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爆》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2-05-29 01:04:3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峰爆》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峰爆》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峰爆》观后感

  《峰爆》观后感 篇1

  9月20日中秋前日,与友人结伴观看了影片《峰爆》,惊艳我的是中华山川美景,可使我感动到落泪不至的,却是埋葬在崇山峻岭间的英雄魂灵。

  灾难面前西方人的传说是“诺亚方舟”,我们祖先的故事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自然之前人渺小如蝼蚁,滚落的山石不过片刻便能将城市淹没,可即便如此雷霆力量面前,中国人展现出来的独有韧性,却将一个个奇迹创于世间。

  “铁道兵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兵种。”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从建国1949年至今,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从一贫如洗、从大山阻隔,到现在拥有世界一流交通。一次次让世界震撼的中国速度后面,从来都不是拥有幸运神的眷顾,而是一个个如你我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用血肉、用汗水、用日日夜夜精益求精创造出来的神话。

  中秋团圆,明月高悬,有人穿越城市与家人团聚,或与恋人相见,却不知世间哪有岁月静好,不过是于无人知晓处,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不爱评论影片的好坏,因为无论再怎样说是客观的评论,其中或多或少还是会带些主观存在,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峰爆》的开拍。由“真实事件改编”这句话,它的存在是比任何画面都更加让人感动落泪的存在,英雄在此处亡去,他深情凝望此处,生命在此冻结,却无人知晓、默默无闻。电影中,老洪就是老英雄张新成的代表,他说:电影让我想起了隧道塌方的真实经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天。想起前阵子,在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的流量明星各种新闻,只叫人心生厌烦,今日观看影片时,身后传来小孩寻问家人影片的稚嫩童声,突然满心都是对导演的感激之情。

  中国,中华大国,从来不需要那些资本操作、凹人设的偶像,因为这里遍地都是英雄,因为这里是被鲜血染红的山河。

  英雄从不该被在这嘈杂纷乱中被遗忘,他们应该被世人铭记于心,精神长存于世。

  《峰爆》观后感 篇2

  以前也经常和妈妈一起看电影,但是在2021年的这个中秋节,《峰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影片简介,一开始我以为这部影片就是一个普通的灾难片,对灾难片一直热爱的我和妈妈毫不犹豫地订了两张票。看完之后,我才觉得这不是一般的灾难救援电影,影片给了我太多的感动。

  一座修建十年的隧道即将竣工之际,受全球地质变动影响,地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呼啸而至,隧道与整个县城危在旦夕,老洪小洪父子俩于绝境处挺身而出,他们不顾个人的安危,以身犯险,置生死于度外,拼尽全力,拯救县城16万乡亲的生命,竭力保住即将竣工的隧道和大桥。洪翼舟的父亲在协助儿子完成任务时不幸坠崖牺牲,他们的忘我精神令人感动,让我潸然泪下。

  我觉得主演洪翼舟、退休铁路兵老洪、小靳等人其实就是千千万万名中国铁路兵的缩影。影片结束时播放了中国铁路兵的历史实录影像资料,纵观中国铁路发展史,四通八达的铁路线纵横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在河谷断层之上,它们的通行使不毛之地与外界有了联系,让多少人民住进了幸福家园。

  奋战在一线的铁路建设大军经常要面对着塌方、落石、岩溶、涌水、泥石流等各种灾难,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平均修建1000米铁路,就有一名英雄长眠在铁路线旁。他们终生守卫着铁路,他们亲眼看到了铁路给沿线民众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精神感动天地,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在灾难面前,西方人的传说是诺亚方舟,我们祖先的故事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影片中丁主任的这句话让我深深感动,是啊,无论是铁路兵、抗疫白衣天使,还是其他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我们没有超级英雄,但我们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灾难面前,生命至上,中国式救援永远打动我。致敬所有了不起的中国人!

  《峰爆》观后感 篇3

  不久前,电影《峰爆》开启第一轮全国点映,从各个平台的口碑反馈来看,这部电影成了最近新片里唯一的一部“五星收割机”。

  好评太多了,我数都数不过来。购票平台淘票票的评分达到9.4,想看人数多达25万,在今年有点映环节的电影中,口碑是最好的。猫眼电影的评分更是高达9.5分,在同档期的电影中也是第一。除了两个平台呈现的“五颗星星”外,网友们的评论同样也值得一看。

  有人觉得电影太燃,自己哭了一整场!不仅被片中的中国式救援感动到了,还要在9月17日电影正式上映后二刷。有人表示电影出乎意料地好看,之前没想到国产灾难电影能做到这种程度。尤其电影中的情感很细腻,不矫情,很朴实很感动。也有观众表示这是部极其难得的超高品质国产大作,满分强烈推荐!

