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的春节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09 15:45:51 春节作文 我要投稿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汇总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客家的春节的作文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汇总九篇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1

  按照客家过春家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大家都要去准备过年用的、吃的、穿的、喝的`东西。除此之外.还要用米泡上一些米酒和泡上一些美味的酱汁.还有全家人一起做豆腐和制做一些牛筋糕.把盐摸在鸡上拿去晒等等很多数都数不清.然后就在门上贴上红色的对联.到天黑时大人们点上红红的爆竹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乱。在年二十八时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爸妈都不上班等到初六才开张.除夕真热闹家家都做一些年菜。全部都穿上新的衣服。家家都灯火通宵。孩子们就在门前玩一些烟花爆竹等等。

  到了初一家门前还堆一堆红色的爆竹纸皮。然后就去亲戚朋友家里拜年。在家里招待亲戚和朋友。然后去郊外走走玩玩看一下花市和灯市。

  到了元宵节孩子们在外面拿着灯笼玩。一条街都是红红火火的。孩子都爱问爸妈灯迷。一到九点钟都要和全家人一起吃汤圆。

  一眨眼一个年就过去了,大家都回去上学工作了。这就是客家的春节。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2

  客家人,又称河洛郎,是一个有着显著特征并且历史悠久民族。客家风俗习惯繁多而独特,身为一名客家人,我还是觉得客家春节最有趣了。

  那是三年级一个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五华过春节。客家春节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那一天到正月十五日就算客家春节。我们到五华时候,刚好是除夕,时间大概是下午5点。我下了车,走到奶奶家门前,敲起了门,叫了一声:“奶奶,我们来了!”奶奶笑着给我开了门,说:快进来吧!“我进了门,只见爷爷、姑爷、大姑、表哥、大嫂正在屋子里到处忙活着:桌子上堆满了结米糖和桔子、柚子;到处都是年画和对联;窗户、大门、桌椅都被擦拭干干净净,厨房里还传出一阵阵剁菜声音,一副大大年画挂在客厅中央,旁边还有两只金元宝,很有过年气氛。

  我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就跑进厨房里帮忙去了。一进厨房,一阵香味就扑面而来,差点没让我滴出口水来。奶奶见我进来,说: 来得正好,快过来帮忙!”我就跑过去帮手了,一会儿端端那个,一会儿切切这个,忙得不亦乐乎。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晚上。经过了一天忙碌,桌子上白上了许多菜肴:炒粉皮、炸豆腐、让香菇和让豆腐,鸡鸭鱼肉到处都是,按照习俗,今天还要用大木盆蒸“隔年饭”。先用一个大木盆蒸一锅饭,饭盆里面要插上12根筷子和12根大蒜(如果每逢闰年还要各多插一根。木盆还要摆放银元,寓意有富有食。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大吃特吃,除夕夜就在这浓浓年味中悄悄溜掉了。

  按照习俗,正月初一这一天是要早起。我和爸爸早早起来,洗漱干净,接着来到家门外点香烛、放鞭炮。放完鞭炮,要吃“长寿面”,寓意健康长寿。我和爸爸吃过早餐,就和往常一样到处串门、拜年。叔叔阿姨们按照规矩在这一天给我了许多桔子、糖,爷爷奶奶们则要给我红包挂在我脖子上面,俗称“挂颈”。就这样走街串巷走了一天,我累极了,一回到家里匆匆洗漱干净,到头就睡。

  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二,奶奶一大早就杀了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一个装满了纸钱铁盆里,谓之“血钱”,是祭拜祖先前一个重要习俗。这一天,是一定要在家人全部去祭拜祖先。吃过早餐,大家把门锁上,就拿着纸钱、贡品和香烛一起开车上了山。到了祖先墓前,扫墓,祭祖,烧钱,这些都是叫祖先在新一年里面保佑后代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这一天也叫做“ 拜祖日”。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客家春节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十几天,但我永远都忘不了客家有趣春节和习俗。你家乡习俗呢?一起说给同学们听听吧!怎么样?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3

