考验。

  8、是否支持异地恋?

  6成同学支持,4成同学反对。支持的同学主要是自己正在享受异地恋的苦与甜,反对的同学认为异地恋太苦而且经受的诱惑太多。但多数同学认为如果仅仅是大学三年异地恋,毕业可以在一起的是支持的。幽默的同学回答,如果异地恋自己会天天幻想另一半在和别的男人约会,所以决绝对不行。

  教师观点:同上。现在同学们支持,是因为还年轻,还仅仅是恋爱阶段。恋爱的魔力是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的。等工作了真正要面对现实的时候,异地恋是最脆弱和经不起考验的。也是那些学生恋人毕业了就分手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毕业不能在一起,异地恋还是早早结束的好。长年的两地分居,即使没有第三者问题,感情也是淡漠的。

  结论:

  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渴望爱的年纪。所以向往爱情,沉迷恋爱也是很正常的。但本次调查的理科班男同学,明显感觉到男同学对性的渴求要大于对爱的渴求,甚至有的同学满脑子都是性。希望这样的同学做事能够考虑一下后果,做人能够考虑一下未来,能负担的起相应责任。放纵的私生活害人害己,记住我的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种其因,得其果。大学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应该纯真一点纯洁一点真诚一点,这样人生才有一个美好的回忆,希望你的大学生活,不要日后令你不堪回首。

高中生调查报告4

  当今世界,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计算机网络已进入城市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获取信息、娱乐的重要方式,使学生的生存方式和思考方式被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而网络道德教育也成为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校地处武汉市电子一条街,校园周边营业性网吧密集,给学生课余上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且许多学生家庭也已经具备上网条件,学生上网的人数众多,上网花费的时间也较多,受网络内容的影响越来越大。

  网络社会是一个充分自由和开放的社会,人们既可以无限度地吸取信息,也可以无拘无束地制造信息,还可以无节制地传播信息,致使网络社会资源异常丰富。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开拓人们的视野,使他们不再被单一的一种信息、观点牵着鼻子走,也不再拜倒在任何权威的脚下,他们可以对各种信息、观点做出比较,进行探究、思考,进而做出选择,逐步发展独立思考、评价、选择的能力;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和符号化的特征,使网络环境难以监督和控制,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的存在要求人们去自己管理自己,自主选择、自我约束。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毫无监督和约束的状态下,如果缺乏道德自律,很可能会偏离道德轨道,漠视社会道德规范,缺失社会责任感。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文化、教育学生学会选择有利于自身健康成长的网络信息,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设计了高中生网络生活调查问卷,围绕着了解当前高中生德育现状,了解网络与当代高中生素质形成的关系,分家庭、校外、学校、综合、题外话五个部分展开,对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1041名学生进行调查。从对调查情况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了

  一、网络时代高中生精神生活特点

  1、具有独立的探索精神

  学生爱上网,上网很大的诱惑在于能在虚拟时空中探索未知领域,挑战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问卷中第23题“你不喜欢学校网站的原因”的调查显示,选择内容呆板,过时的占60.68%;第26题“你认为学校信息课的设置应该如何”的调查反映,希望信息课检测方式灵活多样,能凸现学生的兴趣特长的占49.57%;第28题“你上网的主要收获”的调查显示,选择拓展知识视野,调节生活空间的占85.88%。这些折射出网络时代高中生精神风貌中,对个性化的追求,对传统的批判,对自主的渴求,强烈的参与意识,实现自身价值的表现欲望。

  2、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观

  网络时代“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学生能在虚拟时空中任意装扮、美化自己,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平凡、无奈,以满足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问卷第14题“上网聊天时存在大量的谎言,你对此的态度”的调查显示,表示不在意的占56.18%,有时在意的占24.4%。这反映出学生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如诚实信用、真诚有礼等的反叛,形成的是以自我为核心的价值评判标准。

  3、追求自由的生存状态

  问卷第11题“你选择上网吧的时间”调查显示,选择放学后和偶尔逃课的占24.45%;第16题“你认为校外网吧的吸引力”的调查显示,选择无人监管、能自由选择占51.93%;

  而对第19题“你不喜欢在学校上网的原因”的调查显示,认为时间受限、内容受限,无法尽兴的占52.07%。这些都反映出学生试图打破束缚,追求自由的生存状态。

  4、渴求情感的交流和内心世界的缓释

  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缺乏同龄人的思想交流和沟通,而内心充满被理解的、认同的渴望。问卷第10题“在网吧最喜欢上的网站”的调查显示,选择交友聊天的占30.83%,第13题“你上网聊天的目的”的调查显示,选择宣泄情绪,缓解压力,增进交往的占49.4%,第28题“对上网的主要收获”的调查显示,选择调节了生活空间,促进了心灵交流的占59.08%。可见,学生借助于网络来寻求理解、认同,获得心灵的慰籍,情绪的释放。调查在折射出网络时代高中生精神风貌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二、暴露的问题

  1、自制力薄弱

  明知有规定,学生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放学后甚至上课逃课去上网的却大有人在,占到问卷人数的24.45%;明知校外营业性网吧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活动人员复杂,管理纵容却乐此不疲。这种明知故犯的后面掩藏的是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低下的不争事实。自制力的薄弱,内心自律意识的欠缺使得学生面对网络的诱惑难以抗拒。

  2、分辨力低下

  网络信息上天入地,泥沙俱下。网络时代,学生面对大量信息的冲击,必须学会选择信息,并对内容进行批判和处理。调查中学生对于网络是把双刃剑的说法,持不同意态度,认为有益无害或有害无益的占28.34%,其中高一的占17%,这反映出不少学生走进网络,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表现出饥不择食或无所适从的状况,对网络信息缺乏足够的分辨力,也就无从谈起去筛选信息了,而且年龄越低分辨力越低,对信息的选择、反省和处理的能力也越差。

  3、选择力缺乏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灌输给学生的是学会顺从——要听话,而且也只要听话,在校听老师的话,在家听家长的话。老师爱护学生,家长疼惜子女,都尽可能的让受教育者回避选择,沿着他们苦心铺平的没有荆棘的阳光大道走向未来,没有有意识地去培养受教育者学会选择,甚至对于受教育者的自发选择行为进行干预、阻止。学生有的习惯成了自然,学会了顺从,有的不以为然,表现出叛逆,却没有意识到要进行理性的思考、甄别,做出合理的选择。不会选择适时地走进网络和适时地走出网络,不会选择信息,鉴别信息的真伪,评判美丑,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和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充实和完善自己。网络时代高中生精神生活呈现的特点及反映的问题有其深刻的根源。

  三、成因分析

  网络信息社会是个自主、开放、多元的社会,进入这个社会就变成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每一个人都处于无人监督的状态,可以随心所欲地放飞自己的好奇心,加之网络里各类信息铺天盖地,精彩分呈,其交流、碰撞、融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空间和舞台,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热衷于探索一切挑战性问题,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我实现的欲望。

  高中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高中生在这一阶段心智逐步走向成熟,迫切希望得到成人世界的认同,但是经济上的不独立,思想上的不够成熟注定其与成人存在着差异。他们以张扬的形式来引起成人世界的关注,向成人世界展示自己的个性,宣告自己的到来。他们拒绝、排斥传统道德观念,形成一切以自我为核心的道德评判标准,追求自由的生存状态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叛逆心态,符合其青春期的身心发育特点。