  《峰爆》能取得这样一致的好口碑很不容易。要知道,国产灾难片本来就不好拍。“灾难”这个类型电影在国外已经很成熟,基本我们能想象到的自然灾害,已经被好莱坞拍了个遍。冰川融化、洪水滔天有《后天》,海啸有《末日崩塌》,风雨雷电有《全球风暴》,陨石撞击有《天地大冲撞》,火山喷发有《活火熔城》……

  要拍好灾难电影,尤其还是一部国产灾难电影,让观众发自心底的满意,既要有新颖的构思和选材,还要能从情感层面真正打动观众。面对这么多难题,《峰爆》的主创最终还是“爆炸性”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影片做了很多突破性的尝试,这些尝试在国产灾难电影中是极其罕见的,但从看过点映观众的评价来看,效果是出乎意料地好。比如在灾难场面的观感上,网友提及最多的就是真实、震撼、紧张、冲击力强。这样的评价很少在国产灾难片中见到,很难得。

  我也第一时间看了点映,不得不说,《峰爆》中所呈现出的真实感,在国产灾难片中是数一数二的。这种真实感的营造,得益于电影主创在拍摄过程中两个大胆尝试。

  第一个是角度的新颖。在以前的同题材电影中,越来越多全球性“科幻假想式灾难”的打造,反而让观众产生了视觉疲劳。《峰爆》避开了这些,它将视角放在一个小县城,将角度设定在“地质灾害”这个观众常常在新闻里听到的灾难上。简单来说,就是要立足真实。所以当我们在影片中看到各种山崩地裂的场景时,那种震撼感和沉浸感,自然比科幻灾难片中假想出的灾难要真实得多。当地陷坑吞噬人群,火车脱轨冲向民居;当洪水通过裂缝不断涌出,爆炸声四起,抬起头就是遮天蔽日的灰尘,那种恐惧和无助是能切身体会到的`,每个普通人都很难将自己从这种灾难场景中抽离。所以有观众会感觉,坐在影厅里,自己一度分不清看到的到底是真实还是电影。

  当然《峰爆》能让观众如此“身临其境”,还有一个“法宝”,就是实景拍摄。电影中能用实景拍摄的各种惊险刺激的镜头,确实都是实拍。而且取景地就是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地,贵州。从寸步难行的芙蓉江源,到亚洲最长的溶洞。从百米的天坑,到一线天的峡谷。还有贵州的十层妖洞,冷雨雾山。为了《峰爆》拍摄的取景工作,主创人员真正是跋山涉水,翻山越岭。

  我举一个例子,因为片中涉及大量天然“浓烟”的环境,为了呈现最真实的效果,剧组翻山越岭,历经三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因为山中湿冷,又下起了毛毛雨,起雾之后能见度不足5米,给拍摄造成了巨大困难,但剧组还是坚持了下来。

  再比如主演朱一龙在片中有一个徒手攀爬90度岩壁的动作让人印象深刻,这场戏同样也是实拍,你能想象演员面对真实的悬崖峭壁,是承受着怎样的心理压力,所以朱一龙这场戏直接演到青筋暴出,你能感觉到他是真的在拿命搏。

  正是由于这份职业精神,最后我们才能在片中欣赏到诸多震撼的大场面。一部好的灾难电影,不仅要有震撼的观感,更要有饱满的情感。而在大多数观众看来,《峰爆》中将这种浓浓的情感,都注入到了灾难面前的每个凡人身上。

  《峰爆》观后感 篇4

  9月12日,电影《峰爆》在北京举行首映礼,而作为该片的女主焦俊艳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看着他(朱一龙)长大的,在学校给人感觉萌萌哒,但在电影中是非常硬汉的形象。”

  在《峰爆》首映礼上,当焦俊艳被问到和朱一龙合作的感受,她说朱一龙是自己的师弟,还称“我是看着他长大的”。并且还说;在学校里他给人感觉就是“萌萌哒”的,但在电影中是个非常硬汉的形象,相信他会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惊喜。

  站在一旁的朱一龙,听着焦俊艳对自己的评价好像感觉有点害羞,只是在结尾时承认焦俊艳确实是他的师姐,并且表示很荣幸能够与她合作。

  朱一龙在首映礼现场还谈到了在拍摄这部电影最难忘的部分,那就是在雨中攀岩的戏份,当时天空不作美,雨下得特别大,拍摄中不仅要克服身体上的极限,还要在情感方面进行表达,所以难度是非常大的。

  因此不难看出,朱一龙的《峰爆》确实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充分展现出了外在斯文,而其内心狂热的模样,而他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相当饱满传神,这一点是值得点赞的。

  电影《峰爆》的`原名是《无限深度》,主要讲述的是一座修建了十年的隧道,在即将竣工通行之际,受全球的地质变动而影响。于是爆发了一系列的地震、地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呼啸而至。

  而在隧道的人与及整个县城都危在旦夕,每个人都在做抉择。成为摆在洪氏父子面前一道难题。从题材上来看,电影《峰爆》无疑是一部灾难电影。

  电影史上,灾难题材的影片占据很多市场,而此类的电影通常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刺激视觉神经的的一些毁灭场面设计,第二则是考验人性的善恶与牺牲抉择,这二者缺一不可。

【《峰爆》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看《峰爆》观后感范文(精选14篇)11-07

高冷到爆的说说04-06

心情差到爆了的说说02-05

霸气高冷到爆的句子02-24

抖音酷到爆的句子02-24

毕业哭到爆的句子01-16

好听到爆的经典说说心情短语10-09

2022抖音酷到爆的句子03-17

错峰活动方案12-06