  客家人,又称河洛郎,是一个有着显著特征并且历史悠久的民族。客家的风俗习惯繁多而独特,身为一名客家人,我还是觉得客家的春节最有趣。

  那是三年级的一个寒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五华过春节。客家春节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的,那一天到正月十五日就算客家春节。我们到五华的时候,刚好是除夕,时间大概是下午5点。我下车,走到奶奶家门前,敲起门,叫一声:“奶奶,我们来!”奶奶笑着给我开门,说:快进来吧!“我进门,只见爷爷、姑爷、大姑、表哥、大嫂正在屋子里到处忙活着:桌子上堆满结米糖和桔子、柚子;到处都是年画和对联;窗户、大门、桌椅都被擦拭的干干净净,厨房里还传出一阵阵剁菜的声音,一副大大的年画挂在客厅的中央,旁边还有两只金元宝,很有过年的气氛。

  我跟大家打个招呼,就跑进厨房里帮忙去。一进厨房,一阵香味就扑面而来,差点没让我滴出口水来。奶奶见我进来,说: 来得正好,快过来帮忙!”我就跑过去帮手,一会儿端端那个,一会儿切切这个,忙得不亦乐乎。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晚上。经过一天的忙碌,桌子上白上许多菜肴:炒粉皮、炸豆腐、让香菇和让豆腐,鸡鸭鱼肉到处都是,按照习俗,今天还要用大木盆蒸“隔年饭”。先用一个大木盆蒸一锅饭,饭盆里面要插上12根筷子和12根大蒜(如果每逢闰年还要各多插一根。木盆还要摆放银元,寓意有富有食。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大吃特吃,除夕夜就在这浓浓的年味中悄悄溜掉。

  按照习俗,正月初一这一天是要早起的。我和爸爸早早起来,洗漱干净,接着来到家门外点香烛、放鞭炮。放完鞭炮,要吃“长寿面”,寓意健康长寿。我和爸爸吃过早餐,就和往常一样到处串门、拜年。叔叔阿姨们按照规矩在这一天给我许多桔子、糖,爷爷奶奶们则要给我红包挂在我的脖子上面,俗称“挂颈”。就这样走街串巷的走一天,我累极,一回到家里匆匆洗漱干净,到头就睡。

  一转眼就到正月初二,奶奶一大早就杀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一个装满纸钱的铁盆里,谓之“血钱”,是祭拜祖先前的.一个重要习俗。这一天,是一定要在家的人全部去祭拜祖先的。吃过早餐,大家把门锁上,就拿着纸钱、贡品和香烛一起开车上山。到祖先墓前,扫墓,祭祖,烧钱,这些都是叫祖先在新的一年里面保佑后代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这一天也叫做“ 拜祖日”。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正月十五,客家的春节结束。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几天,但我永远都忘不客家有趣的春节和习俗。你家乡的习俗呢?一起说给同学们听听吧!怎么样?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4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这些祭品更“乖”,吃有福气的,吃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5

  春节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客家人也不例外。

  照客家的风俗习惯,春节应该就是从年二十八开始。年二十八,洗邋遢,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辞旧迎新。

  年二十九则必须准备好年货,把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预备充分。

  除夕是最热闹的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年菜,其中少不酿豆腐。酿豆腐是客家人的传统食品,三角形的豆腐上镶嵌上肥而不腻的肉,其状美味香,使人垂涎三尺。当然,鸡、鱼、鸭也是少不的。“鸡”与“吉”同音,“鱼”则象征年年有余,都象征着新的一年要如意吉祥。除此之外,还要准备酿酒,梅菜扣肉这些食物。大街上到处酒香四溢,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衣,门前摆几盆年桔,含义就是吉祥;天井中摆上一盆大桃花,寓意多子多福,延年益寿,门外再贴上红红的挥春,挂上红似火的大灯笼,便有过年的气氛。家家笑声不绝,大人都聚在一起祝酒,小孩子们则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食物。好不团圆!到子时,户户人家把酒肉摆在供桌上,点灯烧香,祈求来年平安幸福。这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日夜不绝;礼花在空中不停地绽放,渲染半边天。