  高中生钟情上网聊天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传统的中国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交往缺乏平等、民主意识。父母是物质的给予者,也是思想的独裁的人。他们习惯代替子女思想、选择,习惯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子女的未来,而很少顾及子女的感受,专横地认为我付出了,你就应该给我回报,忽视对子女思想的了解,忽视与子女进行沟通,形成代沟。子女认为父母的给予天经地义,在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提供的物质的同时,追求思想的独立和认同。这就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加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内心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诞生了一大批失败者,自命不凡的心遭遇着残酷现实的碰撞。年轻的心灵承载不了这么多的重量,需要把内心世界的压力进行缓释。虚拟的网络给了他们释放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寻求理解,找寻在现实生活中遗失的不凡的感觉,获得内心极大的满足。这启示我们,教育者要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尝试理解学生的需求,与学生沟通思想,获得学生内心的认同,才能够使自己的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通过对问卷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面对网络关键的问题在于学生缺乏自主选择的能力。现在面对选择的时代、选择的社会,要求这些没有准备的学生一步到位适应选择,无疑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去引导、教育他们学会分析、比较、鉴别,进而学会选择。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校园这块阵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针对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多元化,传统德育也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拒绝走向兼容。走进不同制度的社会,了解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让学生由站在岸上学游泳变为下海学游泳,在各种信息的冲击下,增强选择能力和抵御能力;针对传统教育所导致的学生选择力缺乏的弊病,网络时代的德育教育要教会学生的不再是顺从,而应该是学会反省和批判。教育者不要怕学生犯错,不能把自身的教育目的定位于使学生不犯错,从而在良好的动机下,以自己现成的经验取代学生的现实体验,压制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认识、去感受、去反思,进而提高自己选择、甄别能力的机会。我们还要改变传统德育中,将“管、卡、压”作为德育教育的基本手段,对学生意志和行为进行限制、规范的做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社会需要、历史责任、社会道德规范要求,通过学校教育的作用,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思维,选择对社会、对个人有意义、有价值的行为方式。

高中生调查报告5

  三天的农村实践活动让我们对于三农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几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思考总结,得出农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报告。

  第一部分:现状特点

  珠江镇五里村是一个当代农村的典型。在五里村调查三天,我们从五里村的发展现状看到了我国当代农村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当代农村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产结构有所调整。几十年来,农村的生产结构发生过多次变化。目前,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我们调查采访的农户中,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等粮食的目的是自己食用,且规模不大。而像柿子、玉米等非主食类作物的比例较多。另外,枣子等干果的种植也有一定的发展。

  二、生产方式发生不同程度变革。目前农村的生产种植方式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这种变革的程度主要有生产的规模决定。既有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大棚种植,也有规模不等的私人种植。我们采访的农户由于种植规模有限,所以没有过多地使用现代化耕作设备;但是我们了解到,在大型的农场中,大型机械的运用还是非常广泛的。

  三、农民素质普遍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显著发展。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五里村的马飞是一位有名的枣子大王。他培育的超级大枣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一切都是凭借对科学知识的钻研精神,加上踏实的作风。他们都是当代先进农民的代表,他们是我国农业向科技化、专业化发展的干将。而普通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则是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的表现。在短短三天中,我们接触到许多当地农民。他们和我们交谈时,对一些现状的分析都比较客观和透彻,阐述了他们对于我国基层农村政策的看法和意见。他们的观点充实了我们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有了显著的发展。我们实践基地所在的行知小学就是当地的著名的农民子弟小学,招收附近六个村子的农民孩子。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设备先进、师资力量优良的学校。许多农民孩子不但圆了读书梦,还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待遇和教育资源。

  四、农民经济收入增加及收入结构的变革。目前农村农业人员的收入已不仅局限于农业生产。许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等方式来增加收入。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出力。这样,丰富了农民的收入结构,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农村劳动力也加快了城市的'建设。以农户李伯伯家为例,他的儿女均在县城打工,他自己在农闲时也偶尔外出做活。这样,他们的收入就大大增加,并且,他们有了的机会接触城市,也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农民收入结构的变革也使他们的收入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我们采访的若干农户中,电话、电视的拥有率高达九成;有四成的农户家中有摩托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电扇、洗衣机等电器已比较普及,我们还能看到农民从腰间取下手机发短信。这一切,电子商务资料库’"//85*2*9&:9+"说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

  五、先进的大型种植基地逐步兴起。在五里村,我们参观了浦禾园果树基地和艺莲苑水生花卉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国家级的重点基地,许多先进的品种、技术在这里进行试验,然后推广到普通农业生产中。先进种植基地的发展带动了周边相关农业的发展,同时形成连锁反应,提供了旅游、教育等一系列资源,无形中又增加了农村其他产业的产值。这也是我国农业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的表现。

  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

  农村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由于调查程度有限,仅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保障农民权益是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然而事实上,侵犯农民权益的事件太多。仅在五里村,农民普遍反映他们的权益受损。当地工厂建设宿舍,征用农民土地,补偿十分不合理,甚至使一些农民觉得生活无依靠。而工厂在申报征用时,竟称农民的良田为荒地!这一现象引起当地许多农民的不满。而对于这种现状,农民大多抱悲观绝望态度,没有想到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也无形中助长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农民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一定数量存在的行政问题为农民威权设置了障碍。这是短期无法解决的。正如一位农民说的,中央、省、市的政策是好的,但在村、县落实时,有时发生了差错。所以,农村问题的是基层工作的开展和改进,这也正是三农问题的难点和重点。中国的农村人口太多,范围太广,仅五里村就发生这些问题,放眼全国,农民维权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农村城市化问题。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民对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势必使农村逐步过渡到城市。目前看来,这种过程似乎还不是很明显,但在农村中已可以看到许多城市化的现象。仅从环境角度看,农村中也有了高耸的烟囱。虽然现在环境问题还不明显,没有影响到农村的发展,但是从长远角度,农村环境的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如何从开始做起,发展农村环保经济,避免重走城市污染的老路子,是不久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高中生调查报告6

  一、调查目的:

  了解高中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量、阅读内容和时间安排,并能根据现状给学校提出更好的意见。

  二、调查时间及对象

  20xx年7—8月,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江苏省东海县的五所高级中学(东海县高级中学、东海县第二中学、外国语学校、房山高级中学)的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每校分别抽取200名,共一千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72份。

  三、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五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1、学生阅读动机和兴趣;

  2、学生阅读时间;

  3、学生的阅读种类;

  4、学生的阅读方式;

  5、学生阅读书籍的来源;

  6、学生阅读中做读书笔记的情况;

  7、阅读中外名著及杂志报刊的情况;

  8、学生阅读数量。

  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四、调查结果及其具体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0份,收回672份,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1、阅读兴趣和动机

  阅读兴趣:A感兴趣70%,B一般24%,C不感兴趣6%

  阅读动机:A增长知识,开拓视野48%,B娱乐休闲8%,C提高写作能力44%

  从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也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2、阅读的时间

  阅读时间段:A双休日24%,B完成学习任务后49%,C随时读27%阅读时间长度:A每周2小时内20%,B2-4小时56%,C4-6小时20%

  从阅读时间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每周阅读,基本不读的只占4%,这说明学生大部分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3、阅读的种类

  阅读种类:A作文选30%,B故事书3%,C影视娱乐10%,D中国古典名著xx%,E童话寓言、卡通类2%,F武侠小说11%,G报刊杂志1%,H诗歌散文xx%,I言情小说5%,J外国名著8%

  从阅读种类看,喜欢看作文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诗歌散文的人数多,其次是影视娱乐,外国名著、影视娱乐、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人数也有一定比例,但对报刊杂志、故事书、卡通等涉猎几乎为0。从这里可以看出,高中学生的阅读多数从高考实用上考虑,以及与年龄特征相关的书目有一定的阅读。

  4、阅读的方式方法

  阅读方式:A随便翻翻8%,B应付式xx%,C偶尔记笔记37%,D认真做笔记40%

  有无计划性:A有计划30%,B无计划70%

  从阅读方式上来看,学生阅读存在很大问题,能够认真做笔记的不到一半,这对实际应用还是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而且阅读习惯也不利于牢固掌握阅读的内容。

  从有无计划上看,更是让人担忧,对于阅读有很高要求的高中来说,无计划阅读很难掌握相对较多的阅读知识的储备。有无计划地阅读这些也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

  5、阅读数量

  阅读数量:(一学期阅读量)A10本以上0%,B5-10本6%,C2-4本69%,D1本20%,E0本5%

  从阅读数量上看,一学期读5本以上的为0,还有5%的学生一学期未看一本书。这与《新课程标准》一学期阅读要求相距甚远。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文学书目调查中发现,阅读5本以上的只占20%,阅读5本以下的占75%,一本都没看过的占5%。从这里也看出学生阅读的量还存在差距,还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要求。

  6、阅读书籍来源

  阅读书籍来源:A自己买50%,B向别人借30%,C学校图书室20%从阅读书籍的来源看,学生有自己购买书本的条件。

  7、他人对课外阅读的影响

  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A父母40%,B老师38%,C朋友20%,D亲戚2%

  从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看,教师的影响仍然很小,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1、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较高,但多以应对高考为目的,对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方面的书籍较少。2、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且阅读量不足;3、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单一,无选择性;4、自主地会做笔记的学生较少;5、学生读中国古典名著和卡通类娱乐杂志及影视作品的比例大,而对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刊类涉猎较少。

  六、反思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不够宽,阅读的也仅限大纲中规定的书目较多,极不利于学习,如何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本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1、学校对阅读重视程度不够。从调查的几所学校看,只有东海高级中学和房山高级中学有学生阅读课,其他学校并没有设立学生阅读课,学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而超强的高中学习,大量的课外作业,学生又怎么有更多的时间用来阅读呢?

  2、教师没有真正重视课外阅读。教师比学生更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教师为了完成指标,让学生扎进作业堆,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对语言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没有在策略上取胜的意识。不会留些空余时间让学生看课外书,更没有心思指导学生看课外书。

  3、电视、音乐等视听媒体的.冲击。现在的网络、电视、随身听等图像、声音式的装备让学生失去了对文学的喜爱。他们从小就是在电视、电脑前长大,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强加于自己的一项任务,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

  面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又该如何呢?

  首先,学校尤其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苦教、苦学为讲究策略的巧教活学。要让我们学生有阅读的时间,要相信我们通过阅读能从书本中获得知识。

  其次,教师还应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选择优秀课外读物,挤出课时指导读书,开展读书交流会,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阅读。

  第三,作为家长要以身示范,平时要多阅读,更要支持孩子的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好的环境,多给孩子买些课外书,多陪孩子一起学习、读书。

  总之,阅读是高中生汲取知识的一条途径,是高中学习的一部分,我们既要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又要通过阅读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从而使自己成为高素质、高品味的一代新人。

高中生调查报告7

  一、发现问题

  寒假到了,新年快要到了。我们终于可以快乐过一个美妙的假期了。可是,我们怎么才能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寒假呢?

  询问了班里的同学,我发现大家的计划无非是拜年、做作业或是上网之类的,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放寒假没什么有趣的。那么这个寒假不是没有意义么?我不免有些担心,大家能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呢?

  二、调查实践

  为了让这次实践更具普遍性,我约了两位同学进行实地调查。

  首先接受调查的当然是我们自己班的同学了。(我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详见附录一) 我在网上发了53封调查问卷(我们班有56个人),又收到回执45封,经过吕舒怡的统计,有百分之百的同学在寒假里会做作业、看电视和拜年,还有百分之九十八的同学会上网,大家都集中在这几个活动上,而寒假毫无计划可言,都是走哪步算哪步,有些家长还会干涉子女原先的活动计划,他们都要求子女少玩一些,多做预习和复习的工作。

  而后,我们又走向社会,把目光投到更远的地方:既然我们初中生的计划如此乏味,那么高中生的计划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我们来到人员高度集中的超市、餐馆和商店,采访了一些在校的高中学生。(批注:请附采访的问题)

  三、面对大众

  来到了市区某超市,人来人往,大家都急着采购年货,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开口,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位好像高中生的姐姐,却不敢走上去调查,就让这好机会白白流失了,后悔都来不及了。

  这样可不行,我放起胆子,第一个接受“挑战”。

  “来了,来了!”周欣恺叫着。我很紧张,舒了口气,走上前去,开始我的第一个调查者的询问。虽然我结结巴巴地问完了问题,但还是受的了伙伴的鼓励,接下去的调查也就更加顺利了,我们三个如鱼得水,干得更加卖力。真是熟能生巧,我们不仅不再害羞,反而更加大方,结束后,还不忘对调查者说一句“谢谢,祝您新年快乐!”看来啊,这调查也有好多的小窍门呢! 经过了一天的调查和统计,我们发现,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是百分百要完成作业,家长也更希望孩子在寒假中查漏补缺。再说高三马上要高考,初三也要中考了,他们的学业很紧。而初一则相对轻松一些,包括初二的一些学生,在寒假中也要上补习班,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是不自愿的,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假期本来是用来调剂身心的,为什么要弄得那么紧张呢?而且许多同学都没想过在假期里加强体育锻炼。

  四、专家意见

  1、 制定寒假生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学生只有早做计划、合理安排,才能度过一段快乐而又充实的寒假生活。马老师说,同学们在寒假第一天,可以尝试写一份学期总结,回忆一下在刚结束的这一学期中都学到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又有哪些应该在假期中反思改进的地方。第二天,可以写一份寒假计划书,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当然时间安排要有科学性,过紧过松都会影响寒假的生活质量。有了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同学们就会成为时间的主人。在寒假最后两天,大家再写一份假期总结,问问自己在假期中有哪些新的收获,那时,也许你会对自己说:“这个寒假,我过得很有规律、很充实。”

  2、礼仪教育不可忽视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寒假期间,同学们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收集了解过年的礼仪和风俗,并在过年时自觉遵守。同时,要学习一些交际用语和待人接物的方法,为自己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尊老爱幼,探望长辈。在寒假,同学们应该和父母趁着春节,看一看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向他们拜年、问安。