  大年初一的`日子与除夕截然不同。小孩子们跟着父母去拜年,见人说上一句:“恭喜发财!”马上收获一封如意利是。而更多的人去寺院烧香拜佛,再放鞭炮。小孩子特别兴奋,可以捡一些还有导火线的来放,又是噼里啪啦一阵声响。家家的房前屋后堆放着红艳艳的爆竹纸皮,这天,规定不可扫地,免得把鸿福扫掉。

  年初二是外嫁女回娘家的日子,小孩子们又可以讨更多的利是,吃上一顿。

  元宵上市,又是喜庆的一天!小孩子又可以放鞭炮,大人们则要做汤圆,糯米皮包上肉泥馅的,豆沙馅的,花生馅的。大家又聚在一起吃汤圆,可谓“花市灯如昼”啊!

  一年一度的灯节过去,大家又去忙。我们客家不仅有着传统的过节方式,而且过得祥和而热闹!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6

  农历年最后一天,称“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一,即农历一年中首日,俗称为大年初一,与初二、初三称为春节。客家人过年涵盖了春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进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到了十二月二十五后,我们都叫“入年界”意思就是过了今天新年就算是到来了,所以各家各户都会在自己家里,打扫卫生,办年货,酿豆腐,做煎堆(年糕)……

  到了年三十除夕之夜,各家各户都会在子时一到时,争抢第一个点放鞭炮:我们当地叫“打头炮”。而到了年初一早上,打开门第一件事也是放一串鞭炮,这就叫开门红。我们客家人把年初三称为“穷鬼日”,那天,把堆积秽物彻底干净地清扫出去,叫“送穷鬼”。

  这就是我们客家人过春节风俗。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7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风俗习惯,其中最令我感兴趣还是客家风俗习惯。

  客家人有个很特别风俗叫"打吊聚″,“打吊聚”意思是农村人闲暇时间或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搞点什么东西吃。客家农村有句俗话:“打吊聚都要有个牵头人。”意思是说,在闲暇时间要聚在一起,弄点东西吃时,也要有一个人出来组织、计划安排。具体来说,牵头人首先要确定好友有几个,打吊聚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谁家里搞)、吃什么东西。到了约定时间,三、五个好友便可聚在一起“打吊聚”了。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客家农村人生活是较艰苦。因此在那个时期,“打吊聚”时吃东西都是比较简单:在靠近小溪边乡村,白天,约好了晚上在谁家中“打吊聚”三、五个好友,拿着捕鱼虾工具在小河中捕鱼、捉虾。到了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在约好了农户家中“打吊聚”,用白天捕捉来鱼虾,随便炒了以后放些大米,煲粥吃。虽然用料简单,但大伙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在“打吊聚”吃东西时间里,好友们个个谈笑风生,好一派欢乐和谐气氛。好友们无所不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谈,当然,谈得最多话题就是农活和家事。“打吊聚”时吃东西有时候也会丰富一些:还会加上一点猪肉,再加上米粉去炒米粉吃。有些时候最简单就是:在收获番薯季节里,拿几条番薯洗干净后放在铁锅里,放些水进去“焖番薯”吃。

  客家还有一个显示中华民族大团结风俗。旧社会老百姓家中遇有大事,需要较多钱开支时,国家银行一般是不贷款。老百姓遇到娶媳妇、缴孩子读大学、建房屋、买田地、治丧等大事,只有靠民间借贷来解决。其中有一种形式就是“凑谷会”。“凑谷会”首先由会首发起,一般凑十至十二人(户)左右参加。会首起会时,先得设盛宴招待会友。宴席请完后,每人担一石谷到会首家,这样会首就能一次得到十多石谷,要办一件大事就不成问题了。第二年夏收后,会首又设宴请会友。宴席后,除会首外,其他会友要得第二轮,则用“标”方法进行,以“标”得最高额得第二轮谷会。如得“标”为利三斗谷,除会首应交一石谷外,其他会友只交七斗谷给得会者,以后每年如此。但得过会,每年都要交一石谷给得会者,十多年还清。得尾会就可在最后一年得足十多石谷。