  遵章守纪,注重公共场所秩序。寒假期间,同学们外出乘车、骑车要注意交通礼仪。乘坐公共汽车要主动给老人、孕妇让座;到影剧院看电影、看戏不要吃有壳的食物,不要大声嬉闹和喧哗,演出不结束不能随意离场,不要起哄、尖叫;公园、车站等场所不要随地吐痰、乱踩草坪、乱摘花木;购买商品要尊重营业员和他人。要力求做到时时处处讲究“礼貌、礼让、礼仪”。 提倡餐饮礼仪,不暴饮暴食。春节亲友欢聚,难免要摆上几桌,亲朋好友庆祝一下。这时,同学们要注重餐饮礼仪,主动为长辈敬酒、祝福。要尊重不同区域亲友的饮食口味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要随便向长辈索要压岁钱。春节期间,吃东西不能暴饮暴食,作为中学生不要抽烟、酗酒。

  礼尚往来,懂得回报。同学们从小要懂得礼尚往来,记住“只来不往非礼也”。要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学习,将来懂得回报父母、老师和一切帮助过自己的人。在过年时,不要忘了给现在的老师和小学老师发条拜年的短信,问候一下。

  3、沟通亲情培养爱好

  平时,同学们忙着上学,家长忙着上班,坐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很少。在寒假,同学有了时间,可多和父母一起做做家务、走亲访友,增进与父母、亲人的沟通交流。坐下来和亲人谈谈心,汇报一下学习,也可以和亲人讨论社会热点,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寒假期间,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去逛逛书店、博物馆、科技馆,和亲人一起充实自己的大脑。你也许会“惊讶”地发现,其实大人们原来也是很好沟通的。 每个中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全面发展的同时,拥有一技之长,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是,在平时紧张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往往无暇顾及,只有在假期完成假期作业之余,才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业余爱好。放假期间,同学们可以利用充足的时间每天安排一些有意义的体育活动,既能增强身体素质,还能陶冶情操、磨炼意志。例如,轮滑、游泳、篮球、足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对初三学生而言,更要加强体育锻炼,别因为假期懒惰而影响自己的中考体育成绩。此外,摄影、书法、跆拳道、街舞、阅读或是编织中国结等活动,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适应新课改多看名著

  俞万祥(二十中学校长):我不主张家长强迫孩子参加各类补习班,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让孩子自己制定一个假期规划,看看还有哪些不足,要有计划地看一些东西。比如高一、高二的学生要回头看看自己这个学期都学了什么,把知识编成辫、穿成串、织成网、连成片,立体地学知识。建议学生看一些名著和科技图书。如果可能,多参加些社会实践也很重要。学习重在思考,不能一味地做题,只做题,不思考,就把知识学死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家长不能攀比,看别人的孩子补课,就让自己的孩子也补课。 张岩(二经二校校长):新课改后,知识面较宽,对小学生有阅读量方面的要求,假期应让孩子多读书,学学古诗文及名著。

  钱苏(99中学校长):寒假未到,不少家长就已给孩子定下了补课的时间表,有的家长甚至给孩子报了七八个补课班,其实这样对孩子未必是好事。

  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学习,孩子早就盼着放假这一天了,因而,放假让孩子充分休息,以利于新学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应该让孩子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引导孩子适当地上网,学会交流;鼓励孩子自学,千万不能盲目地上社会上的一些补课班,特别是一些上新课的补习班。

  张岩:在充分休息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作业,学生可以进行查缺补漏和简单预习,但千万不能补新课,如果利用假期一个月的时间补新课,会后患无穷。因为一个学期的课程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多的,需要系统地学习和举一反三,如果仅仅用一个月学完,没有消化吸收的过程,即使勉强学完了,也是一知半解。开学后再学习,孩子觉得学过了,没有了新鲜感,学的时候就不认真了,这样非常容易“夹生”。

  钱苏:孩子放假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适当地锻炼身体必不可少,可以让他们弹弹琴、下下棋、打打球,还可以让孩子去博物馆、科学宫里去开眼界,到社区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更多地了解生活、了解社会。 采访中,一些教育专家提出了“三少”与“三多”的建议: ——少做作业,多参加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家务劳动。 ——少看电视,多读好书。 ——少闷在家里,多与人交往。

  五、特别举例

  采访中得知,学生寒假旅行的成行,家长的决定和兴趣起着很大作用。高中生周某的父母喜欢旅游,本次寒假,周某跟着父母登上哈市的新景观“龙塔”,游览了欧亚之窗,先后去省内三个滑雪场滑雪,还参观了冰灯展。虽然“足不出省”,每次外出又都是当天往返,但他还是感到兴致盎然,给单调的寒假生活增色不少。

  高中生安尝思随父母去鞍山探亲,到大连旅游,前后共计10天。惟一令他不快的是,本次往返旅途遭遇民工流和探亲流,火车车厢内太拥挤了。

  六、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吸取了教训做事应该大胆,而不应该害羞。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应该如此呢?

  七、总结

  其实在学生中,我们是否也应该保持一份童真,去尽情享受青春的乐趣呢?玩是孩子最大的天性,我们又何必将自己囚禁在牢笼之中,我们所向往的快乐其实都隐藏在玩中,我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中外也不乏寓教娱乐的事例。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下,让我们的学习更加有趣呢?

高中生调查报告8

  一、调查目的:

  物价上涨调查报告

  二、调查地点:

  贵州省黄平县菜市场

  三、调查人:

  xxx

  四,调查对象:

  当地各种物价

  五、调查时间:

  20xx年7月15日--20xx年7月25日

  六、调查方法:

  实地考察,网上调查。

  七、调查内容:

  今年以来,物价飞速上涨,猪肉涨价了,方便面、快餐、洗涤用品也涨价了。随着越来越多的食品、日用品加入到涨价的行列,就连学生餐也是一次一次涨价,才发现基础生活物质价格上涨给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压力,也是突然不能够适应。 “民以食为天”,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此类基本生活物质虽然小幅上涨,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这类基础物质价格再怎么涨,老百姓也是要买的,无论如何,饭总是要吃的。

  为了更好的明白现在市场的价格上涨情况,特地去了解了一下,下面是我的调查数据:

  八、调查结果:

  1.猪肉价格:印象中猪肉应该卖的很便宜的,6,7块钱一斤。可是当我妈问猪肉价格时,摊主说:“14元一斤。”我就惊讶极了。什么时候涨的这么厉害了?旁边另一个顾客说:“好多天都没有吃猪肉了,都不知道猪肉是啥味道了,想吃肉只能买点羊肉吃火锅啦,否则别的也买不起,鸡蛋更是长得离谱,原来3.4就能做一顿炒鸡蛋,但是现在4.2才能炒一盘啦。现在过年才来买些猪肉回去。”早就听说国家政府一直要控制猪肉价格上涨,可是现在看来好象没有什么效果吧。

  ⒉鸡蛋价格:印象中以前只买一两块一斤的,可是妈妈告诉我:“那是早几年的价格了,现在都卖到四五块一斤啦。”我随着妈妈去买鸡蛋,果真,鸡蛋标价:4.5元/斤.妈妈买了十个鸡蛋就要了十几块钱.

  ⒊蔬菜价格:蔬菜的价格原来是四五毛钱一斤,但现在的蔬菜价格是1.5元一斤。妈妈去买藕.一问价:是6元/斤.买了两节就是12元.妈妈大发感慨:“现在买菜都要大几十块.却没有多少东西.再这样下去,如果不涨工资,真的是会越来越困难了。”我在心里也暗暗赞同。

  随后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发现一般的蔬菜价格都在1元以上。很多居民都试着还价,可是卖家一直“叫苦”表示不能再便宜了,涨价也是没办法,一涨都跟着涨了。看到这样的情况,我真是颇有感触:生活真是很不容易!理性的看近两年物价上涨,对原本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居民家庭确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食品价格的波动给普通市民特别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也带来了影响。

  整体上看,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已基本实现小康,粮油价格上涨尚不足以影响到居民整体生活。但由于低收入家庭的消费结构仍停留在以满足生存需要为主的温饱型模式,。因此,粮油价格的上涨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较大。

  如何让物价不再继续上涨,如何真正让人民生活的愉快还是需要靠国家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调控了。

  经分析物价上涨三大原因:

  原因之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原因之三: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九、调查总结与建议:

  一、通过形式政策课等形式向学生们讲解物价上涨的原因,做好解释、宣传工作,以免出现一部分学生不理解而导致不良事件

  二、对于学生食堂,政府可以采取补贴等方式对学生食堂进行补贴,使学生吃上比较便宜的饭菜。

  三、对于经济困难同学,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不因物价上涨而饿到一个学生。学校也可以通过加大勤工助学力度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扶。

  总之物价飞涨的负面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让大学们尤其贫困大学生们能够安心完成学业,这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高中生调查报告9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书是进步的阶梯。如果人们不读书,那就没有精神的粮食,所以大家都离不开书本。以下是“初高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一、 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各学科教育都是智育,但是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学生的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他们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语文课外教育也不例外。很好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扩大阅读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其思维,陶冶其品德。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让学生直接接受书中的艺术鉴赏的角度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课外阅读如此重要,实际情况又如何呢?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在上课时生发一下,如说说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一些名言、警句、甚至一些很简单的谚语、成语,往往说出一部分,叫学生续说,但大多数情况是令人尴尬的,台下是一片鸦雀无声,由此,我深感学生阅读量的狭窄和词汇量的枯竭。故而送走了前一届毕业生之后,从这一届开始就特别留意并着手调查了一些情况。在初一册课文《龙宫索宝》和二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以后,我就格外关注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设置了一些题目,作为这次调查的内容,同时也作这调查的结果。

  二、调查的内容和结果

  1、你喜欢阅读课外书吗?喜欢哪一种类的文学作品?你周围流行哪一类的书籍?

  2、你阅读过哪些名著?是通过什么方式阅读的?

  3、课外阅读的时间怎么安排?会不会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影响?是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

  4、课外读物的来源有哪些?你是被动阅读还是主动阅读?你的老师和家长支持你进行课外阅读吗?

  5、你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你认为怎样的课外阅读形式最适合你?

  (一)、我对所任普通班级的1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第一个问题,我设置了三个选项,即“喜欢”“一般”“不喜欢”,结果选择喜欢的有96名同学,占80%;一般的有18人,占有15%;不喜欢的有6人,占5%。这个结果大致上反映了中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这一点无庸置疑。而且,不喜欢课外阅读的6名学生恰恰就是语文成绩最差的,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喜欢课外阅读成正比。

  喜欢小说的学生占大多数,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流,有着其他各种读物所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优势,但进一步的调查却发现,这些喜欢小说的同学,绝大部分喜欢的是武侠、言情之类的作品,他们仅凭自己的喜好和

  直觉来选择,阅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而阅读的原因则是作为消遣,或是欣赏琼瑶的.文笔和金庸武侠小说惊险离奇的情节。从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尽管很多学生不喜欢政治历史、诗歌甚至是科普作品,认为它们太枯燥乏味,或是过于老化过于偏激,科普读物过于深奥,缺乏形象性和通俗性,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随着改革开放的持久和深入,特别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学生开始关注的面越来越广,所涉猎的点也越来越多,他们已把目光的触角伸到了社会、人生这部百科全书,有了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

  周围流行的书籍,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初一学生还在看一些诸如《七龙珠》、《篮球飞人》、《灌篮高手》《老夫子》等一类漫画作品,跟实际的阅读能力极不相联系符,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也有一些健康向上的,如《读者》、《文摘》之类的,男同学尤其喜欢像《足球世界》、《新兵器》之类的书籍,说明中学生的阅读跟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二)、关于名著的阅读。调查表明,结果堪忧。本人在教学《龙宫索宝》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曾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作了调查,发现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阅读率最高,占98%;其次,是《三国演义》,占81%,接着,是《水浒》和《红楼梦》,分别是69%和30%。但阅读的方式大多以电视剧为主,以阅读率最高的《西游记》为例,阅读过原著的仅有5人,占4.2%,其他作品进行过原著阅读的更是凤毛麟角。除此之外,中学生偶尔也有阅读过《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的,对现代作家作品的阅读,如鲁迅的、茅盾的,也有一二。

  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绝大部分同学的纪录是零,只有二三个同学阅读过《基度山伯爵》、《简爱》和《堂吉诃德》等几部情节离奇,趣味性较强的作品。许多同学甚至连名字也没听说过。

  就总体而言,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也与阅读的实际需要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与他们喜欢的程度之间也有较大的距离。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却是,阅读中外名著较多的同学,语文成绩一般都名列前茅,而且作文水平也不错。他们也有一个较好的阅读习惯,往往做一些摘记。由此看来,如果要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应该在课外阅读上加以引导。

  (三)、阅读的时间安排,除了有同学见缝插针看名著的有关电视剧外,大多数学生放在假期中阅读,或在双休日老师要求做摘记时才阅读一些,其余情况阅读时间每天几乎为零。究其原因,多数认为是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尚且觉得时间紧迫,没有时间放到

  课外书上。至于课外阅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几乎全体学生都认为课外阅读可以开拓知识面,增长见识,尤其对提高语文成绩效果明显。这说明了学生普遍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只要稍加引导,相信会形成一种好的局面。我们期待这种局面早日出现。

  (四)、课外阅读资料的来源问题,不外乎三个字,就是“订、买、借”,三者之间,“订”的比例最小,占10%,“买”“借”和“买借结合”平分秋色,各占42%和44%,订阅的一般是和中学生的学习有密切关系的,如《学习报》《英语报》《中学生作文指导》等;买和借的大部分是学生兴趣较广的或是跟学习关系十分密切的书籍杂志,而名著之类的买的比例很小,主要的阅读渠道就是借阅,而且借阅的面也不是很广。问及缘由,有几:

  (1)经济不允许。

  (2)没必要。

  (3)自己买来的不如借来的看得快。

  (4)反正没时间看也看不懂。

  (5)同学间互相借着看谁也不吃亏。只此可见,学生有阅读的要求,更有经济头脑。

高中生调查报告10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欢天喜地的日子。在新年悠悠的余韵中,人们摸摸荷包发现瘪了不少。仔细一回味,不少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春节虽然好,但是也是一个消费开支非常大的节日。春节消费集中在食品、礼仪、服装、文化等方面、对此,我对家里的消费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食品消费