  参加“凑谷会”一般都是亲戚、朋友,以支持角度来凑会,大家都是守信誉。又因时间长,缓解了还谷压力。就是有人凑几份谷入会,每年出三五石谷也不成问题。加上每年都是以实物来往,不怕什么贬值。但个别遇特殊情况也有烂会现象出现。

  怎么样,你对客家风俗是不是也很感兴趣呀,那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我们民族,了解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古国吧!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8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禾坪对着月亮升起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祭祀文化。梅县人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带有普遍意义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含义。“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愿望。”

  客家地区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 篇9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客家的风俗习惯。

  客家人有个很特别的风俗叫"打吊聚″,“打吊聚”的意思是农村人闲暇时间或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搞点什么东西吃。客家农村有句俗话:“打吊聚都要有个牵头人。”意思是说,在闲暇时间要聚在一起,弄点东西吃时,也要有一个人出来组织、计划安排。具体来说,牵头人首先要确定好友有几个,打吊聚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地点(在谁的家里搞)、吃什么东西。到约定的时间,三、五个好友便可聚在一起“打吊聚”。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客家农村人的生活是较艰苦的。因此在那个时期,“打吊聚”时吃的东西都是比较简单的:在靠近小溪边的`乡村,白天,约好晚上在谁家中“打吊聚”的三、五个好友,拿着捕鱼虾的工具在小河中捕鱼、捉虾。到晚上,三、五个好友相聚在一起,在约好的农户家中“打吊聚”,用白天捕捉来的鱼虾,随便炒以后放些大米,煲粥吃。虽然用料简单,但大伙吃起来还是津津有味。在“打吊聚”吃东西的时间里,好友们个个谈笑风生,好一派欢乐和谐的气氛。好友们无所不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谈,当然,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农活和家事。“打吊聚”时吃的东西有时候也会丰富一些:还会加上一点猪肉,再加上米粉去炒米粉吃。有些时候最简单的就是:在收获番薯的季节里,拿几条番薯洗干净后放在铁锅里,放些水进去“焖番薯”吃。

  客家还有一个显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风俗。旧社会老百姓家中遇有大事,需要较多的钱开支时,国家银行一般是不贷款的。老百姓遇到娶媳妇、缴孩子读大学、建房屋、买田地、治丧等大事,只有靠民间的借贷来解决。其中有一种形式就是“凑谷会”。“凑谷会”首先由会首发起,一般凑十至十二人(户)左右参加。会首起会时,先得设盛宴招待会友。宴席请完后,每人担一石谷到会首家,这样会首就能一次得到十多石谷,要办一件大事就不成问题。第二年夏收后,会首又设宴请会友。宴席后,除会首外,其他会友要得第二轮的,则用“标”的方法进行,以“标”得最高额的得第二轮谷会。如得“标”的为利三斗谷,除会首应交一石谷外,其他会友只交七斗谷给得会者,以后每年如此。但得过会的,每年都要交一石谷给得会者,十多年还清。得尾会的就可在最后一年得足十多石谷。

  参加“凑谷会”的一般都是亲戚、朋友,以支持的角度来凑会,大家都是守信誉的。又因时间长,缓解还谷的压力。就是有人凑几份谷入会的,每年出三五石谷也不成问题。加上每年都是以实物来往,不怕什么贬值。但个别遇特殊情况的也有烂会现象出现。

【客家的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实用的客家春节作文四篇04-21

【精华】客家的春节作文4篇01-24

有关客家的春节作文三篇01-24

关于客家的春节的作文4篇01-31

【精品】客家的春节作文(精选40篇)02-21

【推荐】客家的春节作文4篇02-21

关于客家的春节作文7篇02-25

【精华】客家的春节作文55篇02-24

有关客家的春节作文10篇02-13

关于客家的春节作文4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