  春节还没开始,家里就忙着买年货,一回家就看见一大堆各种各样的食品。在春节消费中,食品消费占的比重最大,基本上占了45%。由此可见,对于春节人们还是比较传统的。劳动了一年,人们都希望在年尾时好好享受一下犒劳犒劳自己,大部分认为,在年尾时就应该吃好,我们家里也不列外。从食品消费中看,零食方面的东西少了,水果类的东西多了,最多的就是吃的肉和蔬菜,这部分支出又占了食品消费支出的30%。

  由调查可见,吃,在人们心中占的位置重大,人们的消费思想还是处与传统阶段。

  二、礼仪消费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欢天喜地的日子。大部分人走访亲戚,互相送礼也是不可少的。当今社会,春节送礼,许多人已经司空见惯了。许多人认为,春节送礼时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我们家里,春节走访亲戚,给小孩压岁钱,占了春节费用支出的第二位。占消费总额的30%。今天这家,明天那家,不知不觉,钱就出去了。而且春节走亲戚,也得送礼,也得花钱。别人家里有小孩的,压岁钱也时免不了的。

  从某些方面看,春节走亲戚,送礼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亲戚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加深了感情、这样的消费也时值得的但是,另一方面看,春节走亲戚,有时只成了一种纯粹的社交,时一种生存的手段。这大家认为“送礼”往往会让人在人情往来上有点累,这“累”需要精力的付出,更需要人民币的“支持”。这是一个弊端。

  三、服装消费

  过新年,穿新衣、我想这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观念、一到过年,人们便开始忙碌,买衣服之类的服装消费怎么都是少不了的。穿上新衣服好像就预示着告别了旧的过去,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而新衣也代表了人们对下一年美好的期望。在家里,买衣服也成了一项忙碌的事情。但有可能是时代观念的转变,现在的我们在过年的时候在服装上面也不怎么讲究了,所以服装的消费相对也就少了。而今年的服装消费只占了总消费比列的15%。服装的重要性在降低。

  四、文化消费

  这好像是在春节消费中最容易忽视的部分。在过春节时大部分人都只注重吃喝玩乐去了,很少有人注意到文化消费方面。在我们家里,文化消费的主要消费者就是我了,不过所占的'比列也少的可怜,仅仅只有5%。也不过是买了点书和出去玩。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文化消费在春节消费比重占的比列也在逐年上升。而且据报道,在其他大城市,人们现在过年也爱往书店跑了,相信不久之后,文化消费的比例会大大的上升。这是我觉得应该消费的地方,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又有什么不好呢?

  五、娱乐消费

  现在的人越来越懂的玩,过年更是该放松的时候,于是娱乐消费的比列便直线上升,大人们就爱打打麻将什么的,小孩就爱三五几个约着出去玩。我们家的娱乐消费占了总消费的15%,也算合理。

  总的来说,过年开支相对平时大多了,人们似乎都爱把东西集中在这一个时候买。而消费的内容也涉及到各个方面,样样不缺。吃、玩、穿,是人们消费的大项目。不过从调查来看,人们的消费观念还是没怎么变,在有些方面有些盲目,在某些方面有投入太少。消费观还有待提高。

  相信在以后,人们会逐渐合理消费,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高中生调查报告11

  摘要: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因为现代社会的复杂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家庭的不稳定,还有各种社会思潮无不影响着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适应社会,学校环境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从各方面调查来看,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认真重视。因为只有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

  我是学思想政治教育,出来以后也会从事教育行业,所以我先要去了解教育这一行业的相关事项,从中把我在学校和社会学到的东西,去社会中实践,并进一步的提升自己。在实践中,我得到许多的感悟!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的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工作。

  一、调查目的

  为能够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我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查,试图探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规律,以便为往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心理学研究依据。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深圳博明学校七、八年级学生

  2、调差方法: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法,个别谈话的调查研究(为被调查者学生保密,维护其个人稳私权,体现心理健康调查的原则性)。

  三、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

  2、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我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1)中学生学习适应性

  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通过调查学习适应性,大体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占26%,从调查问卷中可知:对于无老师看管的自习课他们会自觉学习。而第二种类型占60%的学生会选择小声聊天或讨论学习。令人遗憾的是第三种类型10%和第四种类型4%的学

  生会选择看杂志漫画或干脆睡觉(以下用A,B,C,D四种代号表示四种类型)。当回答对考试的感受时,A和B学生表示喜欢做些难题,而C学生感到怕,D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当问卷中提出老师讲课出现错误时只有30%的A学生敢于提出来,其它(包括B,C,D)的学生都选择保持沉默或在下面议论。这也可见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权威专制”的弊端。对于学习的目的性,A学生表示学习一技之长,B,C学生表示如父母所愿,或考上大学有个好出路,而D学生表示不明确。

  (2)学习自我认知与现实感

  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识,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间关系的认识。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按计分方法把学生分为四种价值类型:踏实型,从众型,功利型和冷漠型。

  踏实型的中学生顺从社会规范,积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有自律的内控和自我导向表现,重视传统和社会评价。从众型的学生相当顺从社会规范,但这种顺从是他人导向的随波逐流,也有享乐主义,及时行乐的倾向,顺乎自然生活方式,倾向于保守。功利型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对于道义及人情这类价值不甚注意,认为金钱至关重要,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益。冷漠型是不在乎社会规范,回避人际交往,也不注意他人的价值取向,所持的态度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3)中学生人际关系

  中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同学之间的关系,异性同学的关系,和师生关系。

  在我的调查问卷中分数最高为10分,表示人际关系最好;最低为0分,表示最差。调查结果只有17%的学生达到8分以上,表示人际关系较好的类型;40%的学生达到6分—8分数段,表示人际关系一般;有43%是不及格的,人际关系较差,突出体现的问题是:当问及“你喜欢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吗”时,有81%的学生都答会,当问及“你的好友学习成绩超过自己时,你会真的感到眼红,妒忌吗 ”时,70%的学生答会的,这是令人心颤的回答。也许只有在心理健康不记名的调查中学生才会说出自己的“丑陋”,但确是非常真实的一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习上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在精神上成为学生的父母,朋友的角色,这样才有师生之间真正的心灵沟通,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学习和生活。

  (4)中学生的人格特征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修订出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其中把学生人格倾向分为八个方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初一、初二人调查结果如下:

  人格倾向 百分比

  学习焦虑 43%

  对人焦虑 36%

  孤独倾向 13%

  自责倾向 9%

  过敏倾向 2%

  身体症状 9%

  恐怖倾向 2%

  冲动倾向 7%

  3、初中生主要的心理特点

  (1)抽象能力有较好发展,独立性要求高,不愿接受约束与限制。

  (2)情感容易激动,心里话愿和朋友谈,但不愿与家长,老师谈。

  (3)学习自觉性较高,但也容易表现出独断性,争强好胜,坚持错误,但仍稚嫩。

  (4)能根据社会要求约束自己,自我控制力较好。

  (5)理想逐步向概括性发展,能够对自己理想中的人物特点加以分析。

  (6)对人生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对人生和世界评价带个人人性特点。

  四、讨论与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调查资料显示结果是不容忽视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为让教师们培养出健康向上,求知进取的二十一世纪接班人,提出以下建议:

  1、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也可以举行一些趣味的活动训炼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

  2、优化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思想境界,提高文化修养,扩大社交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践才能发现开拓自身的潜力。

  1、鼓励学生养成课外爱好,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时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可以尝试看半场球赛,下棋,喝茶等等来缓解心态,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课外爱好,并且在课余生活中经常付诸实践,这样的话,学生能够在课余生活当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陶冶自己的情操,并且也能暂时转移中心,达到发泄压力,抒发情感的享受,这无疑对于减压,应试,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五、得到的经验与教训

  1、本次活动的准备工作其实并未做好,无法在学校范围内展开广泛的活动,也无法造成较大的影响,为学校留下有意义的东西。这证明了我未团结各方力量,人际交往能力仍然存在有一定问题。

  2、本次活动第一次采取了问卷调查,难免有一定错漏,问卷本身虽然经过多次的检查修改,但仍有不完善之处。这给了我们下一次做问卷调查良好的经验教训。

  3、问卷发放和收回做的并不很好,由于本次活动比较仓促,所以收回的问卷也难以形成最终成文的具体报告,留下了遗憾。

高中生调查报告12

  从我们有生命之时起,人们就开始有了消费,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越来越多。高中生作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笔财富——零花钱,同时也形成了初步的消费观。作为一名现代高中生,该怎样合理消费成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当前中学生的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学生在消费中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自己的喜欢,兴趣进行的,以致于某一项或是几项的支持超出限额,影响其他的正常消费,我们调查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学校有30%的学生拥有手机,话费超过60元的找了61%,而且将15%以上的零花钱用于上网的学生也近3成。学生主要的消费内容为饮食,服饰和娱乐,而对书籍的消费相对较少。

  2.鞋类消费注重品牌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当前买品牌的前两个原因:自己喜欢(88.9%)和受社会潮流影响(5.1%),有49,7%的学生购鞋的价位在100~300元之间,300元以上的占4.5%,100元以下的占45.8%;有50.8%的学生在买鞋的时候首选专卖店,74.2%的学生购买过名牌鞋。

  二、高中生和初中生的消费结构有明显差异,男生和女生的消费结构也大有不同

  与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把零花钱用于买报刊杂志的人数多12%,用于娱乐的.占9%;而用于购买文具的人数少15个百分点,用于购买体育用品的少11个百分点。在对名牌的态度上,热衷于追求名牌的中学生并不多,但关注名牌的高中生比例高于23%,对名牌“十分关注”的学生有15%。

  男生和女生相比,消费结构也有一些明显差异。把零用钱用于“体育用品”的男生比女生多19%,用于“娱乐”的多18%,用于购买报刊杂志的多11%,女生只是用于购买书籍的人数比男生多8%。总体来说,男生的消费愿望显然强于女生。

  三、研究成果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现在大部分高中生在消费方面都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可能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大部分同学表示现在很多中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在购物中也存在着不正常的消费心理,没有做到合理消费。

  消费结构反映着人的文明程度,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高中生的消费正在向多方面发展的层次迈进。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能忘”,今天,我们仍有提倡勤劳简朴的生活观。从消费行为上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为未来面对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高中生调查报告13

  一、调查登记表

  调查时间:7月1日—7月4日

  调查方式:走访

  调查人:陈娇

  调查地点:略

  留守儿童家数:13户,

  留守儿童人数:26人

  总户数:33户

  其中有4户一位老人带3个小孩,有5户一位老人带2个小孩,有4户1位老人带1个小孩。

  其中未满周岁的留守儿童:2人;学龄前的留守儿童:6人;学前班—四年级:11人;五年级—六年级:7人。

  二、调查感受

  “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言传身教”这一成语也有很多人知道。但就此次调查情况看,在我们这个村组真正明白其中道理的人屈指可数,真正做到的更是寥寥无几。推而广之,在中国像我们这样的村子还有很多,比我们村经济条件差的还不可计数,可想而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确实多,并且情况不容乐观。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孩子读书而背井离乡出外打工,但这里面也含有个别怕吃苦而将重任交给来人的青年夫妇。他们有些一年回家一次或两次,有些甚至几年才归家一趟,只是按时寄一些钱让小孩生活、学习,有时寄一些衣服或玩具来“满足”这些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须不知正当这些父母自认为给了孩子富足的物质生活时,这些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却空虚得像一张白纸,他们很少享受到父母在身边的那种温馨与快乐,他们只能用电话线来寄托他们的情思,抑或在电话旁,在夜里,在父母牵着孩子小手玩的电视片前泪流满面。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人的行为习惯,对人的思想认知,对人智力的开发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留守儿童,这些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整天面对的却是没有文化的,已跟不是时代步伐的,思想已落伍的,身体里甚至还流淌着封建社会血液的老人。在这些老人的“熏陶”下,这些留守儿童又怎能从小养成爱祖国、爱学习的行为习惯呢?他们又怎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又怎会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朋友伙伴要团结呢?走访中我看到他们一个个脸上满是污垢,找不到一点白净的皮肤,身上的衣服像抹布,那个样子比鲁迅笔下的阿Q还要让人心酸。他们整天只知吃饭,只知和伙伴在肮脏的地上打闹,在有青青禾苗的田中捉青蛙,或者和伙伴打架,或者跑到别家梨树上摘梨子。

  我记得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言:“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将来要肩负起保国、兴国的重任,因此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要。

  一朵奇葩,没有雨露的`滋润,她将永远不会美丽动人。

  一个蓓蕾,如果你希望她迎风绽放就需要细心栽培。

  一棵小树,如果你期盼他成为凌云之木就应该用心浇灌。

  一个小孩,如果你渴望他有雄心壮志,成为国之栋梁就必须精心教育和引导。

  一个人总是需要有人去发现、去欣赏、去启发。即使是千里马,也需要有慧眼识才的伯乐,再丑陋的石头只要用心雕琢,也可能成为精美的工艺品。然而那些老人能堪当如此重任吗?他们对于这些又懂多少,他们能走近、能了解他们孙子、孙女的心吗?他们不能!他们有时甚至就像《边城》中的爷爷和孙女,虽然天天在一起,虽然相依为命的他们彼此爱得很深,但他们却缺少必要的理解和沟通。

  钱,固然重要,但好好地培养下一代更重要。因为这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一种民族行为和社会行为。父母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能认为培养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责任。其实,你们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历史上很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他们明事知理的父母开导他们。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爱有时是孩子们成功的催化剂。因此,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至少应有一个陪在孩子身边教育、开启、照顾他们,使他们小的时候就受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养成爱祖国、讲文明、有骨气、有正义感的品德。父母要做真正对孩子负责,对国家尽义务的,合符时代要求的父母。

  虽然国家现在非常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此也颁布过一些政策,但由于受多方面的影响,很多贫困偏远的乡村根本无法执行,有些地方执行了,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很多人由于缺少文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全社会热切关注的问题。我认为“留守儿童”这个话题完全可以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相提并论,甚至可以说“留守儿童”的问题就属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一部分.

高中生调查报告14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家家户户都迈入小康生活。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中孩子的零花钱也渐渐变得可观了,尤其表现在中学生身上。现在的中学生,都出生在新的世纪,都是祖国的花朵,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如今社会上经常有中学生滥用零花钱的报道,于是我进行了一次中学生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调查结果

  通过抽样调查的50学生,零花钱总数504元,平均每日20元以上(含20元)的有6人,8%;10元以上的.有26人,占52%;5元以上的有14人,占28%;无零花钱的有4人,占8 %。

  从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来看,零花钱多的同学多数钱用来买比较高级的玩具(如遥控赛车、四驱车等),零花钱少的同学多数用来买低级玩具和不是很卫生的零食,他们总是把眼睛看准那些外观很大、外表花俏、价格便宜、里面既有玩具又有零食的东西,尤其是对那些可以摸奖的小物件情有独钟,总是在那周围转悠,一次又一次地把钱往那个地方送,直至最后一无所有。

  而由于这些同学一天到晚惦记着口袋里的钱如何花,他们的学习情绪变得越来越差,无法安心学习,学习时还要把注意力分散到玩玩具上,所以学习成绩多多少少受到影响。据教师反映,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有些学生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偶尔还要迟到,有的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经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扰乱课堂纪律。另外,零花钱多的孩子说起什么玩具、什么游戏头头是道,直让全班同学折服,但要是让他们写作文可就没辙了,只会一个劲儿地挠头皮,显然他们平时用于积累语言的时间太少。同时同学为了向父母讨得零花钱,总是想尽各种办法,用得最多的是不去读书、哭闹、不做作业、撒娇等。他们甚至会从多次与大人的交涉中得出所谓的“经验”:家里有客人来时、爸妈要打麻将时、父母有重要事情要外出时,是讨零花钱的最好时机,保准是要多少给多少。所以他们每次都会瞅准这些机会打一个“胜仗”。还有一些同学,家里贫穷,父母给不起零花钱,可是又眼馋其他同学有零花钱可以用,怎么办呢?只好霸道地从同学那里强行“借”,“借”了还从不还,甚至偷偷地“顺手牵羊” ??直至最后养成了小偷小摸的坏习惯。从中可以看出父母太宠爱自己的孩子,每天给的零花钱太多,不能教育孩子们妥善使用零花钱,无原则地允许孩子多吃零食,乱买玩具,不能以身作则地早起床、勤家务、为孩子烧早饭,只为图清静让孩子在外面买早饭吃。而同学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劳动不知挣钱难。零花钱给多少用多少,甚至不留到第二天,不知道合理使用零花钱,不必要的零食、无意义的玩具都由着自己性子乱买,没有存钱观念,不知道每天可以节约一部分积少成多。

  建议和对策

  可以想象,如果父母任由自己的孩子这样发展下去,那么孩子用钱的欲望会越来越大,向父母伸手要钱会永无止境,并且从小养成了不节制、乱花钱的习惯,长大了父母再有钱也不够孩子用,何况父母的年纪会大、孩子还得自食其力呢!那么父母们应该怎样去改变自己的孩子呢?

  1、控制零花钱的数目。即使家里有很多钱也不能多给,告诉孩子零花钱也应该用在刀口上,如买学习用品、乘车,或在肚子饿、口渴时买些充饥解渴的食物等。

  2、给之前可以先征求孩子的意见: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钱?分别用来干什么?然后父母按需而给。这样可让孩子及早养成计划用钱的习惯。当然父母有时还得“旁敲侧击”地“调查”孩子的钱是否如他自己计划的那样去用了,避免孩子为多领零花钱而撒谎。

  3、让孩子体会赚钱的艰辛。可利用寒、暑假等时间鼓励孩子进行劳动实践,如下地干一天农活、帮妈妈当一天家、帮亲戚做一天生意、替奶奶带一天孩子、跟着爸爸上一天班、在社会上自己找活干试着去挣钱等等,孩子自然会领悟到许多书本上所没有的道理,用零花钱时当然就会多想一想。

高中生调查报告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当代高中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体现出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特殊群体自然有特殊的特点,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费的问题。

  一、基本调查情况

  (一)调查时间:20xx年8月3日至8月12日;

  (二)调查地点:XXx;

  (三)调查对象:对政法系10级本科班、汉语系09级(2)班本科、音乐舞蹈系10专科(1)班学生共计128人的每月生活费进行实践调查。

  (四)调查目的:当前的消费市场中,高中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高中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高中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高中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基本月均消费状况

  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大部分高中生的消费水平都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对其消费途径 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1)购买衣服:高中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对名牌衣服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偏好,于是保持良好的忠诚度。而且对衣服的购买有着感性的认识,于是促使他们继续购买(名牌)。

  (2)恋爱消费: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高中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元,多则达到1000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 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3)上网消费:作为一种新媒体,网络以其交互性、虚拟性、全球性为人类创造崭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消费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传媒体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对于上网方式,有19.5%的学生配有私人电脑,在网吧或 公共机房上网者占79.5%。

  (4)手机等通讯消费:据调查72.7%的学生月均发短信超过300条,每人通话时间可达230小时。1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200条左右 ,通话时间约150小时。只有14.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100条以内,通话时间在100小时以下。

  三、对高中生消费影响的因素

  (1)社会的影响

  把高中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许多家长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将孩子送入学校,不论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其学业。结果一部分学生虽然挂上了高中生的头衔,而实际中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的能力,思想和学校的负担过重,由于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堕落 ,变得成天无所事是,既而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各方面的消费上。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和其他一些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不少的高中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潮流。因而产生一种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2)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每一个高中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家庭经济状况与理财观念直接影响着学 生的消费观。有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子弟他们平时花钱很阔绰,消费非常的超前。根本不 会去节约和合理理财,只是盲目消费。而那些家庭条件比较贫穷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

  经的限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能比较合理分配自己的生活费用,因而家庭对每一个高中生合理的消费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学校的影响

  当今的高中校园是开放的,消费主义的思潮冲击着校园,学校周边的环境对高中生的消费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校园内许多商家的广告传单、周围的网吧、歌厅、舞厅、咖啡厅、游戏厅、溜冰场、饭店等到处可见。这些都成了学生非正常消费的催化剂。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的导向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具体有以下几点:

  其一,对高中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

  其二,对高中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高中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同时由于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高中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消费观导向性建议

  我认为要正确引导高中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高中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我认为今后对于消费观的社科研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高中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 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和加强高中生的财商

  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则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培养和加强理

  财能力是现今的高中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 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高校校风建设任重道远

  高中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握“育人为先”的原则,重视高中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高中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应该把高中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的存在是为将来培养可以为天地立新、可以为民众立命、可以为万事承重的后备人才,可见校风建设意义深远。

  (四)、加强家庭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的消费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子女培养理财和计划消费的习惯。

  (五)、增强独立意识,倡导理性消费

  高中生要对消费有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风,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冥顽不化。就是说,在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和社会的现实状况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

  五、对本次调查的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对高中生的消费有了更深的认识。高中生的这种不良消费观不仅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大了学习教育管理的难度。对每一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消费观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 此,作为当代社会的一名合格高中生,我们不仅应该控制自身消费,向正确道路发展,也应互相提醒,共同走向理性消费、合理消费。要对自己的消费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做出理财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